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主委顾立雄今天亲自主持STO公听会。(图/记者戴瑞瑶摄)

▲金管会主委顾立雄今天亲自主持STO公听会。(图/记者戴瑞瑶摄)

记者戴瑞瑶/台北报导

金管会今天(12日)下午召开「研议证券型代币发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简称 STO)监理规范」公听会,现场聚集200多人参与,包括币托、樱桃支付等新创业者都到场,金融业者王道银行、元大证、统一证也参加。公听会由金管会主委顾立雄亲自主持,其中原本草案中募资金额3000万元以下可豁免申报生效,3000万以上要进监理沙盒实验,业者在公听会上表态期望能拉高豁免金额门槛,金管会则表示要再研议。

所谓的证券型代币发行(STO),是指证券型代币必须跟现金、股票、固定收益资产、不动产等资产挂钩,可以被视为首次代币发行(ICO)的进化版,但若业者要进行STO,必须先获得金管会许可。

请继续往下阅读...

而STO目前在国际上还是属于新的概念,各国对STO的定义、范围、监管都不同。金管会指出,目前各国对STO大多是依照现行证券法规办理,没有另立专法,但加拿大、英国则是准STO进监理沙盒实验,让STO可以暂时豁免法规限制,待实验结果出炉再看是否修法。

金管会今天表示,证券型代币(STO)发行应依《证交法》办理,经过参考各国监理规范及目前实务案例后,已初步拟定我国STO监理规范架构,今天召开公听会,是希望能搜集外界意见。

▲▼STO公听会。(图/记者戴瑞瑶摄)

今天公听会现场座无虚席,原本预计开两个小时的会议,因为讨论踊跃,最终开了3小时才结束。包括立委许毓仁、相关学者专家、台湾金融科技协会、亚太区块链发展协会等自律组织,还有相关区块链及虚拟通货业者,及柜买中心、证交所、集保公司等证券周边单位出席。

会议中金管会先说明目前各国对STO的监理规范及我国的规划方向,再由与会者就如何定义STO为证券交易法的有价证券、STO管理机制及相关交易与平台业者规范等议题交换意见。

证期局副局长张振山表示,会议中与会者除了就STO的定义及核定范围提出意见,并建议提高豁免案件的募资金额、放宽投资人身分及投资限额。交易面除了建议降低证券自营商经营门槛,并开放可采竞价方式交易。

金管会原本规划依《证交法》第6条规定,发布函令核定STO是证交法的有价证券,并采分级管理:募资金额新台币3000万元以下,可豁免不需向金管会申报生效,募资金额逾3000万元,就要以监理沙盒实验方式办理。但业者在公听会上,表示希望能拉高豁免门槛,对此金管会表示会再研议。

另针对募资金额3000万以下,仅开放「专业投资人」认购,专业投资人可分为机构投资人跟财力证明3000万以上的自然人,其中针对「专业投资人中的自然人」,将订定投资限额,每一个STO认购金额要在10万以下。交易方式是由平台业者担任证券自营商,并依市场状况自行报价买卖,也就是所谓的议价,而不采竞价。

金管会预计6月底前完成草案规划,再对外做预告。

▼STO公听会200多人共同参与。(图/记者戴瑞瑶摄)

▲▼STO公听会。(图/记者戴瑞瑶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