金融总会今 (30) 日发布「107 年金融建言白皮书」,其中指出,金融业对我国总体经济贡献程度虽次于制造、批发及零售业这二个大产业,但是,不论是 GDP 表现、经济动能及政府税收等方面,金融服务业的贡献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金总表示,金融服务业对社会贡献程度而言,以总体金融环境观之,据主计总处统计,2017 年金融服务业生产毛额 1.17 兆元,较 2016 年增加 463 亿元,分别占 2017 年整体及服务业 GDP 比重 6.69%、9.4%。且当年度经济成长率 2.86%,在行业分类贡献 0.3%,虽次于制造业、批发及零售业,但表现较运输及仓储业、不动产及住宅服务业、营造业等更为亮眼。

在政府税收贡献方面,金融服务业每年都挹注政府逾千亿元税收,且财政部于 2014 年初拟订财政健全方案,恢复银行业及保险业经营本业的税收基准,回馈政府并发挥充裕国库、带动经济发展之效,为政府税收重要来源之一。

据财政部统计,2015 年至 2017 年证券暨期货交易税收 858 亿元、746 亿元及 942 亿元;金融业营业税收为 628 亿元、594 亿元及 578 亿元 (包括 2014 年 7 月调增之 3% 营业税税率)。

金总指出,台湾平均每 29 人即有 1 名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服务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金管会统计,2017 年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 82.4 万人,较 2016 年减少 3.03 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 7.26%,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平均每 28.6 人就有 1 名金融从业人员。

仔细观之,金融业从业人员以保险业 57.4 万人为最多,其中,寿险及产险业从业人员 38.4 万人,较 2016 年增加 1.4 万人;登录在保险代理人及保险经纪人业务人员分别是 7.8 万人及 11.2 万人,从业人数较往年为低,与 2016 年相比合计减少 4.9 万人。

其次则依序为银行业 15.2 万人、其他金融业 5.2 万人 3、证券及期货业 4.4 万人。

值得留意的是,以金融服务业各业别平均薪资来看,银行业 97,786 元、证券业 79,684 元及保险业 68,152 元,以保险业为最低。

金总表示,在金融科技 (FinTech) 影响下,数位化转型对金融服务业冲击较大,除了经营策略及业务结构将因应调整外,亦驱动金融从业人员工作型态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