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发生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懿和姜维。原文如下:

  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止留姜维引一千兵断后。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懿叹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司马懿知孔明死信已确,乃复引兵追赶。行到赤岸坡,见蜀兵已去远,乃引还,顾谓众将曰:“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遂班师回。一路上见孔明安营下寨之处,前后左右,整整有法,懿叹曰:“此天下奇才也!”于是引兵回长安,分调众将,各守隘口,懿自回洛阳面君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维率领北伐大军向汉中撤退。司马懿派夏侯霸来到五丈原一带进行侦查,得知北伐大军已经离开,判断诸葛亮已经病逝,于是率部紧追。不过,诸葛亮在病逝之前早已料定司马懿追赶,提前命人制作了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木质雕塑。等司马懿大军来到时,姜维推出这尊雕塑。司马懿误以为诸葛亮尚在人间,仓皇撤退。姜维等人趁机一阵掩杀,歼灭了不少敌兵。事后,蜀中百姓编出了一句谚语讥讽司马懿:“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司马懿口中的“高枕无忧”, 意为头枕在枕头上面,舒服的睡安心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张仪列传》中的“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小说中描述的这一段司马懿追击失败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过其中却有一些虚构的成分在内。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中有着明确的记载。该传称:“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从这段记载来看,虽然追击失败,但司马懿大军也并未出现损失。小说中所谓的司马懿抱头鼠窜的场景自然是作者为了渲染诸葛亮的智慧而特意虚构出来的。

  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数年交锋中,司马懿一向采取稳打稳扎,从不冒险的战术,为何此次北伐大军撤退时会突然率部追赶呢?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与诸葛亮在此次北伐中的战略战术有关。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在之前的数次北伐中,诸葛亮的粮草、物资供应都是从汉中运输到前线,也有因此造成了战争打响不久,诸葛亮的粮草、物资供应便出现短缺的现象。而在此次五丈原北伐期间,诸葛亮针对这一弊端采取了新的应对方法。该传称:“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此举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在五丈原地区与司马懿长期周旋。

  对于诸葛亮的企图,司马懿是非常清楚的。针对诸葛亮的这一做法,司马懿的对应之策也非常明确,以重兵驻扎五丈原周边地区,抵御诸葛亮的攻势,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在这种局面下,任何一方的退让都会造成全线受制。因此,当北伐大军放弃五丈原及屯田之地时,尽管司马懿并不知道诸葛亮已经病逝,却很容易判断出诸葛亮北伐大军出现重大变故,不得不撤退全线撤退,他才会率兵追赶。

  从整个事件来看,姜维率部迎击司马懿,司马懿立即下令撤退,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坚决不与北伐大军进行战略决战,而是稳打稳扎,将北伐大军拖垮。司马懿坐镇西北之后,就一直采取这套战略战术。世人都以为诸葛亮用兵谨慎,其实司马懿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出兵追击,是因为察觉到北伐大军出现重大变故。而面对姜维的正面迎击,司马懿又回到了不与北伐大军发动战略决战的固定战术上。因此,司马懿这才会下令全军撤退。从战术的角度上看,司马懿的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