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了好大的雨,出门前没料到,差点把内裤都淋湿。不过骑车电动车在雨中穿梭,感觉很奇妙。离天幕很近,离现实很远。

回来七个多月,上班两个月。除了银行卡数字的变化,似乎每天都如机械般的重复,一切似乎都毫无意义。我想我又习惯了,厌倦了。

中午午休时间一个人在工业园区瞎转,忽然想起清明节回外婆家的时候得知小舅娘也在这个工业区上班。于是拨通了那个存在手机,几年都没有拨打过几次的电话号码。

打通后,小舅娘都没有听出我的声音,直到我说出名字。小舅娘有点意外,我说想趁著午休的时间去她工作的地方看看。小舅娘告诉我在9栋,让我在楼下等下,马上出来接我。

我从自己公司的1栋走到了9栋。远远就看著穿著工作服的小舅娘高兴的唤我的名字——「龙龙」。我有点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周围侧目的路人,不过内心却很开心。也只有真正亲近的人才会这么叫我吧。

小舅娘虽然笑容满面,却一脸疲惫。这种疲惫不是晚上没睡好,更多的像是被生活的重压长期折磨出现的疲态。

我想起小舅娘20岁的时候情景,那是跟小舅舅第一次相亲见面,牵线的红娘和小舅娘的妈妈带著小舅娘直接就来了外婆家。那个清瘦,话不多,干净青春的小舅娘。跟现在判若两人。

我知道人都会老,生活中充满不可预料的无奈。包括我自己,也长残了,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可是虽然知道,但是还是会很心疼。

碰面后小舅娘带我上了二楼,然后七弯八拐的进入到了工作的车间。

一路上我反复问,方便进去吗?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小舅娘说没事的,有熟人带著,中午也不怎么忙。一进去我看著黑压压的机器,和几百个黑压压的女性,还是懵逼了。

于是,手足无措的跟著小舅娘到了她的工作岗位,她一边工作一边若无其事的跟我聊天,问我各种近况。

我发现这是一家医药公司,不生产,只配送,而小舅娘负责的就是根据显示屏上的清单和流水线推送过来的商品,核对封箱。然后再放到流水线,最后被送往全国各地。也许刚刚进门时,隔壁穿著光鲜亮堂堂的办公室就是销售部门吧。

工厂的其他工作人员,除了在我进来后的好奇瞟了一眼,都继续做著她们手上的事情。面无表情,充满跟小舅娘一样的疲惫,想机器人一般的重复的查货,打包的工作。

我们聊天的半小时,小舅娘已经封包了比她还重的几大箱子药品。原来这就是她说的不怎么累的工作。即便换了我,一天下来也会累瘫掉啊。

可是这已经是小舅娘觉得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因为年龄又大了,因为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光学费伙食费就不能停。

12年前,我记得我第一份工作也是在流水线。那时候是在珠海。没想到多年后,类似珠海的劳动密集型流水线都退到了内地的家乡。我不知作何评论。是该谴责资本主义的无情,还是该歌颂社会的发展?

我更深知,即便是这样的工作,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工智慧型的工厂取代,连这最后一道程序都不再需要人。

那时候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如果没有知识,那时候的人还能做什么呢?难道不用工作等著政府发最低保障?我很悲观,科技是在不断改变世界,似乎却没把大多数人变的更好。

小舅娘说,我们车间有好多单身的小妹啊。你去转一圈,看中哪个跟小舅娘说,我帮你牵线搭桥。我本能反应似得说,不用不用,我要上班了,先走啦。

小舅娘很奇怪的说,三十老几的人还害什么羞啊。那到时候给你微信好了。

小舅娘一直说,比起之前跟著小舅去搞装修,这里的工作轻松多了,而且也干净,就是工资少点,才两千多。

我被小舅娘的乐观和一眼洞穿打动。生活虽然艰难,但的确在越来越好啊。

小舅娘送我出来后,看著隔壁亮堂堂的办公室人员,我仿佛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过来一般的恍惚。

但是我做不了什么,只能让自己更强大,有空的时候多点看望。加油!为了让身边的人不要被生活折腾得老得太快!

莫执

2018.4.26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