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了好大的雨,出門前沒料到,差點把內褲都淋濕。不過騎車電動車在雨中穿梭,感覺很奇妙。離天幕很近,離現實很遠。

回來七個多月,上班兩個月。除了銀行卡數字的變化,似乎每天都如機械般的重複,一切似乎都毫無意義。我想我又習慣了,厭倦了。

中午午休時間一個人在工業園區瞎轉,忽然想起清明節回外婆家的時候得知小舅娘也在這個工業區上班。於是撥通了那個存在手機,幾年都沒有撥打過幾次的電話號碼。

打通後,小舅娘都沒有聽出我的聲音,直到我說出名字。小舅娘有點意外,我說想趁著午休的時間去她工作的地方看看。小舅娘告訴我在9棟,讓我在樓下等下,馬上出來接我。

我從自己公司的1棟走到了9棟。遠遠就看著穿著工作服的小舅娘高興的喚我的名字——「龍龍」。我有點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周圍側目的路人,不過內心卻很開心。也只有真正親近的人才會這麼叫我吧。

小舅娘雖然笑容滿面,卻一臉疲憊。這種疲憊不是晚上沒睡好,更多的像是被生活的重壓長期折磨出現的疲態。

我想起小舅娘20歲的時候情景,那是跟小舅舅第一次相親見面,牽線的紅娘和小舅孃的媽媽帶著小舅娘直接就來了外婆家。那個清瘦,話不多,乾淨青春的小舅娘。跟現在判若兩人。

我知道人都會老,生活中充滿不可預料的無奈。包括我自己,也長殘了,也會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可是雖然知道,但是還是會很心疼。

碰面後小舅娘帶我上了二樓,然後七彎八拐的進入到了工作的車間。

一路上我反覆問,方便進去嗎?會不會影響你的工作,小舅娘說沒事的,有熟人帶著,中午也不怎麼忙。一進去我看著黑壓壓的機器,和幾百個黑壓壓的女性,還是懵逼了。

於是,手足無措的跟著小舅娘到了她的工作崗位,她一邊工作一邊若無其事的跟我聊天,問我各種近況。

我發現這是一家醫藥公司,不生產,只配送,而小舅娘負責的就是根據顯示屏上的清單和流水線推送過來的商品,核對封箱。然後再放到流水線,最後被送往全國各地。也許剛剛進門時,隔壁穿著光鮮亮堂堂的辦公室就是銷售部門吧。

工廠的其他工作人員,除了在我進來後的好奇瞟了一眼,都繼續做著她們手上的事情。面無表情,充滿跟小舅娘一樣的疲憊,想機器人一般的重複的查貨,打包的工作。

我們聊天的半小時,小舅娘已經封包了比她還重的幾大箱子藥品。原來這就是她說的不怎麼累的工作。即便換了我,一天下來也會累癱掉啊。

可是這已經是小舅娘覺得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因為年齡又大了,因為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初中光學費伙食費就不能停。

12年前,我記得我第一份工作也是在流水線。那時候是在珠海。沒想到多年後,類似珠海的勞動密集型流水線都退到了內地的家鄉。我不知作何評論。是該譴責資本主義的無情,還是該歌頌社會的發展?

我更深知,即便是這樣的工作,過不了多久就會被人工智慧型的工廠取代,連這最後一道程序都不再需要人。

那時候世界會是什麼樣呢?如果沒有知識,那時候的人還能做什麼呢?難道不用工作等著政府發最低保障?我很悲觀,科技是在不斷改變世界,似乎卻沒把大多數人變的更好。

小舅娘說,我們車間有好多單身的小妹啊。你去轉一圈,看中哪個跟小舅娘說,我幫你牽線搭橋。我本能反應似得說,不用不用,我要上班了,先走啦。

小舅娘很奇怪的說,三十老幾的人還害什麼羞啊。那到時候給你微信好了。

小舅娘一直說,比起之前跟著小舅去搞裝修,這裡的工作輕鬆多了,而且也乾淨,就是工資少點,才兩千多。

我被小舅孃的樂觀和一眼洞穿打動。生活雖然艱難,但的確在越來越好啊。

小舅娘送我出來後,看著隔壁亮堂堂的辦公室人員,我彷彿從另一個世界穿越過來一般的恍惚。

但是我做不了什麼,只能讓自己更強大,有空的時候多點看望。加油!為了讓身邊的人不要被生活折騰得老得太快!

莫執

2018.4.26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