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美平 韓蕾

  來源|野馬財經

  連續兩年虧損的貝因美終於在2018年扭虧爲盈,這意味着昔日的*ST因美將摘帽ST,重回貝因美。

  這也是貝因美創始人謝宏,時隔7年再出山後拿出的第一份成績單。就在財報公佈後,貝因美股價連續多日上漲,截止4月12日,貝因美股價已由3月29日的6.73元/股升至8.17元/股。

  貝因美開始涅槃重生了嗎?

  近日,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貝因美”)公佈2018年財報,報告期內貝因美(002570.SZ)實現營收24.9億元,同比下降6.38%;淨利潤則達到了4111萬元,同比增加103.8%。這也是繼2016年和2017年的連續虧損後,貝因美首次扭虧爲盈。

  其實,整個2018年,貝因美的目標就是保殼摘帽。歷經一年奮戰,如今保殼成功、摘帽有望,貝因美又有了“奔頭”。

  加“貝”有望

  2016年和2017年,因爲淨利潤連續虧損,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定,貝因美的股票交易在2018年4月27日,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貝因美正式加入“ST家族”,其股票簡稱也由“貝因美”變更爲“*ST因美”,而公司股票日漲跌幅由10%限制爲5%。

  隨着昔日“母嬰奶粉第一股”跌落神壇,2018年的業績直接決定貝因美是否會被暫停上市。如今,財報出來,無論是貝因美的管理層和股東想必都可以緩一口氣。

  就在4月1日,貝因美已經正式向深交所提交申請,撤銷其退市風險警示,意味着昔日的ST因美,將再次做回自己,重回“貝因美”。

  不過財報顯示,貝因美扭虧爲盈主要依賴財務調整而非主營業務收入,其主營產品是奶粉和米粉的銷售,營收分別同比下降了7.42%和17.33%,而其他類營收則同比增加35.5%。

  圖片來源:貝因美2018年財報

  野馬財經查詢財報發現,這部分營收主要依賴其房產和股權的轉讓。

  財報顯示,2017年下半年,貝因美開始售賣旗下29處房產,截止2018年底,賣出12套,總價4471萬元,確認收益2629.46萬元。目前還有17套在售。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貝因美靠着高峯時期買下的這些房產,在低谷時轉手賣出,間接救了公司一命。

  另外,貝因美還將旗下全資子公司杭州貝因美豆逗兒童營養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豆逗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杭州瑞祥實業有限公司,轉讓價1.66億元。

  不僅如此,因爲豆逗公司地處良渚遺址文化保護區範圍內,未來可能涉及拆遷,這也將是一筆不小的補助。

  這麼看,即使2019年貝因美主營業務依然沒有起色,但是若在售房產和拆遷能款項可以到位,貝因美2019年還能再交出一份說得過去的財報。這次摘掉的帽子,暫時應該不會戴回來了。

  “閃腰”自救

  不過貝因美的摘帽之路也頗爲坎坷。

  2018年4月,收到退市警示後,貝因美創始人“坐不住了”。5月,53歲的謝宏便宣佈重新出山。

  在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這位已經退居幕後7年的昔日掌門人表示“上市公司閃了腰,我義無反顧回到奮鬥一線”,謝宏認爲“前面的戰鬥不會輕鬆,每一場都是硬仗,甚至會比貝因美剛起步時還艱難,我選擇重新站出來擔當,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份堅持的勇氣、一份前進的引導、一份奮鬥的依靠!”

  謝宏的復出,對於貝因美而言好處也十分明顯。一來謝宏本身就是商業奇才,二來再出山,對貝因美的企業文化也是一種鼓舞。

  15歲上大學,19歲留校任教,27歲創辦貝因美。謝宏的每一步都比同齡人早,而貝因美的發展也如創始人謝宏一般,在乳業公司中總是領先一步。

  圖片來源:貝因美官網

  貝因美1992年成立,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洗牌國內乳企時,貝因美是少數幾家未受風波影響的企業。

  2008年之後,貝因美由之前的不溫不火進入發展的高速車道。到了2009年,其營收已經達到32.45億元。兩年後,貝因美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正是起高樓宴賓客之際,謝宏卻在同年因病退居幕後。

  謝宏退居二線後的前三年,貝因美業績高速增長。2011年,其淨利潤是4.37億元,到了2013年已經升至7.21億元,營收是61億元,這是貝因美髮展的巔峯。

  之後,貝因美的業績開始下滑,一年不如一年,到了2018年,營收24.9億元,已經不及當初的一半。2014年和2015年,貝因美盈利勉強過億,到了2016年突然鉅虧7.8億元,2017年更是虧損9.64億元,被上交所執行退市風險警示。眼看他樓塌了,貝因美急需自救。

  重新瞭解貝因美情況後,謝宏形容公司爲“內外交困”。至於產生這樣的局面,謝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好比是一艘船,我確定了方向和路線,但掌舵的人不是我。風平浪靜的時候相安無事,但遭遇大風大浪就會暴露問題。”

  謝宏回來,同時帶來的還有擅長營銷的、具有多年跨國公司銷售經驗的包秀飛。兩人聯手,開始貝因美“閃腰”後的“自救”。

  2018年,貝因美的主要任務就是保殼摘帽。

  在業務層面,謝宏提出“六大戰略”即“重建渠道、重構體系、重造團隊、重塑品牌、重溯文化、重樹商譽”,同時配合這些戰略,包秀飛提出:短期降成本增營收,中期提高運營能力、系統和團隊,長期立足品牌建設。

  新的戰略實施半年,從年報來看,效果並不明顯,主營業務收入不升反降。對此,乳業分析師宋亮向野馬財經表示,謝宏迴歸才半年,需要一個適應時間,2018年財報暫時還看不出謝宏回來對貝因美的影響,但等到2019年財報出來之後,一切就將見分曉。

  兄弟拆臺?

  不過,如前文所述,貝因美在業務層面上的自救並不明顯。但在資本層面,通過一系列的房產和股權轉讓,貝因美還是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其中,貝因美還中止了和二股東恆天然合作社集團(以下簡稱“恆天然”)簽訂的“達潤協議”,部分緩解了貝因美產能過剩的問題。

  然而福禍相依,在貝因美保殼摘帽成功的同時,和二股東恆天然的關係卻在惡化。

  就在發佈財報的前一週,貝因美董事朱曉靜從貝因美離職,朱曉靜是恆天然派至貝因美的董事,目前恆天然在貝因美的董事還剩一位。朱曉靜的離開,被業內人士解讀爲恆天然正在逐步退出貝因美。但宋亮認爲,不論是恆天然還是貝因美,目前最重要的並不是退出與否問題,而是貝因美摘帽之後提升股價。

  2015年,貝因美還處在高峯時,恆天然以18元/股的價格,購買了貝因美18.8%的股份,當時的交易額是34.64億元。目前,貝因美的股價不到8元,算下來,浮虧近20億元。

  這個時候,選擇退出確實不是良機。但恆天然和貝因美的嫌隙早已有之。

  早在2018年,恆天然的兩位董事就表達了對貝因美的不滿,在其2018年的業績報告會上,來自恆天然的包括朱曉靜在內的兩位董事表示,“由於貝因美沒有及時回覆董事問詢並向董事提供充分信息,因此不能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隨後3月,在貝因美擬出售豆逗公司的議案中,兩位董事也投了反對票。

  如果這只是工作層面正常的流程,那麼恆天然已經離職的CEO施耐德的公開喊話,就頗有深意了。施耐德在離職前就貝因美問題表示:“作爲持股18.8%的股東,我們對公司(貝因美)沒有直接的控制權,也未被允許分享所有關於貝因美的商業信息”。

  而在貝因美髮布將引入國資的公告後,也一度被市場人士解讀爲是要淡化恆天然對公司的影響。

  對於未來是否會有新的董事介入貝因美,野馬財經多次聯繫貝因美多個部門的多位相關人士,截止發稿均沒有給予回覆。

  恆天然相關人士則給了野馬財經一份《聲明》,表示“由於安滿品牌的銷售與營銷工作已重歸恆天然管理,安滿與部分貝因美產品形成競爭關係,可能給雙方公司帶來潛在的利益衝突。作爲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女士因此決定辭去貝因美董事的職務......我們將與貝因美就替任董事的任命做進一步協商。蒲瑞安先生仍將繼續代表恆天然行使在貝因美董事會的責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恆天然和貝因美暫時應該不會分家,一如宋亮所言,對於兩家企業來說,最重要的都是“貝因美摘帽之後提升股價”。

  那麼問題來了,貝因美還能重回昔日輝煌嗎?歡迎評論中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