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有光:華爾街比特朗普更懂經濟學)

undefined

網易研究局NO.211

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係溫思敏講座教授黃有光

黃有光:華爾街比特朗普更懂經濟學

據報道,特朗普今天(3月23日)中國時間零時30分(美國22日)簽署針對中國的總統備忘錄,宣布基於“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高額關稅(規模約600億美元),對中國投資美國設限,並在世貿組織內采取針對中國的行動等。

所謂“301調查”,涉及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此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錶可對他國的“不閤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然後建議總統實施單邊製裁,包括撤銷貿易優惠、徵收報復性關稅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錶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絕不會坐視閤法權益受到損害,必將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閤法權益。希望美方能夠認清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不要做齣損人害己的舉動’。

基本經濟學顯然是支持中方的說法,因為在絕大多數情形,國際貿易是互惠互利的。特朗普聲稱他的做法‘將會使美國更加強大和富有’。然而,美國股市卻應聲下降,標普500當天下跌超過2.5%,可見華爾街投資者比特朗普更加懂得經濟學。

特朗普根據的一個要點是,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有大量逆差。基本經濟學教導我們,不必追求對每個國傢的貿易都沒有逆差,因為這樣會影響互惠互利的國際貿易。例如,各國的比較優勢的情形可能是,甲國適閤齣口比較多商品到乙國,隻從乙國進口少量商品;乙國適閤齣口比較多商品到丙國,隻從丙國進口少量商品;丙國適閤齣口比較多商品到甲國,隻從甲國進口少量商品。這樣,每個國傢都可以大緻沒有很大的逆差,而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因為在國際自由貿易的條件下,市場的選擇會使利用比較優勢的利益極大化。

另外一個有關考量是,中國齣口商品A到美國,但商品A在中國的生産,很可能用瞭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傢的原料、中間産品、設計等投入。因此,對於一個國傢來說,隻要長期與整體而言,逆差不是太大,就應該不是一個問題。當然,一個國傢整體逆差很大的情形也是有的,但這多數是這個國傢本身的一些經濟或政策上的問題,不能怪某個國傢對它的順差。

特朗普的單邊行為如果導緻中國的強力反擊,使中美展開貿易大戰,肯定是兩敗俱傷,沒有贏傢。因此,中國的反應須要剋製,爭取小事化無。一個應對方法是讓世界貿易組織來調解,而避免雙方都采取單邊行動,不斷升級。

另外一點。關於中國竊取美國知識産’的指控,筆者不知道是否有所根據。比較可以確定的是,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中國已經越來越須要與能夠依靠自己的創新來繼續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