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228字 | 閱讀需5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業餘烹飪大師及無證營養師陸游。

  1

  有人說,世上最療傷的妙藥:一是文字,二是美食。

  文字治癒心靈,美食滋潤舌尖,世間的一切美好不過如此。

  會寫詩的大咖很多,會掌勺的廚師很多,廚藝高超、資深吃貨又會寫詩的大咖卻極少。

  進得了書房,下得去廚房,做得好美食,寫得出詩章,這等全能型殿堂級大咖,宋朝最具代表性僅有兩位。

  北宋有蘇軾,南宋有陸游。

  蘇軾自不必說,“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羹”“東坡餅”……自古至今,讀過東坡詞,吃過“東坡肉”,纔算是個合格的“蘇粉”。

  既會烹飪,又愛掌勺,論PK廚藝,另一位殿堂級大咖,南宋陸游表示不服。

  相較於蘇軾,陸游在寫詩這塊明顯更勤奮,他一生共創作9000多首詩,100多首詞。其中,吟詠烹飪的詩就有上百首,數量大大超過蘇軾。

  時時發發菜譜,講講烹飪技巧,時而旅旅遊,走一走比較大的城市,用詩記錄當地美食美景,經常深夜放毒,饞饞遠方的朋友,這樣的生活簡直不要太美妙。

  陸游,就是這麼個愛掌勺的詩人,更是個優秀的廚師。

  2

  陸游的烹飪技藝很高,經常親自下廚掌勺。他做出的菜,色香味俱全,還很有創意。

  某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筍、蕨菜和野雞等食材,烹製出一桌豐盛的佳宴,吃得賓客們“捫腹便便”,讚美不已。宴席將罷,陸游喝得有點高,突發奇想用白菜、蘿蔔、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調製出一道甜羹,一經推出,廣受好評。

  陸游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中記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藥、芋、萊菔雜爲之,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

  用菜譜入詩,足見詩人的“吃貨”段位。

  烹飪,對陸大廚來說,根本是小菜一碟。他在《洞庭春色》一詞中寫道: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蓴。

  “玉膾”指的是被隋煬帝譽爲“東南佳味”的“金齏玉膾”。

  “膾”是指切成薄的魚片;“齏”是指切碎了的醃菜或醬菜。“金齏玉膾”就是以霜底後白的鱸魚爲主料,拌以切細的色澤金黃的花葉菜輔料,“絲蓴”則是用蓴花絲做成的蓴羹,兩道菜均是吳中名菜。

  陸游會做菜,擅長烹調。他有首《飯罷戲作》: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

  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彘骨”就是豬排。上好的排骨加以橙薤等香料烹製的酸醬,酸甜鮮香,美味至極。

  如果生活在當代,陸大廚肯定是位粉絲量過百萬的美食吃播,他與網友交流廚藝心得時必然會用上這麼一句:XX不要扔,裹上雞蛋液,粘上面包糠,下鍋炸至金光酥脆撈出控油,老人小孩都愛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3

  征服一個男人的心,就先征服他的胃。

  征服陸游胃的,是四川的菜。

  川菜不僅征服了陸游的胃,更是陸大廚培養廚藝的溫室。

  陸游長期在四川爲官,對川菜興味濃厚。他品嚐過新津的韭黃,彭山的燒鱉,成都的蒸雞,新都的蔬菜……

  陸游描寫蜀地餐飲的詩篇有數十篇,呈現出一幅生動的宋代川菜文化畫卷。其中一些食物以及味型已經淡出今人的視野,這些作品積澱爲一種歷史文化的記憶。

  陸游詩中記錄了不少四川美味,有一些幾乎成爲絕唱。最典型的是“木魚”——“木魚瀹葅子盈腹”(《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卷十七),在一個冬夜與溥庵主談起川菜時,陸游念念不忘此菜。然而,今天的川菜中已無“木魚”蹤影。考其來歷,原來是棕苞,又稱棕筍。它的花未開放時,貌似一條魚,外面裹着筍衣一樣的外殼,裏面是層層疊疊的小花苞,狀如魚,因而古代稱之爲木魚。

  據稱其味似筍,可以燉湯、炒臘肉等,非常爽口,且加工後可長期保存。現在四川還常見到棕樹,可惜知道棕筍美味的人卻不多了。

  在四川,陸游還嘗試烹飪過很多川菜,比如“絳羅餅餤”“金齏丙穴魚”“紅糟並缹粥”“橙醋洗手蟹”,陸大廚始終信奉:

  道路千萬條,廚藝第一條。

  做菜不好吃,嚐嚐兩行淚。

  畢竟作爲頂級吃貨,吃好才能工作好,吃不好一切都不好。

  4

  作爲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排除乾隆,作品太水),除了旺盛的創作力,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活得久。

  大唐詩壇星光璀璨,那時候還沒有填詞這一項目,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卻都沒趕上陸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沒陸游活得久。

  李白活了61歲,杜甫58歲,白居易74歲,更別提英年早逝的王勃(26歲)、李賀(27歲)了。

  陸游活得時間很長,85歲,即便放在現代,也絕對算得上高壽。

  在缺醫少藥的古代,陸游能活到85歲,絕對離不開他健康的飲食習慣。

  還是一個字:吃。

  年輕時陸游酷愛川菜的麻辣、浙菜的清鮮,到了晚年,陸游搞起了養生,埋頭鑽研起養生菜品。

  陸大廚的養生之道說來簡單,只有四大要義:多食五穀雜糧、首選當季食材、多吃素少吃肉、經常食粥。

  這四大要義又能概括爲兩大養生哲學:吃素和喝粥。

  陸游對飲食講求“粗足”,多吃蔬菜,力求清淡。

  他喜愛的素菜有白菜、芥菜、芹菜、香蕈、竹筍、枸杞葉、菰、豆腐、茄子、薺菜等。其中最愛薺菜,主張採來便煮,確保新鮮,不加鹽酪,突出真味。

  陸游又認爲吃粥可以強身益氣,延年益壽,他在《食粥》中寫道: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眼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愛吃美食、會做美食、又懂養生,陸大廚絕對算得上文藝圈、美食圈雙棲大咖,正應了一句經典小品臺詞:一個文人不看詩詞看起菜譜啦!

  寫詩寫成歷史第一,做菜做得風生水起,這是何等牛X的存在。

  假如陸大廚活在當代,他肯定會在自己的著作《老學庵筆記》的扉頁寫上這麼一句話:

  “

  不會掌勺的詩人不是好廚師。

  ——旅行詩人陸游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