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女引導員成為本次峯會靚麗的風景

白俄羅斯時間2017年11月30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峯會在明斯克舉行。今年正值該組織成立25週年紀念,早在半年前的4月14日,集安組織參與國領導人也曾進行過一次會談。如果說,之前那次會議的議題侷限在區域經濟合作與集體安全,那對恐怖主義勢力的繼續打擊就理應成為此次會議的重要主題。

普京是本次峯會唯一和女引導員握手的領導人

進入2017年之後,表面上看起來水波不興的中亞地區,一躍成為恐怖主義分子輸出的重要源頭。美國時間10月31日,在紐約驅車撞人,發動獨狼式恐怖襲擊的薩弗羅?塞波夫來自於烏茲別克;俄羅斯時間4月3日,在聖彼得堡地鐵進行恐怖主義襲擊的嫌犯則來自吉爾吉斯。此外,大量戰死在敘利亞的極端主義分子,也都具有非常明顯的中亞背景——貧困的國家,熱血的青年,對信仰的赤誠,再加上荒唐的允諾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一齊為恐怖主義在中亞的蔓延大開綠燈。

集體安全組織明斯克峯會

儘管集體安全組織的過往證明瞭它值得期許,我們也知道,該組織對所在區域的安全和穩定作出了貢獻,但在面臨不斷發展的恐怖主義威脅的時候,集安組織的打擊效率和反應速度無法使人滿意。特別是在恐怖主義分子愈加頻繁的使用現代攻擊和通訊手段的今天,集體安全組織的被動式反恐,以及並不適宜的反擊手段,造就了其著實有限的反恐效果。

畢竟,集安組織是一個以應對集體安全威脅,構築集體防衛系統為核心目標的組織,在面臨恐怖主義危機的當下,集安組織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反恐架構,各成員國在反恐鬥爭中缺少協調溝通不說,迄今也沒有向反恐部門分配足夠多的資源以遏制恐襲。譬如僅有的一所危機應對中心,也是在在俄羅斯(該國多次嘗受恐襲之苦)的大力倡議之下才匆匆建立,如果各成員國不能精誠合作,協力發揮各自的作用,國際恐怖主義勢力的大本營東移至中亞地區,也並非絕不可能。

中亞是否穩定,深刻影響著其周邊大國的國家安全。在國際恐怖主義勢力不斷合流、演變,並形成新的危機的今天,把反恐作為核心要務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以及與其不斷溝通互動的上海合作組織,必將可以在全球反恐戰爭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2017年12月1日#俄羅斯觀察者)


普京在這次會議上有個暖心動作:與普通女引導員握手。不要忽視這一細節

忽視這一細節,其實已經為參加會議定下調子,那就是關注普通百姓。安全會議就是討論各個國家民族人民的安居樂業。當前,參加這次會議的各國都面臨恐怖主義襲擊問題。反恐是會議最重要議題。雖然由於各國各有所求,但在反恐這個核心問題上都有共同目標。相信普京會促進會議高效有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