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JIMA PRODUCTIONS 新作《死亡之絆》第四支影片於 E3 2018 公開,雖然這次影片依然讓玩家摸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樣的遊戲,不過小島秀夫發文回顧了自 2016 年首度曝光以來的心路歷程,並透露還有未公開的跨國界演員陣容。

E3 2016
  小島製作人表示「最早公開的預告片是Kojima Productions成立之後立即展開的內容。當時還是在臨時的辦公室,還在進行人員招募,還沒有充足設備、還沒決定遊戲引擎。在什麼都還沒確定的狀況下,唯一確定的是《陰屍路》演員 Norman Reedus 答應擔任主角演出,以及腦中的遊戲構思而已。僅靠著這些就在兩個半月之內製作出預告片。儘管歷經兩年空白期,在E3公開時大家還是很溫暖的接納並給予掌聲,這份喜悅我會謹記在心。」

年度遊戲大獎 TGA  2016

  小島在TGA 2016發表《雙麪人魔》 Mads Mikkelsen 和《環太平洋》導演 Guillermo del Toro登場,並發表採用與《地平線:期待黎明》開發商 Guerrila Games 共同開發的 DECIMA 引擎。

年度遊戲大獎 TGA  2017
  小島秀夫指出,TGA 2017 公開的是《死亡之絆》開頭遊戲畫面。這次全部是遊戲中實際的畫面。這也包含了主角 Sam(Norman)被浪打上岸邊鯨魚與螃蟹包圍,一絲不掛地在海邊醒來的場面。

  最早的預告片時說過「遊戲已經開始。《死亡之絆》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遊戲的解謎遊戲已經開始。」2 年的時間過去,那個答案被隱藏在影片之中。粉絲們可以發揮最大的想像力,去解開這個謎題。不過這裡有的答案僅是謎題中的一小部份而已。我們的遊戲才開剛始。

  這個影片包含許多了動畫(攝影機角度等則含暫定的內容)前半及後半則是最具象徵性場景的實機遊玩畫面。在那之中有解答、也會有遇見新謎題的機會。或許大家已經有感受到了,Sam 與其他的遊戲主角不一樣。

  典型的主角通常是優越的菁英、也有軍隊出身的背景。但 Sam 並非如此,他不特別、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體力勞動者、就像一個職人一般。這會隨著遊戲以Sam的視點推進的過程中被解開。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新型態的 GamePlay 的同時創造新的主角並不容易。

  然後終於也公開了女主角。兩位女神 Linsdsay Wagner 與 Léa Seydoux。Léa 是法國出身的世界級女演員。小島個人也看過許多她演出的電影,其中最吸引我的就《不可能的任務:諜影行動》。被她以女刺客的光環打動。然後透過合作更被她的魅力吸引。她的知性和知識、性格以及美麗絕對可以說是法國的寶物。

  小島描述「 Lindsay 是一位特別地、獨一無二的存在。她在《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與《The Bionic Woman》中飾演 Jaime Sommers 的角色擄獲了全世界的心。70年代、我還是十幾歲的時候、如她擄獲全世界的心一般,我的心也被她擄獲。對我而言她一直都是女神。」

  小島秀夫透露最近也從她的 3D 掃描檔案中製作出她年輕時的樣貌。團隊成員中也有些年輕成員不知道她在電影中的樣貌。所以讓他們看了《Two People》《 The Paper Chase》《 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The Bionic Woman》等電影,全部的人都愛上她了。她的魅力跨越了時空和世代。

  其他也還有未公開的演員陣容。「能夠介紹兩位女主角就已讓我開心的無法言喻。包含Norman Reedus及Mads Mikkelsen,目前發表的演員都是我敬愛的人們,是我很強烈想與他們合作的人們。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才向他們發出演出的邀請。並非由行銷以及經營的面向的啟發,純粹是我的靈感使然。而他們也跟我有同樣的感受才促成了這次特別的聯繫。」小島秀夫說道

  小島秀夫表示這一切並非特意安排,但現在有跨越世代、國境的演員。Mads 是丹麥出身的北歐寶物、Norman 是現在美國最著名的演員、Lea 是法國頂尖的演員、Lindsay 是20世紀黃金世代的女神。橫跨國境、時空、世代實現了開發團隊的願景。這個主題也跟遊戲有很深的關係,也是他身為創作者的主題。

  「我想為世界各地超越世代的人們提供一些東西。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體驗遊戲這個娛樂媒體,不僅是遊戲玩家,還有電影,小說,漫畫,音樂和藝術的粉絲。在這四位演員(以及我們尚未透露的演員)的幫助下,我們相信我們將使這一點成為現實。」

  在預告片使用的音樂題材上,小島秀夫說明是與 SILENT POETS 之間在偶然之下有了聯繫,將他的歌曲在預告片中呈現。「我們在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表演活動,並且遇到了一些非常棒的餐飲人員。不僅食物特殊,他們的熱情好客。我們當然也多次請求他的服務。有一天,我們發現他們的一個成員是一位資深音樂家。當我們交談時,發現他們即將睽違 12 年發行新專輯。當我聆聽他們給我的音樂樣品時,Sam在荒野中行走的畫面自然而然地湧入我的腦海。這首歌就是《Dawn》專輯中《Asylums for the Feeling》。」回想了一下在我們的第一個預告片中出現過歌曲《Low Roar》,也是我在冰島一家CD店偶然發現後,立即愛上了他們的聲音。

  小島最後強調「這個遊戲是透過各位粉絲與無數的羈絆和與眾人聯繫編織在一起,我的腦海中以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現在正在以極其謹慎的方式來實踐,我確信它將會成為一幅過去從未看過的圖畫。我希望它對你而言會是特別的。」
  
一次爆炸,誕生了時間與空間。
一次爆炸,誕生了宇宙中運轉的星球,
一次爆炸,誕生了我們所知的生命。
一次爆炸,誕生了我們所知的生命,
直到下一次爆炸,可能是我們的最後的一次」

  從這幾次《死亡之絆》預告揭露方式,可以摧測小島秀夫還在世界觀的描述階段,都還沒有提到實際的玩法與遊戲類型,但從 2017 影片的「遊戲開頭」預告描述宇宙大爆炸的句詞,與小島秀夫賦予本作不同於其他遊戲的死亡意義,而且從 IGN 對小島的訪談中透露,遊戲機制與時間息息相關。

  讓本作不同維度的概念世界於其中,角色死亡時要能夠繼續遊玩,代表死亡後必須會來到另一個世界,但要進行什麼手續才能回到原本的世界,連結不同世界的「絆」可能是關鍵所在,可能與 主角 SAM 被賦予的搬運工任務,也就是目前玩家調侃的「搬運遊戲、走路模擬器」


  關於《死亡之絆》的種種臆測在製作人沒有親口揭露前無法獲得證實,但希望在脫離 Konami 自主獨立的小島工作室,能夠盡快公開讓遊戲更為明朗的資訊,畢竟玩家對《死亡之絆》不會僅止於想玩預告的解謎遊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