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設計專業學生。

現在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使用掃二維碼的方式進行講解,講解內容短小,針對性強,自主性強,減少了人流上的聚集和停滯。人為講解的開始變少。

但這也暴露出一般的博物館的路線導向混亂,講解內容無中心無邏輯,內容間斷零碎的特點。(說白了不好玩,聽不下去)

您認為未來的講解員這樣的職業素質會精銳到什麼程度?未來講解員他的任務會不會完全被電子所取代?

博物館怎樣將內容有邏輯有條理的傳達?

博物館本身會出現怎樣的改變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網路信息傳達和電子視覺呈現方式。

以後會不會靜態的博物館將不復存在


1.題主對博物館講解的觀念是錯誤的。我不知道題主如何從講解員講解和掃二維碼的網路講解的內容對比中得出「一般的博物館的路線導向混亂,講解內容無中心無邏輯,內容間斷零碎的特點」的,一來兩個講解的內容往往是相似的,二來掃二維碼的網路講解並不具有觀眾引導的功能,三來只有講解員講解才能做到「因人施講」,為何會得出掃二維碼的網路講解「針對性強」呢?

2.雖然對「怎樣才是一個好的博物館講解員」大家的理解不同,但是這個事兒是有國家標準的,可以參考《博物館講解員資質劃分(GB/T 25600-2010)》,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人把講解員的功能窄化為「只有講解」,這是不了解博物館而犯的錯誤,講解員同樣需要研究和創作,而目前無論是導覽器還是二維碼都不能取代講解員的研究和創作,而未來也很難被電子所取代。

3.博物館將內容有邏輯有條理的傳達嚴格意義上不是講解員的任務,而是博物館傳播需要解決的問題,完全寫出來需要很多篇幅,所以不做詳細討論,只點出一點原則,博物館需要構建自身的知識庫,然後提供各種介面、渠道和不同層次的知識產品,供不同需求的觀眾獲取。

4.博物館是基於實物的,網路信息傳達和電子視覺呈現方式是詮釋實物的一種方式,是工具和手段,只要掌握這個原則就可以了,博物館利用網路信息傳達和電子視覺呈現方式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越來越普遍和新穎。目前博物館發展和觀眾的關係往往要藉助新媒體,部分博物館的網站已經有了知識庫的眉目和框架,展覽中也出現了VR、AR等多種方式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展品所處的歷史環境,我已經看到有些博物館使用了帶有貼膜屏幕的展櫃,用電子顯示的方式取代傳統表格、圖片等輔助展具。

5.仔細閱讀博物館的定義,就會發現實體博物館會永遠的存在下去。


去過博物館不少,聽過的蹭過的買過的講解也不少,作為一個純業外的博物館愛好者,又自己有一點點相關知識的涉獵,我眼中的講解員分為這麼幾種——

1,只要你敢抖,他就有料的。

講解起來很流暢,深入淺出,針對展品的其他提問也能講解,並且可以將多種學術觀點都介紹給你的。這種就恨不能圍著他一整天,不停跟他聊。我所見過的裡面,榆林窟的一個小哥哥就屬於這類。

2,聽之有物,知之為知之的。

能聽出來有稿子,但是對方應該不是背稿子,而是化用了自己的語言。整體節奏舒服,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用表達的節奏點出來,說明講解員自己平時有在積累。雖然不一定問了都懂,但是不懂的不會瞎說(這點很重要,不少講解員瞎答),態度平實親和。

================以上是我覺得是不會被取代的===============

================以下是我會被取代也應該被取代的===============

3,背稿機器,託大瞎說

會背稿子,而且也相對是熟練的,但對參觀者有「傳教」「馴化」的心態,或者夾雜私人觀點(往往是非學術性的),或者直接散播道聽途說的錯誤內容,遇到問題也是瞎說。這種現象博物館講解員里比志願者里還常見。

4,「說書人」

基本沒有正經話,全靠野史啊網路帖子堆出來的,常見早期的旅遊團導遊。我多年沒參團了,前陣子去西安,發現還是很多這種的。


不會。

講解員講解與電子講解的面向群體不同,需求不同,對講解服務的要求也不一樣。講解員的講解服務,可以使遊客無需自行規劃路線,有層次,有重點地進行參觀,在時間和節奏上也能得到很好的把控。電子講解的內容較為細緻,信息量比較大,遊客需要自己去看,去了解,為此也可以自行挑選興趣內容進行查看,自行規劃參觀線路和掌控時間。

講解員由於是人工講解,所以可以依據參觀群眾不同特性選擇重點講解,也能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而這點是電子講解替代不了的。展館講解員常用的講解設備有分區講解系統和無線講解系統,更簡易化手動操作,提升接待效率。

現在常見的電子講解有二維碼語音導覽,導覽小程序等,簡單易用,可以滿足散客自由參觀的需求。也無需館方進行設備的租賃管理,減少人力資源。通常館內都裝配有人工講解與電子講解,以滿足多樣化的接待需求。

了解更多的展館講解系統,盡在卓音官網

深圳卓音官網|智慧導覽|語音導覽專家|智能語音導覽|團隊導覽|分區講解語音導覽系統|自助導覽|導覽機|導講機|無線導遊系統|電子導遊系統|智慧展館|智慧旅遊|無線講解語音導覽|展館中控系統|展館數據分析系統|語音導覽小程序|智慧導覽系統開發|深圳智慧導覽|智能語音系統|微信導覽小程序|二維碼導覽|JOINZN?

www.joinzn.com圖標發佈於 2019-11-0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RituxanRituxan

不會。去上海博物館這樣級別的博物館多聽就能明白,好的講解員,每次講解都不會完全一樣,能即興發揮,旁徵博引,和聽眾形成良好的互動,對小朋友聽眾來說這一點特別重要,這是冰冷冷的電子講解器做不到的。


不會。去上海博物館這樣級別的博物館多聽就能明白,好的講解員,每次講解都不會完全一樣,能即興發揮,旁徵博引,和聽眾形成良好的互動,對小朋友聽眾來說這一點特別重要,這是冰冷冷的電子講解器做不到的。


關於博物館講解員的問題

答案是不會,只要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一直存在並持續加強,博物館講解員就不會被電子取代。

就好比,學校的所教的基礎知識網上足以查詢,還有越來越多可供選擇的網課,但教師不會被網路取代,一個道理。

博物館是通過為觀眾自我學習提供服務而實現教育目的的,在博物館裡,觀眾是教育的主導。他們是懷著不同的目的來博物館的,會自由地選擇自己的需要。博物館的施教者則通過調動和滿足學習者的各種不同的自我學習的需要來實現教育目的。這個過程中,博物館講解員的作用至關重要。

在博物館教育中,講解員是一線的施教者,作為連接陳列與觀眾的橋樑。早期不叫講解員,稱「引導觀眾參觀的指導員」,這樣想對講解員的理解就不容易被「講解」二字局限。講解員的引導,包含了陳列的最佳參觀路線、陳列的最精彩部分,能夠最快最大地引起觀眾的興趣並自然地將觀眾引入對陳列的思考,讓觀眾得出自己的結論。

好的講解員不是當老師,是當進入陳列的導引。好的講解員不是站在觀眾和陳列之間,而是使觀眾不離開展品。

很多博物館的參觀者都希望有懂行的人來為他們進行解說。即便是參觀那些解說牌、電子圖文解說已經做得非常到位的博物館,參觀者大多還是希望有講解員可以帶領他們進行參觀。口頭講解是任何工具講解都代替不了的。面對面的口頭講解是最具親和力的交流,是博物館與觀眾直接交流的橋樑,是博物館教育中最具有人性化、情感化的橋樑。

不同類型的參觀者,需要不同類型的對陳列的詮釋,中間這個變數是需要講解員去把控的。舉個我看到過的簡單的例子:

當小朋友是參觀主體時,講解員可能會用更加淺顯的語言和更親和的語氣組織引導,並且耐心地多多提問引導小朋友們思考;

當有研究需要的學者來參觀時,講解員會把最重要部分用專業的語言提煉出來供學者參考,並根據學者提出的問題不斷進行內容的補充和引導方向的調整。

講解員的工作其中一部分內容就是將陳列所要傳達的信息加以抽象、簡化,並使之能夠引起參觀者的興趣。而不是事無巨細,面面俱到。不會在細枝末節上浪費精力,把這些更細節的內容留給電子解說和解說牌。只有當參觀者提出對細節的交流需要時,講解員才會對其進行詮釋。

同時講解員也根據不同的觀眾需求創作不同的講解詞,發掘陳列中值得講解的亮點。不同類型的觀眾講解詞的風格、重點和引導方向是不同的。這樣才能使觀眾代入陳列情境,引發思考,而不是看看陳列展示的文物的長寬高、歷史、工藝等基礎信息便一笑而過。

電子講解可做不到這些。

參考書目:

《新博物館學手冊》(美)G.Ellis Burcaw著.張雲等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1

《博物館的沉思》蘇東海著.文物出版社.2010.9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