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颜福江
摄影/颜福江

  一场科技竞赛,蕴含智慧人文,发挥创新同时也实践您的慈悲心!慈济基金会与慈济科技大学共同举办「2019年第三届全国慈悲科技创新竞赛」5月1日全台第三场说明会在台北科技大学举行,「每一项创新发明的诞生,更是一种慈悲关怀的体现!」竞赛以环保为主轴,择慈善或医疗为研发主题,开发具备创新且具体可用的作品,希望激发各校青年学子无穷创新思维,也为研发注入创意新血。

  台湾四面环海,更位处太平洋火环带上,特殊地理环境面临著台风、地震等许多天然灾害,台湾最大民间慈善组织慈济基金会,大爱足迹从台湾本岛迈向全球五大洲,多年来已累积丰富赈灾经验,而许多救难设备也在人道救援的过程中应运而生,慈济将这些设备统称「慈悲科技」,因此进一步透过举办全国性的慈悲科技创新竞赛,期待号召台湾年轻世代,激发更多创意思维,同时更展现台湾软实力。

  「科技源自于一念慈悲!」主办单位指出,科技除了来自于人性,更从人本概念中的起心动念延伸而来,慈济基金会宗教处林艺臻进一步分享表示,慈济研发出来的各项赈灾法宝,举例从一场灾难现场可以看到,从「组合屋」里,有获得国际各大设计奖项的「净斯福慧床」,以回收保特瓶制成的「环保毛毯」,而透过「行动净水设备」进行脏水过滤后的干净水体,放置在「生质燃料汽化炉」上煮热,水滚后就可进一步在「行动厨房」上运用烹煮热食,最后透过「ATV救灾工作车」的载运,将一批批赈灾物资送往受灾的区域。

  「科技源自于一念慈悲!」大爱感恩科技经营规划室李岩珂表示,将天马行空的创意无限,化为启发慈悲的文创作品,今年是台湾九二一大地震20周年、莫拉克风灾10周年,近年则有台南与花莲发生的「0206大地震」,从各地汇聚而来的专业救难人员,从他们赈灾过程也思考装备应用的适用性,其中「防穿刺鞋垫」,就可以安全行走在破损的地面、瓦砾堆,也让慈济志工爱与关怀的道路上更有保障。

  慈科大林祝君研发长表示,竞赛分为慈善与医疗两大主题,参赛作品必须以环保理念出发,研发符合不用(Refuse)、少用(Reduce)、重复用(reuse)、修理再利用(Repair)、清净回收有大用(Recycle)等「环保5R」中至少2R的作品。

  自选主题为慈善或医疗择其一发挥,从人文关怀出发,研发可以改善弱势或偏乡地区民生或日常问题的产品,其中,医疗主题一聚焦长照2.0,期待帮助解决银发族或失能之身心障碍者生理健康或日常照护产品,主题二则为改善医疗职业环境,提升病人安全及居家照护者之利于社会与人群的人文产品。

  慈济基金会表示,「台湾有灾、慈济就在」!「慈悲科技」设备涵盖了衣、食、住、行,透过举办竞赛活动,除了唤醒台湾年轻一代能对防灾、救灾观念培养兴趣,并透过「做中学、学中觉」方式,让台湾的年轻人能对环保防救灾装备,有一个自己动手制做的机会,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展现青年学子活力十足的行动力,及丰富多元的创造力,相关参赛规则及重要期程,可上活动官网 http://www.visionfuture.org.tw 详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