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SpaceX再造创举,首次实现西海岸陆上火箭回收。

北京时间10月8日10:21,美国太平洋时间10月7日19:21,

位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4E发射场,一枚复用猎鹰9号B5火箭发射升空,

13分钟内,干净利落完成全程操作——发射升空、回收火箭、部署卫星

首次西海岸陆上火箭回收

火箭发射后不到8分钟,一级火箭精准飞回崭新的陆上著陆区。距离4E发射台仅有400米。

尽管范登堡空军基地是距离SpaceX总部最近的发射场,但自2013年9月29日首次租用发射以来,成功实现的5次火箭回收都属于海上平台著陆。

只有今天火箭回收才是首次陆上著陆回收。

  • 这是为啥?

原因很简单,之前5次回收,火箭飞行距离需要更远,箭体无法携带足够燃料返回陆上著陆区,只能降落在相对较近的海上平台上。

这次发射部署的预定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620公里高度),载重量只有3吨,相对于猎鹰9号B5火箭来说,是个很轻松、不吃力的运载活儿,因此有足够的助推燃料飞回陆上著陆区,既漂亮又轻松地刷新纪录——第一次实现西海岸陆上回收。

复用火箭二度回收

此次使用的复用猎鹰9号B5火箭(一级火箭),助推器芯级编号为B1048.2,下次使用编号为B1048.3。

这枚火箭2018年7月25日首次使用,用于SpaceX第7次部署10颗铱星卫星。也就是说,该火箭先后执行过猎鹰9号第59次发射、第62次发射。

猎鹰9号B5属于多次复用火箭,短期目标是复用次数5~10次。让我们看到更多回收,静候更多精彩。

整流罩回收未尝试

此次发射另一个预期看点:整流罩回收。

结果发射整整1小时后,还无任何回收消息,事实上,网捕船「史蒂文先生」没有出港尝试网捕回收。

其实,这一结果实属意料之中,来自reddit.com网路调查显示,只有4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此次回收成功,60%表示不会成功。

自从今年2月以来,SpaceX就在西海岸发射任务中,一直试图实现受控网捕回收整流罩,现已通过多次升级软硬体接近目标。截至目前,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网捕船距离整流罩只有50米。

要知道,每个整流罩造价高达600万美元,接近猎鹰9号总价1/10。一旦掌握回收技术,就是历史性突破,史无前例。

革新尚未成功,SpaceX仍需努力。

史蒂文先生拉回半个头盔,装有整流罩成功回收的钥匙

一箭双星主次分明

此次发射主要部署的是阿根廷地球观测卫星(SAOCOM 1A),重量3吨,设计寿命5年,部署至62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由阿根廷航天局、阿根廷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负责操作控制。另一颗阿根廷地球观测卫星(SAOCOM 1B)将于明年发射部署。

事实上,此次发射属于一箭双星,除了主星阿根廷地球观测卫星以外,还顺便搭载了一颗立方体卫星(巴西航空科学研究所6U)。只不过,在SpaceX官方发射信息中没有任何显现。

此次发射主要刷新的纪录包括:

  • SpaceX今年第17次发射
  • 猎鹰9号总计第62次发射
  • SpaceX总计第30枚火箭成功回收
  • 猎鹰9号总计第28枚火箭成功回收(1次西海岸陆上著陆、5次西海岸海上著陆、9次东海岸陆上著陆、13次东海岸海上著陆)
  • SpaceX首次西海岸陆上火箭回收
  • 全球今年第76次发射
  • 美国今年第26次发射

此次发射还有一个看点:秋夜飞出漂亮的奇观。

这其实是一种凝结尾现象(Contrail),由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等高速运动的物体,在高空低温状态下(通常零下40°C),因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而形成的冰晶云,或者是高速飞行形成涡流造成的激波冷凝产物。

之所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这跟风向、风力、冰晶、光照角度、目击者角度等等都有很大关系。

就是同一枚火箭,前前后后还会形成效果迥异的各种奇象:从凤凰展翅,到光锥穿越,从追光使者到飞天丝带……

SpaceX年底收官秀,竟然秀出最奇美的意外礼物

weixin.qq.com/r/ZDhLU13 (二维码自动识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