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友达、微热山丘执行长,现为天来集团董事长的陈来助认为:「企业接班问题,其实是国安问题。」他解释,企业接班是全球都有的问题,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台湾一样,需在同一时刻全面性的启动接班潮。

 

翻开最新公布的《二○一八中小企业白皮书》揭露,超过五三%的台湾中小企业老板年龄超过五十岁,其中年逾六十岁者则占一七%。

 

而去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已逾一百四十万家、等于全台近九八%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更贡献八九○万、台湾约近八成的就业人数,不论家数和就业人数都创下历年新高,可见中小企业对台湾经济和就业人数的重要。

 

况且,台湾产业结构靠无数中小企业撑起绵密弹性的生产网络,「一旦接不好,隐形冠军就不见了、炼就断了,影响台湾未来一、二十年经济,要从接班开始救起。」语气中,陈来助十分忧心。

 

依据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于十一月中公布的《二○一八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的调查,高达七四%的台湾家族企业(编按:指上市柜公司家族持股逾二五%,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家族持股逾五成,以此标准台湾多数企业都属家族企业)计划十年内交班。

 

尽管有四分之三的台湾企业主预计十年内交班,但问题来了,「发现更严重的数字!」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家族企业暨财富传承服务会计师洪连盛坦言,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六%台湾家族企业老板有健全接班计划。

 

台湾二代接班的问题还同时伴随著「企业升级」的管理议题。传统企业不升级如何让年轻人愿意接班?年轻人愿意来上班?父子之间的价值差异,加上「升级」的挑战,都让接班议题变得更复杂难以处理。

 

「问题是出在传的人,不在承的人,要有那个智慧。」两年前,六十一岁的合隆毛厂总裁陈焜耀就把董事长大位交棒给三十五岁的儿子陈彦诚,「所有成功企业经营者,不愿放下身段教自己儿子,因为儿子顶撞会怀恨在心里……跟你讲半天不听话,几十年打下来江山,吃我的、喝我的,跟你讲话你又不懂尊重老子,基本上这样就完了。」

 

自己在三十六岁临危授命接下董事长,陈焜耀回想当初接棒几个月后父亲过世,有问题没人指导,不想让儿子经历自己吃过的苦,决定在身体健康、公司经营不错时让儿子早点接手,「商场如战场,不见得每一场战役都会赢。眼下我还在,妖魔鬼怪不敢靠近你,但总有一天我会离开,希望可以帮助你在护身符消失之前,练就刀枪不入的体质。」

 

只不过能像合隆传承到第五代且「无痛接班」的毕竟是少数,不少台湾企业还停在「不知该交棒给谁」的阶段。

 

为了找出台湾企业接班的成功方程式,一七年成立的「二代大学」,正是一个新尝试。「台湾过去没有这种『第三平台』的机制,」陈来助说。二代大学的老师都是贴身教导,像教练一样,也充当一一二代间的沟通平台。

 

创新、转型、升级、接班,正是台湾未来一、二十年的主旋律,可以说,台湾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的关键,就在二代身上。接班海啸没有共通的万灵丹解方,但必须先正视并面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