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家考试各种公职体系的「劳役」程

度一直有很多说法。

 

但很多考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说

法,于是常常把别种考试的准备法套用到

自己的考试,导致考的像是男生在小便斗

小便---「总是对不准」

 

为了防止这种漏尿,呃,不是,为了防止

这种没有对症下药的行为,我们就有必要

了解不同考试的考法与为什么会这样考背

后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点是很多考生最常忽略的一点

,那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考的这门

公职,平常到底在干嘛。」

 

这样的考生很可能考上后才发现自己辛苦

考上的公职,工作性质与工作量与原先想

像的差异极大,根本是血汗工作需要常常

加班还没办法领加班费,只能拿到一张国

民旅游卡,还被规定要跟长官一起出去玩

才能报销,这才发现自己误上贼船。

 

因此考试情报往往会出现所谓资讯不对称

的情况:

 

我们面对报章杂志上的考试情报,最好有

以下的认识:

 

①总体性资讯与个体性资讯是不一样的:

例如一样都是公务员,如高普考体系的公

务员与军警,工作性质与劳动量是天差地远。

 

最明显的分类是行政业务职与技术职,而

许多会考国考的考生常常是认为自己专业技

术不足,因此才会来报考「以为只要做做行

政业务打报告拟稿送公文」的「简单不用

动脑的庶务性工作」。

 

但其实真正不用动脑的,在公家中反而是

「技术职」的工作,因为公家的技术职通

常专业度比不上民间企业,因此只要略懂

就能胜任,而长官因为自己也不懂技术,

其实很难给这些技术职的员工很大的管

理压力。

 

②各种不同的公职系统例如军、警、海巡

、铁路、高普初、海关,都有自己的「文

化」与「潜规则」,因此我们要小心自己

被新闻给骗了,当新闻说某种工作特别血

汗时,考生就可能会回避不选这种考试,

但很可能这种被新闻认定为「血汗」的工

作,反而是最不累且高薪cp值高的工作。

 

大家用最普通的常识来推论就可以了

 

①首先所有的公职从事人员,没有人会说

自己的工作轻松,只要自己那份工作上了

新闻,一定都会说很血汗,这样才能向上

级要求更多的人员与福利。如果说自己的

工作不血汗很好做,明年这个单位就会被

裁掉了…

 

②一个公家机关固定会有的工作就是那些

,因此不同公职的行政人员,做的行政业

务是大同小异,而这种大同小异的工作很

容易被取代与监督,因此也容易成为最血

汗的工作种类。反而技术职类的冷门科别

,很难被监督与定义,这种工作的劳累度

与工作品质都是「自己人」定义的,因此

这种单位很难被取代也不容易被整并或改

组,这种工作才会是真正稳定又「凉」

的「铁饭碗」。

 

③为什么不同的公职体系常常会出现「近

亲繁殖」现像,例如警察世家、铁路世家

、海巡世家、公职世家等等,因为只有真

正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知道这门工作真正

的快乐与哀愁,如果某个工作的实际内容

是真的「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个单位的

人绝对不会向外透露,而就算会说也一定

是跟自己的亲朋好友说,「呷好倒相报」

「肥水不落外人田」,因此考生真正要做

的情报工作就是向这些不同公职中的各行

各业实际工作人员私下请教,才能得到真

正的内幕资讯,在这样的基础下投入考试

,才不会造成以最辛苦的方式参加考试,

以最低的录取率录取,却是工作条件最差

的工作。

 

没有认识这方面的朋友则要善加利用email,

或是ppt的站内信系统,或是在各行各业的

「靠北网站」中询问,可以得到最真实的

一手资料(不过靠北网站中很可能偏重于出

现负面的资料,考生要懂得去过滤评估,以

免落入统计学中的生存者谬误,想考警察的

看靠北警察,想考法官的去看靠北法官,

而明明就有现成的现职人员可以问不问,却

去问与你有利害关系的他人,就得不到真实

的答案。

 

例如法院书记官就是这种公认「名实不符

」的职务,表面上头衔是书记「官」很好

听,但实际上的工作就是替法官或检察官

打字,还有帮忙看且整理好多好多好多「

叠」的「卷宗。」

 

称为「书仆」与「书僮」还比较名实相符

 

现在法院工作的业务很繁重,人民也愈来

愈喜欢打官司,一叶知秋,书记官这份工

作可以说不是人干的。

 

现在法院相关的工作都不能说好做,

「靠北检察官」「靠北执达员」

「靠北监理所管理员」这些脸书也都值得参考。

 

监理所管理员常常就有这种心声

「我怎么觉得我比较像是囚犯,而且还是囚犯

的服务员,反而囚犯像大爷」

 

与新闻男主播一样,是公认外表光鲜亮丽高知

名度,但实际薪水却不高的工作。(女主播有比

较大的机会接业配,男主播就比较惨)

 

 

身为考生,要有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资讯素

养,就像是投资股票一样,当你一看到新闻报

导的那一刹那,通常就己经是二手消息了,因

此永远比人家慢一步,相信的人刚好去接人家想

要卖掉会跌的股票。

 

考生必需明白一点

 

新闻的本质是「新闻性」与「戏剧性」「争议性」

而不是「真实性」

 

因为「真实」的事物,往往没有争议

没有争议的东西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看

 

马桶里装屎这种新闻没有人看,因为

这是事实也没有争议。

 

但「某个政治人物脑袋装屎」就会有很多人

看也很多人讨论,因为它难以判定是否真实

故有争议。

 

「公职人口市场」也是一样,当新闻报说某个

工作很好是当红炸子鸡的时候,再去报名反而

刚好去接屎缺。

 

许多考生会从去年的录取率来决定今年报考的

科目,而依经济学的理性预期理论,你会这么

想的时候别人也会这么想,于是录取率往往第

一年很高第二年变很低,然后第三年又变高的

诡异现像。

 

因此真正合理的预测策略是抓最近五年的录取

率求平均数,才不致于误判。

 

此外,还有每个人对工作的劳逸度定义是很不

一样的,有人喜欢轮班制的工作,认为轮班自

由加班费又多,而且出去玩不用跟别人挤,有

人则喜欢作息正常,钱少一点没关系,因此考

生务必先了解自己再来做选择,才不容易感到

后悔。

 

而完全没做过公职的人,其实笔者会建议先考

上再说,而且先从录取率高的著手,因为公职

体系的工作有以下的特殊现像:

 

①愈多人考录取率愈低但工作不一定比较好

   ,因为资讯不对称且职场内幕不易传扬出

    去,就算传出去了也会出现时间延迟效应。

 

②大家都公认的「好工作」也必定被人「捷足

     先登」,因此录取率愈低的工作往往也是

     「屎缺」,因为这份工作中比较简单好作的

     职务一定会被原单位的人先占走,不好做的

    职务才会「出缺」。

 

③每个职务都有固定比例的内升与外升考试缺额

    ,若是好的内升缺,当然会先由内部的老人先

    占走,若是因原职退休而出现的「好的外部

    考试缺」,那么考生最强的竞争者往往也是同

    职系内部的人,因为他们最清楚明白这份外部

    缺的工作性质,也因此多是有备而来,于是这

    种外部缺一样变得很难考。

 

④而「听起来」「看起来」很辛苦、但「缺额」

    很多的工作,最有可能成为工作相对轻松的工

    作,为什么呢,因为缺额多的工作例如警察,

    累积的「会员」就愈多人,而愈多人就愈容易

    形成一个有制度的「利益团体」,于是在争

    取福利方面就不会输给别人,在政治上的影响

    力也会比较大,此外也因为缺额多,代表从业

    人数多,管理上也就容易产生漏洞,于是也

   就相对的成为「其实很好作但可以装作看起来

   很难作」的工作。

 

   从这个角度合理推论,「部份」警察的工作可

能比「大部份」书记官轻松很多,虽然表面上警察

的工作是12小时,名目上的「勤务」也很多,但实

务上反而因为勤务名目多难以管理,质性的服务也无

法量化考核,基层的人员多造成势力庞大,于是上级

也变得难以管理,于是乎打混摸鱼的人很容易寄居在

一个庞大难管理的体系下,明明很混但又找不到其混

的数据与证据,还可以在庞大基层势力的外表下宣称

自己的工作很辛苦。 

 

⑤隔行如隔山,不同职系尤其是技术职的工作

性质差异极大,但都以一个「公务员」的名字

来做为集体的包装,于是搞不清楚状况或没做

好情报工作的考生,就会发现自己明明想摆脱

「钱少事多离家远」的血汗生 活,这才选择参

加国考,结果被新闻与他人不负责意见影响,

反而在辛苦准备的情况下考上一个更血汗的

工作,然后又因为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的关系

,明明又累事情又多且容易有官司,还因为年

资与退休金的顾虑而不敢离职。

 

综上所述,公职体系中最可能「凉」的工作有

以下特色

 

 

 

①表面上看起来很辛苦,因此说话容易

大声的职务 (通常辛苦是一开始,但经过

改善后,原工作愈来愈不辛苦,但「辛苦

」的名声可以一直用来作为掩护)

 

②技术冷门且专业,上级与外人很难监督

与管理的职务

 

③人员出缺多,基层势力庞大,上级忌讳

管理的职务

 

④需求人员多,容易打混不容易被独立审

查管理的职务

 

 

最近的新闻在吵网红陈沂批评国军大部份

志愿役都是废物,为什么这样的新闻容易

出现,就是因为国军这个体系有以上罗列

不容易科学量化评估管理的因素:

 

(在此声明强调,笔者不是说国军志愿役大

部份都是癈物,而是说「国军不容易证明

大部份志愿役不是癈物」,只因为军队的本质

很难证明工作品质与实际积效的相关」,例

如国军很辛苦的作战训演练,但没辨法在这

个没有战争的年代表现出减少多少军民死伤

的量化绩效,也没办法证明国防的价值怎么

平均分配给每个国民。

 

反而愈认真演练愈容易因为严格操练而出现死伤

(因为没有在演练与训练的部队怎么会出现死伤呢 ?)

 

而一旦因部队演训而出现基层小兵的伤亡,嗜

死的新闻媒体一定不会放过大幅报导的机会,

于是军队中自然造成苦干实干,撤职查辨,久

而久之,大家当然只能尽量做表面功夫,救灾

打扫做假资料反而形成真正的工作了。

因为救灾打扫、为装备喷漆做假资料才能被看到)

 

 

 

 

 

其实有怎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公务员与

军队,因此批评的人其实都是在批评自己。

 

身为劳工的父母会一直讦谯军公教说他们是

米虫,然后转过头来叫小孩要好好读书以后

当个公务员。

 

 

 

从自私的角度来看,辛苦考公职不就是希望

福利与待遇比民间企业好吗,因此当然不能从人

民的角度来看这份工作。

 

因为人民一定是希望公职与民间企业一样「

平等」「没有套利与模糊空间」「绩效管理

」,但问题是考生就是因为民间企业老板的

「绩效管理」「精打细算」才不想做去考公

职的啊。

 

如果公职与民间企业也搞同一套标准,那又

干嘛考公职呢?

 

而从公益的角度来看,公职也是可以做的让人

民满意、自己生活品质高且钱多事少离家近

的,只要这个公务员做事有效能有方法且懂

得「说服」人民「觉得」自己「做得很多」

就「可以」了。而这就要提高公务员

的演技水准与表面效度,跟考试一样,一个

人真正的实力是「主观评鉴」不出来的,只

能「客观表现」出来,因此读多少不重要,

能写出多少才重要,也因此「表面功夫」是

多少就代表「实力」有多少。现实就是这

么残酷。

 

实务上公务员很容易做的愈多被嫌的愈多,

因为现代人民的胃口被养得愈来愈高,容易

「软土深掘」,公仆一旦多做一些,许多民

众会把方便当随便,把多做的当成应该的,

久而久之,公务员就没有人想多做一些,只

求不犯错且尽好自己的本份就好,是故一个

好的公务员可能就真的要抱持著一种身在公

门好修行的修养,多做多抱怨同时也不要让

自己的心情受影响即可。

 

 

 

 

 

部份国军的特性与比较「凉」的公职缺很像:

 

①人很多、缺额多,冷门技术多

 

②基层人数多就容易鱼目混珠难以核实,而

硬是将每个人分开核实管理没有经济效益。

 

③技术冷门专业复杂,外人不易评量

 

④绩效难以评估,民众只能看到战车表面是

不是「有保养」看不到战车能走多远走多久

,保养是否确实,也看不到

    「无形」的「国防价值」。

 

⑤管理与监督的人都是「内部的人」,外部的

人看不懂,而且最好也不能让「外部」的人看

得懂,否则国防实力与布局虚实很容易被推算

出来。

 

⑥为了管理与监督一个懂冷门军队技术的人,

要再派一个内行的人来监督管理很没有经济效益。

 

⑦曾经有人认为应该要派一个外部管理组织来检

核军队,例如iso9000这种国际化的评量系统,但

军队的机密背景不允许公开透明让外界审视,于是

军队也就不得不黑箱,而一旦黑箱也就自然容易受

到误会。

 

 

义务役退伍的军人常常批评志愿役是癈物,说他们

是米虫,但叫他们签下去通常又没有人愿意,因为

军队是一个较封闭独裁专制的组织,而战争时

最独裁最专制最命令一元化的组织往往才能合理胜

任战时任务,想想看,如果作战时需要派一支敢死

队,然后将军指定体能条件最好的人充当敢

死队员,结果被指定的人却要求民主公平投票与公

开透明的选任机制,否则不愿意送死,那么恐怕当

敢死队员选出来的时候,战争己经结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