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 在很多爱美的女性之间开始流传「A4腰」「蝴蝶骨」这么一种说法。「A4腰」还可以理解但是「蝴蝶骨」是什么鬼?恕在下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赶紧去翻看百度某科。在度娘的某科中写著:

这哪是什么性感美丽的「蝴蝶骨」。这简直就是「畸形」!于是我又继续向下翻看,于是各种奇葩言论映入眼……

居然还有人认为这很美,更居然的是还有专门教你怎么练的,真是智商欠费啊……

于是我就翻阅了各种资料查了一下这种症状,接下来我就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给大家解释一下图片中这种肩胛骨翘起来症状。

所谓的「蝴蝶骨」是什么?

在解剖学中被称为「翼状肩胛」 其实我们不能把它称为一种病,它只是一种症状,主要是指肩胛骨不像正常人的那样紧贴胸壁,而是在上臂运动致使肩胛骨旋转的时候,内缘出现向外、后方的现象。所以被比喻成翅膀。

导致翼状肩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翼状肩胛的原因大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肩部骨骼肌肉功能失调,另一方面涉及到胸长神经损伤。胸长神经损伤可能是因为跌倒的时候神经被撕扯,或者是重复的肌肉损伤。从事接触性体育,手臂上挥用力动作多的体育运动比如网球和排球,还有肌肉力量本身不均衡的情况增大了翼状肩的可能性。百度某科上的配图明显就是这种肩胛骨不能贴合胸壁情况。这种情况通常会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翼状肩胛」的症状

患侧上肢酸困无力,工作时容易疲劳为其前驱症状。病情继续发展,就会使上臂上举不能过头(因为肩胛外旋60度的机能丧失,肩只能使上臂上举120度左右所致);让患者作上肢运动时,没有肩胛骨的活动,肩胛骨的运动范围比健侧明显变小。再让其两手推墙支撑时,可见肩胛骨内侧缘翘起。

影响翼状肩胛骨的肌肉主要包括:前锯肌、斜方肌、菱形肌、胸小肌。当斜方肌与前锯肌同时收缩时,斜方肌的力向脊柱方向牵拉肩胛骨,前锯肌的力向胸壁牵拉肩胛骨的内侧缘,两者的合力指向胸壁,就使肩胛骨紧紧地贴靠胸壁。如果前锯肌和斜方肌失去力量或过弱,肩胛骨就会失去贴胸的作用力。从而导致肩胛骨内侧缘翘起。

如何判断「翼状肩胛」?

1.手臂向前抬起时,观察肩胛骨内侧缘翘起。

2.放松状态下观察内侧缘是否翘起。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肌肉功能失调引起的翼状肩问题及其处理办法,神经损伤那种是医生的事。

经过归类,我们把肌肉功能失调引起的翼状肩胛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人的手前屈时所出现的翼状肩胛,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针对这种病人,我们的分析是前锯肌与斜方肌、菱形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或者某块肌肉无力而出现的翼状肩胛。这种我们一般采取锻炼前锯肌的方法,只有当前锯肌力量恢复时,病人的翼状肩胛才会消失。

第二种是当手从前面背到后面摸肩胛骨时(手臂后伸、内旋、内收)所出现的翼状肩胛,这一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提到的翼状肩胛引起原因不同,这个是由于小圆肌、冈下肌、前锯肌过于紧张,而菱形肌与斜方肌无力所造成的。所以针对这样的翼状肩胛,我们所采用的就是松解小圆肌、冈下肌和前锯肌,强化菱形肌、斜方肌。

那我们该如何改善呢?

前锯肌训练

前锯肌激活(10-30次/组*3组):面对墙一米左右,双脚自然站立脚尖朝前。双臂前屈,与肩膀同高同宽,双手撑墙收紧肩胛骨。双肩前伸到极限保持1-2秒,继续收紧肩胛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注意感受肩胛骨的前伸和后缩,双臂一直保持伸直。

单臂上举(6-16次/组*3组):推起重物高过头部。保持手臂稍微弯曲,然后会到初始位置,动作过程中注意挺胸收腹身体不要前后摇晃。

实力推举(6-16次/组*3组):

起始动作为站姿,杠铃在三角肌前束,结束动作杠铃过头,肘关节伸直,手臂位于耳朵两侧。全程不屈膝,腰腹收紧,臀部收紧,肋骨向内收,脊柱中立位,然后返回到初始位置。

斜方肌、菱形肌训练

Y动作详解(20次/组*3组):

(1)俯卧姿势准备,双臂伸直,两拇指分开,指向前外方,夹角60°左右;

(2)肘关节保持伸直,手臂向拇指方向运动,一直运动到动作极限,动作末端两臂之间保持约60°夹角;(3)手臂缓慢上举,末端要求大臂超过耳朵,并且在末端保持1~2秒,然后缓缓放下。

T动作详解(20次/组*3组):

(1)俯卧姿势准备,双臂伸直,两拇指指向正上方;(2)肘关节保持伸直,手臂向拇指方向运动,一直运动到动作极限,动作末端双臂是与两肩在同一平面内的;

(3)手臂缓慢上举,末端要求手臂至少达到肩关节平面,并且在末端保持1~2秒,然后缓缓放下。

W动作详解(20次/组*3组):

(1)双臂伸直,分开角度明显大于Y,120°左右;(2)手臂向后方运动,同时肘关节屈曲,肘尖指向臀部方向;(3)运动到动作极限,动作末端双手与两肩在同一平面内;(4)手臂缓慢上举,末端要求手臂至少达到肩关节平面,并且在末端保持1~2秒,然后缓缓放下。

以下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病情因人而异,如需针对性康复请单独咨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