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醫生吐槽被跨省抓捕」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飽受輿論批評的鴻茅葯業掌門人,卻當選為內蒙古年度經濟人物,實在諷刺得很,真是打臉啪啪響。

其一,打了主辦單位的臉。撇開「醫生吐槽鴻茅藥酒被跨省抓捕」事件不論,作為主辦單位的內蒙古企業家聯合會、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內蒙古信用促進會,難道絲毫不知道鴻茅藥酒一貫的「信譽」是什麼水準嗎?

據《健康時報》報道,鴻茅藥酒廣告曾被江蘇、遼寧、山西、湖北等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暫停銷售數十次。雖然這次評選的是「經濟人物」,但也起碼也得是誠信經營的企業家吧?豈能把一個在全國範圍內毫無誠信可言的企業推上神壇?試問,這樣的主辦單位,這樣的評選活動,有何公信力可言?

其二,打了法治的臉。上述主辦單位終究是企業家協會,存在「看誰錢多就選誰」的傾向也不難理解,但奇葩的是當地警方也輕信鴻茅藥酒的胡言亂語。鴻茅藥酒報警稱譚醫生對其惡意「抹黑」,致使其被商家退貨退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當地警方就通報說譚醫生「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鴻茅藥酒被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遭到退貨退款不是理所當然的嗎?與譚醫生那篇符合事實的科普文章有什麼因果關係?所謂「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豈是臆想就能瞎判斷的?如此顛倒是非、無中生有,豈不是要打法治的臉?連當地警方都是非不分,就不要奢望企業家協會公平公正了。

其三,打了輿論監督的臉。「醫生吐槽被跨省抓捕」事件雖然飽受輿論批評,作為矛頭所指的鴻茅藥酒,不僅沒有受到懲處,反而繼續收割榮譽,而且當地警方也沒想過知錯就改,反而繼續支持鴻茅藥酒,並表示「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由此看來,大家期待的「輿論倒逼」並不總是有效的。

總之,鴻茅藥酒掌門人獲選年度經濟人物,等於掌了法治的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願鴻茅藥酒不會成為「例外」。(文/李蓬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