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做嘗試,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舉一例:日本美秀博物館收藏有一尊「蟬冠菩薩像」,九十年代竊自博興縣文管所,2008年通過外交協調被我國政府追回,現收藏於山東博物館,每五年去日本美秀博物館展覽一次。

但是遇到的阻力還很大。文物返還具有法律和道義雙重意義,從國際法的角度講,近代中國被掠奪文物的追索缺乏國際法和國際條約的依據;從道義角度講,西方殖民國家不認為近代對中國文物的掠奪是有違道義的。

徹底清算殖民時代確定的國際秩序之前,普遍的文物返還是不可能的。


看到這個回答,我想起了我看到過的一篇文章,在此轉載給大家。

來源:參考消息、解放日報 海外流失文物為何「回家」難?(節選) 通常來說,流失文物迴流原屬國,大致有依法追索、國家或民間回購、捐贈交換等方式,其中以追索難度最大。前些年聽到的圓明園國寶迴流,大多是在拍賣會上高價購回的。如保利以數千萬元競拍圓明園十二生肖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等。但是,與數以萬計的流失文物相比,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2002年,國家文物局設立「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每年撥款5000萬元人民幣,用以購買具有代表性、文物藝術價值極高的珍品。一件北宋書法家米芾的《研山銘》手卷,就花去2999萬元人民幣。事實證明,如果只憑藉高價回購方式追還圓明園文物,這將是一項不堪重負的工程。

隨著中國私人收藏家興起,中國修訂了《文物保護法》,允許私人收藏藝術品,這一藏寶於民的政策,促進了海外文物迴流。與此同時,中國第一家以搶救流失海外文物為主的民間機構——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會也宣告成立,並啟動了「國寶工程」,多渠道促成流失海外的國寶早日回歸。

對於文物追索這一任重道遠的工程,中國圓明園學會的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表示:對於那些明火執仗搶的文物,只能在國際公約的框架底下通過法律、通過正常的渠道去追索,絕對不能買,如果買了的話,反而變非法為合法。流失的文物也不是一定非得全拿回來,比如有些藝術價值一般的文物,就沒有必要勞民傷財追討了,追索的重點在於那些珍貴的文物,或者是被掠奪的文物。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面對那些流失在外的文物,痛心傷懷之餘,國人也漸漸認識到,多健全法律監管懲罰機制、警惕文物走私風潮,似乎更具建設性意義。有些東西只有失去後才懂得珍貴,時間、文物,莫不如此。

他山之石:埃及十年追回3萬件被盜文物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埃及擁有無數珍貴文物。但18世紀以來,英、法、德等國大量竊掠埃及的珍貴文物,加之走私活動猖獗,埃及文物散落於世界各地,僅法國盧浮宮就有4.5萬件,其中不乏價值連城的極品。鑒於此,追索流失在外的古文物,就成了埃及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

埃及政府曾為追索一段獅身人面像的鬍鬚,前後努力百餘年。1817年,一個殖民者掠奪了埃及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部分鬍鬚,並把它送給英國政府以示「忠誠」。這段長75厘米、直徑約40厘米、重量超過百斤的鬍子,此後便長期「存放」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裡。

一百多年間,埃及政府多次向英國提出歸還這一文物,但英國執意拒絕,擔心「這個先例一旦打開,以後的事就難辦了」。1982年,埃及文化部長到訪英國,再次正式提出追索要求,迫使英國於1983年將其歸還。埃及花費了166年的等待和努力,終於追索成功。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埃及就成立了追索流失文物的專門機構,並在全國各海關口岸設立了反文物走私檢查機構。埃及方面還與國外一些大博物館建立了穩定的聯繫,隨時向這些博物館通報埃及國內文物被盜事件和新發現的線索,並舉行會談協商,尋求協作破案。

此外,埃及文物歸還管理局還會對世界上約40家主要經營文物買賣的網站進行追蹤,一旦發現有埃及文物參與拍賣、展覽等,會立即聯繫擁有該文物的機構或個人,要求其出示擁有該文物的合法文件。如果對方非法持有埃及流失文物,埃及將通過外交手段施壓、追索。如果所在國拒絕合作,埃及將考慮終止與其在文物發掘、展出等方面的交流活動。

2006年,一名法國人在網上拍賣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頭髮。原來,30年前,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受到真菌侵害而損壞,被送到法國修補。主持修補的人正是這位拍賣者的父親。他在修補完後,順手把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部分頭髮私自留了下來。

在得知頭髮下落後,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下設的文物追討部門就一直與法國有關方面接洽,並通過埃及外交部與法國外交部進行交涉。起初,法國方面並不願意歸還頭髮,還險些引起兩國間的外交風波。經過埃及方面的不懈努力,2007年4月這綹頭髮終於重新回到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身上。

近年來,埃及在追討文物方面之所以一次次成功,離不開一位靈魂人物——扎希·哈瓦斯。他就任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近10年來,埃及已成功追回3.1萬餘件被盜文物。哈瓦斯向來以強硬著稱,甚至不惜與世界上最有聲望的博物館之一的盧浮宮「大動干戈」。

2009年10月,埃及方面宣布中止與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的一切合作關係,直到該博物館歸還4件流失的古埃及文物。根據哈瓦斯的聲明,由盧浮宮資助的開羅南部考古發掘工作將不再被允許,同時埃及也將退出盧浮宮組織的各項會議。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法國終於歸還了這幾件文物。

來源:解放日報


幾十年後敢不主動送回來,就給它滅國


印度有一個國寶鑽石,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印度官方曾要求收回,卡梅倫理直氣壯地說:要是他們把這類文物都還回去,大英博物館就要空啦。

英美幫助希臘復國——然後把帕特農神廟上面的浮雕席捲一空,希臘年年討,英國年年無視。大英博物館裡面帕特農神廟的浮雕直接糊牆上。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教學樓里,帕特農浮雕的雕塑被掛在牆上當裝飾。

埃及表示巴西博物館都有木乃伊當鎮館之寶,我早就佛了。

要是和強盜講得通道理,那叫什麼強盜。


先說下我國一直在進行著追討海外被掠奪、被盜取的文物,一直在做。

答主要知道,並非「不去要回」,而是一直在進行追討工作。

根據統計,目前在47個國家的200多個博物館裡,有不下百萬件中國文物珍寶,並且到今天還有珍貴的文物任然在持續流失。

他國政府的博物館可不是都聽你我一句話,就會乖乖地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的,不管是用國際法去打官司扯皮,舉證、討論,還是耍無賴就是不給,辦法多得是。

我國在海外追討流失文物有許多的法律困境:

1、資料證據搜集

有時候我們會說,這麼明顯的清朝寶物放在英國、法國等博物館,肯定是被他們在八國聯軍、鴉片戰爭時候搶走的。

但要發起文物追討工作,對方可不會僅憑我們一句話就還寶物。

在追索數以萬計的海外被掠、盜文物的過程中,最先要面對的問題是提供確鑿有力的證據,證明這些文物歸屬我國。

由於歷史久遠,被掠走盜走的原因極其複雜,很多遺失在海外的文物,目前無法搜集出確鑿的證據資料。比如證明、說明它是什麼時候流失的,被什麼人掠奪走,出境時候的情況如何等等。

這涉及到對流失文物資料證據的搜集、甄別、鑒定,以及對文物的偵查追蹤等,是需要很高技術支持的。

在2011年5月,唐貞順皇后陵墓中流失海外的文物被全部追回,包括彩繪石墩和仕女壁畫都先後回國,實現了中國唐陵文物史首次「破鏡重圓」。

它的成功就是在於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有時,解決了專業技術上的障礙,才通過聯絡國際刑警組織協助,從美國古董商人手中無條件將涉案文物歸還的。

2、缺少適格的訴訟主體

缺少適格的訴訟主體,原告資格的問題經常成為外國律師圍攻的重點。

08年「鼠首兔首拍賣」案為例,法國佳士得拍賣公司拍賣圓明園的生肖銅像鼠首兔首,為了追討流失海外的中國國寶。國內通過80多名律師成立「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的方式,意圖通過法律訴訟來阻止拍賣追過國寶。

這是國內第一次嘗試用律師團發起訴訟來進行追討海外文物。

但是這個案件,僅在訴前申請訴前財產保全這一道關就被駁回了。

原因很簡單,就是上面說的「缺少適格的訴訟主體」。

這也是今後制約我國通過法律手段成功追迴流失文物的主要問題。

比如上面說的唐貞順皇后陵墓案件就是通過協商方式成功討回,而非法律訴訟。

3、缺乏專門追討機構

在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方面,全世界做的最成功的是埃及和義大利。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國設有專門追索的機構,由專門人員組成負責流失文物的追索。

而我國目前還缺乏這樣的專門機構,也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員。

造成了對於流失文物不能形成制度化、體系化,在技術、法律方面都嚴重被制約,影響了效率和成功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