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六年,「優人神鼓」再推全新創作《墨具五色》,作品靈感來自書法家董陽孜墨寶「老莊說」,還跨界結合潑彩畫家柯淑玲,表演時,舞台會投影出繽紛色彩,堪稱是「優人神鼓」歷年來最科技、繽紛的作品。

 

《墨具五色》從字面來看,墨似乎指單一顏色,但在總監劉若瑀眼裡,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此,墨可以是多元的、有層次的,至於五色,就是多種顏色之意。醞釀多年的作品,當然要很突破,過去的優人神鼓,舞台簡約,僅說明時間或情境,例如:月光下,但這次的優人神鼓很不一樣,找來潑彩畫家柯淑玲設計舞台投影,範圍不只有背景,就連地板也有投影,讓觀眾在至高點看更震撼,投影內容將柯淑玲的畫作,利用尺寸變化、擷取部分,創造出碎裂感,再結合優人們肢體表現,產生出另一種圓滿意象,第一次欣賞這齣表演,會發現投影圖樣,有時會出現在優人的身體上,肢體動作和圖樣,彷彿在對話,無聲的力量,在這時完全展現


透過這次作品,可以看到優人神鼓保留傳統同時,也尋求表演上的突破,因此,將表演結合科技投影,這就是所謂的「跨領域創作」,而跨領域創作,不只是將兩種藝術結合,還要創造出新的藝術模式,像是優人神鼓一直以來,注重的有優人肢體和磅礡鼓聲,如何在這兩項基礎上,更卓越,科技襯托是方式之一,因為科技能替演出增添視覺效果,卻不至於干擾肢體和鼓聲進行。

 

《墨具五色》有表演形式上的突破,還有優人們肢體呈現,也和過去不同,除了傳統擊鼓和武術,這次更多了太極呈現,總監劉若瑀想要用不同的身體詮釋《墨具五色》,搭配獨特的鼓樂、巨型銅鑼、瑟和笛等不同樂器,整體感受,是平靜中帶有強大力量

 

上述種種不同,看到優人神鼓,開始改變的一大步,接下來,當然要好好介紹台灣這個獨一無二的表演團體,裡面的團員被稱為「優人」,而優人們的組成,和其他舞團很不一樣,條件不一定是相關科系畢業,但一定經過所謂的「三打」訓練,最初會強調「打坐」,目的是要團員可以心靜,惟有內心寧靜,才能透過舞台上的演出和現場觀眾,凝聚「活在當下」的片刻,也因為優人們從內而外的「靜」,讓表演氛圍,寧靜且充滿張力,相當震撼;另外「兩打」分別是「打鼓」和「打拳」,平均要訓練三年,才能成就一位優人,可以想像多不容易。


成就優人必經「三打」,而三打的訓練場地,當然很重要,優人神鼓從1988年創團以來,都是以木柵老泉山為基地,又稱為「優人神鼓露天山上劇場」,優人們固定每週一到週五要上山「練功」,從土地廟走到山上劇場,大約花15分鐘,過程也是種鍛鍊。來到劇場,左右有兩個大平台,無論哪一邊,都能是舞台、也都能是觀眾席,調度性高是劇場一大特色,過去這裡年年都有演出,但隨著優人神鼓揚名國際,去年甚至到今年,都沒有山上的演出計畫,想要體驗優人們在這裡的演出感動,觀眾們只能再等等。

(圖片來源:優人神鼓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