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不應該。

首先,反秦戰爭結束後,項羽和各路反秦勢力領導人在戲縣會盟,瓜分天下。這次大會上,項羽集團可謂是機關算盡,用盡了所有的招數。

首先,項羽不會允許天下格局恢復到完全戰國時代,因為那樣的話他就還是一個將軍,只能做小宗。但是項羽也無法短時間內統一天下,以為其他諸侯不願意,所以項羽肯定是要在分封上下功夫的。項羽分封的原則就是:化大為小,互相制衡。按照這個原則,項羽將秦國拆分為五國,趙國、齊國、燕國、魏國等也都被拆分,但是項羽的西楚國拿走了九個郡,而其他的諸侯國多則三個郡,少則只有幾個縣,真正做到了化大為小。而且是原諸侯王遷居荒蠻之地(比如韓廣、趙歇、熊心等),好的地段分給在反秦戰爭中擁有戰功的將領們,讓他們自立為王(比如臧荼、英布、劉邦、章邯等人),這樣就實現了新勢力與老勢力互相制衡的局面。以上,項羽憑藉西楚的九個郡(相比較而言,其他諸侯大的三個郡,小的只有幾個縣),在戰略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所以楚漢戰爭開局之後,項羽的第一波攻勢基本是打誰都沒問題的。

既然項羽在戰略開局上佔有完全的優勢,那為何最後淪落到了烏江邊呢?因為項羽犯了一系列的錯誤!

首先,項羽低估了各地的勢力對比,實際上,劉邦統一秦地只用了三個月不到,趙歇和陳餘也迅速統一了趙地,燕國也一樣,齊國也是如此。實力派田榮根本不理會項羽的分封,直接兼併了另外兩個諸侯,然後與彭越聯合起來,多次打敗楚軍。項羽一看亂套了(分封格局只維持了四個月左右),作為霸王肯定出兵啊,問題是先打誰呢?答案是肯定的,絕對是齊國,因為齊國的地理位置正好在楚國的北方,而且中間無險可守,所以只有打掉了齊國,項楚纔可以沒有太大的後顧之憂。項羽也確實去打齊國了,而且打贏了,這沒問題。重點是,在進入齊國後,項羽開始犯錯誤了。

第一個錯誤就是濫殺無辜。項羽進入齊國後,燒殺搶掠,姦淫婦女,活埋戰俘,結果就是齊國民眾拒絕投降,頑強抵抗,楚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短時間內無法結束戰鬥,從而給了劉邦統一秦地和東出提供了時間。

第二個錯誤就是彭城之戰後沒有及時撤軍。彭城之戰並未給於劉邦毀滅性打擊,兩個月之後劉邦就完成了滎陽成皋一線的組織,滎陽和京索兩次失敗後,項羽已經無法短時間內消滅劉邦了,而且關中也開始為劉邦提供補給,所以這時候項羽在戰場之內取得幾次小勝利根本無關緊要,這時候應該回師本土集中力量消滅齊國才對,跟劉邦在中路消耗根本不可能贏。一千多里的補給道路成為了此後幾年壓在楚國民眾身上的一座大山。

第三個錯誤就是忽視了趙國和齊國的戰略地位。趙國是最容易攻入關中的地區,而齊國則關乎楚國的後方。但是項羽對趙國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對齊國的反應也慢了一拍,趙國和齊國被劉邦控制後,漢軍在楚國本土基本上是所向披靡。項羽的老家被拆了,後方失據,物資無法供給,這仗就沒法打了。

綜上所述,項羽的這幾個致命錯誤決定了他不可能渡江再起。他的失敗並非是一瞬間的,而是在四年的時間裡累計而成的結果,他打光了九個郡的人力物力,回到江東有還有多少呢?而且,韓信劉邦何許人也?他們會給項羽留時間和機會嗎?所以,項羽不渡江是明智的,因為他的失敗已成定局。渡江也無所謂,左右不過是拖延時間而已!!!

在此反對所有吹捧項羽個人戰力的行為。個人的戰力再高超,能打多少?在萬人面前不值一提。項羽作為一國之君,顯然是不合格的,是失敗的。戰爭的發起和持續,需要人力和物力,十萬大軍每天的消耗有多麼的巨大孫子兵法當中就說過,所以作為一國之君,最大的能力就是組織和動員起所屬範圍內的最大規模的人力和物力,並將其發揮出來,就這一點來看,劉邦集團無疑是當時所有勢力中做的最優秀的。所以最終漢方陣營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自然是合理的。


項羽根本不是該不該過烏江的問題,而是連項羽自己都認為自己輸了,他也不想回江東

最後的烏江自刎其實史記是這樣寫的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裏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

項羽率軍到了東城,此時已經認為不能脫身,【今日固決死】,可見項羽已經認為自己今日一定會死,但是他是貴族,是戰士,臨死前也要讓手下知道,【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也就是要最後再讓漢軍知道自己的厲害

然後打敗了那幾千漢軍,項羽【乃欲東渡烏江】,這裡要說下,項羽渡江的地方應該就是漢軍不遠,烏江就是長江的一段,而其中東城有一段,因此,項羽當時應該是這樣,打退漢軍以後,打算帶著剩下的二十六名弟兄泅渡江河,是淹死也好,是遊過去也好,反正就是打算跳江,不說會不會淹死,但漢軍也可以泅渡,因此,項羽渡江應該是尋死

但烏江亭長的出現,改變了項羽的看法,亭長讓他回江東,項羽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也就是說,求死的渡,我可以渡,求生的渡,我就不渡了,因此,項羽把馬交給了烏江亭長,【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可見漢軍就在不遠處,只是適才被項羽打怕了,不敢在上

因此,項羽從未想過渡江回江東,他是渡江求死才對


不該過烏江,過了烏江也是死,他是屬於吳江的頭領,他死了就沒有大頭了,他不死還會波及鄉裏,可以說死了之後對家鄉也是有好處的。


有的人可以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待之而動。

有的人卻天生傲骨凝眸天下不可一世。

前者在浮沉中臥薪嘗膽。

後者寧死不過江東!

時兮勢兮,命也運也。

性格決定命運,不論對錯。


過不過都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