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認為:天資聰穎的孩子無法接受劣質的教科書內容與教法,必須要有好的教學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

國際數學大師、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返國為第七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頒獎,他觀察到,這七年來台灣數學競爭力下滑,當美國中學生數學能力超越大學生、中國大陸也急起直追,台灣仍停留在原地,擔憂將被大陸拉開距離。

為培養新一代中學生數學素養,台大數學系從二○○九年起舉辦丘成桐中學數學獎,並由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贊助獎學金,且年年都邀請對國內教育相當關心的丘成桐返國指導中學生,首屆獲獎的學生已在哈佛攻讀數學博士。

但丘成桐昨表示,七年來台灣數學教育競爭力遠遠落後國際,台灣對頂尖學生投資不夠,優秀人才只能靠自己,「一年只出一、兩個數學人才不夠,要培養大量優秀的科研人才才能夠支撐國力。」

日前他和幾位入圍數學獎的中學生聊數學,發現高中數學時數普遍不足,老師為了趕課,教法便宜行事,省略許多數學證明過程,導致大多數學生不知其所以然,根本無法對數學產生興趣,更影響頂尖數學天才的培養。

丘成桐以自己為例說,在香港念書時,很難看到好的數學書籍與文章,並未培養出好的興趣,直到美國看到好書、大開眼界,數學天分才開竅。他認為,天資聰穎的孩子無法接受劣質的教科書內容與教法,「數學興趣絕不是天生的,必須受到好的教學環境、社會文化影響培養。」

丘成桐也認為,台灣不只國中會考,連大學學測或指考幾乎多是選擇題,應該多考非選擇題,否則學生無法享受推理數學的過程,平常上課也不願意認真計算,更難培養興趣;尤其中學課程排得滿滿,學生沒有時間思考、閱讀課外書自學,再優秀的孩子也只能停留在中學程度。

丘成桐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的教授近幾年投入中學教育,帶領中學生做數學、生物、物理研究,協助國家拔尖科研菁英,現在美國私立中學學生的數學程度已可媲美研究生。

他更發現,中國大陸也仿效美國急起直追,深圳與廣州的大學教授也開始帶領中學生數學,「(台灣)會慢慢跟大陸拉開距離。」他認為,台灣的大學教授人力不足、經費也不充裕下,政府必須花工夫解決科研人才問題。

本文出處: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050483-中研院士丘成桐:台灣數學競爭力下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