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炮自二戰開始就因為戰爭的需求飛速發展。其穿甲深度也從最初的30-40mm提高到了今天的500-800mm。

在二戰開始時,當時的坦克穿甲彈主要就是最普通的AP彈,沒有風帽,也沒有被帽。口徑多在37-50mm,也有少數75,76mm。隨著傾斜裝甲的誕生,傳統的AP彈在面對傾斜裝甲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轉正率低,容易跳彈等等。於是便出現了被帽穿甲彈與被帽風帽穿甲彈(APCBC)。直到二戰結束時,隨著口徑的增大,炮管的增長,APCBC的穿甲深度也從30-40mm提高到了240-280mm級別。這是全口徑穿甲彈。在之後的幾年全口徑穿甲彈將被次口徑穿甲彈取代。

二戰還有另外一種炮彈在發展,那就是鎢芯穿甲彈(APCR)。這是一種次口徑穿甲彈。也就是炮彈直徑小於炮管直徑。次口徑穿甲彈因為炮彈直徑更小,穿甲時受到的阻力更小,所以穿甲深度更高。但是APCR也有很多缺點,諸如遠距離精度差,初速損失大,面對傾斜裝甲表現不好。

除此之外還有破甲彈(HEAT),這是一種化學能炮彈,穿甲深度和炮彈初速沒關係,主要取決於炮彈口徑。

英國人在二戰末期開發出了(脫殼穿甲彈)APDS,是APCR的一種進化,APDS迅速取代了二戰時期的APCBC與APCR,成為了戰後70年代之前的主流坦克動能炮彈。此時的坦克穿甲彈穿甲深度達到了300-400mm。

蘇聯人在此之後不久開發出了滑膛坦克炮與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的組合併應用在T-62上。APFSDS和APDS有一定的繼承性。也是當今坦克的主要炮彈。此時的穿甲深度就提高到了500mm級別。

滑膛炮的應用也讓HEAT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複合裝甲的出現讓HEAT黯然失色。稍後就是美國主導的超高長徑比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也就是在今天達到700mm以上穿深的東西。


我認為坦克炮的穿深受很多因素影響,也正是這些因素隨著科技的進步也不斷更新,所以才使炮能打的遠還要打得準,才能實現大穿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發動機功率、傳動系統,這保證了現在的坦克不會在出現虎超重的悲劇。

2、炮管,內容應該包括口徑、材料、生產工藝、自緊工藝、滑膛、抽煙裝置(不然高效能發射葯會弄死成員的)……甚至是校炮裝置

3、炮彈,內容包括發射葯、彈種、彈託、彈芯(材料、重量、長徑比)、必要的時候還有彈帶

4、火控系統(包括瞄準裝置、火炮穩定裝置、火控計算機……這一系列的東西主要是保證了遠距離還能打中,否則能上700+打不中還是白瞎)


單輪穿深提升的話,主要有三大驅動因素:

1) 膛壓,現代坦克火炮通過自緊工藝以及新材料的運用,大大提升了膛壓,從二戰德軍88炮的1000m/s的初速,提高到現在的125mm滑膛炮普遍的1600m/s的水準

2) 彈種,二戰期間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還未面世,而當代穿甲彈的長徑比也越來越大,越細長,彈的單位面積動能就越大

3) 材料,貧鈾等材料的運用,也大大提升了部分彈種的穿甲能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