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魔導師劉秀相提並論、頭頂主角光環的位面之子。

1、古往今來中國大一統國家裡的藩王謀反成功第一人。在開國未久、兵馬尚壯之時,以微末兵馬謀反而有天下,實在是愧煞西漢七王。此主角光環一;

2、他大哥掛了,本來二哥三哥都還在,並且領的秦藩與晉藩都是一頂一的兵強馬壯,特別是晉王,實打實的太子鐵杆,以前邊境作戰,都是晉王領著燕王弟弟玩的。如果晉王還在,燕藩要是敢輕舉妄動,基本上晉王再加上遼東兵馬,就能把燕王端了。可惜,大哥死了之後,二哥三哥也死了,北部邊境燕王一下子成了大boss,單純可愛又無助的小弟弟寧王壓根玩不過燕王,都是命啊!此主角光環之二。

3、臨謀反之前,不臣之心天下皆知,但建文帝居然將質於京中的朱棣僅有的三個兒子放回,美其名曰:示彼不疑。朱棣王大喜:吾父子復得相聚,天贊我也。此主角光環三;

4、北平布政使張昺和北平都指揮使謝貴接到命令準備拿下朱棣時,關鍵人物張信叛建文帝而投朱棣,泄密。朱棣下拜道:生我一家子者,子也。此主角光環四;

5、鐵鉉詐降,燕王騎馬入濟南,及門,下鐵板,傷王馬首,未中。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豈非天幸哉?此主角光環之五。

6、起兵三年,看起來轟轟烈烈,卻僅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有人告知京師空虛,可以直搗黃龍。朱棣孤注一擲,提馬南下以小擊大,慨然曰:「頻年用兵,何時已平?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這一趟已經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怎知出奇順利,幾戰皆勝,到京師又有谷王橞、李景隆開門,遂有天下。此主角光環六。

明成祖表示:你說我一個北平的一把手,怎麼就到南京來了……

永樂大帝京東¥ 16.20去購買?


記得每次從天津坐高鐵回京時都會在車窗外看到名叫「永樂站」的收費站,估計是為了紀念這位帝都的開創者而起名「永樂」。

當年他規劃的帝都城牆還能從京城二環線的輪廓上找到些蹤跡。

腹黑記仇,精神分裂,殘暴嗜血,陽奉陰違是他;韜光養晦,雄武之略,幅隕之廣,遠邁漢唐也是他。

刷了相對挺他的百家講壇,也看了把他罵出血的《龍床》。我依舊想說:你是我的男神請收下我這枚小粉絲!!!

篡位者往往是大有作為的君主。他們通常比那些名正言順的帝王更勤勞、更努力、更自我節制,竭盡全力建功立業,以證明自己配得上這個皇位。

做大事業者的稟賦之一是敢於說謊,並且敢於一千遍地重複下去,以使之成為真理。


從少年時代起,朱棣就不斷對外宣稱,自己是馬皇后的嫡子。

宮闈禁事,外人知道的很少。


有史學者分析馬皇后終生不育,可能從來就沒有過所謂嫡子。


只不過馬皇后特別喜歡小孩子,視朱棣兄弟如己出卻是真的。


這個謊言意味深長,因為在他所處的時代,血緣是最有力的理由,直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在幾十年之後,他起兵篡位時,這個謊言使他理直氣壯。


在起兵宣言中,他自稱:


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帝國至親……


在攻入應天之後,他發布的詔書中甚至把朱元璋都省略了:


朕為高皇后嫡子。


這種強調生母的做法實在少見。

當然,在說謊的同時並不妨礙他把實惠送給自己的真正生母。


在登基之後,朱棣為了證明自己的嫡子地位,報答高皇后的生養之恩,耗巨資修建了大報恩寺,但是,寺內正殿中供奉的卻是他的生母貢妃。


只是此殿經常封閉,外人難得一見。


這種撒起謊來毫無掛礙兩不耽誤的風度,正是豪傑之人的特徵。


從這一點看,朱棣就不愧是朱元璋的兒子。


雖然出生在帝王之家,朱棣卻沒有絲毫紈絝氣。


出生之時,朱元璋正忙著和陳友諒打仗,戰爭是他的胎教。


從出生到九歲,他是在遍地烽煙中,隨著父親的軍隊東西奔波,從小就嗅著戰火、鮮血、背叛和陰謀的味道長大。


朱元璋稱帝之後,不願兒子們居深宮之中,成為不明世事之人。


他打發幾個兒子回到老家鳳陽,住了三年。

這三年正是一個人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民間生活給了朱棣極大的教益,「民間細事,無不究知」。


經歷可以相似,悟性卻難相同。


在諸兄弟中,只有他最後脫穎而出,不能不歸結為天分。


農田裡渾身泥巴的水牛和農民、身邊官員們臉上的諂笑和背後的陰謀、兄弟間的爭鬥和拉攏、從應天傳來的政治新聞……


這一切,讓他參悟了中國社會的許多真實。


多年苦讀的經典和這些真實,這樣近,又這樣遠。


忠誠和背叛、真實與謊言、慾望和禁忌、道德和利益,這一切是那樣糾結不清千頭萬緒,然而細心領悟,又分明可以理得一目了然。


從很小時候起,朱棣就明白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一定要用最美的品德來裝飾自己,用最壞的打算來揣測別人。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父皇因為一個並不完整的借口開始製造胡惟庸案,株連三萬餘人,諸多功臣被殺。

消息傳來,兄弟們大多不明所以,私下裡偷偷議論父皇是不是糊塗了。


朱棣在心中暗笑:真是餘子皆碌碌,天下英雄,唯父皇與我也!歷史上哪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不是斬草除根,仁柔只能導致失敗。


你看,南唐後主李煜投降大宋之後,已經完全成了一條死狗,處處小心謹慎,宋太宗也甘冒留下千秋罵名的危險,毅然毒殺了他。


而古來第一明君唐太宗做得更加徹底,這個無時不以仁義自命的皇帝在玄武門之變後,毫不手軟地殺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個兒子。


千古以來,誰又敢多加指責!


歷史一再證明,只有不對別人寄予希望的人最終才能成功。


只不過,父皇做得形跡太露了。如果是他,相信能處理得更巧妙一些。

洪武十三年(1380)三月,朱棣率著護衛五千七百七十人浩浩蕩蕩離開京師,前往北平(今北京)就藩。


這一年,他二十一歲。


江南三月,正是一年中最水氣最柔媚的季節。而越過淮河,越往北走,大地越荒涼。

寒風如刀,讓騎兵們一再苦起嘴臉。然而,朱棣卻越走越心潮澎湃。


他喜歡這蒼涼的北地,喜歡北地的坦蕩大器。這片土地的氣質恰如他的氣質。


更何況,燕山背後,就是強大的蒙古騎兵狼一樣的眼睛,一想到這裡,他就禁不住一陣陣興奮。


從父親那裡繼承而來的尚武的血液,燃燒得他心臟不得安寧。


知子莫如父。


還是孩童之時,朱元璋就已經開始注意這個老四。


在分封之時,他把老四分到分量最重的燕地;在娶親之時,他賜命老四娶了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女。


朱元璋從來沒有在語言上表示過對老四的器重,然而,朱棣卻時時感覺到了父親對自己特殊的欣賞。


然而正是這份欣賞,讓朱棣更加謹慎。


做偉人的兒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太懦弱了不被器重,太強悍了則遭疑忌。特殊的關注也就意味著格外的風險。


一事不謹,就有可能失去父親的信任,而失去父親的信任,則意味著災難的降臨。


事實證明,朱元璋的器重是有理由的。


朱元璋兒子雖然眾多,爭氣的寥寥無幾。


也許是遺傳的原因吧,他們大多流氓氣重,舉止荒唐,在封國之內沉溺酒色,殘害百姓,羞辱官員,破壞法度,不一而足,而「燕王在國,撫眾安靜不擾,得軍民心。眾咸謂其有君人之度」。


他嚴格遵守父皇的規定,權力範圍之外的事絕不插手,而分內的事做得井井有條。


數年之間,有幾件事讓朱元璋印象非常深刻。


朱元璋六十八歲生日那年,諸王為慶賀萬壽,絞盡腦汁,搜羅天下寶物孝敬皇帝。


獨朱棣的壽禮非同尋常,送來幾株嘉禾。


所謂嘉禾呢?

乃莊稼結穗之異常大者,古來以為祥瑞。


以此為禮,既符合朱元璋討厭奢華的個性,又迎合他重農憫民的一貫主張。


果然進上之後,「太祖大喜,為詩一章賜之」。朱棣準確地搔到了皇帝的癢處。

洪武二十年(1387),名將藍玉征蒙古納哈出回師,為了巴結燕王,將俘獲的一匹名馬送進了王府。


萬沒想到,燕王不但沒有收下這匹馬,反而將他訓斥了一頓:「將軍俘得名馬,理當先送朝廷。送到我這裡,非尊重君父之禮。」


弄得藍玉當時一個大紅臉,幾乎下不來台。


藍玉那時權勢顯赫,位列武臣之首,諸王都畏他三分,而燕王卻獨敢當面訓斥,不能不說朱棣膽識過人。


別看這些功臣現在風光無限,其實父皇對他們是時刻提防,與他們結交只會使父皇產生疑忌。


他知道這件事傳到應天,一定會在父親那裡為自己加分。


果然,六年之後,藍玉因「謀反」被殺,列侯以下被株連消滅者一萬餘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棣年及而立。


朱元璋覺得可以讓他獨當一面了,遂下令命他和晉王朱(木+岡)聯手出師,征討蒙古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兒不花。


朱棣飛速行軍,冒大雪,深入不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圍住了蒙軍,然後恩威並施,派人勸降已插翅難逃的乃兒不花,兵不血刃,俘獲「乃兒不花及其名王酋長男女數萬口,羊馬無算,橐駝數千」。


而此時,晉王卻還沒有找到敵人的蹤影。


消息傳來,朱元璋喜出望外,老四的軍事才能讓他也深為震驚。


他不能不再一次考慮自己的江山將來要傳給誰。

中國人是最有命運感的民族。


他們萬事聽從權威,而權威的產生,則採取聽天由命的方式。


在家裡呢,做父親的就是天然的權威。


「天無二日,家無二主。父是一家之尊,尊中至極。」


一個帝國呢,則皇帝是天然的權威,皇帝死了,是他的嫡長子,不管這個嫡長子是否缺心眼或者缺德。


把天下人的幸與不幸寄託於概率,這種聽天由命撞大運的方法無疑是非常弱智。


然而,這種弱智的方法其源有自。


蓋因專制社會之中,保持社會穩定的關鍵在於抑制人民的主動性和活力。


嫡長子制即為抑制皇族內部的活力而設。


所以,許多人的命運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被確定。


比如朱棣,雖然他的智商、素質和能力遠超過其他兄弟,然而,由於出生順序的決定,他的雄心註定今生只能被囚禁在北平一府方圓數百里的範圍之內。


一旦老皇帝去世,新皇帝肯定會對諸王嚴加限制,到那時,他恐怕只能在數萬平方米的燕王府中發號施令,管理管理幾百名僕人,打理打理王府的花園了。


命運曾經向他露出過笑臉。


那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太子朱標未及接班就撒手人寰,此時朱棣三十三歲。


朱元璋曾經提出過立燕王,然而,立刻被那些熟讀經史的儒臣們一口否決。


在他們的極力建議下,朱元璋最終選擇了太子的長子,十六歲的朱允炆。


朱元璋猶豫不決的這幾十天,也是朱棣有生以來最難熬的幾十天,就是在這段日子裡,朱棣發現了自己對皇位其實是那樣的渴望。


醇酒、婦人根本牢籠不住他的精力,世界萬物中,只有權力才讓他心醉神迷。


讓他安安靜靜做一個藩王,真如同把一匹千里馬一輩子囚禁在馬廄里。


可是,機會卻終於與他擦肩而過。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後,老皇帝就開始了雷厲風行的行動。


他舉起屠刀,尋找借口,加快屠殺功臣的步伐,把有能力的「元功宿將」基本上都清掃一空。


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老皇帝機關算盡,還是忽略了自己的兒子們。


他對諸王沒有絲毫防範,反而希望他們成為鞏固皇孫權力的屏障。


老皇帝最終還是失敗在違背了自己的信條,對他人寄予了希望,雖然這「他人」是他的親骨肉。


既然有了空子,朱棣就要利用。


從這時起,他加緊步伐,招攬人才,同時對自己的部下迭加厚恩,以備關鍵的時候能為其所用。

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十日凌晨三時,帝國人民多年等待著的那個時刻終於到來了:


朱元璋崩殂。朱允炆登基。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朱允炆都是帝國最理想的接班人:從外表看,風度翩翩,一表人才;從天賦看,聰明伶俐,智力過人;從學識看,勤奮好學,熟讀經典;再論最重要的品質——品德,朱允炆更是出類拔萃。


朱元璋在遺詔中稱朱允炆「仁明孝友」,殆非虛誇。


洪武二十三年(1390),太子身上長了個癤子,痛得睡不著覺。


太孫侍候在旁,含淚撫摩,晝夜不離。


朱元璋看到這些,感動地說:「有子孫如此,朕復何憂?」


太子去世後,太孫悲痛至極,居喪期間,事事遵古禮,形銷骨立。


朱元璋非常心疼,勸他道:「毀不失性,禮也。爾誠純孝,獨不念朕乎?」


太孫這才吃了一點粥。


而在此前,他已經五天沒吃沒喝了。


朱元璋臨終前,太孫日夜侍候在側,衣不解帶,唾壺、溺器都親手提獻。


這些事傳出去,滿朝大臣無不太息感嘆。


至於說到能力,也沒有可挑剔之處。


立為皇太孫後,朱元璋就命令太孫跟在身邊,練習政務,日常奏章由他處理,太孫少年老成,處理結果一般都比較周到。


特別是朱元璋處事苛刻,而太孫常濟以寬大,群臣無不暗暗高興,期盼太孫早點接班。


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雖然是大喪,表面上一片悲痛,實際上滿朝文武內心都鬆了一口氣。


老皇帝的殘暴終於成為歷史,新皇帝聖明仁孝,真是天下之幸。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樂觀。


有那麼幾個人,在滿朝太平氣象中嗅到了危機的味道。


在專制體制中,新帝登基,頭等大事是鞏固自己的權威,消滅一切現實和潛在的挑戰。


現在,開國武臣已經被皇祖殺光,能夠對帝位構成威脅的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叔父親王。


中國政治史的背景顏色是相互猜忌。


諸王和皇帝之間彼此心懷疑慮,只能用最大的惡意去估量對方。


這是由中國式的政治規律所決定的必然。


皇帝懷疑諸王垂涎帝位,而諸王則擔心皇帝消滅自己。


麻稈打狼,兩頭害怕。


本來都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意圖,然而,卻形成持刀相向的形勢。


新君是一個書生,可是二十二史熟讀之後,對歷史上的權謀智略多有領會。


登基之後,整個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消除諸王的威脅。


不約而同,新君的心腹謀臣也都想到了這一點。


建文帝即位伊始,兩位文臣齊泰和黃子澄就秘密上書,建議皇帝削藩。


而諸藩之中,最為危險的,顯然就是燕王朱棣。

六百年後回顧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建文帝畢竟是一個書生,雖然他自己並不這樣認為。


他自以為懂厚黑之學,通王霸之道,一上台就開始雷厲風行地削藩,其實正說明他沒有讀懂歷史。


他即位時,政局穩定,天下太平,沒有哪個親王有能力和理由主動向他發起挑戰。


因此,他完全有時間和空間,用更隱蔽更高明的手段,把他和諸王之間的緊張狀態化解於無形之中。


比如,他可以借鑒漢武帝的推恩令,讓諸王的權力越分越小。


他也可以不動聲色地找借口逐步收回諸王的軍事指揮權,只給他們一個空頭帽子。


現在,他迫不及待地主動下手,既迅速激化了矛盾,又明顯違背了朱元璋的遺囑,在道義上處於被動。


而更致命的錯誤尚不在此。


即使主動削藩不夠高明,如果他厚黑到底,也有能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諸王一個措手不及,從而一舉消滅潛在的危險。


而他卻又愛惜面子,拖泥帶水,舉動錯亂,從而鑄下不可挽回的大錯。


因為他想做一個符合儒家教條的完美君主,一舉一動要講究名分,要削藩,就要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


在諸王中,最大的威脅是燕王。


然而燕王平時舉動謹慎,沒有道德上可指責的地方,拿他開刀名不正言不順。


其他諸王,則平時作惡多端,名聲很壞。


建文君臣商議多次,決定先拿其他諸王開刀,並且把這個策略命名為「先除枝葉,再除根本」。


因此,從即位後第三個月起到第二年六月,建文帝利用諸王平日里的諸多劣跡,先後削了周、湘、齊、代、岷五王,廢去爵位,貶為庶人。


並且每削一人,就公布他們的罪狀,以安天下。


一年之內,就連廢了五個親王,建文帝看上去還真有些魄力。


小皇帝又以邊防緊張為名,把燕王護衛中的精銳調到塞外駐守。


又派了兩名親信,管理北平地方的行政事務。


看起來小皇帝的考慮不可謂不周到,布置不可謂不嚴密。


然而,張牙舞爪,氣勢洶洶了半天,卻沒有觸動燕王的根本,反而就把自己的意圖完全暴露在燕王的面前。


朱棣靜觀小皇帝的種種表演。


百般舉動,雖然眼花繚亂,卻越發顯示出優柔寡斷和底氣不足。


小皇帝越是搞小動作,朱棣就越老老實實,規規矩矩,以靜制動,讓小皇帝越來越尷尬。


建文帝的兩大謀臣齊泰和黃子澄都是儒生出身,齊泰是洪武十八年(1385)的進士,應天府鄉試第一,黃子澄則是洪武十九年(1386)的探花。


君臣三人經綸滿腹,遂自認為通陰陽之道,懷管葛之術,有定國安邦之才略。


然而,事實上他們畢竟是一群書生。


其實,真正的英雄人物,做大事並不需要認真的借口,有借口要做,沒有借口製造借口也要做。


做成之後,自有人來擦屁股。


「一位機敏的君主從來不乏正當理由使他的背信棄義顯得冠冕堂皇。」([意]馬基雅維里語)


像他們這樣面不夠厚心不夠黑,絕不是成大器的氣象。

這一年,朱棣四十歲,正是一個男人生命中的巔峰時段。


腦力和經驗結合得恰到好處,時刻等待著什麼大事去宣洩蓄滿身軀的力量。


燕王和小皇帝在氣質上截然相反。


朱棣身材高大,體格魁梧,說話一副高腔大嗓,快人快語,雷厲風行。


說上三句話,就打一個哈哈,經常說個粗口,講個笑話,更讓人感覺毫無架子。


他十分注意維護部下或者朋友的利益。燕兵的軍餉水平在帝國最高。


部下有事求到他,不管事情大小,只要不太違反原則,他都會痛痛快快地給辦了。


想要陞官的,他積極幫著找路子;沒法用官位報答的,他賞賜起財物來手筆很大。體恤小民更是有口皆碑。


燕王喜歡微服私訪。


有一次,一個小稅務衙門的衙役在市場上強行要「借」小販的羊肉,小販不肯,衙役把小販打得滿頭是血。


恰好燕王微服路過,見此情形,一時火起,一劍把衙役劈了。


平時在路上遇到乞丐,燕王一定要停下腳來,讓身邊人扔下幾個錢。


還有一次,燕王遇到一對從山東逃難來的父女,老父病在路邊,沒錢看病,女兒在一邊哀哭。


燕王當時眼圈就紅了,當即叫人把父女倆送進王府,命王府太醫親自調治,後來又發給盤纏送父女倆回了山東。


在北平府,關於燕王疾惡如仇、為民除害、惜老憐貧的逸事不一而足,流傳很廣。


燕王在自己的統轄地面,深得人心。


凡是在北平待過的地方官和軍將,大部分都被燕王收入羽翼之下。


所以,建文元年(1399)七月初五凌晨,當朱棣率領他的八百名親兵起來對抗建文的時候,他底氣十足。


從表面上看,那一刻的形勢確實千鈞一髮,驚險萬狀。雙方實力相差懸殊。


北平四周的要塞都已經由朝廷委任的親信重兵把守,軍隊加起來達十餘萬之多。


而朱棣所能支配的,只有府內八百名親兵。


然而,朱棣卻不這樣看。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25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張宏傑歷史觀察筆記

張宏傑 百家講壇知名主講嘉賓

¥129.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12-25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樹大師樹大師眾人皆哀拂菻滅,誰念天方陸沉時?

謝邀

本人專註於中西亞史圈,不懂明史,所幸這位君主在周邊國家和中亞內陸的確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可以稍微講一講他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和評價。

中亞地區最早對於他的評價是來自跛豪帖木兒的那句髒話:「叔奪侄位的通古斯豬四汗」。

帖木兒帝國和朱棣早期的部隊中都擁有大規模成建制的蒙古騎兵,帖木兒對於東察合台汗國的長期戰爭中,自始至終也無法消滅同樣蒙古體制的游牧民政權,而朱棣對於蒙古本部的多次征伐的頻率之高,對於當時中亞政權來說是比較震撼的。

這樣的征伐雖然沒能建立穩固的統治體系,而且帖木兒也多次做到了遠征印度、安納托利亞和俄羅斯,但是都能夠得到海量的戰利品和充足的補給,也正是因為可以賺錢,帖木兒的軍隊戰無不勝,而對於近在咫尺的窮鬼察合台,始終無法消滅。

而明帝國對於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政權的打擊在他們看來,無疑是巨量的耗費國力,足以證明他們的強大。

正因為如此帖木兒的子孫從來逃來的蒙古人口中知道了明帝國的強大和國力的充沛,在帖木兒死後,紛紛向表示要明朝納貢,請求明朝承認他們為帖木兒的繼承人。

沙魯哈遣使中國後,進一步的重視了與明朝的關係,在沙魯哈宣稱自己對於伊爾汗國的領土有繼承權後,警告了奧斯曼不要對小亞邊境的突厥貝伊國下手時,就在頭銜上加了一句以中國可汗之名。

對於朱棣的性格和政策,也都讓沙魯哈的使臣們驚訝無比,把這樣一個龐大帝國管理的井井有條,也是帖木兒所追求的。

如何評價這個人,他強大聰明而且威名遠揚。


謝邀

本人專註於中西亞史圈,不懂明史,所幸這位君主在周邊國家和中亞內陸的確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可以稍微講一講他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和評價。

中亞地區最早對於他的評價是來自跛豪帖木兒的那句髒話:「叔奪侄位的通古斯豬四汗」。

帖木兒帝國和朱棣早期的部隊中都擁有大規模成建制的蒙古騎兵,帖木兒對於東察合台汗國的長期戰爭中,自始至終也無法消滅同樣蒙古體制的游牧民政權,而朱棣對於蒙古本部的多次征伐的頻率之高,對於當時中亞政權來說是比較震撼的。

這樣的征伐雖然沒能建立穩固的統治體系,而且帖木兒也多次做到了遠征印度、安納托利亞和俄羅斯,但是都能夠得到海量的戰利品和充足的補給,也正是因為可以賺錢,帖木兒的軍隊戰無不勝,而對於近在咫尺的窮鬼察合台,始終無法消滅。

而明帝國對於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政權的打擊在他們看來,無疑是巨量的耗費國力,足以證明他們的強大。

正因為如此帖木兒的子孫從來逃來的蒙古人口中知道了明帝國的強大和國力的充沛,在帖木兒死後,紛紛向表示要明朝納貢,請求明朝承認他們為帖木兒的繼承人。

沙魯哈遣使中國後,進一步的重視了與明朝的關係,在沙魯哈宣稱自己對於伊爾汗國的領土有繼承權後,警告了奧斯曼不要對小亞邊境的突厥貝伊國下手時,就在頭銜上加了一句以中國可汗之名。

對於朱棣的性格和政策,也都讓沙魯哈的使臣們驚訝無比,把這樣一個龐大帝國管理的井井有條,也是帖木兒所追求的。

如何評價這個人,他強大聰明而且威名遠揚。


靖難師來孰閉門,孝陵雲樹黯消魂。

忠臣已盡神孫死,卻建浮圖說報恩。 兒女英雄各有人,舊都遺事說紛紛。 六朝只在斜陽里,半是青山半白雲。

清人陳文述的詩作《登報恩寺浮圖》,活龍活現地勾畫了朱棣半青半白、亦真亦假的心理狀態與人格特質。

「靖難師來孰閉門,孝陵雲樹黯消魂。」

「靖難」之名,乃朱棣奪取侄兒皇位時自命,實為篡位。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鑒於北方諸王,尤其是燕王朱棣勢力過大,決定削藩。朱棣以入京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

明太祖朱元璋實行的分封制,主觀上是為了加強皇帝的統治地位。但在客觀上也造成了諸王割據一方的局面。朱元璋即位後,把他的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分封為王,各有護衛甲士3000-19000人不等。一部分授以兵權,如秦王、燕王、寧王、晉王,命其駐守北方,節制沿邊兵馬,防禦蒙元殘餘勢力;另一部分駐於內地各省,如周王、齊王、魯王等,監督與防範地方官吏犯上作亂。為避免權臣擅權威脅皇權,朱元璋又規定,諸王有移文朝廷索取奸臣以及舉兵清君側的「靖難」之權,但又懼怕諸王權勢過大,遂申明諸王「惟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賜土」。

朱棣1370年受封燕王,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並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次子秦王、三子晉王先後死去,使朱棣既在軍事實力,也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

朱元璋死後,皇孫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鑒於北方諸王勢力過於強盛,建文帝採納大臣齊泰、黃子橙建議,決計削藩。他們謀劃先廢勢力較弱的藩王,再及擁有重兵的燕王。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率師向南京進發,拉開了皇位爭奪戰的序幕。此即「靖難」之役。然而,朱棣挑起的武裝衝突,雖名為「除奸惡」,後來卻把建文朝凡抗節不屈的大臣統統列入奸臣榜。靖難之役名為「清君側」,結果卻把建文帝趕下了皇位。靖難之師師出無名。

靖難既無名,朱棣即位的合法性自然成了疑問。奪嫡始終是明成祖揮之不去的一塊心病。

建文帝的下落是明成祖又一塊心病。據《明史》記載,朱棣攻入南京當天,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

這句話寫於300多年後,模稜兩可,不足為據。據明代官修的《明實錄》記載,建文帝「闔宮自焚」,明成祖「備禮葬建文君」。

對朱棣來說,只要建文不死,他便不能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不管火中的屍體是誰,只要指為建文的屍體,並用「天子禮」安葬,普天下的臣民對他就無可指責。國不可一日無君,建文帝既死,他朱棣即皇位才合法,也才能堵住天下人之口舌。

儘管朱棣用「天子禮」安葬了建文帝,在南京卻沒有他的陵墓。據《明實錄》記載,明成祖曾對左右說:

「朕於宮中遍尋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時,並寶璽皆毀矣。」

這段話披露了一則史實,建文帝的傳國寶璽和他本人一道從人間蒸發了。

對朱棣來說,寶璽是否丟失至關緊要。倘若皇帝寶璽猶在,建文帝就可以號令天下,他仍然是正統的合法的皇帝。反之,寶璽連同建文一道消失了,他朱棣便能心安理得地穩坐龍椅上了。

正因為如此,朱棣即位後即派遣心腹大臣四齣查訪建文帝下落。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國內遍尋無著落,自然要把視線移往海外了。鄭和下西洋實際上就含有尋訪建文的用意。這番用意豈可告人,只得委諸心腹。

擔此重任的心腹就是宦官鄭和。

明太祖對宦官的管束甚嚴,明文規定:宦官不得讀書識字,不得御外臣冠服,不得兼外臣文武銜,官秩無過四品,甚至將「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禁令鑄成鐵牌,懸置宮門。建文帝亦「馭宦官極嚴」。

朱棣奪位後以獲勝曾得宦官相助,視其為親信,多委以重任。永樂元年,內宮監李興奉敕往勞暹羅國王。永樂三年,遣太監鄭和帥舟師下西洋……

「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以永樂間始。」(《明史·宦官傳序》)

鄭和,本姓馬,原名三寶,洪武時入宮,又稱三寶太監。因靖難之役多立奇功,明成祖賜姓鄭,始名和。後升為內宮監太監。

朱棣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說得很清楚: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這是從主觀上說。從客觀上說,鄭和下西洋前三次的主要任務,是為下一步向南亞以西更遠的地方航行,建立中途候風轉航的據點。後四次的任務,主要是向南亞以西繼續航行,通過開闢新航路,為明王朝在海外建立廣泛的聯繫,進而樹其聲威,使朱棣「德澤洋溢天下,施及蠻夷」。

鄭和下西洋也體現了朱棣下述戰略意圖:用兵北疆,施德南方,威德並舉。

明朝初年,南邊倭患不甚嚴重,對王朝的主要威脅來自北邊的蒙元殘餘勢力。朱棣一生,除靖難之役外,軍事生涯幾乎都在與蒙元殘敵周旋。有鑒於此,朱棣迫切需要南方的安定。因而鄭和下西洋途中「施恩布德」,大力推進與南邊諸國的友好關係。終永樂帝一生,除安南外,南疆基本上未發生戰事。

鄭和總共七次率船隊遠航亞非諸國,隨員多達兩萬七八千人。船隊通常由六十餘艘大中號寶船組成,加上其他類型的船隻,每次遠航都乘航船百餘艘。船隻最多的一次竟動用船隻二百零八艘。

鄭和船隊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縱橫馳騁近三十年,不僅開闢了橫渡印度洋直達非洲,以及通往阿拉伯諸國的新航路,而且向南越過赤道開闢了新航線。

新航線的開闢有賴於鄭和船隊掌握的先進航海技術和海洋科學知識。船隊以「過洋牽星」與「針經圖式」為依據,將航海天文學與地文航海技術結合起來,顯著提升了航行方位的精確度。船隊一般在十月至次年正月東北季風時節從國內啟程,而在四至六月西南海洋季風到來時啟航回國,說明鄭和船隊已嫻熟掌握了印度洋季節風及隨之發生的季節性海流流向的規律,因而船隊往返皆處於順風狀況下,可以較短的時間行駛較長的航程。

鄭和下西洋使海上絲綢之路得以暢通,把中國與亞非諸囯的關係推進到了新階段,實乃中國外交史航海史上的空前盛舉。

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都居於當時世界航海業的領先地位。從世界範圍看,15、16世紀是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的重大轉折時期。中古後期積累起來並得到改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為大西洋、地中海沿岸諸國的海外擴張提供了必要的條件。1486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發現橫渡大西洋通往美洲的航路;1498年達·伽馬開闢繞過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麥哲倫及其船隊完成首次環球航行之後,西方航海家、探險家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處,幾乎無處沒有他們的蹤跡。世界的範圍就此空前擴大了。

但是,明成祖一而再,再而三地遣鄭和下西洋,造成了人力、物力與財力的巨大耗費。鄭和在海外給當地國君的賞賜,朱棣在國內給各國貢使的賞賜,絲綢動輒幾十萬匹,瓷器一次即達幾十萬件。對鄭和一行的賞賜,僅永樂九年六月一次即賜鈔「凡二十萬錠」。

據明人王士性記載,

「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剩百餘萬歸。」(《廣志繹》卷一)

直到臨死前一年,朱棣才不讓鄭和再下西洋。據《明史》記載,永樂二十一年(1432年)禮部左侍郎胡濙受命出巡江、浙、湖、湘諸府,回到北京,又

「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胡至,「急起召入」。胡「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

君臣密談的內容無人知曉,但從朱棣深夜召見與胡濙所銜使命看,多與建文蹤跡有關。後人揣測,胡濙想必得到了關於建文的確切訊息,不是已經亡故,便是甘心讓國,總之成祖可以釋懷了。這一天距朱棣去世僅八個月。這個奪嫡篡位者在位二十二年,竟然被侄兒疑蹤攪擾了二十一年。

「忠臣己盡神龍死,卻建浮圖說報恩。」

這兩句詩說的是,明成祖屠戳建文遺臣,又見建文無復辟可能,遂修建報恩寺,以標榜自己是明太祖與馬皇后的嫡子,因而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

「明初名教,嫡長之分甚尊,懿文太子(指朱標 –引者)以長子得立,既死則應立嫡孫,故建文之嗣為一定之理。燕王既篡,無以表示應得國之道,乃自稱己為馬皇后所生,與太子及秦、晉二王為同母,時太子及秦、晉皆已故,則已為嫡長,倫序無以易之矣。」(孟森《明史講義》第87頁)

修建大報恩寺就是要昭告世人,他朱棣「統承大寶」,天經地義,合理合法,因而無可指摘。

大報恩寺曾號稱金陵第一大剎,原址位於今南京市中華門外。吳王孫權在此建阿育王塔,南朝時又稱阿育王寺,宋代改稱天禧寺。

永樂十年,成祖詔「重建天禧寺」,歷時十九年始全部完成,費銀250萬兩,徵調工役10餘萬。整個工程分兩部分,一為寺,二為塔。

大報恩寺佔地廣闊,周長九里有餘。寺內建殿閣20餘座,經房38間。大雄寶殿之後有九級琉璃寶塔,高32丈。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國後將所剩白銀百餘萬兩交工部,用以修建此寺。第六次下西洋回國後,鄭和還一度親自督察施工。永樂二十二年三月,天禧寺行將落成,成祖賜名「大報恩寺」,並親制碑文:

「朕以匪德,統承大寶,負荷不易,夙夜惟勤,惕惕競競,恆循成憲。重惟大恩罔極,未由報稱……重造浮圖,高壯堅麗,度越前代……」。

修建大報恩寺名為報馬皇后之恩,實為報生母之恩。

誰是朱棣的生母呢?

明代萬曆進士何喬遠稱:「臣於南京見《太常寺志》,雲帝(指朱棣 –-引者)為碽妃所生」。(《名山藏》)太常寺是明朝掌管皇家宗廟禮儀的官署。《太常寺志》對孝陵配享神位的記載較為可信,故談遷在《國榷》中採納何說:「文皇帝,御諱棣,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碽妃。」

明末大理寺左丞李清、南明禮部尚書錢謙益謁祭孝陵時曾打開寢殿,視「孝陵附享,碽妃穆位第一」,也就是列右邊第一,同何喬遠等人的記載是一致的。

明史專家吳晗和黃雲眉經過精細考證,不約而同地得出了:

碽妃是朱棣生母的結論。(見吳晗:《明成祖生母考》、黃雲眉:《明史考證》)。

大報恩寺建成後成為當地一大景觀,中外遊人紛至沓來,

「必頂禮讚嘆而去,謂四大部洲所無也。」明人王世貞記述:「塔,故文皇帝(朱棣)下京師,篡大寶,傾天下之財力,為高帝及後營福者也。其雄麗冠於浮圖,金輪聳出雲表,與日競麗……」。

掩飾生母真相也好,修建大報恩寺也罷,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昭告世人「朕為高皇后嫡子」。既為嫡子,奪嫡篡位便不復存在了。

再三申說自己為嫡子,不要說平民百姓,就是在帝王那裡也是多此一舉,耗巨資修建報恩寺更是多餘。

報恩寺正殿明代嘉靖年間毀於雷擊,後又修復。太平天國時全被燒毀。如今人們只能在南京博物院內看到少許殘磚剩瓦,從而窺見昔日的輝煌。

「兒女英雄各有人,舊都遺事說紛紛」。

「舊都」指南京。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時稱「應天」),廢元大都。朱棣篡位後,遷都北京,卻不廢舊都,實行兩京制。

營建新都始於永樂四年。永樂十五年始建宮殿,永樂十八年由舊都遷新都。營建過程中總共集中匠戶27000戶,動用工匠20-- 30萬人。是年,成祖頒遷都詔,昭告天下,自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起,北京就是明王朝的新都。

遷都詔把「立兩京」說成是「仿古制,徇輿情」,將遷新都當做「繼體守成」的大業:「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君主華夷,建都江左,以肇邦基。肆朕纘承大統,恢弘鴻業,惟懷永國,眷慈北京,實為都會。」

朱棣在遷都詔中竭力表白自已遷都北京,並不違於祖制。新都的宮殿是按南京的規制興建的,並未越制,「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

既然如此,何必要遷都呢?「眷慈北京,實為都會」,朱棣在詔書中用八個字予以解釋。北京乃朱棣「承運興王之地」,或曰「龍興之地」。即位伊始,便改北平為北京,稱「行在」,他本人很少住在南京,反而長期住在北京,並設置了行在六部、都察院,也就是在北京另組一套政府機構。永樂七年又開始營造長陵,也就是在北京為自己營建陵墓。此舉實為公開表明他遷都的決定不再更改。

朱元璋在建都問題上曾長期猶豫不決。歷史上建都南京的朝代均為短命王朝,無疑給選擇南京為都投下了陰影,故洪武元年三月,朱元璋便親赴汴梁(今河南開封)考察,發覺這裡的地理位置適中,適於建都,但又感到此處無險可守。於是,決定實行古已有之的兩京制,定都汴梁,把南京也作為都城。是年八月,朱元璋頒詔,以汴梁為北京,並以應天為南京。天子往來巡狩。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決定在老家臨濠建都,作為中都,以彌補建都南京之不足。這項營建中都的工程持續六年,終因勞命傷財而半途停建。直到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才改南京為京師。

永樂元年正月,朱棣登極改元,祭祀天地後回到奉天殿,文武群臣行慶賀禮,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即提議:改北平為北京,理由就是「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都」。這一建議正中朱棣下懷,當即答允。此議出自李某之口,實為朱棣之本意。

遷都北京卻不廢舊都,一切政府機構照舊運作,這就造成了明朝中央官制的顯著特色:雙軌制。

北京政府設六部、諸府、寺、監(諸寺、監為皇上御用之官),南京同樣設六部、諸府、寺、監。不同的是,南京政府的員額較少,職事清閑。後常用來安排一班行將致仕的清望人士,也安排一些失寵的朝臣,成為有名無實的官府。

為了求證遷都的合法性,也是為了表明自己無違祖制,朱棣不惜民脂民膏,硬是在南京養了一大幫只食俸祿不辦公事的官兒。

「六朝只在斜陽里,半是青山半白雲。」

「六朝」指代曾為六朝古都的南京城。對朱棣來說,不願在南京多待,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緣由,儘早擺脫侄兒的影子,也欲擺脫遭其殺戮的建文舊臣的陰影。

朱棣篡位後,即革去建文年號,史稱「革除」。也就是說,「建文」這個用來紀年的年號被人為地革除了。朱棣把朱元璋的年號「洪武」硬是延長了四年。即從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延長到三十五年(1402年)。這四年又稱「革除」時期。

年號本是皇帝在位的紀年號。革除了建文年號,就是人為地抹去了建文帝在位的四年時光,也意味著這段時期的明王朝由一個死人統治著。為了抹去建文帝存在的一切痕迹,篡位者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矣。

與年號一起被朱棣「革除」的,還有建文下令實施的一些制度,所上的一些尊號,改用的一些名稱。

例建文帝曾「更定內外大小官制」,也就是更改官名,朱棣則下令盡復洪武舊制。

朱棣還以「散官」改名為例指責侄兒「改易祖法」。「散官」又稱「階官」,即雖有其名卻閑散無職事之官。明代文臣散官資階達42級,武臣散官資階也有30級。建文帝都予重新更定。其實,只是改變一下沿用已久的稱呼而已。當時便有人對這類毫無意義的更改不以為然。朱棣即位後,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即位詔書第一條便是:建文以來,祖宗成法有更改者,仍復舊制。

謚號是皇帝死後的尊稱。朱元璋死後,建文贈予他的謚號簡稱「高皇帝」。朱棣死後的謚號簡稱「文皇帝」,廟號為「太宗」。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始改稱「成祖」。朱棣當然不會贈予建文謚號。他的謚號要到242年後,即1644年才由南明皇帝朱由崧贈予,叫「讓皇帝」。意思很明白,建文乃自願遜位於朱棣的。也就是說,在弘光帝看來,朱棣的皇位是侄兒讓予的。

另一個影響較大的「革除」之舉是,改修《太祖實錄》。實錄乃中國歷代所修每個皇帝統治時期的編年大事記。朱棣說建文時所修《太祖實錄》「遺逸既多,兼有失實」,遂命臣屬重修。」為此,後人所撰 《明通鑒》指出:

「明成祖於建文所修太祖實錄,一改再改,其用意在嫡出一事。蓋懿文太子薨,則其倫序猶在秦(王)、晉(王)。若洪武之末,則秦晉二王已薨,自謂倫序當立,藉以文其篡逆之名也。」

後世史家皆認為此舉意在改變自身「篡逆者」的形象,把他自己裝扮成合法正統的皇位繼承者,把奪嫡說成是天命所歸,民心所向。

最令朱棣糾結乃至揪心的是傳國璽不見去向。

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的象徵,也是長治久安的保證。擁有它,號令能達四海,丟了它,皇位就形同虛設。璽為秦所首創,秦始皇所制傳國璽上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據傳,這尊寶璽散失於五代時。建文三年,使臣從西域帶回一塊青玉,帝命琢製為璽,一改八字之古制,琢上十六個字:「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宇宙永昌」。

皇宮丟失的是不是這尊寶璽?據《太宗實錄》記載,朱棣對左右說:「朕於宮中遍尋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時,並寶璽皆毀矣,朕深慟之。」這就是說,建文帝所執掌的傳國璽連同建文帝本人一道消失了。

這是朱棣最為擔驚受怕的一件事!誰也不敢擔保,建文潛逃時未曾帶上寶璽,並以此號令天下,奪回失去的皇位。

是故尋找建文下落,實為尋找傳國璽的下落。建文在,寶璽亦在;建文亡,寶璽亦亡。明人沈德符說,成祖初,

「以遜國伏戎為慮,以故軺車四齣,幾乎『上窮碧落下黃泉』矣。」(《萬曆野獲編》)

奪嫡篡位似噩夢般地糾纏著朱棣的後半生。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責難,朱棣始以「家事」予以開脫,繼以修改《實錄》、革除建文年號、修建報恩寺相掩飾,然而,凡此種種始終未能使他擺脫負罪感。據《罪惟錄》記載,朱棣奪位後曾對建文舊臣說過一句話:「朕毋罪於天地祖宗乎?」

這種心緒或許一直影響到臨終前夕。史家大多忽略了一點,朱棣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皆為稱帝前所生,篡位後居然顆粒無收。晚年他似乎覺察到了這一點,故拖著多病之軀五征漠北,希冀以此了卻終生。

中國歷史上皇帝御駕親征時有所聞,然而沒有一個像朱棣那樣,接二連三地大規模率師親征,野史稱「燕王掃北」。五次北征,尤其是後三次,可謂馬不停蹄,馳騁在漠北荒原上。而這幾次親征差不多都是無功而返。

個中緣由還得從傳國寶璽那裡尋找。秦始皇琢制的傳國璽被毀後,後晉皇帝石敬塘另制一尊。後晉滅亡後,此璽落入遼主之手,遼主又將它遺於桑乾河。元代有人拾得,獻給了元世祖。元亡後,明太祖也曾動過尋找那尊寶璽的念頭,但被解縉所上萬言書打斷。書中有言:

「何必興師以取寶為名」。四年後,周敬心上書說得更明白:「臣又聞陛下連年遠征,北出沙漠,臣民萬口一詞,為恥不得傳國璽,欲取之耳。」(談遷:《國榷》卷九)

由此可見,朱元璋因恥於未得傳國璽而數度對蒙元用兵,朱棣子承父業,欲得傳國璽的心情更為迫切也在情理之中了。他的皇位是從侄兒手中奪取的,若能以親徵得到這尊寶璽,就能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篡逆」的形象,從而提升他天命所歸的獨尊地位。儘管他口頭上說:

「帝王之寶,在德不在此。」(《太宗實錄》卷七十三)

其實,這句話恰恰折射了求之而不得的無奈心態。

從另一方面看,五征漠北,勞師遠征,耗費驚人。從征將士動輒五十萬,加上運糧餉的民夫、車輛、牲畜,每次北征都得調遣七八十萬人。換言之,全國每六七十人中就有一個人參加一次北征。

北征部隊又根本無法機動作戰。以第三次北征為例,朱棣率數十萬大軍離京,大部隊之後尾隨著龐大的糧隊。這支隊伍由上萬步騎保護,由34萬匹驢馬、17萬輛運糧車、23萬民夫組成,運送糧餉達37萬石之多。這樣一支軍隊與長於騎射、遷徙無常的蒙元殘敵交戰,毫無優勢可言。朱棣用兵最顯著的特點是揚長避短,而五次北征恰恰相反。最後一次親征竟然沒有遇到一個敵軍,以致於到了無兵可用的地步。彷彿在漠北草原上進行盛大的旅遊活動!朱棣這才認識到:

「古王者制夷狄之道,驅之而已,不窮追也。且今孽虜所有無幾,茫茫廣漠之地,譬如求一粟於滄海,可必得耶?吾寧失有罪,不欲重勞將士。」(《太宗實錄》卷一百三十)遂下詔班師。

朱棣就死在回師途中一處叫榆木川的曠野。臨終前,65歲的朱棣留下遺詔:「傳位皇太子,喪服禮儀,一遵太祖遺制。」時為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1424年8月12日)

同年八月十五日,棣長子高熾即皇帝位,是為明仁宗。次年三月,欲還都南京,詔北京各衙門悉稱「行在」。五月十二日,崩。


靖難造成的內耗經常成為知乎史圈反思明朝滅亡的甩鍋對象,直接導致了朱棣被冷落,與其相關的問題往往即缺熱度更少討論一一網路史圈既然帶有「網路」二字,自然會有網紅,比起其父朱元璋這樣的「大網紅」,朱棣的流量連個零頭都沒有。科普朱棣時代對中國意義和貢獻,個人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棣近些年來在網路上頗有爭議,貶者認為永樂盛世有很大水分,朱棣五征漠北更是徒勞無功。然而他們的眼界似乎太窄了些,把目光都放在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永樂大典上頭,彷彿朱棣就沒幹過別的事情了。

就好像貶低漢武帝的人認為漢武帝一輩子就是打個匈奴,沒能滅掉匈奴還搞得【戶口減半,國內空】(實際人口損失在400萬左右)。他們不知道,漢武帝還平定了河西走廊、河套平原、浙南、福建、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新疆、河湟,還有現在已經丟掉的越南和朝鮮半島。 可以說,漢武帝打出了漢人在今後2000年里的生存空間。

朱棣的民政肯定是有水分的,在位期間雖然也有蠲免賑濟,但是「賦入盈羨」的基礎是對於屯田軍戶的剝削,加上大工程搞得多,百姓負擔不會太輕,永樂後期爆發唐賽兒起義就是明證。 但是如果能為後世華夏爭數百年之國運,那麼暫時透支一些國力也是值得的(當然透支到楊廣那樣把國家玩完蛋的不在此列),何況,朱棣民政還是在康熙、忽必烈之流之上。

那麼朱棣又做了什麼呢?

答:進一步開闢漢人生存空間的同時,奠定了今後600年的外交框架,甚至可以延伸到當下的「一帶一路」,以及更遠的未來。

1.開拓運河

很多人只知道,隋運河淤塞之後,新的運河是元朝忽必烈所修,對此頂禮膜拜。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元代大運河的運輸量如何。 有說法認為,元代大運河每年能夠供應給京師的漕米僅10萬石,出處不可考,但從元代以海運代替漕運來看,運河確實不怎麼好用。

海運用著舒服一些,但是漂沒很嚴重,【海運,始於元至元中。伯顏用朱清、張瑄運糧輸京師,僅四萬餘石。其後日增,至三百萬餘石。初,海道萬三千餘里,最險惡,既而開生道,稍徑直。後殷明略又開新道,尤便。然皆出大洋,風利,自浙西抵京不過旬日,而漂失甚多】。

元吹喜歡胡扯說明代堅持漕運是因為沿運河利益集團的影響,但反過來,運河如果能在運輸物資的同時,幫助灌溉,帶動沿線經濟,豈不是天大的美事?

至於什麼運河讓沿岸老百姓破產,那麼要問楊廣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龍舟巡幸,又多次出動上百萬人次征討高句麗。

順帶一提,清代曹寅任江寧織造、管兩淮鹽務,家產豐盈,就因為運河帶動周邊經濟。不過後來康熙大帝六次南巡,又強調不要擾民(雖然擾民不可能小),所以很多錢不得不由曹寅頂缸,曹家到雍正時代因為還不清頂缸的欠款被抄家,也就破落了。

總之呢,永樂九年,命工部尚書宋禮等修會通河。永樂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陳瑄等開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廢的運河重新暢通。此後明代運河最高漕運量高達400萬石,運河也成為了溝通南北的大動脈,極大地帶動了沿邊經濟的發展。

2.貴州設省

朱棣的另一項重大貢獻,乃是貴州設省。

漢唐以來,貴州群山便被大大小小的土司頭人佔據,元朝對貴州的控制,不過羈縻而已。安田宋揚四大土司瓜分了貴州大地,宛然裂土封王。

元成宗時代,試圖開疆拓土,曾經在張弘范麾下效力的「金頭將軍」劉深(此人號稱極為驍勇,張弘范的戰功一半是此人之力),受皇命征討泰國境內的「八百媳婦國」。

然而劉深路過貴州西部,因征糧激起土著反抗,水東土司宋隆濟、水西女土司奢節(已故的安氏土司家主安里之妻)相繼起兵,劉深迎戰之下【深既不能制亂,反為亂眾所制,軍中乏糧,人自相食,計窮勢蹙,倉黃退走,土兵隨擊,以致大敗】【失地千餘里】。

雖然元成宗增兵換將,但戰局仍然缺乏起色,甚至連貴州城(順元城)都被攻陷摧毀,征行萬戶張宏綱、貴州知州張懷德皆戰死。

戰爭進行了兩年之後,水東宋氏發生了分裂,元軍才艱難地將奢節、宋隆濟捕殺。 水西、水東兩土司並未被廢除,其削減的土地很一部分被交給了播州楊氏,導致了播州楊家勢力的壯大。元政府只是重建了貴州城,選址在今天的貴陽。也就是說,元對貴州的實際控制,仍不過貴陽孤城

到了永樂朝,朱棣借思州田氏內亂之機,果斷介入,遣貴州都指揮使顧成率軍討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予思州田氏毀滅性打擊,令其一蹶不振,一舉奪取了貴州東部銅仁一帶的兩州八府之地。

隨後,朱棣又脅迫水東宋氏交出了大片膏腴之地,擴大了貴陽的管轄範圍,從此在貴州設省,不斷移民,貴州漢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力和文化也快速發展。

3.析分麓川

永樂帝對於雲南同樣重視,延續了洪武朝大力經營雲南的國策。 1388年定邊之戰後,麓川王國雖然損失了一些土地,影響力大跌(詳見拙文《定邊之戰》),但實力仍然雄厚。

思倫發之子思行法在位期間,朱棣繼續削弱麓川,冊封泰族頭人,分割出木邦(今緬甸撣邦北)、孟養(今緬甸克欽邦)、孟定(今臨滄耿馬)、大侯(今臨滄雲縣)、南甸(今德宏梁河)五土州府和潞江(今保山潞江壩)、灣甸(今保山昌寧)、孟連(今臨滄孟連)、者樂甸(今普洱鎮沅)五長官司,使麓川轄地僅剩勐卯、隴川等地,強大的麓川王國一蹶不振,從此雲南大地,始為中國之有。

4.掃清倭氛

在東面,朱棣則解決了從忽必烈時代開始,延續百年的倭寇之禍。

忽必烈東討日本,不但損兵折將,喪師辱國,而且導致了財政困窘的鎌倉幕府經濟崩潰,大量生活不下去的武士下海為寇,整整折騰了元朝百年,元王朝無力剿滅,使得元代沿海軍民痛不欲生。

朱元璋時代諸事紛紜,精力有限,雖然與日本有過往來,但並未能徹底解決倭寇問題。

到了朱棣時代,兩手都抓,兩手都硬,文武兩開花,一方面令名將劉榮鎮守遼東,在望海堝大破倭人,劍光寒賊膽,另一方面與日本開勘合貿易,室町大將軍足利義滿以日本國王身份,向大明稱臣納貢,約束倭寇。於是百年倭氛,一朝廓清,大明聲威,遠播東國,下次倭寇大規模侵襲,已經是明朝後期嘉靖朝之事了。

5.開闢絲路

2018年春晚,在世界人民面前公開展示的國寶《絲路山水地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絲路山水地圖》是明代中後期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圖描繪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城(今沙烏地阿拉伯伊斯蘭聖城麥加)的遼闊地域範圍。這幅地圖負載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它的出現以實物證明了在西方地圖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對世界地理,特別是對於絲綢之路沿線已有清晰的認識。 明代與中亞、西亞的交流,絲綢之路的再次開拓,正是從朱棣派陳誠五使西域開始的。

陳誠,江西省吉水縣人,一生曾五次遠使西域。這五次出使西域,除赴撒里畏兀兒重建安定衛,安撫蔥嶺以東天山南北舊疆諸地外,其主要使命是與帖木兒帝國的友好往來。第二次歸來,陳誠向永樂帝呈上一份報告《西域行程記》,即作於他出使哈烈的途中,這是他的旅行日記。書中詳細記載了他自肅州出發一直到哈烈的具體行程以及沿途的氣候、地理、風俗民情,是明代初期關於中亞形勢最重要的資料。

《西域行程記》的發現,對研究明代的中西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行程記看,陳誠一行自酒泉北門外西行,渡過北大河,途徑嘉峪關,沿著古絲綢之路出玉門關至哈密,然後赴西域,終點哈烈城,即告此次出使順利完成。 明代經略絲路,不僅僅是為了推動商業發展,擴大國家影響力,更是為了實現漢人未竟的夢想。

漢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被安息(帕提亞人)阻擋,功敗垂成。而唐王朝也未能和拜占庭帝國建立正式外交聯繫。永樂朝之後,明王朝繼續開拓絲路,終於和對東方自稱魯密(即羅馬)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取得了官方聯絡。

明代中國與土耳其的交住,可以從《明史》(卷三三二)記載中得以證明:

【魯迷,去中國絕遠。嘉靖三年,遣使貢獅子、西牛。……五年冬,復以二物來貢。即頒贈,其使臣言,長途跋涉,費至二萬二千餘金,請加賜。……二十二年,偕天方諸國貢馬及方物。明年,還至甘卅。會迤北賊入寇,總兵官楊信令貢使九十餘人往御,死者九人。帝聞,褫信職,命有司棺斂,歸其喪。二十七年、三十年入貢。其貢有珊瑚、琥珀、金剛鑽、花瓷器、鎖服、撒哈刺帳、羚羊角、西狗皮、猞列孫皮、鐵角皮之屬。】

從史料中可以看出,明朝的時候,土耳其人常來中國訪問。特別是在嘉靖年間,土耳其五次派使團來華訪問,其中一次使團的成員達90餘人。對於這些土耳其的使團,中國皇帝極為重視,下旨熱情相待,甚至在回程途中所遇到的問題,都要親自過問,妥善處理。這表明在當時中土友好交往是朝廷中的頭等大事。

大明王朝西拓絲路的終點一直到歐洲的伊斯坦布爾,圓了古人與歐洲世界級帝國東西互尊的夢想,大明雄風,遠追漢唐,豈不令人血脈賁張乎? 而絲路的開闢,也成為技術、資源和信息的重要輸入渠道。清王朝雖然擁有新疆,但是對中亞、西亞的影響力遠不及明朝,也就比明朝閉塞許多。

6.開設奴兒干都司

永樂九年(1411),明成祖正式開設奴兒干都司,為明政府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以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治所在特林,今俄羅斯境內。

元朝也曾經在這裡設置了「征東元帥府」,原因很搞笑,企圖通過韃靼海峽(今稱鄂霍茨克海峽),抄襲日本的北海道及東北地區。後來忽必烈死了,元朝內政亂七八糟,沒人再提繼續打日本的事情,征東元帥府也就沒人管理了。

當時明王朝接收的遼東遼西之地,殘破無比,經過明一朝經營,也不過達到300萬左右人口。(詳見本人另一個回答《明朝後期東北也是中國領土,可為什麼有人說清朝留給中國的領土增加了?》)。終明一朝,當然是無力把北面的松嫩平原進行移民,同化當地的女真人,更不必說開發外東北。

但是這絕不意味著設努爾干都司是地圖開疆,這正說明了朱棣超越時代的國際化視野。松嫩、黑龍江以外之地,縱然大明不能消化,亦將留給後世,不容他國染指! 朱棣一再強調黑龍江流域是「鎖鑰之地」,亦失哈曾奉命九上北海。在此期間,明朝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廠,有著名的阿什哈達摩崖石刻為證。 亦失哈在永樂時代建立了永寧寺及永寧寺碑,宣德朝再往奴兒干時發現被土人所毀,馬上重建,並勸諭土人以禍福,此後該碑存留至今,成為中國曾經擁有外東北的重要標誌。

而清吹號稱東北是清朝的嫁妝,但清朝在外東北卻沒有一件拿得出手的標誌物。 按照正常的發展,漢人應該在明朝之後的王朝湧入整個東北地區,將其徹底漢化。滿清卻因為本身民族原因導致的自閉,使得東北人口稀少,適合耕種的外東北終於淪陷於沙俄之手,此清廷所以大有罪於中國,大辜負於前朝也。

7.經略西藏

明代以茶馬古道控制西藏,而其重要節點,也在於永樂時代。

永樂五年,朝廷特諭帕木竹巴灌頂國師闡化王吉刺思巴監藏巴里藏卜會同護教王、贊善王等藏族首領,主持復置驛站事宜,以通使者。同時還派遣陝西行都司都指揮同知等人赴西藏"設立站赤,撫安軍民"。

永樂十二年,明朝又遣中官楊三保持諭闡化王及甘、青、川等地藏區大小首領,"令所轄地方,驛站有未復舊者,悉如舊設置,以通使命"。內地與西藏地方的交通驛站經過這樣多次的修復與增設,"自是道路畢通,使臣往還數萬里,元虞盜賊矣"!――《元、明、清時期的西藏地方》

後來清代福康安入藏,使用的就是永樂時期修建的道路和驛站系統。

8.經略泰國

泰國北部的泰蘭納王國,元代稱為八百媳婦國,與泰國南部一直風俗迥異。

元朝曾經多次試圖征服八百媳婦國,1292年秋,元世祖忽必烈下詔,命不敦忙兀魯迷失征伐「八百媳婦國」,此役中,元軍平定了車裡(勐泐),卻誤以為車裡就是八百媳婦國而凱旋,使蘭納免於被元軍蹂躪的命運;元成宗朝大軍走到路上就因為征糧激起水東水西之亂;元仁宗朝,八百媳婦國又犯邊,元仁宗下令大軍征討,但很快放棄,雲南王則似乎與八百媳婦國有所交鋒,而且沒有討到任何便宜。

元泰定帝即位後的1325年,以厚利進行招誘,先是以勐泐王國設置車裡軍民總管府,蘭納也進貢並請置官守,元廷乃於1331年設置八百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此時元朝已經極為虛弱,麓川王國肆虐西南,蘭納的歸附,不過是貪圖財物,並未去除王號,與西夏稱臣於北宋毫無差別。

【永樂二年設軍民宣慰使司二,以土官刀招你為八百者乃宣慰使,其弟刀招散為八百大甸宣慰使】朱棣繼位後,馬上利用蘭納王國內部的矛盾,試圖拆分蘭納王國。

【是歲,遣內官楊瑄齎敕諭孟定、孟養等部,道經八百大甸,為土官刀招散所阻,弗克進……西平侯沐晟奏:"奉命率師及車裡諸宣慰兵至八百境內,破其猛利石厓及者答二寨,又至整線寨。木邦兵破其江下等十餘寨。八百恐,遣人詣軍門伏罪。"】

而面對蘭納王國的不安分,朱棣堅決地進行討伐,將其打敗。相對於元朝對蘭納王國沒有取得任何軍事勝利,朱棣的經略是讓人揚眉吐氣的。有明一朝,華人向東南亞的移民規模大大超過了宋、元,這裡既有時代發展的因素,也有明朝對東南亞一連串軍事勝利所建立的威懾力的影響。

(PS:後來蘭納王國對明朝極為恭順,直到被緬甸東吁王朝吞併,後來又相繼被泰國南部的阿瑜陀耶王朝、緬甸東吁王朝(阿那畢隆中興後)、緬甸貢榜王朝、泰國南部吞武里王朝、泰國南部曼谷王朝所統治,最終在19世紀被曼谷王朝徹底吞併。

朱棣的繼承者們以及清朝的君主們沒有利用東南亞的多次變局,將蘭納納入版圖,實在極為遺憾,但卻不能否認朱棣經略八百大甸的意義。

元王朝對於東南亞經略非常重視,一度對勐泐王國(今西雙版納)有較強的控制,但實力不濟,被麓川王國打得屢戰屢敗之後,在元後期也退出了勐泐王國,只維持名義上的控制;明繼承元朝對東南亞經略重視的同時,實力強於元朝,明緬戰爭時明朝已經風雨飄搖,但仍然擊敗了入侵西雙版納的緬甸軍,維持了對勐泐王國的控制並強化,勐泐王國也在隨後實際成為中國的土司,終於成為我國實際的一部分;而清王朝則沒有延續明朝不斷將邊疆東南亞獨立王國吞併消化為版圖的政策,所以就在西雙版納以南,心向中國,而且多次在緬甸和泰國爭奪中易主的蘭納王國最終成為了泰國一部分)

其餘朱棣下西洋、開安南、征蒙古、修大典的功績,是網路上的熱門話題,已經討論得夠多了;平安南本是大功,可惜後面丟失了,亦沒法多論。

這裡只討論三個問題,一是很多人認為下西洋是賠本生意,但實際上下西洋是盈利的,詳見本人另一個回答《關於明朝海禁,明朝中央政府堅持這一政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主導力量究竟是皇權,還是士大夫階層。?》;

二是有人喜歡過度貶低朱棣對蒙古的戰績,如百度貼吧ryan_knight_12吧的知名人士可御可籮朴草娥,就認為朱棣的軍事能力僅僅與五代時的後唐末帝李從珂相當,這點可以詳見拙文《重騎兵橫衝塞北——忽蘭忽失溫之戰》,朱棣雖然沒有徹底解決蒙古問題,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在整個永樂,蒙古勢力都被壓製得比較好;

三是有些明黑問為什麼永樂大典只有兩部,導致最後散失了,為什麼不流傳到民間。但實際上四庫全書也才修了7部,後來被毀佚了3部,可見這麼大的叢書不是那麼好傳播的。

要做個總論的話,永樂帝做的那些看起來是撒幣的事情,無不創造出穿越時空的國際影響力,影響著600年後的我們。人民可以不記得康熙,不記得乾隆,不記得皇太極,但絕不能不記得在漢武帝和明永樂帝的時代,這個民族所走過的軌跡。


我來矯枉過正和扮演道德主義者了

吹吹政治事功也就罷了,還有吹朱棣是好人乃至Cosplay「明穿女」yy的。諸位是裝作從來不知道《奉天靖難錄》里對建文遺臣家屬的記載么?

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前現代的殘暴,他是有意識的變態和虐待狂。

恨無太史公,為景清寫一段《刺客列傳》


  • 明朝皇帝:朱棣
  • 奇葩指數:
  • 奇葩項目:盛世美顏、編撰《永樂大典》、6次派鄭和下西洋、在位的22年8062天沒有休息過一天、殺人狂魔滅十族。

盤點明朝的皇帝,有人說:真正牛掰的,不是開國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

01.

說他成就之多之大,隨便拿出一件,都能把人雷倒。

他們這樣總結朱棣的一生。

  • 政治家: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永樂盛世,令當時的時代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國;
  • 文化人:令人編修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 外交皇帝:曾經六次派遣鄭和遠征西洋,把中華文明遠播海外;
  • 軍事家:曾經五次親征蒙古,奠定了今日中國版圖的統一與完整……

02.

高富帥:明明可以靠臉吃飯,

卻偏偏選擇去吃苦

《明史》記載,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十歲就加封燕王,是一位妥妥的高富帥。

他「相貌奇偉」,個子很高,身材偉岸,並且「髭髯美麗」。他登頂皇位的時候,美麗的鬍子已經長到胸部,「美髯公」的讚譽很名副其實。

人的顏值總是他的第一外交名片。美麗的孩子,人人喜歡,如果朱棣靠臉吃飯,那絕對可以。

朱棣美顏

但朱棣卻並沒有成為養在溫室里的花朵,反而選擇了去吃苦。

他的父親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怕自己的孩子因為物質條件優越,滋生惰性,把朱棣兄弟們全部趕到了大江南北的農村,體驗生活。

朱棣被下放到了父親小時候生活過的鳳陽老家。

一個在宮廷養尊處優的王爺,秒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跨度實在有點大。王爺們都有點吃不消。

沒過幾天,朱棣的哥哥弟弟們,就開始抱怨。陳情的奏章,雪片似的飛到了皇帝老爹的龍書案上。

唯有朱棣在農村的「土坷垃」里,一待就是三年。

能在農村呆的久也就算了,我們這位王爺還把別人抱怨的功夫,變成了民意調研,並把造福平民當成了人生的終極夢想。

他信誓旦旦地想:我要「家給人足」、「斯民小康」。

王爺啊,這是皇帝該想的事。姜子牙不是對周文王說過「王者之國,使民富」嗎?

有夢想總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

03.

事業達人:我很腹黑,只為四方臣服

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巴斯德這話說的太對了!

這麼有想法的人,老天爺也被感動了,小手指頭一勾,太子薨了,儲位空懸了,朱棣的機會來了。

王者的霸業總是一波三折,本來朱棣功勛最大,能力強,還能吃苦,當選太子的機會最大,卻被一幫腐朽的大臣給耽誤了大好前程。

他們堅持認為,朱棣不是馬皇后的嫡子,讓朱元璋把儲位最終選定了皇孫建文帝。

皇帝有兒子,傳位給孫子,這也是千古奇聞了。

更奇的是這個孫子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聽大臣們叨叨,把刀擱在了自己叔叔們的脖子上。

硬生生地逼著當叔叔的朱棣拿起武器,「清君側」。朱棣秒變腹黑。

登上皇位後,幹什麼事,都喜歡乾脆利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聽話搞權謀的就一個字「殺」。

方孝孺不是最正統嗎?

問問:「跟我幹嗎?」

「不幹。」「殺」。殺一人還不行,直接滅十族,永絕後患。
  • 大元的殘餘勢力不是,到處宣揚讓四夷與大明國為敵嗎?

好,那就打造一隻巨大的航海隊,到你們的國家去,直接把各國使節都招到紫禁城來。

然後把軍隊全拉出來,舉行個閱兵式。

刀造得耀瞎人眼,劍淬得四溢寒光,槍磨得一眨眼就能穿透鎧甲。

再不服,騎上馬征討。

想進貢?禮物少了都不待見你,送玉碗的不稀罕,送金丹的我直接把你當妖人砍了,拉個長頸鹿當麒麟的我或許肯見你一面。

  • 後宮不是搞權謀嗎?

給妃嬪下藥,私通小太監,一個一個地殺,看還有誰敢。

朱棣用鐵腕很快穩定了統治,並令四方臣服。

在他的心中或許深信「在權力的遊戲之中,你不當贏家,就只有死路一條,沒有中間地帶。」

傷及無辜,將無關者株連無疑是人間悲劇的根源。

但人無完人,有所得必有所失,求全之毀,缺憾亦是。

如朱棣所願,當時向大明進貢稱臣的國家達到了三十多個,並且和大明朝的交往一直持續到了明末,這或許已經是政權經由殺伐,走向穩定呈現的價值。

04.

工作狂: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皇帝都這麼拼,

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真正當上皇帝,腹黑也不是辦法,還得有點真本事。

全天下都覺得朱棣的皇位來的不正,他便以身作則告訴世界,皇帝都這麼拼,你有什麼理由來質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朱棣變身「工作狂人」,小宇宙爆髮式的,開啟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治國模式:拼、拼、拼。

他的父親廢除宰相制度,他便創立了內閣制度。

據記載,他在位的22年,8062天里沒有休息過一天。

工作節奏是這樣的:

  • 想睡懶覺,沒門,天不亮就起床上朝,大臣們必須比皇帝更早到。
  • 午餐別想偷懶,皇帝和大家一起吃工作餐,邊吃邊聊,話題重心就倆字「工作」。
  • 天黑了,別急著睡覺,夜生活才剛剛開始,皇帝必須聽著大臣們的上奏才能安心入眠。
  • 星期天沒有,節假日遺忘在角落裡。
  • 生病、死亡最好是發生在征戰的路上完成,這樣不浪費一分一秒。

真正魔鬼式的工作頻率!

這樣的工作頻率,哪怕是現代社會人,也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大部分人盡職盡責地做好八小時之內的工作,且毫不間斷,已經算是勤勉。

朱棣的連軸轉,過的是常人不敢做,普遍人不敢想,帝王也不敢飈的生活,堪稱古往今來的神一樣的存在。

他幾乎是用自己全部的熱情,回報了上天授予的命運。

超人的努力,必定有超人的成績,也會得到生活額外的饋贈。

《鄭和下西洋》里,鄭和不是這樣說過:「皇上,我知道您不能遠行,那我給您帶回來一片海,請熄燈。」

當投影儀的燈光,在朝殿上製造出一片波光粼粼的海水蕩漾時,朱棣眼睛濕了,那些付出似乎都值得了。

05.

霸道總裁:皇后只有一個,孩子只要你生

我們也許會懷疑這麼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壓力這麼大,後宮佳麗又這麼多,肯定花心。

然而朱棣又讓人大跌眼鏡,一生之中只冊立了一位皇后。雖然妃嬪多多,但心底里卻只愛著自己的髮妻徐皇后。

  • 徐皇后是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禮出大家,且文武兼備,是一位比肩唐代長孫皇后的賢后。
  • 她曾經親自披上鎧甲,登城據守,和朱棣一起保衛家園,也曾采輯編纂《內訓》二十篇和《勸善書》頒行天下,化育人心。
  • 她常勸諫皇上,以民為念。並將這種思想,傳達到朱棣所倚重的大臣的夫人們手中,教導她們做好賢內助,以此佐政。

真是少有的郎才女貌,境界三觀相當一致。

朱棣是這樣對待徐皇后的:

晚飯一定要等朕來吃,安歇一定要等朕回來。

別的朝代皇后都是月圓之夜才能侍寢,徐皇后卻是和自己的夫君同息同止,生活節奏天天同一頻道。

盤點朱棣的子嗣,也有利地證明了這一事實。

被史冊記載的朱棣的子女共有九人,其中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是徐皇后生的。並且通過這些孩子的出身日期可以看出,幾乎是一年一個。

徐皇后去世後,朱棣傷心不已,為她大造法事,並且終身不立皇后。

《明史》中還曾記載,徐皇后還生有第四子,自從這個最小的兒子夭折後,朱棣再沒有子嗣出生。

可見,在他心裡喜歡妃嬪是一回事,愛一個女人是另一回事。

皇后只有一個,孩子只要你生。

霸道總裁,寵妻魔王,幾乎就是給朱棣量身定做的標籤。

06.

然而,因為價值觀念不同,世人對朱棣的褒貶不一。幸好有兩位最有說服力的人,為他的一生重新評定。

  • 康熙皇帝曾評價他:「遠邁漢唐。」
  • 毛主席看《明史》最生氣,卻讚賞他「搞得比較好」。

哪怕是現在,也一度有很多學者推崇他為中國歷史上成就最高的帝王。

赫伯特·斯賓塞在其《偉人史觀》一書里說:

「偉人必須與那個誕生了他的社會的所有現象歸為一類,偉人是這個社會所有過往的產物。

他是整代人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他與同時代的人都是長久以來各種巨大力量所形成的產物。」

時代造就了朱棣,朱棣本身的魅力也傾倒古今。

他將自己的生命能量燃燒到最大化,實現了自己的命運,值得千千萬萬的後世人的肯定。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回答:

金庸小說中,你覺得最霸氣的台詞是哪一句?

朱元璋厲害在哪裡?

學歷相差懸殊的兩個人會有未來嗎?

發佈於 2018-10-3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鹽選科普鹽選科普?

知乎 官方帳號

本回答節選自電子書,有助於解答該問題。

書名:《大明帝王的三張面孔》

作者:王坤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帝功成……那更是踏著無數屍骨,才能走上皇帝的寶座。


但不管怎麼說,朱棣還是成功了。


篡位成功的皇帝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有野心;二,有能力;三,有運氣,或者說——有命。


沒有野心,不會吃飽了撐的去打帝位的主意,畢竟這是一個高危行業;沒有能力,再有野心也不頂個屁用,被幹掉那是早晚的事兒;既有野心,又有能力,那也不見得一定能成功,比方說,馬上篡位成功,龍袍都找裁縫做好了,明天早晨就舉行登基大典,可頭一晚上突發心臟病,翹了,那也沒辦法,要怪就怪你沒這命。


所以,像正德帝朱厚照這樣的主兒不會去搞篡位,逼著他當皇帝人家還不樂意干想撂挑子;而朱高煦也篡不了位,這哥們兒搞陰謀篡位,一直搞到天下皆知,也實在是難為他了,這樣的人也能篡位成功的話,那中國皇帝的數量恐怕要增加十倍也不止。


前兩個條件還好說,第三個條件有點玄。


李世民具備這三個條件,他成功了。


前兩個條件朱棣都具備,就看命了。


要說朱棣野心的由來,可以說半為主動,半被逼迫。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


要說這朱棣是帝王之子,應當會過著衣食無憂、萬人艷羨的生活,可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朱棣出生時,朱元璋還不是洪武大帝,他正在忙著做一件事:干架,和我們的老朋友——陳友諒。


那一年是 1360 年。要說這朱元璋確實很猛,一邊忙著和人干架,一邊還沒耽誤繁育後代,不愧勞模稱號。


在這個並不恰當的時候,朱棣在應天降生了。勞模朱元璋特別忙,以至於沒空給這個新生的孩子取個名,就找陳友諒干架去了——不去不行啊,不去陳友諒就該把刀架在朱元璋的脖子上了。


干架事大,取名事小,又不急著去登記填戶口簿,何況又不是你一個沒名字!要想弄個名字,行,等等吧。


一等就是七年,太委屈了。


更有甚者,後人竟然不知道朱棣的親媽到底是哪一個!有人認為朱棣的親媽是一位妃子,而朱棣自己卻堅決只認馬皇后是自己的媽,給後人留下了不小的麻煩。我們就不去蹚這趟渾水了。


1367 年,偉大的勞模朱元璋同志,終於把陳友諒干挺了,終於把張士誠擺平了,稍微輕鬆了,想起來還有一件大事沒辦:給兒子取名!


這時他已有七個兒子了。第四個兒子,被命名為朱棣。


1368 年,程式化的三推三讓表演之後,朱元璋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幾個兒子自然就成了皇子,老大朱標被立為太子。


在皇宮中,朱棣和其他的兄弟們一起,開始接受各種教育與訓練。應當說,朱元璋對孩子們的教育很重視,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自己沒文化,不能再讓孩子們這樣下去了。


何況,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差錢了,就請了幾個當時的大儒來教孩子們儒家經典,其中就有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


除了學習儒經,這些皇子們還要參加其他各種朝見、祭祀等活動,其中的枯燥無聊可想而知。


這些統統不能讓有點滑頭的朱棣產生很大興趣,慢慢地,他就成了班級中的差生,與班長兼學習委員的朱標同學那簡直沒法比。


如果說還有能吸引他的事情,那就是習武強身。朱元璋很重視教育的全面性,力爭讓這些皇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學習儒經之餘,讓朱棣和兄弟們都穿上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三分之二的路騎馬,三分之一的路要步行。年齡再大些,這些皇子們還要不時地到演武場上練習武備,以健體強志。朱棣可能對這些個比較感興趣。


轉眼間,朱棣已經十一歲了,此時皇家又添了幾個新成員。也是在這一年(1370),朱元璋同志決定——封藩。


看到這兩個字,你或許會心頭一震,感覺要出事。


恭喜你,這說明你有歷史的敏感。


封藩,就是把各個兒子(除了老大,老大得待在京城等登基)分封到祖國大好河山各地當藩王,以「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為久安長治之計」,說得簡直太誘人了。多麼美好,多麼值得憧憬啊!


慢慢走著瞧吧。


在發布的正式詔諭中,朱棣被封為燕王。除了燕王,朱元璋還封了其他九個王,輩分最低的是從孫朱守謙(朱文正的兒子),封靖江王。


這時,十一歲的孩子朱棣已經變成王爺朱棣了。


要說封藩這事兒,朱元璋同志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漢朝的「吳楚七國之亂」和晉朝的「八王之亂」事件,朱元璋同志難道都忘了嗎?


可見,哪怕是歷史這樣的副課都很重要,都得努力學好,偏科要吃虧的。


當時,有很多大臣看到了這樣做的危險,可是敢站出來說話的人不多。


不多並不代表沒有。於是,膽子大的解縉站出來了,一針見血地指出:分封勢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吳潞濞之虞。


翻譯一下:分封藩王容易造成地方威脅中央,弄不好就會像漢朝那樣導致叛亂啊!


厲長指的是漢高祖劉邦的少子、淮南厲王劉長。劉長被封淮南王,文帝時,這哥們兒越來越張狂,公元前 174 年,竟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圖謀叛亂,事泄被拘,被廢王號,謫徙途中開始絕食,死了。


吳潞濞是說劉邦的侄子劉濞,被封為吳王,稱為吳王濞。劉濞後來造反,喊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著名口號,引起七國之亂。


說得更坦白更大膽的大概就是那個平遙縣的訓導葉伯巨了。洪武九年(1376),葉伯巨上書言事,狂批朱元璋同志「太過者三」,第一條就是分封太侈:「……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觀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


不用解釋了,地球人都懂。


偏偏朱元璋同志不懂。看到這份上書,氣得七竅生煙,娘的,這不是離間我們一家骨肉嘛!老子非親手射死他不可!


葉伯巨終於為此事死在了獄中。說實話的代價很大,很大。


很多年後,朱棣同志應當會在內心深處狠狠地感激他老爹:雖然害我跑了大半個中國,值!


當時的朱棣還沒有這種想法,他還得慢慢熬。


洪武九年(1376)二月,十七歲的朱棣有了自己的老婆——燕王妃,當然不是自由戀愛的結果,而是他老子朱元璋代勞,選的是名將徐達的長女。


虎父無犬女,這位徐姑娘會給朱棣帶來驚喜的。雖然被剝奪了自由戀愛的權利,朱棣多年後還是要感謝他老爹的這個英明選擇。


有了老婆後,十月份,燕王朱棣和秦王、晉王、吳王、楚王、齊王等人受命赴中都鳳陽治兵講武,在實踐中學習軍事。


朱棣同學,用心學吧,這會對你很有幫助的。


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朱元璋又封了五個皇子為王,並改封吳王朱橚為周王。


洪武十三年(1380)春,學習結束後的朱棣已經從鳳陽回到南京,三月受命就藩北平。


這將是朱棣一個新的起點,終點是北平。


數年後,他的起點和終點將會顛倒。


朱棣興奮地踏上了北上的路。早晚他還會回來的,我們就不必為他送行了。


北平,很具有地緣優勢,看來,朱元璋還是比較器重這個兒子的,將北平分給了他。


而且,朱棣的王府就是元朝的舊宮,那規制是和天子相同的,這是違反規定的呀!可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拆了重建吧。


沒辦法,朱元璋只好告諭其他幾個王爺:「你們不要和老四攀比,老四的王府是元朝的舊宮,為了節約起見,就直接拿過來用了。可是,你們新建的王府那可要按規定來建設!」


比朱棣早就藩兩年的二哥秦王朱樉和三哥晉王朱棡,則分別去了西安、太原。


朱棣同志二十一歲,風華正茂,史載:「王貌奇偉,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成祖本紀》)


說朱棣長得帥,鬍鬚都很美,更關鍵的是他有勇有謀,胸懷韜略,能以誠待人。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一代賢后馬皇后辭世。


朱棣聞訊後,迅速回京師奔喪。喪事完畢,這些藩王們還得馬上回自己的封地,無法在京師長久停留為敬愛的馬皇后守喪,於是朱元璋選了一些僧人隨各位王爺回封地,以便為馬皇后誦經薦福。


這個時候,有位僧人和朱棣很談得來,朱棣選了他。


他就是道衍,俗名姚廣孝。


姚廣孝,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 1335 年,從小好學。十四歲出家,取名道衍。


道衍學習的範圍很廣,除了傳統的儒家之學,他還廣泛涉獵佛、道、兵家之學。


做了和尚,道衍卻選了一位道士席應真做老師。之所以這麼干,是因為他想跟席應真學習陰陽術數。後來,盡得真傳,和東邪黃藥師有一比。


有一回,他游嵩山寺,遇到一位看相的(後來官至太常寺丞),名叫袁珙。袁珙見了他,驚呼:「你這個和尚太奇特了!三角眼,形如病虎,一定天性嗜殺!是劉秉忠之流的人物啊!」


劉秉忠是元朝初年輔佐忽必烈的一位高僧。史載,劉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精《易經》,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術,無不精通,論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非常賞識他。


一般人聽了袁珙這個評價,不罵娘算是客氣了,可是道衍聽了袁珙的話卻大喜。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道衍是怎樣一個和尚,他不會甘於淡泊的。


於是,他跟隨燕王朱棣來到了北平,先到大慶壽寺做了住持。大慶壽寺離燕王府很近,從此道衍成了燕王府的常客。名義上他是來為馬皇后誦經薦福的,實際上他漸漸成了朱棣最重要的謀士。


掛羊頭,賣狗肉。


回到北平的朱棣,很長時間沒有再回京城應天。直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九月,燕王朱棣才和其他幾位藩王進京朝見了一次。


朱棣是一個做事謹慎、城府很深的人。


一次,藍玉打算將俘獲的幾匹戰馬獻給朱棣,可是遭到了朱棣的拒絕。因為如果讓朱元璋知道了這件事,肯定會認為他結交大將,心懷不軌;何況,藍玉是個什麼樣的人,朱棣心裡一清二楚,要想他不出事,實在有點難。


幾匹馬重要,還是朱元璋的信任重要?朱棣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這個黑鍋背不得!


朱棣行事小心謹慎,有知人之明,干起架來卻毫不含糊。


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初三,老百姓還在忙著拜年串門走親戚,勞模朱元璋卻已經開始上班了。


逼他這麼早就上班還不給加班費的是他的老牌干架對象(可以稱為「架友」吧):北元。雖然被藍玉徹底擊垮,大部隊沒了,但游擊隊還是存在的,家裡揭不開鍋時,就到朱元璋家裡搶一把。


北元現任游擊隊隊長是太尉乃兒不花,朱元璋對這個游擊兼搶劫隊隊長沒什麼好感,所以,決定趁著剛過完年干他一票,讓他們歇幾天,免得經常到自家北門騷擾。


這次,朱元璋並沒有派出一些老牌戰將當統帥,而是選擇了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可能朱元璋想要檢驗一下他們長年學習軍事的效果,培養一下自己的兒子,好讓他們成長為名將,替代那些垂垂老矣的老牌部下。外人畢竟不如自己的親兒子可靠。


於是,正月初三,朱元璋給朱棣和朱棡下了命令,晉王朱棡率領西路軍出山西打擊北元游擊隊;燕王朱棣率領東路軍出擊,朱元璋沒忘給他選一個好前鋒:潁國公傅友德(征虜前將軍)。


傅友德我們(還有北元人)都比較熟悉了,猛人,知名度很高,就不多做介紹了。


朱棣的興奮可想而知,終於可以實戰一下子了,恰如南宋某著名愛國詩人所說:絕知此事要躬行。


打仗是怎麼回事,紙上談兵是不行的,是嚴重不靠譜的。朱棣,把握好這個機會吧!


興奮的朱棣帶著隊伍踏上了征程,他騎著戰馬,看著這些披堅執銳的將士們,聽著戰馬嘶鳴,不禁熱血沸騰,壯懷激烈。心想:自己一定不能辜負父親所託,徹底打垮北元,把我的能力展示給世人!


我要成為真正的沙場名將!


三月初二,朱棣領兵出長城古北口。


和藍玉征討北元時遇到的情況很相似,現在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找到干架對手。


人家畢竟是一支只有萬把人的游擊隊,不禁打,知道你們大軍駕臨,躲幾天饑荒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朱棣派出了偵察騎兵,最終找到了一直和他玩躲貓貓的朋友,北元游擊隊。


事實證明,躲貓貓是很危險的遊戲。


這個遊戲已經開始。


天下著大雪,覆蓋了朱棣和他的大軍的征衣,白茫茫的隊伍看起來就像一條蜿蜒的白龍。


這條巨龍突然放快了行軍速度,馬踏飛雪。朱棣一馬當先,他激動,興奮,腦海中不停地浮現出藍玉的身影。


是的,藍玉。不管藍玉的品行怎樣,如何驕縱,誰也不敢否認,他是真正的名將。


此時的乃兒不花正和他的游擊隊駐紮在迤都山避風雪,他打的譜和脫古思帖木兒差不多,想把明軍熬走。


他的願望實現了一半。因為,和朱棣一起進軍的還有他的三哥晉王朱棡,朱棡在這次軍事行動中很丟份兒,竟然心懷畏懼,不敢深入進軍,到大漠邊上打了回醬油就回家洗了睡。


朱棣比較較真兒,頂風冒雪地來了,帶著他的精銳部隊,帶著他的萬丈雄心。


明軍和游擊隊遭遇,乃兒不花和他的游擊隊蒙了,看著這群如狼似虎的明軍,以及他們手中寒光閃閃的馬刀,著實不像來搞聯誼,心想:這回死慘了!


可是,憤怒的明軍並沒有猛撲上來,像藍玉上回遭遇脫古思帖木兒。制止他們撲上去的恰恰是他們的主帥,朱棣。朱棣命大軍圍了上去,然後就地駐紮。


難道他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是來和北元游擊隊搞軍演?


不是的。


這才是朱棣可怕的地方,過人的地方。


他派了一個人去招降。這個人叫觀童,他還有一個身份:乃兒不花的朋友。


局勢很明顯:投降,優待;反抗,自有馬刀伺候。


乃兒不花是個明白人,降了。


朱棣完成了他的任務,以一種更完美的方式。


在這一點上,他甚至超越了藍玉。在唾手可得的勝利面前,他完全可以命憤怒的大軍展開屠殺,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想解決得更徹底。


朱棣,是一個能極力剋制自我的人。這樣的人,才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朱棣帶著乃兒不花及他的游擊隊、游擊隊家屬,外加數萬頭牲畜,凱旋而歸。


對這一出「迤都山剿匪記」,朱元璋非常滿意,以後出征之事,就多交給燕王,並讓他節制沿邊部隊。朱棣聲名鵲起。


有能力,有聲望,接下來就是野心的膨脹;加上道衍的鼓動,不難想像朱棣的內心。


有一件事證明了這一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六月,燕王府來了位稀客:趙浚,說他是稀客,因為他是從朝鮮遠道而來的。


作為使臣,他的任務是到應天為朱元璋祝壽,順路先去了北平朱棣那兒坐坐。


朱棣見稀客光臨,就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宴會招待。只和朱棣吃過一回飯的趙浚,離開燕王府後,對隨從們說了一句這樣的話:「燕王有大志,大概不會僅僅滿足於做一個藩王!」


不做藩王,那會是什麼?地球人都知道。


洪武二十五年(1392),作為朱元璋接班人的皇太子朱標去世了。


四個月後,朱元璋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棣和晉王、周王、楚王、湘王等人趕赴京師朝見。


要說朱棣一點想法都沒有,那是不合實際的。老大不在了,老爹你怎麼也得考慮一下他的弟弟們啊!


可朱元璋根本沒打這個譜。朱棣的鬱悶是可以想像的。可是,他除了鬱悶,能有什麼辦法呢?


洪武二十六年(1393),馮勝、傅友德備邊山西、北平,朱元璋命他們的隊伍都要受晉王、燕王節制。


第二年(1394),一向以猛著稱的傅友德死了,被朱元璋同志找了個借口胡亂幹掉了,說起來這事兒朱元璋做得太不地道。


晚年的朱元璋嗜殺,傅友德因自己功高也十分擔心(看來功高未必好),定遠侯王弼告訴他:「皇上已經年老,早晚會把我們全部殺掉,我們得自己想想辦法(合縱連橫)。」這事兒卻讓朱元璋知道了。


有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傅友德沒有吃一道菜,朱元璋就指責傅友德不敬,並說:「叫你兩個兒子過來。」傅友德離席。朱元璋又叫衛士傳話:「乾脆把他們的人頭帶過來吧。」


很快,傅友德拿了兩個兒子的首級過來。朱元璋卻說:「你怎麼突然變成這麼殘忍的人啊!」傅友德從袖中抽出匕首,說:「你不過是想要我們父子的頭罷了。」於是自刎。朱元璋大怒,流放傅友德家屬到遼東、雲南等地。而經常和傅友德一起發牢騷的王弼也隨之被賜死。

古大將創主之功業,得以令終者,代有幾人哉!

——張岱《石匱書》

這個時候,朱元璋身邊顯赫一時的戰將已經近乎絕種了,像藍玉這樣的新秀,也已經被幹掉一年多了。


殺吧,希望你們的死能換來大明的江山永固!


朱元璋是這樣打算的,當然,做得也相當徹底。


可是,有句話這麼說——話不能說死,事不能做絕。


留點餘地,總會有好處的。


可朱元璋明顯沒有打算這麼干。


洪武二十八年(1395),馮勝也沒躲過朱元璋的屠刀,被幹掉。據《明史》記載,馮勝被殺的原因是:「太祖春秋高,多猜忌,勝功最多,數以細故失帝意。」


就是說,朱元璋老了,猜忌心持續看漲,馮勝功高震主,幹掉他是必須的,理由是無所謂的。


而朱元璋的發小湯和也在這一年死了,病終。太讓人驚訝了,竟然還有沒挨刀的!這就要歸功於湯和這人的低調了。


看來低調一點,是有好處的。


低調,低調,再低調。


洪武三十年(1397)冬,朱棣的二哥秦王朱樉病死,洪武三十一年(1398)春,三哥晉王朱棡病死。老大朱標死得更早,朱棣成了諸王中的老大了。


而朱元璋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下,病情迅速惡化,並於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辭世。


朱棣聽說父皇駕崩,帶著自己三個兒子和一些將士,迅速趕赴京城奔喪。可是,快趕到淮安時,朱棣遇上一個人,這個人也叫潘安。


之所以說「也叫潘安」,因為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西晉)還有一個更為有名的潘安。這個潘安雖然不出名,但他的到來,著實讓朱棣鬱悶了一回。


潘安隨身帶了一樣東西,勸朱棣再打馬回去。


他帶的這個東西是朱允炆給的一道敕符,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大明帝王的三張面孔

王坤

閱文出版社

¥8.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11-0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知乎用戶知乎用戶能打仗、心眼多、人聰明,但是心眼小、疑心重、不厚道,像爹但是不如爹那麼能幹,待人接物方面比較差,缺愛尤其是缺母愛。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帝功成……那更是踏著無數屍骨,才能走上皇帝的寶座。


但不管怎麼說,朱棣還是成功了。


篡位成功的皇帝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有野心;二,有能力;三,有運氣,或者說——有命。


沒有野心,不會吃飽了撐的去打帝位的主意,畢竟這是一個高危行業;沒有能力,再有野心也不頂個屁用,被幹掉那是早晚的事兒;既有野心,又有能力,那也不見得一定能成功,比方說,馬上篡位成功,龍袍都找裁縫做好了,明天早晨就舉行登基大典,可頭一晚上突發心臟病,翹了,那也沒辦法,要怪就怪你沒這命。


所以,像正德帝朱厚照這樣的主兒不會去搞篡位,逼著他當皇帝人家還不樂意干想撂挑子;而朱高煦也篡不了位,這哥們兒搞陰謀篡位,一直搞到天下皆知,也實在是難為他了,這樣的人也能篡位成功的話,那中國皇帝的數量恐怕要增加十倍也不止。


前兩個條件還好說,第三個條件有點玄。


李世民具備這三個條件,他成功了。


前兩個條件朱棣都具備,就看命了。


要說朱棣野心的由來,可以說半為主動,半被逼迫。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


要說這朱棣是帝王之子,應當會過著衣食無憂、萬人艷羨的生活,可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朱棣出生時,朱元璋還不是洪武大帝,他正在忙著做一件事:干架,和我們的老朋友——陳友諒。


那一年是 1360 年。要說這朱元璋確實很猛,一邊忙著和人干架,一邊還沒耽誤繁育後代,不愧勞模稱號。


在這個並不恰當的時候,朱棣在應天降生了。勞模朱元璋特別忙,以至於沒空給這個新生的孩子取個名,就找陳友諒干架去了——不去不行啊,不去陳友諒就該把刀架在朱元璋的脖子上了。


干架事大,取名事小,又不急著去登記填戶口簿,何況又不是你一個沒名字!要想弄個名字,行,等等吧。


一等就是七年,太委屈了。


更有甚者,後人竟然不知道朱棣的親媽到底是哪一個!有人認為朱棣的親媽是一位妃子,而朱棣自己卻堅決只認馬皇后是自己的媽,給後人留下了不小的麻煩。我們就不去蹚這趟渾水了。


1367 年,偉大的勞模朱元璋同志,終於把陳友諒干挺了,終於把張士誠擺平了,稍微輕鬆了,想起來還有一件大事沒辦:給兒子取名!


這時他已有七個兒子了。第四個兒子,被命名為朱棣。


1368 年,程式化的三推三讓表演之後,朱元璋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幾個兒子自然就成了皇子,老大朱標被立為太子。


在皇宮中,朱棣和其他的兄弟們一起,開始接受各種教育與訓練。應當說,朱元璋對孩子們的教育很重視,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自己沒文化,不能再讓孩子們這樣下去了。


何況,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差錢了,就請了幾個當時的大儒來教孩子們儒家經典,其中就有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


除了學習儒經,這些皇子們還要參加其他各種朝見、祭祀等活動,其中的枯燥無聊可想而知。


這些統統不能讓有點滑頭的朱棣產生很大興趣,慢慢地,他就成了班級中的差生,與班長兼學習委員的朱標同學那簡直沒法比。


如果說還有能吸引他的事情,那就是習武強身。朱元璋很重視教育的全面性,力爭讓這些皇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學習儒經之餘,讓朱棣和兄弟們都穿上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三分之二的路騎馬,三分之一的路要步行。年齡再大些,這些皇子們還要不時地到演武場上練習武備,以健體強志。朱棣可能對這些個比較感興趣。


轉眼間,朱棣已經十一歲了,此時皇家又添了幾個新成員。也是在這一年(1370),朱元璋同志決定——封藩。


看到這兩個字,你或許會心頭一震,感覺要出事。


恭喜你,這說明你有歷史的敏感。


封藩,就是把各個兒子(除了老大,老大得待在京城等登基)分封到祖國大好河山各地當藩王,以「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為久安長治之計」,說得簡直太誘人了。多麼美好,多麼值得憧憬啊!


慢慢走著瞧吧。


在發布的正式詔諭中,朱棣被封為燕王。除了燕王,朱元璋還封了其他九個王,輩分最低的是從孫朱守謙(朱文正的兒子),封靖江王。


這時,十一歲的孩子朱棣已經變成王爺朱棣了。


要說封藩這事兒,朱元璋同志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漢朝的「吳楚七國之亂」和晉朝的「八王之亂」事件,朱元璋同志難道都忘了嗎?


可見,哪怕是歷史這樣的副課都很重要,都得努力學好,偏科要吃虧的。


當時,有很多大臣看到了這樣做的危險,可是敢站出來說話的人不多。


不多並不代表沒有。於是,膽子大的解縉站出來了,一針見血地指出:分封勢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吳潞濞之虞。


翻譯一下:分封藩王容易造成地方威脅中央,弄不好就會像漢朝那樣導致叛亂啊!


厲長指的是漢高祖劉邦的少子、淮南厲王劉長。劉長被封淮南王,文帝時,這哥們兒越來越張狂,公元前 174 年,竟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圖謀叛亂,事泄被拘,被廢王號,謫徙途中開始絕食,死了。


吳潞濞是說劉邦的侄子劉濞,被封為吳王,稱為吳王濞。劉濞後來造反,喊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著名口號,引起七國之亂。


說得更坦白更大膽的大概就是那個平遙縣的訓導葉伯巨了。洪武九年(1376),葉伯巨上書言事,狂批朱元璋同志「太過者三」,第一條就是分封太侈:「……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觀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


不用解釋了,地球人都懂。


偏偏朱元璋同志不懂。看到這份上書,氣得七竅生煙,娘的,這不是離間我們一家骨肉嘛!老子非親手射死他不可!


葉伯巨終於為此事死在了獄中。說實話的代價很大,很大。


很多年後,朱棣同志應當會在內心深處狠狠地感激他老爹:雖然害我跑了大半個中國,值!


當時的朱棣還沒有這種想法,他還得慢慢熬。


洪武九年(1376)二月,十七歲的朱棣有了自己的老婆——燕王妃,當然不是自由戀愛的結果,而是他老子朱元璋代勞,選的是名將徐達的長女。


虎父無犬女,這位徐姑娘會給朱棣帶來驚喜的。雖然被剝奪了自由戀愛的權利,朱棣多年後還是要感謝他老爹的這個英明選擇。


有了老婆後,十月份,燕王朱棣和秦王、晉王、吳王、楚王、齊王等人受命赴中都鳳陽治兵講武,在實踐中學習軍事。


朱棣同學,用心學吧,這會對你很有幫助的。


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朱元璋又封了五個皇子為王,並改封吳王朱橚為周王。


洪武十三年(1380)春,學習結束後的朱棣已經從鳳陽回到南京,三月受命就藩北平。


這將是朱棣一個新的起點,終點是北平。


數年後,他的起點和終點將會顛倒。


朱棣興奮地踏上了北上的路。早晚他還會回來的,我們就不必為他送行了。


北平,很具有地緣優勢,看來,朱元璋還是比較器重這個兒子的,將北平分給了他。


而且,朱棣的王府就是元朝的舊宮,那規制是和天子相同的,這是違反規定的呀!可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拆了重建吧。


沒辦法,朱元璋只好告諭其他幾個王爺:「你們不要和老四攀比,老四的王府是元朝的舊宮,為了節約起見,就直接拿過來用了。可是,你們新建的王府那可要按規定來建設!」


比朱棣早就藩兩年的二哥秦王朱樉和三哥晉王朱棡,則分別去了西安、太原。


朱棣同志二十一歲,風華正茂,史載:「王貌奇偉,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成祖本紀》)


說朱棣長得帥,鬍鬚都很美,更關鍵的是他有勇有謀,胸懷韜略,能以誠待人。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一代賢后馬皇后辭世。


朱棣聞訊後,迅速回京師奔喪。喪事完畢,這些藩王們還得馬上回自己的封地,無法在京師長久停留為敬愛的馬皇后守喪,於是朱元璋選了一些僧人隨各位王爺回封地,以便為馬皇后誦經薦福。


這個時候,有位僧人和朱棣很談得來,朱棣選了他。


他就是道衍,俗名姚廣孝。


姚廣孝,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 1335 年,從小好學。十四歲出家,取名道衍。


道衍學習的範圍很廣,除了傳統的儒家之學,他還廣泛涉獵佛、道、兵家之學。


做了和尚,道衍卻選了一位道士席應真做老師。之所以這麼干,是因為他想跟席應真學習陰陽術數。後來,盡得真傳,和東邪黃藥師有一比。


有一回,他游嵩山寺,遇到一位看相的(後來官至太常寺丞),名叫袁珙。袁珙見了他,驚呼:「你這個和尚太奇特了!三角眼,形如病虎,一定天性嗜殺!是劉秉忠之流的人物啊!」


劉秉忠是元朝初年輔佐忽必烈的一位高僧。史載,劉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精《易經》,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術,無不精通,論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非常賞識他。


一般人聽了袁珙這個評價,不罵娘算是客氣了,可是道衍聽了袁珙的話卻大喜。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道衍是怎樣一個和尚,他不會甘於淡泊的。


於是,他跟隨燕王朱棣來到了北平,先到大慶壽寺做了住持。大慶壽寺離燕王府很近,從此道衍成了燕王府的常客。名義上他是來為馬皇后誦經薦福的,實際上他漸漸成了朱棣最重要的謀士。


掛羊頭,賣狗肉。


回到北平的朱棣,很長時間沒有再回京城應天。直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九月,燕王朱棣才和其他幾位藩王進京朝見了一次。


朱棣是一個做事謹慎、城府很深的人。


一次,藍玉打算將俘獲的幾匹戰馬獻給朱棣,可是遭到了朱棣的拒絕。因為如果讓朱元璋知道了這件事,肯定會認為他結交大將,心懷不軌;何況,藍玉是個什麼樣的人,朱棣心裡一清二楚,要想他不出事,實在有點難。


幾匹馬重要,還是朱元璋的信任重要?朱棣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這個黑鍋背不得!


朱棣行事小心謹慎,有知人之明,干起架來卻毫不含糊。


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初三,老百姓還在忙著拜年串門走親戚,勞模朱元璋卻已經開始上班了。


逼他這麼早就上班還不給加班費的是他的老牌干架對象(可以稱為「架友」吧):北元。雖然被藍玉徹底擊垮,大部隊沒了,但游擊隊還是存在的,家裡揭不開鍋時,就到朱元璋家裡搶一把。


北元現任游擊隊隊長是太尉乃兒不花,朱元璋對這個游擊兼搶劫隊隊長沒什麼好感,所以,決定趁著剛過完年干他一票,讓他們歇幾天,免得經常到自家北門騷擾。


這次,朱元璋並沒有派出一些老牌戰將當統帥,而是選擇了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可能朱元璋想要檢驗一下他們長年學習軍事的效果,培養一下自己的兒子,好讓他們成長為名將,替代那些垂垂老矣的老牌部下。外人畢竟不如自己的親兒子可靠。


於是,正月初三,朱元璋給朱棣和朱棡下了命令,晉王朱棡率領西路軍出山西打擊北元游擊隊;燕王朱棣率領東路軍出擊,朱元璋沒忘給他選一個好前鋒:潁國公傅友德(征虜前將軍)。


傅友德我們(還有北元人)都比較熟悉了,猛人,知名度很高,就不多做介紹了。


朱棣的興奮可想而知,終於可以實戰一下子了,恰如南宋某著名愛國詩人所說:絕知此事要躬行。


打仗是怎麼回事,紙上談兵是不行的,是嚴重不靠譜的。朱棣,把握好這個機會吧!


興奮的朱棣帶著隊伍踏上了征程,他騎著戰馬,看著這些披堅執銳的將士們,聽著戰馬嘶鳴,不禁熱血沸騰,壯懷激烈。心想:自己一定不能辜負父親所託,徹底打垮北元,把我的能力展示給世人!


我要成為真正的沙場名將!


三月初二,朱棣領兵出長城古北口。


和藍玉征討北元時遇到的情況很相似,現在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找到干架對手。


人家畢竟是一支只有萬把人的游擊隊,不禁打,知道你們大軍駕臨,躲幾天饑荒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朱棣派出了偵察騎兵,最終找到了一直和他玩躲貓貓的朋友,北元游擊隊。


事實證明,躲貓貓是很危險的遊戲。


這個遊戲已經開始。


天下著大雪,覆蓋了朱棣和他的大軍的征衣,白茫茫的隊伍看起來就像一條蜿蜒的白龍。


這條巨龍突然放快了行軍速度,馬踏飛雪。朱棣一馬當先,他激動,興奮,腦海中不停地浮現出藍玉的身影。


是的,藍玉。不管藍玉的品行怎樣,如何驕縱,誰也不敢否認,他是真正的名將。


此時的乃兒不花正和他的游擊隊駐紮在迤都山避風雪,他打的譜和脫古思帖木兒差不多,想把明軍熬走。


他的願望實現了一半。因為,和朱棣一起進軍的還有他的三哥晉王朱棡,朱棡在這次軍事行動中很丟份兒,竟然心懷畏懼,不敢深入進軍,到大漠邊上打了回醬油就回家洗了睡。


朱棣比較較真兒,頂風冒雪地來了,帶著他的精銳部隊,帶著他的萬丈雄心。


明軍和游擊隊遭遇,乃兒不花和他的游擊隊蒙了,看著這群如狼似虎的明軍,以及他們手中寒光閃閃的馬刀,著實不像來搞聯誼,心想:這回死慘了!


可是,憤怒的明軍並沒有猛撲上來,像藍玉上回遭遇脫古思帖木兒。制止他們撲上去的恰恰是他們的主帥,朱棣。朱棣命大軍圍了上去,然後就地駐紮。


難道他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是來和北元游擊隊搞軍演?


不是的。


這才是朱棣可怕的地方,過人的地方。


他派了一個人去招降。這個人叫觀童,他還有一個身份:乃兒不花的朋友。


局勢很明顯:投降,優待;反抗,自有馬刀伺候。


乃兒不花是個明白人,降了。


朱棣完成了他的任務,以一種更完美的方式。


在這一點上,他甚至超越了藍玉。在唾手可得的勝利面前,他完全可以命憤怒的大軍展開屠殺,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想解決得更徹底。


朱棣,是一個能極力剋制自我的人。這樣的人,才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朱棣帶著乃兒不花及他的游擊隊、游擊隊家屬,外加數萬頭牲畜,凱旋而歸。


對這一出「迤都山剿匪記」,朱元璋非常滿意,以後出征之事,就多交給燕王,並讓他節制沿邊部隊。朱棣聲名鵲起。


有能力,有聲望,接下來就是野心的膨脹;加上道衍的鼓動,不難想像朱棣的內心。


有一件事證明了這一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六月,燕王府來了位稀客:趙浚,說他是稀客,因為他是從朝鮮遠道而來的。


作為使臣,他的任務是到應天為朱元璋祝壽,順路先去了北平朱棣那兒坐坐。


朱棣見稀客光臨,就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宴會招待。只和朱棣吃過一回飯的趙浚,離開燕王府後,對隨從們說了一句這樣的話:「燕王有大志,大概不會僅僅滿足於做一個藩王!」


不做藩王,那會是什麼?地球人都知道。


洪武二十五年(1392),作為朱元璋接班人的皇太子朱標去世了。


四個月後,朱元璋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棣和晉王、周王、楚王、湘王等人趕赴京師朝見。


要說朱棣一點想法都沒有,那是不合實際的。老大不在了,老爹你怎麼也得考慮一下他的弟弟們啊!


可朱元璋根本沒打這個譜。朱棣的鬱悶是可以想像的。可是,他除了鬱悶,能有什麼辦法呢?


洪武二十六年(1393),馮勝、傅友德備邊山西、北平,朱元璋命他們的隊伍都要受晉王、燕王節制。


第二年(1394),一向以猛著稱的傅友德死了,被朱元璋同志找了個借口胡亂幹掉了,說起來這事兒朱元璋做得太不地道。


晚年的朱元璋嗜殺,傅友德因自己功高也十分擔心(看來功高未必好),定遠侯王弼告訴他:「皇上已經年老,早晚會把我們全部殺掉,我們得自己想想辦法(合縱連橫)。」這事兒卻讓朱元璋知道了。


有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傅友德沒有吃一道菜,朱元璋就指責傅友德不敬,並說:「叫你兩個兒子過來。」傅友德離席。朱元璋又叫衛士傳話:「乾脆把他們的人頭帶過來吧。」


很快,傅友德拿了兩個兒子的首級過來。朱元璋卻說:「你怎麼突然變成這麼殘忍的人啊!」傅友德從袖中抽出匕首,說:「你不過是想要我們父子的頭罷了。」於是自刎。朱元璋大怒,流放傅友德家屬到遼東、雲南等地。而經常和傅友德一起發牢騷的王弼也隨之被賜死。

古大將創主之功業,得以令終者,代有幾人哉!

——張岱《石匱書》

這個時候,朱元璋身邊顯赫一時的戰將已經近乎絕種了,像藍玉這樣的新秀,也已經被幹掉一年多了。


殺吧,希望你們的死能換來大明的江山永固!


朱元璋是這樣打算的,當然,做得也相當徹底。


可是,有句話這麼說——話不能說死,事不能做絕。


留點餘地,總會有好處的。


可朱元璋明顯沒有打算這麼干。


洪武二十八年(1395),馮勝也沒躲過朱元璋的屠刀,被幹掉。據《明史》記載,馮勝被殺的原因是:「太祖春秋高,多猜忌,勝功最多,數以細故失帝意。」


就是說,朱元璋老了,猜忌心持續看漲,馮勝功高震主,幹掉他是必須的,理由是無所謂的。


而朱元璋的發小湯和也在這一年死了,病終。太讓人驚訝了,竟然還有沒挨刀的!這就要歸功於湯和這人的低調了。


看來低調一點,是有好處的。


低調,低調,再低調。


洪武三十年(1397)冬,朱棣的二哥秦王朱樉病死,洪武三十一年(1398)春,三哥晉王朱棡病死。老大朱標死得更早,朱棣成了諸王中的老大了。


而朱元璋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下,病情迅速惡化,並於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辭世。


朱棣聽說父皇駕崩,帶著自己三個兒子和一些將士,迅速趕赴京城奔喪。可是,快趕到淮安時,朱棣遇上一個人,這個人也叫潘安。


之所以說「也叫潘安」,因為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西晉)還有一個更為有名的潘安。這個潘安雖然不出名,但他的到來,著實讓朱棣鬱悶了一回。


潘安隨身帶了一樣東西,勸朱棣再打馬回去。


他帶的這個東西是朱允炆給的一道敕符,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大明帝王的三張面孔

王坤

閱文出版社

¥8.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11-0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知乎用戶知乎用戶能打仗、心眼多、人聰明,但是心眼小、疑心重、不厚道,像爹但是不如爹那麼能幹,待人接物方面比較差,缺愛尤其是缺母愛。


能打仗、心眼多、人聰明,但是心眼小、疑心重、不厚道,像爹但是不如爹那麼能幹,待人接物方面比較差,缺愛尤其是缺母愛。

「路出榆關幾十程,詔書今到土番城。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統山河屬大明。天上遙瞻黃道日,人間近識少微星。姓名不勒陰山石,願積微勛照汗青。」

這首《吐爾番城》,是明代官員陳誠所作。作為外朝地方上的政務官員,陳誠在永樂年間,有屢次與中朝官員護送哈烈、撒馬兒罕、俺都淮等國朝貢使臣回國的經歷。

有聽說新疆是清代新開拓的領土的朋友,是不是很驚訝,陳誠會在吐爾番城作出「一統山河屬大明」?這是不是顛覆了現有的歷史認知?

陳誠所做之詩,很難去與東林黨領袖錢謙益(江湖人稱「水太涼」)擔任副總裁所編修的《明史》去呼應,但卻能與《明實錄》所記錄的事迹去相互對應。

那麼接下來,就來初略看看《明實錄》中的明代。

首先簡單介紹下明代的行省制度,方便大家從制度上去理解《明實錄》中的明代。

明代行省三司是:都指揮使司(指揮使為正二品),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為正三品),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為正三品)。都指揮使司是省級軍事總機構,負責軍政;承宣布政使司是省級民政總機構,負責政務;提刑按察使司是省級司法總機構,負責法務。

依《明實錄》記錄,在中央「五軍都督府」,亦是一直名列六部、都察院之前。就更不要提都督府都督官居正一品,而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官居正二品這事實。

明初是法家制度占絕對統治地位時期,而法家在本質上就是軍功至上的制度。這也就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麼三司,會是以都指揮使司為首;也解釋了在永樂元年,朱棣解除海禁之時,為什麼只是單單敕諭福建都司?(詳見《明太宗實錄》註:明成祖的稱號,是嘉靖皇帝後來改的,之前朱棣一直被稱之為明太宗)……

用儒教的那套價值觀,來評價法家佔主導地位的明初人物與事件,說文不對題還是輕的。

這也同時表明,明太祖設立了大寧都司,即有大寧行省;明太宗設立了奴兒干都司,即有奴兒干行省。

關於大寧都司,雖然在明太祖早期是省一級都司,但他後來在洪武二十年九月,將大寧都司改為北平行都司。這也不僅僅是簡單的改名,北平行都司是中原(中原在古泛指河東、河南、河西、河北)北部(今日河北、北京、天津)、北方東南部,即漠南、漠東(遼東行省、奴兒干行省、大寧行省)這幾個地區的大區都司。

永樂元年,朱棣為北征西狩,長期駐守於北京,這就使北京成為行在。故才撤銷北平行都司,復設大寧都司。之前北平行都司的這幾個行省管轄權,則歸於行在後軍都督府。從此,在永樂、洪熙兩朝,五軍都督府即與行在後軍都督府並存。這也是《明太宗實錄》中朱棣出征在外時,將自己稱為六軍統帥的由來。

因大寧都司衙門內遷保定,就說明代放棄大漠,真是不得不服那些張口就來之人的邏輯。先不說第一次北征的漠北之戰、漠東之戰;第二次北征的漠西之戰;第三次北征的漠東之戰的性質。真弄懂《明太宗實錄》太宗第一次北征的地名,並知明廷只是將大寧都司衙門南遷至保定,衛所並沒有隨之內遷。

就連《明史》志第十六(四)都有說:景泰四年,泰寧等三衛乞居大寧廢城,不許,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水太涼」這種人,任副總裁編修的《明史》能說出「三衛曾乞居大寧,明廷不許,令其兩百里外去居住」這話,就足以證明:大寧仍在明廷的控制之下。否則兀良哈三衛,壓根就用不著去乞居。註:兀良哈便是日後的清軍主力,這也是「水太涼」等正人君子為什麼會在《明史》說「兀良哈三衛協助朱棣奉天靖難"的真正原因 )……

事實上,奉天靖難的騎兵多來自張玉部下。張玉之前為元樞密院知院(元軍方二號人物)。張玉戰死後,其祭文是由明太宗朱棣所作,這也是明太宗惟一所作祭文……在奉天靖難前夕,燕王朱棣曾表示:「吾倚玉足濟大事!」;在永樂年間,明太宗更對眾功勛表示:「張玉才備智勇,論靖難功當第一」。明仁宗朱高熾亦如是評價張玉:「張玉識見謀略,卓然老成,非諸侯所及,且端方有匡直之益,誠難得也。」張玉在元沒有其他記錄,明太宗朱棣為其所寫的祭文,也已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但張玉與王保保不但同樣官拜樞密院知院,也同樣是河南人。張玉是王保保在歷史消失之際,突然橫空出現的人物……高麗大臣李穡,曾為王保保寫詩:「「丞相河南是玉人,當時廷議去非秦。圓圓長白山頭月,獨照中原一將臣。 ……在古代,更名是莫大的恥辱。但被天子賜名,卻是莫大的榮譽。

再說說漠東的奴兒干都司部分領地,永樂元年至宣德八年(1403~1433年),明朝先後將堅河衛(今額爾古納市和根河市)、海剌兒千戶所(今海拉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嘔罕河衛(今倭肯河流域)、哈拉哈所(今哈拉哈河一帶)、只兒蠻衛(海拉爾河流域)、阿倫衛(今阿榮旗境)、阮里河衛(今扎蘭屯市境)、哈剌孩衛(今新巴爾虎左旗境)、哈刺哈所(今阿爾山市境)、木塔里山衛(今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浩特市境)。以上衛所轄區相當今呼倫貝爾盟和興安盟大部地區,均隸屬奴兒干都司。而奴兒干其都指揮使司衙門,更是直接設立在特林(今屬俄羅斯)。從這數據來看,非但沒有收縮,反而是明顯的擴張。

另萬全都司(明宣宗時期建制),也有管轄漠南部分領地。(大漠在明,至少不下於一千萬平方公里。)

漠東的縮小,則在於《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等條約。清代漸漸將奴兒干行省部落的居住地一一贈與友邦,而最終縮小為今日的黑龍江、吉林、內蒙東部。

至於說朱棣有海禁,更是荒唐得令人髮指。

明初,明太祖設置了太倉黃渡市舶司,不過在洪武三年即被廢除,原因是太倉(蘇州)與京師(南京)的距離過近,擔心在太倉設置市舶司不利於國家安全。此後,為管理朝貢與貿易,明太祖朱元璋在遠離京師的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和廣東廣州設立了三處市舶司,從而奠定了明朝市舶司的基本格局。洪武七年九月,由於倭患嚴重,明太祖便停罷這三處市舶司。後,明太祖更是嚴令「寸板不許下海」……

明太宗朱棣即位後,一改太祖保守的對外政策,除了命鄭和率艦隊出海主動剿滅倭寇,還在永樂元年即下令恢復了浙江、福建和廣東的市舶司,並且在永樂三年又分別在三市舶司基礎上修建了安遠、來遠和懷遠三處驛館。後,明太宗朱棣繼唐後收復安南,設立交趾行省後,明帝國更是於永樂六年,曾在交趾行省雲屯(今越南東北部廣寧省。距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下龍市,約五十公里的雲屯島縣),設立市舶司。後又在當時的雲南界內即順化、新平設置市舶司……

至於蘇州市舶司?朱棣一登基,並著手清淤大運河,所以蘇州市舶司在永樂四年,則成了軍事化以及與西洋貿易的巨港。

從《明實錄》來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在於剿倭、征服與開闢「海上絲綢之路」。下西洋的寶船雖然是分別在福建、浙江、直隸(今江蘇、安徽、上海)三地構建,但鄭和每次下西洋,都是從蘇州太倉市舶司出發……

如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後,永樂皇帝便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亞,設舊港緬甸宣慰司。而與西洋貿易,更是支撐了明帝國的四方戰事、清淤大運河、各種水利工程、賑災。

至於《明實錄》的真實性?鑒於每本明實錄,都在序言記載將其永久藏於金匱石室,只給皇子皇孫借鑒參考。儒生說其文過飾非,根本就是一戳就破的謊言。試問一句:這世界,哪有不公開對外的文過飾非?

至於明太宗北征之敵,是哪些人?北征的目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明太宗實錄》自己尋找答案。作為其監修者張輔,他本身就是親歷者;作為明帝國太師(軍隊統帥兼執政大臣)與當時的五軍總兵官(戰時,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統稱為五軍大營。例如京營三大營皆分為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張輔更有能力將此準確描述出來。

再談談朱棣在位期間,所作的事情吧?畢竟實打實的事迹,才是衡量一個時代或人,是否偉大的標準。

永樂年間,日本繼唐後再次向中國稱臣(此敕令(聖旨)來自於日本博物館。源道義就是統一日本的足利義滿,當時日本國的實際統治者)

;交趾繼唐後,再次回歸中國;北征打得四大汗國,全部向永樂皇帝稱臣(帖木兒帝國滅伊爾汗國,金帳汗國也向帖木兒帝國稱臣。而將帖木兒帝國一分為二的帖木兒之孫與之子都分別向永樂皇帝稱臣);鄭和下西洋的征服戰爭,更是打到了非洲。

這絕非僅僅能用一句「將士用命」,就能做到。沒有一個強大經濟體為其供血,沒有一個領先於時代的科技作為保證,這無異於痴人說夢。

說到科技,明史專家郭沫若、吳晗等人,原本是發掘明太宗陵墓。但卻一直無法找到其準確入口,最後才發掘萬曆皇帝的陵墓。從此事上來看,足見太宗時期的科技技術遠超於萬曆時期。

至於為什麼科技會退步? 據史料記載,在明初,那個以打壓商業、將科技視為奇淫技巧、歧視女性、崇古、以假大空而聞名的儒教,還在懷念元順帝對他們的寬鬆與重用。(讀讀明太祖的「大誥」,便知道儒生在明初的真實地位如何。)

而自嘉靖後,儒生才漸漸掌握了權力。(明英宗時期,儒生雖然也得以短暫掌權,但在明代宗與明憲宗掌權後,卻將其擱置一旁,因此算不上完整地掌權。中興大明(功績:在比崇禎更惡劣環境下,不僅能做到成化犁庭、還能收復河套)的明憲宗甚至將《資治通鑒》的儒教教義,全部刪除。詳見《明英宗實錄》與《明憲宗實錄》)

明太宗朱棣能在他在位期間,做到這些,說其雄才偉略是絲毫不為過的。這可能也就是,有說永樂大帝,是中國最後一位世界性大帝的原因。

篇幅有限,最後只將奉天靖難中後期的中軍主將、平安南及北征總兵官、太師、英國公、監修三代實錄的張輔在《明太宗實錄》對朱棣的評價,單獨列出:

上尊謚曰:體天弘通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號太宗。十二月庚申,葬長陵.

上在位二十有三年,壽六十有五.

上外嚴內仁,而雄才大略、修理精密、知人善任、使推誠待。下凡所委用,非浸潤所能間; 讒諛之人,終見疎斥; 矜過誤略小罪,不以一眚掩眾善,不以私愛蔽大惡。聽言之際,明睿所照,不待其盡洞見底;蘊幾剛果,裁製事事數語,而決與下;人言開心寫誠,表裡明白,重刑獄死罪,至四五覆奏 ;隆寒盛暑,必疏囹圄淹滯;用兵善以擊中 ,料敵審勢豫為 ,方略開闔、應變機智、如神臨敵,對陣度急間暇至於決戰,氣勢橫溢率身先赴敵 ,而未嘗有所傷。 自大將至偏禆小校悉識,其能否勇怯臨陣指使,各盡其用;而下與士卒同甘苦,士未飲食不先飲食,所獲敵將悉解其系諸左右。 信任不疑有功者 ,必嘗故人皆感悅 ,爭效死力。至命將出師,皆指授方略,能遵者靡不克捷。

意譯:先帝外表嚴厲,實則內心仁愛。而且雄才大略、聰明慧智,用心精密、知人善任、使推誠待。一旦委任將領,即秉承用人不疑方針。對那些阿諛奉承之人,先帝不僅遠離,而且經常對其痛斥。先帝從不以臣子一個錯誤,就將人的功業一筆抹殺;更不會因心中偏愛某臣,因偏聽偏信,而致使其成為權臣。

君臣議事之時,先帝能讓諸臣各抒己見,然後綜其長,而制定出詳細的戰略。帝一旦做出抉擇,更是能用短短几句淺顯易懂的話,匯總為敕令。臣子若還是不懂,帝總能不厭其煩地將其說明。

帝雖集大權於一身,但對死刑犯的處理,卻格外慎重。沒有四五次的複審,帝從來不將其定罪。天下若出現酷暑酷寒,帝必竭盡所能,以解黎民之苦。

帝臨陣之時,每次能讓敵人在自己所決定的時間和地點來與自己決戰,然後一擊制勝,這種匪夷所思的製造戰機的能力,讓帝在軍中有著戰神之稱。

帝作戰雖一馬當先,但卻從未受過傷。對將領的任用,帝亦能各盡其能。甚至連普通小校的名字,帝都能一一叫出。

而且帝能與士卒同甘苦,在士卒沒吃飯前,帝從不獨自先吃。作戰但凡有繳獲,帝也是從來不留一物,皆賜給左右。

帝更不疑功臣,因此將領們,個個皆願效死。

之後命將出征之時,帝都有傳授戰略方針,但凡遵守帝戰略方針者,從來就沒有敗過。

上雖善用兵而下不殺為主 至不得已殺之必累日 弗樂初靖難之師出凡得敵兵皆縱之既度淮所至景附入京之日市不易肆故不四載掃除奸凶平禍難再安 宗社既為所推戴 勤政務早晚臨期率漏盡十刻乃罷 深知下人艱難 凡所役使撫綏周備四方上水旱災傷必遣人巡視 賑恤 遇奉邊警及軍機重務雖夜中 必興召群臣定議 行之不稽 頃刻總攬權綱無專擅之臣 愛重名爵軍職又論功一資半級不輕畀賞功 率厚而均遇災變必求 言雖疏賤苟有所陳皆得造榻前自達言苟可采欣然納之否亦不罪博學好文於禮雖不泥古往往默契古人訓諭子孫以學問為務數自著書貽之動累萬言反覆明切於祭祀誠敬齋戒必慎旦暮必恭謁奉先殿時物未薦新尚膳者不敢以進厚於宗室賚予常過無不及諸弟侄有縱越禮法必訓諭使改不曲為之隱曰庶幾保全之也罪惡著甚如榑如橞雖免為庶人其所資一毫皆歸之飲食衣服之奉悉如舊嚴肅宮壼不事姑息外戚有過率正以禮法於宦寺小過必懲與廷臣論事其侍衛左右者悉引避鑒前代之失保全功臣推誠待之恆垂訓戒有過不為曲隱必明論之使改不改者或斥家居或頌繫之或謫立功無幾即釋之其能改者待之加厚未嘗宿怒故當時功臣奉法雲敬老重賢禮遇儒者萬幾之暇相與討論治道意甚者洽愛才惜士有一藝之長必用之臨軒策士屢擇其尤者命就文淵閣盡出中秘書俾進學而親飭勵之進士中有才識者不次擢用 上性不嗜酒常服浣濯衣雖小物愛惜不妄費戒驕溢郤禮官請封禪禮官數因祥瑞致賀必降敕戒勵。

疾,鮮御外朝,政事悉付皇太子決之。至軍國重務,必自決。左右或勸 ,上:少自逸者, 祖宗付畀之重,一息不絕,其敢怠?為政一循太祖舊規,申明法制。

(帝晚年疾病纏身之際,對於外朝政事,皆交付皇太子處理。但中朝的軍國大事,向來是帝一言決之。大臣中有人勸帝,身體不適,宜安心養病。軍國大事,是否也讓皇太子出來幫下手。帝答:「人一旦不去處理麻煩,就容易生出安逸之心。我乃太祖之子,只要我一息尚存,對軍政就不會起懈怠之心。帝為政之道,亦如太祖那般,申明法制。)

修述禮樂躬謁孔子幸太學廣召天下方聞博雅之士搜羅古今著為大典表章正學集四書五經惟理大全垂訓萬世德威廣被四裔君長無間大小遠邇朝覲貢獻請授官爵於闕下者無虛日

海外若榜葛剌(孟加拉)、滿剌加(印尼)、忽魯謨斯(伊朗)等處,新受朝命為主者,殆三十國。東踰遼水,韃靼、女直野人、兀良哈之地,立行都司、衛、所,設官統治幾三百處。直西(漠西。漠西不是只有瓦剌一個部落,準確地說瓦剌只是漠西最大的部落。終明一代,瓦剌雖屢有叛變,但絕大多數時候是歸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瓦剌從來沒有降過清)部落數百種,皆重譯來附,其請置官府者蓋三之二;西南羌夷,建宣慰、宣撫、安撫司及軍衛郡縣,視舊增益數倍。安南為逆,一舉削平之,而郡縣其地;獨北虜反覆,數為邊患,親率六師征之。驅諸絕漠之外,虜遂不敢南。

向蓋唐虞三代以來若漢之高帝世祖唐之文皇宋之太祖其寬仁大度聰明文武閎遠之規乾剛之用 帝皆兼而有之是以功烈之盛前古鮮儷焉


明成祖面部復原圖

明成祖是個殘暴的皇帝,但他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

明成祖時期武功昌盛,明成祖除了出擊越南,將越南納入明朝版圖,設立交趾布政司之外。明成祖還親自五入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後的韃靼與瓦剌(都是蒙古人政權)。明成祖冊封瓦剌三王,使與韃靼對立,等到瓦剌興盛後又助韃靼討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獨大,達到控制蒙古的作用。

在北方,明成祖派遣亦失哈安撫位於黑龍江下游的野人女真/尼夫赫人/阿伊努人。並在黑龍江下游東岸設置奴兒干都司,擴大明朝東北疆域,亦失哈的明朝船隊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視察庫頁島,宣示中國對此地的宗主權。

在西方,明成祖設立哈密衛。此前,察合台汗國的後裔們持續向中國進貢,同時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中官李達等官員出使帖木兒帝國,使團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十月,抵達帖木兒帝國國都赫拉特。

在海洋上,明成祖命令鄭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前六次均在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派遣,明朝艦隊足跡遍布東南亞/南亞/西亞地區,還於馬六甲建有基地。明朝艦隊最遠到達東非的索馬利亞/莫三比克/肯亞。

此圖為明成祖時期中國的大型探險活動路線的示意圖:藍色線條表示亦失哈船隊的路線,黑色線條表示鄭和船隊的路線,綠色線條表示陳誠使團的路線。


這是我死去的的第十七年,

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鄭和領命率王師第六次出使西洋,熾兒即位登基大赦天下詔以1425為洪熙元年。還有陛下第五次親征蒙古歸途駕崩於榆木川。

我與陛下年少相識。洪武九年,蒙太祖賜婚,共結連理。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我也曾鼓動陛下延春宮中飲酒千盞,看他酡紅了臉,逼他在皇天后土下許下「生既為同衾,死當攜手歸」的誓言。

永樂五年,我很遺憾沒有隨陛下北巡,從此天各一方。

在我死後,我固執的希望他能夠拋下當年的戲言,即便我將與他闊別十七年不見。

但我會在三生池邊等他,等他一路斬荊披棘,平定天下,成就功名偉業再來會我,再與我一同轉世。

為此,我焚香禮拜,在忘川河邊日日祈禱。

一切都在我死後的第四年改變了,那是永樂九年,蒙古韃虜死灰復燃犯我邊境。天朝子民望著長城外喟然長嘆,前朝屈辱歷歷在目,大明江山籠罩在一片陰霾中。

我只是隱約聽說陛下是要親征的。他在太和門慷慨陳詞,擲地有聲,讓滿朝文武躁動的心有了棲息之所。我知道他是為了太祖畢生拼殺下來的江山不被辜負。

但我很憂心。終於那一年,我下定了決心,終結了漫長的等待,選擇了轉世。五征蒙古,山海關外,涼風徐徐,一片金戈鐵馬。陛下終於得償所願,蕩平漠北。

班師途中,我終於可以見到他了,風和日麗的午後,我慢慢的掠過他的耳際,捲起鬢邊的碎發,他翻著書筒,劍眉微蹙,時光銼去了他年少時的銳氣,我看見他滿頭銀髮,寂寞如雪。

在碧空如洗的天氣,我很少能見到他,要到風雨交加,大雨傾盆的日子裡,我才真的可以肆無忌憚的在天地間穿梭。

他一出門,我便可以與他撞個滿懷,我呼嘯著從他的衣袖間穿過,這時,他衣角颯颯,臨風而立,我撞翻一樹梅花,撲了他一身還滿。

後來我聽說他得了風濕,隨行御醫也束手無策,每到陰雨天都疼痛難耐,我從此再也不盼望陰雨天了。我希望他能平安回到京城,即便不能常常見他了。

希望終究落了空,陛下沒能回到紫禁城,永樂二十二年,他跟這個王朝做了最後的道別,薨於塞北草原。

走時,我怕驚擾他,躲在桑樹後面沒有現身。樹葉枝落被吹得沙沙作響,我依稀看著他已經很憔悴了,如玉山將崩,青松欲倒,我聽見他的嘆息如風卷落葉般蕭索,他說:「生既為同衾,死當攜手歸」,這是我死的時候留給他的話,是我與他跨越生死的約定。

我真想哭,卻不會哭。我真想飲酒,可我也不會飲酒。就在水面上掀起一陣漣漪,把細小的水花淺嘗輒止。我真想躺在船上,帶著年少久遠的夢壓滿星河,可我也不會躺下,我只會發出呼呼呼的聲音,掩過陣陣傳來的悲怮聲。

後來,陛下去了奈何橋邊,問孟婆:「明成祖仁孝皇后若今居何乎?」孟婆答曰:「永樂二十二年,她化作一陣東風轉世去了。」

生既為同衾死當攜手歸的誓言猶在耳邊,可我與陛下,再也不復相見。榆木川中,沒想到竟是永別。

我在人世遊盪了整整八百年了,陛下的名字時常聽人說起,靖難之役,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裹挾著塵封的記憶撲面而來,我總聽不夠。

部分內容節選自嗣音同學關於「這是我死去第十年」中的回答


早有奪嫡之心,但表現得則很淡定,這才是可以成大事的人。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明朝的第三個皇帝,他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上奪取了明朝的最高統治權,雖是篡位登基,但他的文韜武略都值得後世稱讚,是我國歷史上一位了不起的皇帝。

政治上

1、進一步削藩。

朱棣自己就是藩王造反成功,因此奪位之後怕別人有樣學樣,因此在朱允炆的基礎上進一步削弱了各藩王實力,完成了朱允炆未竟的事業,不得不說很具有黑色幽默。

2、廠衛監察。

為了加大皇權,增強監督力量,朱棣恢復了錦衣衛,同時增設了東廠,明朝特色的廠衛政治就此開始。

3、完善官制

朱元璋時,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巨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朱棣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

4、遷都北京

北平是朱棣興王之地,朱棣在此經營多年,統治比較穩定;同時北平交通便利,形勢險要,是漢蒙各族貿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與軍事要地,定都於此不僅可抗擊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進一步控制東北地區,由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全國統一。

軍事上

1、北擊蒙古

朱棣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從1410年(永樂八年)開始,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這次北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後來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徵得勝回朝途中病逝。

2、南征安南

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朱棣於1406年至1407年期間派兵攻打安南,最終安南獨立,明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從此朝貢不絕。這場戰爭最後以明朝勝利、胡朝滅亡告終,越南被併入明朝領土,標誌著安南屬明時期的開始。

文化上

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型類書,至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編成《文獻大成》,即《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十八世紀中葉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

外交上

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乘「寶船」六十二艘,遠航西洋。明朝艦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錫蘭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返國。以後又於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間,先後七次出海遠航,經過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明史·成祖本紀》: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本回答來自於公眾號:「七天大聖說」,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果喜歡可以關注。

君主進行鬥爭,必須既像人又像獸。

——馬基雅維里

說到永樂大帝朱棣,他在我腦海中的形象跟曹操是差不多的。

一半偉岸,一半奸詐。

朱棣的奪權上位史,可以說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典型詮釋。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他排行老四,本沒有機會繼承大統,卻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最終坐上了皇位。他這一路的拼殺,既有人的神聖,又有獸的殘忍,正印證了馬基雅維利的名言。

朱元璋為保江山穩固,早早地就將長子朱標立為太子。朱標被立為太子後,整日由「名儒」陪伴讀書,自幼熟識儒家禮儀,性格仁柔不振,善良無公害。這與他的父皇朱元璋的殺伐決斷形成鮮明對比。他多次勸解朱元璋饒恕犯有過錯的將領,這讓朱元璋略有不滿。

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中,論氣度謀略,論才能胸襟,燕王朱棣都名列前茅。朱棣少年悍勇,好遊俠善騎射,有非一般的軍事才能,知道如何帶兵打仗。朱棣第一次大規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獲全勝。論戰功、論才能,他都是皇位的有力爭奪者。只可惜他不是嫡長子。

朱元璋也很欣賞朱棣,在分封時將朱棣分到北平。

北平當時已經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是元朝全國的政治中心,聯繫長城內外,這是其他藩王無法比擬的優勢。朱元璋還將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女許配給他,多多少少表現出對這個四子的偏心和愛護。

洪武25年,風雲突變,太子朱標尚未登基就染病而薨。

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朱元璋又有些頭疼。大臣上諫:從宗法制,應立太子之子朱允炆繼承儲位。有其父必有其子,朱允炆跟朱標一樣,從小在名臣儒士中間長大,宅心仁厚,性子也比較軟。在朱標病重期間他日夜守在父親身邊,至少是1392年「感動明朝」十大孝子之一。

朱元璋對朱允炆軟趴趴的性格有些擔心,他曾想過讓朱棣即位。他問大臣:「皇太孫弱不經事,我想立燕王為太子,你們以為如何?」翰林學士劉三吾說:「立燕王,置其他藩王與何地?且皇孫年長,可以繼承矣。」大臣極力反對,於是朱元璋放棄了立燕王的打算。

洪武31年,朱允炆即位,即後來的建文帝。新皇帝年輕,主要依靠身邊的儒臣治國,他比較倚重的臣子有:黃子澄,齊泰,還有一位方孝孺。皆為信奉儒家經典的讀書人,想要通過輔佐朱允炆來實現自己「修齊治平」的人生理想。朱允炆登基後,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地方藩王的強大勢力,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不得不策劃削藩。

在諸王中,威脅最大的便是燕王朱棣。但是朱棣平日里做事謹慎細緻,並沒有什麼過失,其他諸王倒是小錯頻出。於是他們決定先對其他小王動手,最後再對付朱棣。建文帝從即位起一年之內,先後以各種名目對周、湘、齊、代、岷五王問罪,連削了五個親王,頗有氣勢。後來,他又以邊防緊張為由,把燕王護衛中精銳力量調到了塞外,派親信去管理北平事宜,這分明是要對燕王動手了。

朱棣早有爭奪皇位之心,只是一直都沒有一個合適的時機。此次建文帝大力削藩,在對他不利之際卻也給了他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言明自己要為皇帝討伐奸臣,打著「奉天靖難」、「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歷史將朱棣推向了前台。朱棣既然敢起兵謀反,就自然不會打無勝算之仗。

其實朱棣在北平,早已經為自己樹立了一個高大正義的形象。朱棣身材魁梧,說話一副高腔大嗓,雷厲風行;說話時候也經常爆個粗口,講個笑話,讓人覺得他沒什麼架子;他很注重維護自己部下的利益與關係,下屬有事求他,只要不越過大原則,他基本都能辦成,尤其在體恤人民方面是有口皆碑。朱棣喜歡穿便服上街微服私訪,有一次在街上遇見一個小衙役在市場上非要「借」小販的羊肉,小販不肯借,衙役將小販打得滿頭是血,朱棣看見,一刀把衙役斬了;平時遇到乞丐,他都會停下來讓隨從給乞丐扔幾個銅板再走,以顯示自己的憐憫之心。不僅如此,他還展現了一位軍事統帥的優秀品質:用人不疑。這正是許多將校始終不渝地忠於他,為他拚死效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對待軍中將士,他更是非常愛護。有一次行軍路上有個小兵在他的火堆前烤火,被朱棣的侍衛發現就要把那個小兵趕走,朱棣趕緊阻擋了他:「天氣寒冷,不能使所有的將士保暖,我恨不能讓他們所有人都來烤火取暖!」對待士兵的愛護,在軍中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幾件。將士們對燕王有著充分的信任,十幾年來,北平城內的軍民早就已經習慣燕王的號令了。

朱棣在自己管轄的地域內深得人心。因此他在帶領自己的八百親兵起義的時候是很有底氣的。

這一仗打了三年,公元1402年,朱棣終於在南京登基。這個本來與皇位無緣的男人,逆天改命,成為了大明江山新的主人。也是在坐上皇位之後,朱棣換了一幅面孔。

攻破南京城後,建文帝不知所蹤。建文帝的幾個弟弟全部遇害。建文帝的小兒子當時只有兩歲,被朱棣幽禁到安徽鳳陽老家,直到五十七歲,這個廢皇子才重見天日。

對於主張削藩的儒生,朱棣更是恨之入骨。一入南京城,就對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展開了毫不留情的屠殺。

首先是黃子澄。朱棣為了黃子澄認罪,將黃子澄的家人帶到堂上來。黃家65口,加上妻族外親380口人全部押到黃子澄面前。黃子澄雖然心疼,但仍不鬆口不肯認罪稱帝。朱棣命人砍掉他的雙手,倔強的黃子澄仍不改口,又砍去雙腳,把黃子澄剁成肉泥這才泄憤。事後,仍沒有放過黃家,將黃氏一族65口,全部斬首,380個親戚全部流放。

然後是齊泰。齊泰逃亡在外最終被抓,株連九族。

最為酷烈的是方孝孺,方孝孺是理學的代表人物,朱棣原本不想殺他,只要方孝孺答應給朱棣寫登基的詔書。而在方孝孺的心中朱棣弒君篡位,他是不可能給一個篡位者寫詔書的。朱棣問他:「難道你不怕被滅門九族嗎?」方孝孺答:「就是滅十族又耐我何?」傲慢的方孝孺讓朱棣非常不滿,於是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滅十族的現象,在九族親戚之外,外加一族朋友。方孝孺被「夷十族」,因這件事情被誅殺的有873人。

這樣的酷烈刑罰還有很多。

建文帝的禮部尚書陳迪,與朱棣爭論君臣禮儀,朱棣命人把陳迪的幾個兒子都抓來,並割下他兒子的耳朵、鼻子給他吃問他味道如何。陳迪嘴硬:「忠孝臣子的肉,自然是鮮美的。」朱棣氣不過,陳迪父子六人皆被凌遲。

有一位官員被殺之後家裡還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夫人。朱棣叫人把這位夫人送到了教坊司,教坊司就是為官府做歌舞妓的地方。不久後這位夫人也死了。朱棣聖旨:「著錦衣衛,吩咐上原縣,抬出門去,著狗吃了,欽此。」

官員景清,帶刀行刺朱棣,被處以死刑。景清死後朱棣一個個追查景清的家人、親屬,史稱「瓜蔓抄」,就是根據瓜秧子去找瓜,把與案件有關的人一個一個地揪出來。「瓜蔓抄」導致景清故鄉全村的人都被殺掉了,村裡成為一片廢墟,荒蕪人煙。

登基之後的朱棣與燕王朱棣相比較彷彿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殺手,與之前愛護子民的燕王形象判若兩人。他在執掌天下的同時變成了一個不近人情的野獸,警惕地盯著那些對皇位不利的人。他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為了證明自己奪位的正當性,他要證明自己殺掉的都是壞人,就是因為這些壞人國家才會混亂;其次他是用這種殘酷的方法鎮壓,震懾他的政治反對派。「令人畏懼要比受人愛戴更安全,人民寧肯辜負一個自己愛戴的人,也不會違背一個自己畏懼的人。」朱棣認為只有這樣不留後患的極刑,才能顯示出自己當皇帝的正當性,也才能震懾住反對他的勢力與輿論。

一位君主,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君主必須學會用權而不用仁,但要明白何時當仁,何時不仁。南京稱帝之後,朱棣北拒蒙古,南征交趾,擴大了明王朝的版圖。任內,他大力發展經濟,疏浚治水,鼓勵農耕,編纂《永樂大典》,遷都北京,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大明進入自己的鼎盛時期。朱棣奠定了明朝276年的統治,很多明朝的統治政策都是這個時候開始形成的。朱棣為了當好這個皇帝殺了很多人,儘管他對於明朝的貢獻功不可沒,建立了很好的功業,但是他篡位奪權為後世所詬病,對建文帝臣子的處置也因為太過殘忍而成為他的污點,所以在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

本回答來自於公眾號:「七天大聖說」,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果喜歡可以關注。


謝邀。

在他稱帝之後的皇帝無一媲美其,都差太遠了,明代也好清代也好,割據政權也一樣。

就當年明月那句話來說:「當時的明朝有點類似於今日世界美國的龍頭地位」。

厲害是肯定的,能從東南亞打包幾個國王來斬首。修了永樂大典這些就不悉數了。吹個牛皮說,當時整個世界誰有實力和他叫板?


跟道統的看法相反

我認為朱棣不但是個好皇帝(這個道統方也承認),而且是個好人。

1.中國歷代開國皇帝,基本都是誅殺功臣(靖難也可勉強算作開國了),

但是朱棣手下大將,一個沒殺,仍掌軍權,(除了淇國公丘福兵敗,削爵,全家徙海南)這方面,只有宋太祖有的一拼,但宋太祖畢竟還是削了軍權。

2.張輔作為張玉的兒子,朱棣始終給於重用,直至受封英國公,這其中除了張輔個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朱棣報恩,張玉不但救過朱棣的命,而且比朱棣年長將近二十歲,是朱棣最放心的獨立帶兵征戰的人,屬於親信中的親信。

3.對於當時通風報信的張信,始終給於恩寵,即便大臣不斷彈劾,張信仍封侯,而且朱棣口頭始終「恩張,恩張」的叫。

4.朱棣即位後,除了幾個首惡,其他的基本沒殺,有些個還受到重用,可不是魏徵之於李二的重用,而是實實在在的重用,代表人物夏原吉,夏原吉之於朱棣,如同桑弘羊之於漢武帝。

5.對於南方讀書人的反抗,沒有一味絞殺,而是採用了極高明的策略,通過編製《永樂大典》,把一幫愛好虛名的讀書人都騙那去了,並隨著遷都,徹底淡化了造反的影響。

還有很多,總之,朱棣並不是個惡人,相對於李二來說,人性的很,同時也是個好皇帝,當然戰略層面,我個人認為還是不如他爹

個人觀點:

  1. 無論功過,明成祖是一位對明朝、當時的亞洲和非洲以及現代中國影響深遠的皇帝。永樂大典(規模最大的百科全書)、貴州設省和建都北京對未來影響深遠。今年恰逢紫禁城600周年。 附上英國專家對永樂皇帝的評價:(大英博物館:永樂大典)。
  2. 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百姓是苦的,先有靖難之役,後有大興土木。唐賽兒起義是很典型的例子。
  3. 雖然殘忍,但是比他的父親要仁慈,善待靖難之役的功臣。明太祖殺戮數萬(藍玉案殺了1.5萬人),並且殺的主要是自己人,而朱棣剷除的主要是敵人(惠宗朱允炆的大臣)。
  4. 成祖文皇帝的軍事才能很高,鄭村壩之戰和第一次征漠北打得精彩漂亮,征乃兒不花展現了高超的偷襲技巧(像李靖的打法)。本人的武功高強,可以和秦王李世民相媲美。
  5. 篡奪皇位心虛,派人找了建文帝21年,心理陰影面積大。
  6. 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航海時代,與當時葡萄牙(1415年開始殖民)的發展時間差不多。只是可惜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梁啟超
  7. 很多人說他比唐太宗殘忍,但是兩人的殘殺對象不同。朱棣主要的迫害對象是朱允炆的大臣(方孝孺、齊泰和黃子澄),仁慈對待皇室(如朱允炆的兒子只是軟禁,並沒有殺)。唐太宗正好反過來,迫害皇室(殺了兄弟和侄子),善待之前敵對的大臣(李建成的謀臣魏徵)。
  8. 設立東廠和重用錦衣衛開啟了明朝黑暗特務時代,對士大夫不利。

最後總結一下個人觀點,從短期和細節來看,他是一位喜好戰爭、大興土木的鐵腕統治者;從長期和宏觀的角度評價,他是一位奠定華夏日後政治格局和地位(清末民國時期除外)和北京長期為首都的偉人。


關於明成祖朱棣這個人,對他的評價有好有壞。他的第一好就是遷都背景,建造了故宮,為後世留下這個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好的地方就是朱棣是通過叛亂上位的,而且後來任用宦官,導致明朝後期,宦官干政情況嚴重,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開國君王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是明朝的第三位君王,對於明成祖朱棣,後世的評價有褒也有貶,那麼我們今天來看一下,關於明成祖朱棣都有著怎樣的功過吧。

第一,明成祖朱棣為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

明成祖朱棣剛上位,就開始著手北方發展的問題,那個時候的北京還是一片荒蕪,後來經過明成祖朱棣的一番調動下,北京的發展越來越好,後來又在北京建造了故宮,為我們留下了這舉世聞名的文化瑰寶,向後人們展示了古代帝王的權威。對外,明成祖朱棣御駕親征,親自帶領隊伍去北伐,打敗蒙古,穩固我國邊境勢力。對內,明成祖朱棣重視經濟發展,文化教育,還有對外交流,所以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被稱為是「永樂盛世」。

第二,明成祖朱棣任用宦官,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

說完明成祖朱棣的功,我們再來說一下他的過,首先我們都知道,明成祖朱棣上位名不正言不順,他是通過叛變成功上位的,光這一點就是他的污點,後來他又開始重用宦官,開設了東西廠,給宦官實權,培養宦官,為日後宦官干政,明朝滅亡埋下了禍根,而明朝也成為宦官干政的巔峰時期。

那麼對於明成祖朱棣,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有過大於功還要看從什麼立場出發。對於明朝來說,明成祖朱棣的行為算是過大於功的。但是歷史是由勝利者來譜寫的,明成祖統治時期,對於自己進行了多少美化,咱就不一一說了,比如說他說自己的馬皇后生的等等,咱就說下對於我國的文化發展來說,明成祖朱棣功不可沒,他給我們留下了故宮這樣的文化寶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