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創業板好多公司業績預告都商譽減值了


第一:因為證監會最新的政策是商譽2019年要按年分攤減值。假使商譽20個億,分十年減持完畢,則每年2個億。如果每年盈利1個多億,則10年每年都是虧損的,虧損三年退市。所以,今年大部分公司都是在政策生效前一次性減值,甩掉歷史包袱,這是明面上的。

第二:N多年,有好多利益輸送和假賬做在了商譽裡面,這次通過證監會的新政策一次性減持完畢,則把財務作假,利益輸送等渾水全部洗清,洗完澡就稍微乾淨點了。

第三:法不責眾,監管不力或者說無監管,無事後懲罰,中國股市不作死自己是死不了的。


謝邀。

太陽底下從無新鮮事。

這個事情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美國發生過

在20 世紀60 年代,牛市裡股票價格越升越高,道瓊斯指數一路從1960 年的618 點飆升到1968 年的906 點。

因為隨著股票價格的飛漲,投資者們開始關注那些具有成長性的股票,於是所有公司開始投其所好,大玩市盈率遊戲。

那怎麼玩市盈率遊戲呢?

此前,美國企業的併購的目的是為了可以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

可到了後來,一些聰明的美國企業家突然發現,牛市中的跨界併購可以讓企業價值1+1&>2。

A公司盈利100萬,B公司盈利100萬,將它們整合在一起,投資者就會認為這家新公司值300萬,這是跨界整合,這是協同效應啊,現在這些時髦的新詞都是20世紀60年代「聰明」的美國企業家給投資者畫大餅時晚剩下的。

這簡直是一個"完美"的生意啊。

而且這樣的併購還有一個大大的優點是什麼呢?

潛在的收購方很快發現,通過股票融資實施收購是在不增加額外稅務負擔的情況下提高每股收益的一種理想的「無痛」方法。併購通過股票交易進行融資不需要納稅,這一點上,股票收購要優於現金收購,因為現金收購需要納稅。

公司開始玩市盈率的遊戲,市盈率越高,投資者基於對企業未來收益的預期,願意支付的股票價格就越高。如果市場上大多數股票的市盈率水平都比較高,則表明投資者普遍持樂觀態度,20 世紀60 年代出現的牛市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可惜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一旦股市的泡沫破碎,所有的預期都會被戳破。

而當初在吹泡泡過程中使用高昂代價完成的併購,就會成為企業甩不掉的包袱,這就成為了今年大規模的商譽減值爆雷。

真的以為「跨界效應」,「協同作戰」是這麼容易實現的么?跨行如隔山啊。

當你回顧A股併購潮時,當你看到利歐股份要收購的幾個微信公眾號估值幾億要完成互聯網轉型時,當天神娛樂要收購的遊戲公司因為達不到業績承諾隨便就下調了收購估值十個億時,你就知道這一輪併購潮中,多少是上市公司腦子裡灌的水,多少是隨便的決策。而上市公司的商譽從2013的2000億人民幣到2017年的12000億,這裡多少是泡沫啊。

當你面對商譽佔比高的公司你不趕緊跑,你還在等什麼呀。


歡迎關注,我的更多有趣有料的知乎回答:

知乎用戶:辦信用卡哪家銀行好?

知乎用戶:有100w左右的現金,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

知乎用戶:信用卡取現,然後存支付寶吃利息,月底再取出還信用卡,有可行性嘛?

知乎用戶:保險公司的套路有哪些?

知乎用戶:餘額寶利率一跌再跌說明了哪些問題?

知乎用戶:買二手房需要注意什麼?

知乎用戶:如何選購銀行的理財產品?

使用支付寶「花唄」,微信「借錢」,京東「白條」會影響個人徵信記錄嗎?

知乎用戶:支付寶芝麻信用分 750 以上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為何經常買買買都不到700?

智珠在睿:好用得不像話,強大得說髒話—Mac年度App

假如中國放開戶籍制度,允許人口自由流動,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會有怎樣的深遠影響?


最近閑來無事刷手機,發現財聯社公布已有37家公司2018年度業績預虧下限超10億元,而去年預告2017年凈利虧損下限超10億的公司只有19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2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凈利仍然為正值,進入四季度才突然「炸雷」巨虧,業績變臉。

怎麼翻臉如此之快?主要原因便是商譽減值

商譽減值的具體定義,建議大家去看看這篇文章:

陽陽:何為商譽?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之前坊間有傳聞說商譽會改成攤銷法,攤銷會導致商譽最終歸0。

對商譽而言,減值如同外科手術的話,那麼攤銷就如同癌症了。

減值法可以讓公司有選擇性的去減,從而操縱利潤,但會多次面臨暴雷的情形。

攤銷的話將商譽分攤到每年去削減利潤,會長期地影響公司業績的表現。

所以很多公司都採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才最終導致業績變臉情況的發生。

個人認為長痛不如短痛,雖然業績暴雷了,但至少隱患得以消除,為之後股市的長久發展掃清障礙。


喜歡的話記得點個哦~

想了解更多金融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投資咖啡屋


先來看一下商譽的定義:購買方對合併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

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是什麼概念?就是把所有報表中看的到的資產都從賬麵價值轉到公允價值,比如一幢房,賬麵價值100萬,房價漲了,現在價值200萬了,收購時公允價值就可以按200萬計算。同樣的道理,報表裡面所有看到的到資產科目都要轉化成公允價值。

購買方的合併成本就是收購支付的對價,這個價格當然也是按照被收購企業的公允價值進行評估。既然都是公允價值,兩者為什麼會有差額?關鍵就在可辨認三個字,報表中每一個科目自身都是可辨認的,都轉化成了公允價值,但是,整體卻產生了化學反應或是無法辨認的溢價,就是商譽。

比如我一個人開了一個公司,做了一款遊戲,每年能賺1億,那麼這家遊戲公司合理的股權價值可能是10個億,仔細看看這間公司資產有哪些?一個人,一台電腦,一張辦公桌,還有一些無形資產,可辨認的凈資產公允價值合計為100萬,那麼如果有人花10億收購我這家公司的話,就會產生9.99億的商譽。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雖然都是公允價值,收購方願意支付10億的價格,因為這款遊戲每年可以帶來一億的利潤,偏重於盈利方面的考慮;而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則是偏重資產的價值方面的考慮。因此就會產生差異,造成商譽的出現,商譽的出現也頻發在輕資產行業,也是這個原因。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商譽的減值,一般有兩種情況,依然用上面遊戲公司的例子:

第一種情況,收購遊戲公司的時候,每年能賺1億,但是過了兩年,這款遊戲每年只能創造5000萬的利潤了,那麼可能合理的公允價值只有5億了,便要對商譽計提5個億的減值準備。

第二種情況,收購遊戲公司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競爭對手,這個競爭對手覺得我能再研發出2款爆款遊戲,雖然現在只有1個億的利潤,但是未來至少每年能有5億的利潤,便出價50億。這時,50億的價格成交了,便產生了49.99億的商譽。過了兩年,兩款新遊戲研發失敗,老遊戲也只有每年5000萬利潤,遊戲公司的公允價值只有5億,便要對商譽計提45億的減值準備。

上述例子金額可能舉得比較誇張,但為了說明一個問題:

像第一種情況雖然商譽進行了減值,至少在併購當時,估值是合理的,但可能受到內外部市場環境的原因,造成了盈利能力的下降,也就無可厚非了;

但是第二種情況造成的商譽減值卻是從收購的時點就已經註定的:支付了過高的收購費用

真有人會付這麼高的收購費用?這恰恰是2015年,2016年當時的真實情況:中小創的天價估值,炒作概念成風,只有收購就能上漲。當時的市場環境下,中小創50倍市盈率是正常估值。這些企業以30倍市盈率的價格去收購內在價值10倍市盈率的公司,對於當時的被收購方,收購方,股民,三方是三贏的局面:收購方股價上漲,被收購方高價出讓公司,股民賺錢。那麼誰虧錢了?現在還拿著這些高價併購企業的股票的股民,隨著商譽減值,價值回歸。

那麼,回歸正題,為什麼商譽減值的地雷集中在今年爆發?

2015年,2016年的高價併購。那兩年中小創天價估值,併購的當時,都支付了過高的收購費用,因此商譽減值在併購的當時就已經註定了。至於真正的減值,需要盈利能力的改變,收購的時候一般都有3年的業績承諾期,如果離承諾利潤差別不大,那不提減值也說得過去。而且在業績承諾期內,被收購方也會有意美化業績,畢竟少的每一分業績承諾,都要自己花真金白銀去彌補。2015年進行併購的企業,2015年,2016年,2017年,剛好是3年的業績承諾期,現在要公布2018年年報了,剛好業績承諾期屆滿,被收購企業業績回歸,盈利下降,自然就要計提大額的商譽減值準備了。價值回歸也需要一定的過程,2015年股災後開始逐漸去泡沫,市場題材炒作氛圍開始下降,中小板整體的估值也在下降,併購時支付的額外的收購費用自然也慢慢下降。而今年財報的商譽減值剛好是去除過去兩三年前因為支付過高的收購費用產生的泡沫。當然盈利能力的下滑也有一部分總體經濟形勢的原因。

對於商譽排雷,並非所有商譽都有雷,只有那些支付了過高的收購費用的企業,商譽需要重點關注,關注被收購企業的估值,盈利能力,當然初略的,從併購時間上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推斷(泡沫時期的併購基本都會有雷,商譽的減值在收購發生時就已經註定)。

公眾號:拾荒投資


除了收購資產標的縮水,還有監管政策趨嚴,不敢頂風作案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