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塔娃蒂?墨菲(Jittawadee Murphy)每天都会在,马里兰州银泉的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一间闷热并上了锁的房间里,面对著数以百万计的携带疟疾的蚊子,给他们提供食物,使用老鼠等啮齿动物给它们提供血液。墨菲已经研究蚊子20年了,致力于控制蚊子携带的寄生虫的传播。不过,她说,她宁愿把它们从地球上抹去。

这种观念被很多人认同,全球每年有2.47亿人感染疟疾,造成近100万人死亡。蚊子通过传播黄热病、登革热、日本脑炎、裂谷热、奇孔肯亚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造成了更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然后是虫害的因素:它们的种群数量太过密集,甚至能让阿拉斯加的驯鹿窒息。

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蚊子会怎么样呢?

蚊子为双翅目蚊科的一种昆虫,有著3600多个种类,主要分为可传播疟疾的按蚊、传播脑炎的库蚊和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三个属(三个大类),这些蚊子在地球上进化了一亿多年,也就是它们可能吸过恐龙的血。蚊子在生态链中的作用是给其他动物提供食物,给植物进入授粉。

好多人可能会想蚊子的消失会让生物链遭到严重的破坏,然而科学家们却认为,我们的生物链没有这些脆弱,由于蚊子失踪留下的生态疤痕将很快愈合,蚊子的位置将很快被其他生物填补。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昆虫生态学家史蒂文?朱利亚诺(Steven Juliano)说。「没有蚊子的世界将会对我们更安全」,来自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的医学昆虫学者卡洛斯?布里索拉?马孔德斯(Carlos Brisola Marcondes)说,「蚊子的消失对于人类而言影响重大。」

如果全世界的蚊子突然全部消失,受影响最大的地方可能是北极冻土,这里居住著撮毛伊蚊( Aedes impiger )和黑足伊蚊( Aedes nigripes )。当每年冰雪融化后,蚊子卵开始孵化,这只需要3-4周的时间,从加拿大北部到俄罗斯这块区域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会繁育出大量的蚊子,有的地方可能形成厚厚的蚊子云。

当然了,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地区的黑人朋友,可能也吃不上每个包含50万只蚊子的美味汉堡了。因为这个地区和加拿大北部到俄罗斯这块区域的情况差不多,也会形成厚厚的蚊子云。

营养是牛肉三倍的蚊子汉堡南山三妹的视频 · 488 播放

而这些两个地方的候鸟数量可能会因为没有蚊子吃,而减少50%以上,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地区的美国渔业与野生动植物服务中心的一名野生生物学家,凯茜?库尔比(Cathy Curby)认为蚊子并没有大量地出现在候鸟胃里,而同属双翅目的摇蚊才是这些候鸟更重要的食物来源。摇蚊是属于摇蚊科的,且它们是不吸血的。

蚊子是美味的食物,它们很容易被捕获,除了非洲的黑人朋友吃上不汉堡外,在蚊子消失后,没有蚊子幼虫的情况下,数百种鱼类将不得不改变它们的饮食才能生存下来。许多昆虫如蜘蛛、蜥蜴、蝾螈和青蛙也会失去主要的食物来源。研究人员在法国卡马克市的一个公园里喷洒一种微生物灭蚊剂,他们发现,这些鸟在喷洒后平均每个巢产生两只雏鸟,而没有喷的地方则有三只。

大多数以蚊子为食的鸟类可能会转向其他昆虫,这些昆虫可能会大量出现并取代蚊子。像我们经常提到的蝙蝠,它的食物中蚊子只占了2%,更多的情况下是吃一些飞蛾,所以蚊子不是很多食蚊动物唯一的食物。

如果有办法可以让蚊子从地球上消失,我相信很多国家都会为这个方法买单的,德国科学家研究出bti蚊子幼虫专杀药,中国广东某实验室,每年都会放飞6000万只基因改造蚊子。但是这些努力,都没有把蚊子灭绝,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灾难把恐龙都带走了,但是顽强的蚊子却活了下来。所以想要全世界蚊子突然全部消失,咱也就自己YY一下好了。

为什么不灭绝蚊子??

www.zhihu.com图标

蚊子消灭不了,但我们还是可以把自己家里的蚊子解决掉的。

扬长 灭蚊烟熏片灭蚊药家用驱蚊烟雾杀蚊【20盒200片】京东¥ 21.80去购买?

这个灭蚊片,点一片,安静一晚上,70,80后应该很怀念小时候每个夏天有蚊子的晚上,点起这个烟雾弹的感觉。

当然,如果不喜欢烟雾的朋友可以使用喷雾剂。

进口顺式氯氰菊酯【专业灭蚊子、苍蝇、跳蚤、蟑螂】京东¥ 49.90去购买?

灭蚊的喷雾剂品种非常多,但一定要选择家用卫生安全低毒的杀虫剂,像悬浮剂型顺式氯氰菊脂在灭蚊及安全这块就不错,被世卫组织列入了防疟灭蚊产品列表。安全低毒,没有气味,喷在墙壁、门窗、窗帘、纱窗、家具家电背面、床底等蚊子常躲的地方,一个月内,只要蚊子碰到就会中毒。很多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用蚊香?蚊香的主要作用是驱蚊,不是灭蚊,且蚊香你要天天点,还会被我们吸到肚子里。而这些顺式氯氰菊脂就不会挥发,家里有孕妇和婴儿的也可以使用。

当然这里强调的是悬浮剂型的顺式氯氰菊脂,因为还乳油剂型与粉剂型的,这两种气味重、毒性为中毒,一般是农民伯伯给田地里灭虫使用的,所以你不要选错了。

根据美EPA登记信息,顺式氯氰菊脂可以击杀除蚊子外的苍蝇、蟑螂、跳蚤、蜈蚣、蛾蠓、衣鱼、胡锋、蜘蛛、蚂蚁等60节肢动物。

顺式氯氰菊脂的毒性:

顺式氯氰菊脂大鼠经口 LD50的数据为4932mg/kg。这个药有效成份,也就是顺式氯氰菊酯的含量为100克/升,而这个一瓶才30ML,也就是有效成份顺式氯氰菊酯含量为3克,如果换算成毒死一狗的剂量,按一只狗10公斤来算,需要49克的顺式,也就是需要16瓶顺式。但这个你是一瓶兑上6升的水来喷,所以,即使是狗狗舔上几口,都是安全的。 但家里有养猫的需要注意,猫是哺乳动物的异类,由于身体缺少一种酶,所以通过肝功能排出菊脂类的药速度很慢,容易引起中毒,如果是用顺式,最好是喷的时候把猫带出去,还就是喷在猫舔不到的地方。如果猫猫有申舌头,无精打彩的情况下,请及时送药。记住是所有菊脂类的药,像蚊香、电蚊液等都是菊脂类的。

如果你对对药物灭蚊还是不放心的话,那建议可以使用灭蚊灯来灭蚊,近两年比较流行的是光触媒灭蚊灯。我们先通过一个视频,看下光触是什么东西。

北京卫视一辨真伪光触媒南山三妹的视频 · 657 播放

具体的是指在光与光催化材料的作用下,使有机物或是无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早用于除菌和去除病毒作用,近几年还被用于针对大气污染物的防治。这些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像甲醛、乙醛、甲苯、苯等在光与光触媒材料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

我们知道,蚊子要找到我们吸血,最开始的就是探测我们呼出的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以有了这个模拟人体气息的功能,就会加大诱捕成功率。

虫虫战队灭蚊灯静音【光触媒模拟人体气息 USB供电】淘宝¥ 49.90去购买?

虫虫战队灭蚊灯静音【光触媒模拟人体气息 USB供电】京东¥ 49.90去购买?

最后给大家说下灭蚊灯的正确开启方式:

灭蚊灯需要24小时开机。灭蚊灯需要24小时开机。灭蚊灯需要24小时开机

灭蚊灯使用需要离地面1米高。灭蚊灯不能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放在床边,不然捉不到蚊子反而会被咬得更历害。灭蚊灯在使用时需要拉好窗帘,越暗越好。

捉到蚊子后不要马上打开,不会蚊子会飞出来的。

我是 @南山三妹 ,灭蚊我是认真的,下面是我写的相关灭蚊的话题,也许你会感兴趣:

  • 为什么不灭绝蚊子?
  • 蚊香的作用是驱蚊还是杀蚊?
  • 家住一楼,蚊子特别多,有什么有效的驱蚊方式?
  • 有没有好的有用的驱蚊产品?夏天是死招蚊子那种?
  • 为什么有人特别招蚊子?
  • 为什么有的人被蚊子咬后是起一个大包,有的人则是出现一个红点?
  • 什么样的体质招蚊子?
  • 你被蚊子咬过最无语的位置在哪里?
  • 半夜睡觉有蚊子该怎么办?
  • 如何应对晚上蚊子咬?
  • 蚊子到底是怎么飞进我14楼的?
  • 20 楼为什么也会有蚊子,蚊子是怎样到 20 层楼的?
  •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蚊子咬?
  • 蚊子为什么可以站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
  • 我们这边蚊子多,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蚊子不近身吗?
  • 怎么选购灭蚊灯? ?


没有任何冲击。在10天内就会有其它生物开始填上蚊子留下的空位。其实现在就有许多昆虫和蚊子非常相似,就差个吸血的嘴,例如摇蚊——它和蚊子其实都不是一个科的,在谈净化水质之类东西的时候却时常被人把它的功劳交给蚊子,成虫也经常被人当做蚊子拍死,真冤呀。

没有只能靠蚊科生物传粉的植物,只有极少数花的传粉对蚊子的依赖超过5%。

没有只能吃蚊科生物而无法消化其它东西的动物,大部分夜行食虫动物的食物里只有2%是蚊子。

北极圈的哺乳类数量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不会因为北极的大蚊群消失就泛滥成灾,也不会说没蚊子就不用迁徙了——它们得先问问自己的肚子,然后看看人类手中的枪。

食蚊鱼不吃蚊子可以吃别的东西,而且它们本来就不是多擅长吃蚊子。按照人类实测,放养食蚊鱼去对付蚊子的效果还不如放养泥鳅去吃孑孓。

如果你怀念吸血昆虫,世界上还有许多双翅目物种[1]在做这事,它们会增加数量来让你看到的。它们和蚊子一样可以传播单细胞病原体和一些多细胞寄生虫,控制各种生物的数量。还有一些其它目的昆虫会吸血[2],在没蚊子的情况下也许更多的昆虫会加入这个领域。

但蚊子的离开对人类会有影响。蚊子通过传播疾病每年击毙约72.5万~75万人,超过了人类通过犯罪每年击毙的约47.5万人,是最擅长击毙人类的动物。蚊子在非洲传播的各种疾病造成的损害足有一些国家GDP的1.3%。在蚊子告别之后,世上会有更多的黑人,更少的青蒿素等抗疟药需求,更多的敞开式化粪池,更贵的湖畔楼盘,还会有很多的灭蚊用品工厂被迫转型、裁员或关门大吉,这些工厂主要在中国——这对我国的左派和右派来说都不算什么好消息。

更多的黑人可以预料会给非洲的生物圈造成更大的压力,但这谈不上什么冲击。

有些黑人会去吃的「蚊子汉堡」其实是拿蠓做的,蚊子没了也还是能吃到。

其实现实中人类会想要去灭绝的蚊子也就是吸人血的库蚊、按蚊、伊蚊之类。

参考

  1. ^例如牛虻、采采蝇
  2. ^例如刺蝽、一些飞蛾


我很欣赏 @赵泠 ,但她在本问题下的观点恕不能认同。

我的回答也算不上针锋相对的反驳,我要举的例子的主角之一恰好就是她提到的摇蚊—— 一类并不吸血、和我们日常用于中的蚊子有些疏远的「非主流蚊」。

我也不去纠结赵泠回答中所说的数据是否准确,比如只有少量植物对蚊子传粉的依赖达到5%,夜行性食虫动物食谱里蚊子比重不到2%。但一个新的问题是,怎么能确保这2%是均匀分布的?如果你每顿饭都少吃2%,基本上什么影响都不会有,但如果你生命中的2%时光——比如按照中国平均寿命77岁算,那就是1.54年——都不能进食,会出现什么结果?

而这个极端情况正好就在我要举的例子里发生了,所以尽管摇蚊可能不是大家日常所说的蚊子,但它或许很有参考价值——它足以说明这些不被重视、被认为是可以轻易替代的微小生物(包括哪些吸血的蚊子)其实常常至关重要。


故事发生在内蒙和陕西交界的一座高原湖泊上。

鄂尔多斯,一座因「羊煤土气」而扬眉吐气的内蒙新星,榆林神木,一座因全民免费医疗名噪一时的陕北小城。煤炭和财富是两者共同的鲜明标签,但夹在它们之间的红碱淖,身份却始终摇摆不定——曾几何时,它还是一片狭小的浅滩沼泽,茂盛的草甸披满沙地;大旱之年,沼泽也一度消逝不见,甚至能容纳马队直穿而过;不久之后,积蓄的降雨形成连片水景,一系列水利工程又让周边的河流汇聚其中,广达100平方公里的水域让它骤然荣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的桂冠;而在今天,昔时的盛景已经缩减6成,曾因湖面广阔而得到的「海子」的别称,已经和逐渐苦涩的湖水映衬。

蓝色星球漫长的地质史上,沧海桑田的故事并不罕见,但当一切变化只在短短百年间轮番上演时,想要在这里生活就必须无比坚韧又懂得变通。红碱淖畔的人们早就精通于此,百年前的先辈曾在草甸里放马牧羊,也用肩膀构建起蒙汉居民的商路,今天的他们曾扬帆撒网,也挥别稳坐枯岸的轻舟背起气瓶钻进矿坑。

而生活在这里的另一群居民,也用漂泊和坚韧直面极端环境永不停歇的变动。

和红碱淖一样,遗鸥的身份也曾不断变动。

如果翻查1927年中瑞联合西北科考的正式成员名册,生瑞恒(Georg S?derborn)的名字并不在其中,但作为来华传教士的后代,从小生长在内蒙的生瑞恒其实在科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在中外学者之间沟通协调之外,在这场完全没有生物学家参与的世纪科考中,生瑞恒采集制作的标本是西方学者认识远东腹地生物的唯一窗口。1931年,一只由生瑞恒在内蒙额济纳旗弱水河畔采集到的鸥鸟标本引起了瑞典自然博物馆馆长隆伯格的注意,他先是将其认定为是黑头鸥的远东种群,但也隐约觉察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在这年的晚些时候,隆伯格又专门撰文指出了自己的疑惑,他将其独立命名为「遗落之鸥」Larus relictus,并希望后来者揭开这个谜团。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极度缺失的资料让「遗落之鸥」身上的迷雾更为浓重,一些学者转而支持它应当是棕头欧的一个特殊色型,而更主流的观点认为,这只奇怪的标本可能是渔鸥和棕头欧的杂交种

1971年,苏联鸟类学家Auezov在今天哈萨克的阿拉湖发现了一群正在繁殖的鸥鸟,除了可以明确判断是棕头鸥的个体之外,困扰学界几十年的「遗落之鸥」也在附近筑巢,而两者完全没有杂交的迹象,Auezov认为这足以证明它们是一个独立物种。作为科学界最晚认知的中等体型鸥类,遗鸥的确认引起世界轰动,人们忽然发现,在俄罗斯远东托瑞湖繁殖的一个曾被认为是棕头鸥的群体其实正是遗鸥,在蒙古国腹地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繁殖地。

但随著对遗鸥研究的愈发深入,这种鸟类所面临的现状实也愈发令人揪心,无论是苏联境内还是蒙古国,不同年份的遗鸥繁殖种群经常出现剧烈波动,阿拉湖和托瑞湖的遗鸥繁殖种群有时能达到一千多对的高峰,有时却又骤然下滑到0,而在蒙古戈壁高原湖泊群上繁殖的遗鸥也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是什么影响了遗鸥的繁衍?在哪里还有新的繁殖地?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了生瑞恒最早发现遗鸥的地方——中国。

弱水,正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别称,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农业开发以来,黑河上游的用水量剧增,流入额济纳旗的河段经常断流,黑河的尾闾湖居延海早已干涸。而根据在苏联和蒙古的研究发现,遗鸥的繁殖极度依赖荒漠-半荒漠地区湖泊中的独立沙洲岛屿,它们对沙洲水位的要求更是苛刻——遗鸥将卵安置在简陋的沙堆巢穴上,如果沙洲水位太高,过湿的巢穴将难以保持卵孵化所需的温度;如果水位过低,过干的巢穴又容易让卵过热死亡。阿拉湖和托瑞湖过山车般的繁殖数量变化正是因为这些湖泊不同年份的水位变化所导致的,更有甚者,如果湖中沙洲因水位下降和陆地相连,遗鸥就会立刻给予激烈的反应——停止繁殖。裸露的黑河河床和已成荒漠的居延海切断了循著生瑞恒当年的足迹找寻遗鸥的所有可能。

在简陋巢穴中孵化的遗鸥幼雏(图片:johnhowes/ inaturalist.org/)

转机出现在1987年,中国学者意外地在鄂尔多斯附近采集到一只雌性遗鸥的标本,在将它解剖后发现的成熟卵泡立刻吸引了学界的注意,这意味著附近就应当有遗鸥的繁殖场所。此后的3年里,人们以此为起点不断向外探索,终于于1990年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找到一个拥有581个巢穴的巨大繁殖群,第二年,又有繁殖群在附近的敖拜淖尔和奥肯淖尔被发现。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很快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又被评定为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从1990年的581巢开始,到1998年时,这里繁殖的遗鸥已经超过3600对,几乎占到了当时全球遗鸥种群规模的60%。

桃-阿海子遗鸥繁殖种群规模增长之迅猛令人惊奇,但冷静思考后,这一现状又让人忧虑。桃-阿海子并不是荒无人烟的所在,在保护区周边至少有16个行政村,2500多人生活,而在当地牧民的记忆中,这种「头戴黑帽」的鸟类似乎是1953年之后才光临这里的,水文回溯也表明,在此之前水位充沛的桃-阿海子并没有适合遗鸥繁殖的独立沙洲,敖拜淖尔和奥肯淖尔才是它们此前主要繁殖区域。而在1991年还发现有628个遗鸥繁殖巢穴的敖拜淖尔到1992年就因为沙洲消失出现了0繁殖的情景,1992年还有87个巢穴的奥肯淖尔则在1993年之后彻底干涸,与此同时,桃-阿海子的遗鸥繁殖种群也同步增多,也就是说,桃-阿海子遗鸥繁殖种群的攀升与其说是人们保护的结果,更像是其他繁殖地消失后遗鸥被迫无奈的最后选择。

鄂尔多斯的遗鸥繁殖种群(图片:johnhowes/ inaturalist.org/)

可惜的是,桃-阿海子的遗鸥繁殖盛景也没有持续太久,在苏联和蒙古发现的因环境波动对遗鸥繁殖产生的剧烈影响很快就在这里重现。1998年之前,桃-阿海子的遗鸥繁殖种群不仅每年都有数量上的增长,卵的孵化率也几乎达到100%,但在1999年,桃-阿海子水位上涨,湖中独立沙洲的状况也随之改变,这一年的鸟卵孵化率不足50%,孵化出的雏鸟也大量死亡;而在2000年后,持续的干旱成为击垮桃-阿海子遗鸥繁殖种群的重要推手,到2004年,这个全球唯一一处以保护遗鸥及其栖息地湿地环境为主旨的国际重要湿地因为沙洲和陆地相连而迎来了第一次0繁殖。

遗鸥又一次遗失了,人们只能寄希望它们像之前迁来桃-阿海子一样尽快找到新的繁殖场所。幸运的是,同属鄂尔多斯高原湖沼湿地群的红碱淖,接住了这个漂泊种群最后的希望之火。

此时的红碱淖正面临和桃-阿海子一样的水位下降处境,曾经塑造了广阔湖面的7条季节性河流中的2条已经干涸,补水量最大的营盘河则被鄂尔多斯境内的水坝阻隔,湖面以每年30-50cm的速度下降。但和桃-阿海子不同,红碱淖的水位下降让一些湖底沙洲重新裸露成岛,这恰恰满足了遗鸥繁殖的必须需求,从2000年第一次发现遗鸥在此繁殖开始,红碱淖逐渐接过桃-阿海子的作用,成为遗鸥的最重要繁殖场所。

但和桃-阿海子长达半个世纪的繁殖地使命不同,红碱淖的衰败之快超过了所有人的想像,一些沙洲仅仅露出水面几年就因为水位的继续下降而和陆地相连,虽然保护区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恢复了4个湖心岛,但在这里繁殖的遗鸥种群还是出现了许多之前从未有过的诡异行为,比如成年遗鸥趁其他鸟巢看护不力偷吃同类的鸟蛋,或者对其他鸟巢的幼鸟展开攻击,甚至出现了个别遗鸥活活吞食同类幼鸟的行为。来此繁殖的遗鸥数量也在快速攀升后转而下滑,2007年红碱淖繁殖的遗鸥还有5000对,到2015年已经下滑到2000对左右。

汪青雄,肖红 等.2020.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16(2)

红碱淖发生了什么?尝一口湖水就能找到答案。水位下降带来的不仅是湖面和沙洲的变迁,也深刻改变了湖水的盐碱度和pH,从淡水湖向咸水湖的转变不仅灭绝了鱼虾,也对生活在湖中的底栖昆虫——譬如摇蚊和豆娘幼虫的生存影响明显,这正是遗鸥繁殖期最主要的口粮。年甚一年的盐碱化让湖内昆虫数量大减,红碱淖能承载遗鸥繁殖的能力也年年下滑,一些遗鸥被迫采食蚂蚁,甚至撕扯湖边的丝藻果腹,和多年的解剖研究发现对比,几年来红碱淖的遗鸥个体舌尖出现了大量脱落上皮细胞,很可能就是因为在采食蚂蚁和植物的过程中混进口中的砂砾造成的。吞食或攻击同类幼雏的行为,可能是成鸟自身饥饿的结果,也可能是为自己的后代争取生存空间的残酷抉择。

刘利,张乐,孙艳 等.2017.遗鸥舌头微观结构研究【J】四川动物 2017,36(2):181-186

至此,人们终于窥见了遗鸥生命苦旅的一角。

哪怕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之前,戈壁湖沼的环境本来就动荡不定,遗鸥正是凭借超强的适应能力和韧性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的成鸟甚至会在繁育期还没结束的时候就直接丢弃后代独自飞走,为的就是减少自己对食物的消耗,幼鸟只需2个月就能长途飞行,还能在完全没有成鸟引领的情况下独自从鄂尔多斯迁徙到黄渤海和朝鲜半岛、日本,或从俄罗斯、蒙古高原迁徙到越南,这都是为了适应这些严酷环境而演化出来的天性。遗鸥每次都能繁殖2-3枚卵,寿命也能达到十几年,但全球种群却总是维持在1.5-3万只之间恒定不变,也足以说明这个物种究竟付出了何等代价。

还未完全长成的亚成鸟长途飞行抵达黄海滩涂越冬(图片:tanager912 /inaturalist.org/)

遗鸥是坚韧的,但同时又无比脆弱,这种脆弱是由于繁殖期有效的选择决定的,摇蚊和豆娘幼虫是它们最重要的口粮,仅仅是因为湖水盐碱度和pH的变化出现的口粮数量波动就足以让这个物种陷入危局,如果按照我们题目的假设,把全世界的蚊子全都突然移除了呢?你当然可以说,还有豆娘嘛!但豆娘幼虫也是依靠摇蚊幼虫过活的,至少在鄂尔多斯的这些湖泊里,摇蚊幼虫是一切的基石。基石彻底消失,难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吗?

如果你站在一处温暖平原的池塘旁,对著栖息在周边的几百种昆虫来看,移除了蚊子可能确实不会产生什么明显影响,但红碱淖这样的状况在自然界里也绝不是孤立,在这些生物种类匮乏的地方,一个物种的缺失或波动就是会产生连锁反应,遗鸥对摇蚊的依赖,我们也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刚刚参透,谁能说其他蚊子身上就没有这样的故事?为什么已经有那么多惨痛的教训,但当我们面对一个由几千物种组成的昆虫大类时,还是会对自然法则缺乏最基本的敬意呢?


PS:关于遗鸥的命运。2018年,桃-阿海子保护区开启了引黄济湖工程,更早之前,红碱淖的生态补水也在陕蒙两地协作下进行,在天津的遗鸥越冬地八卦滩,过度赶海影响滩涂生境的新闻也引起广泛关注。对于这种结缘不足百年的传奇鸟类,我们还有许多谜团未解,或许漂泊的苦旅就是它的天性,但能否让它们不再遗失,答案一定可以被攥在我们手中。


生物圈会不会受到冲击我不知道,蚊香圈受到的冲击可能还挺严重的。

不过现在科学家们确实都在研究,如果让蚊子消失,于是科学家们从让蚊子「不孕不育」开始入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因为蚊子死亡的人数数以十万计,比其他动物的致死人数高出了好几个数量级。并且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家也就肯定都很讨厌这种一直「嗡嗡嗡」的小生物。

蚊子其实种类有很多,其中一部分蚊子是可以传播疾病的,就像库蚊,他们通过叮咬会传播西尼罗病毒,引发脑炎。伊蚊有可能会导致登革热、基孔肯亚热和寨卡热;而最可怕的是由按蚊传播的疟原虫,它每年会造成几十万人死亡的疟疾,不可谓不恐怖。所以,人们一直在与蚊子斗智斗勇,不仅是为了防止叮咬,也是要切断这些通过蚊子来传播的疾病。

一些由蚊子传染的疾病。图片:NIAID / Wikimedia Commons

我们一般用的方法最普遍的就是,利用蚊香或者电蚊香的方法熏跑蚊子、或者就是使用练了几十年的降龙十八掌、还有物理攻击(蚊帐隔离大法),然后如果有一群蚊子的话,可能就不够看了。毕竟人家都团了,你还在单人带线,这怎么赢呢?

「不孕不育」别担心,我们都会很开心

想要团灭蚊子,那么科学家就在想了,如果限制了蚊子的生育能力,让他们变的不孕不育,那不是大快人心?于是科学家们就把目光放到了一种细菌上面——沃尔巴克氏体

沃尔巴克氏体。图片:Scott ONeill / Wikimedia Commons

自然界中,其实有很多昆虫都携带有沃尔巴克氏体,一旦被这种昆虫的精子和未感染的卵子结合,那么它们的受精卵就无法存活。此外,据实验发现,携带不同菌株的蚊子进行交配,产生的蚊卵也会发育异常,无法孵出幼虫。通常情况下,只要这些注定失败的交配行为达到了一定的比例,那么这一个区域的蚊子随著时间的推移,就会灭绝。

为了进行这样的生物防治,研究者需要先养一批当地伊蚊的幼虫,并使它们感染一种不存在于当地蚊子体内的沃尔巴克氏体菌株。养成之后,人工筛选性别,只将不叮人的雄蚊释放,让它们与当地的野生雌蚊交配,尽情地产下无法存活的受精卵。

携带不同沃尔巴克氏体菌株的蚊子交配,蚊卵无法孵育

据《自然》杂志报道,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就曾经用这种方法。细菌灭蚊法对于解决岛屿上的蚊子十分奏效,并且正在向其他地区推广。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著失败的风险。原因在于,我们必须保证人工养成的蚊子与野蚊子携带著不同种类的沃尔巴克氏体,否则蚊子依然可以正常生育。而如果受感染的雌蚊被意外释放,并与当地野生雄蚊交配,那么来自实验室的沃尔巴克氏体菌株就会通过母系遗传,产下带有相同菌株的子代。最终,当地野生蚊子会逐渐被同样的沃尔巴克氏体菌株感染,而这种生物防治方法就会失效。

辐射加持,双保险灭蚊

除了「细菌战」以外,科学家们还想出了其他招数。用辐射!他们发现,对雄蚊子进行辐射,也能使其不育。不得不说,科学家为了让蚊子「不孕不育」,可真是绞尽了脑汁啊。

不过,辐射法难以控制剂量。辐射得狠了,蚊子容易死;辐射得轻了,影响不到蚊子的生育力。而科学家们一方面需要使雄蚊不育,另一方面又不能降低其存活率,还要保证它的交配竞争力不输野生雄蚊,这样才能顺利让它们与雌蚊交配,产生无法存活的后代

中国中山大学一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的奚志勇研究团队将辐射法和上文提到的细菌法结合起来,并进行了优化,开发出了双保险的灭蚊方法。

正在吸血的白纹伊蚊。图片:James Gathany / Wikimedia Commons

他们先是让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感染了三种沃尔巴克氏体菌株,随后给予蚊子低剂量辐射让其不育。通过这样的做法,被感染的雌蚊也同样绝育,即使被意外释放也没有风险。在田间试验中,他们释放了数百万只经过细菌感染和辐射处理的蚊子。两年时间内,当地蚊子数量大幅减少。

药不能停,来个胶囊

那要是受精卵已经顺利孵化出蚊子幼虫了呢?人类还能做些什么?没关系,我们还有化学防治法,可以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

对蚊子而言,百里香精油就是种化学武器。它的主要成分是从植物百里香中提取到的百里香酚,可以作为天然的杀幼虫剂。可是,蚊子幼虫却有层「结界」保护自己免于百里香精油攻击,这便是水。蚊子虽在天上飞,幼虫却住在水里。比如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卵在地面干燥环境中可以存活一年以上,与水接触后会迅速孵化、发育成幼虫,并在15天后长为成虫。

埃及伊蚊的卵

由于百里香精油难溶于水,且易于降解、挥发,所以在实际使用时效果有限。而好消息是,微胶囊技术恰好可以完美地解决上述问题。来自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的研究者们,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成微胶囊,盛装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可以调节精油释放的速度,使其释放模式匹配蚊卵的孵化规律:微胶囊干燥时,将精油封存其内;遇水后,微胶囊壳开始膨胀并释放杀幼虫剂

微胶囊技术灭蚊示意图

由于释放出来的精油浓度很低,它刚好可以杀死蚊子幼虫,而不危害到哺乳动物。同时,微胶囊壳低价、可以生物降解,对环境也很友好,适用于家庭及小型积水区域。由于幼虫在水中的活动能力有限,且更敏感。因此,使用这种化学防治剂对幼虫的防治效果优于成虫

愿你半夜被蚊子闹醒的次数越来越少;经历疟疾等病痛之苦的人也越少。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化浪视野

发布于 2020-09-29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HJ·XHJ·X教师

谢邀@翊璃酱

看了不少回答,大致分两种情况:

一是蚊子灭绝好,优点一二三四,缺点可控。这种回答总感觉有明显的利益代入导向,我看了也感觉很爽,但客观分析明显不足。二是蚊子灭绝糟,举例一二三四,简直是生态灾难。但是似乎没有强调蚊子本身的特征,是一套万能回答,同样可以用来回答苍蝇灭绝糟、老鼠灭绝糟、蝗虫灭绝糟。

本答就此补充一下吧:

蚊子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一般认为三个:

伤害被其取食的植物动物,但很少直接造成死亡,所以蚊子灭绝之后只会造成某些生态微调;为捕食蚊子的动物提供食物,但完全以蚊子为主食的动物极少,所以蚊子灭绝之后,也只是引起相应地改变食物链各物种数量改变,不会形成大的灾难;蚊子的其它生态效益,包括授粉、传播微生物等等,也类似前两者,灭绝不会颠覆生态。

其实,多数物种都是生态金字塔的一个砖块,被抽离之后,有邻近物种协助支撑,不会造成金字塔坍塌。只有某些关键物种灭绝会造成巨大的连锁反应,很不幸的是,蚊子很有可能是生态体系中的关键物种之一。因为,蚊子整个生命周期中,其幼虫阶段的独特地位被大家严重忽略:

一个新形成的水坑,最早拓荒的生物,蚊子幼虫必定名列前茅,蚊子可以在第一时间产卵、幼虫也无需等待藻类、微生物繁茂为其提供食物。有野外观察爱好的人必定对此深有体会,无论是新雨水坑,还是城市污水漫溢地点,弹跳密集的孑孓总是给你显著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压迫。

孑孓的这种超强的生存和扩张能力,在自然生态中的地位的确无法替代:比如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旱季,大量生物围绕剩下的水坑续命,其生态稳定的关键因素就包括,大量且生命力旺盛的孑孓分解粪水尸体,并通过成虫带走富营养的无机元素,对水坑的快速净化效果是无法替代的,如果这些水坑完全靠微生物分解会产生恶臭的缺氧甚至有毒环境。孑孓灭绝之后,其生态位太独特,不会立即被别的生物占据。所以,缺氧、有毒、病原微生物横行、无法饮用的续命水坑会持续至少数年,造成其它的关键生物灭绝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再然后更多的灭绝会连锁发生……

不过,蚊子家族极为庞大,吸人血的蚊子在其中占比非常小,所以选择性的灭绝这一部分还是可取的,尽管其生态位会很快被其近亲物种占据,即重新出现吸人血的蚊子。


看了不少回答,大致分两种情况:

一是蚊子灭绝好,优点一二三四,缺点可控。这种回答总感觉有明显的利益代入导向,我看了也感觉很爽,但客观分析明显不足。二是蚊子灭绝糟,举例一二三四,简直是生态灾难。但是似乎没有强调蚊子本身的特征,是一套万能回答,同样可以用来回答苍蝇灭绝糟、老鼠灭绝糟、蝗虫灭绝糟。

本答就此补充一下吧:

蚊子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一般认为三个:

伤害被其取食的植物动物,但很少直接造成死亡,所以蚊子灭绝之后只会造成某些生态微调;为捕食蚊子的动物提供食物,但完全以蚊子为主食的动物极少,所以蚊子灭绝之后,也只是引起相应地改变食物链各物种数量改变,不会形成大的灾难;蚊子的其它生态效益,包括授粉、传播微生物等等,也类似前两者,灭绝不会颠覆生态。

其实,多数物种都是生态金字塔的一个砖块,被抽离之后,有邻近物种协助支撑,不会造成金字塔坍塌。只有某些关键物种灭绝会造成巨大的连锁反应,很不幸的是,蚊子很有可能是生态体系中的关键物种之一。因为,蚊子整个生命周期中,其幼虫阶段的独特地位被大家严重忽略:

一个新形成的水坑,最早拓荒的生物,蚊子幼虫必定名列前茅,蚊子可以在第一时间产卵、幼虫也无需等待藻类、微生物繁茂为其提供食物。有野外观察爱好的人必定对此深有体会,无论是新雨水坑,还是城市污水漫溢地点,弹跳密集的孑孓总是给你显著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压迫。

孑孓的这种超强的生存和扩张能力,在自然生态中的地位的确无法替代:比如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旱季,大量生物围绕剩下的水坑续命,其生态稳定的关键因素就包括,大量且生命力旺盛的孑孓分解粪水尸体,并通过成虫带走富营养的无机元素,对水坑的快速净化效果是无法替代的,如果这些水坑完全靠微生物分解会产生恶臭的缺氧甚至有毒环境。孑孓灭绝之后,其生态位太独特,不会立即被别的生物占据。所以,缺氧、有毒、病原微生物横行、无法饮用的续命水坑会持续至少数年,造成其它的关键生物灭绝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再然后更多的灭绝会连锁发生……

不过,蚊子家族极为庞大,吸人血的蚊子在其中占比非常小,所以选择性的灭绝这一部分还是可取的,尽管其生态位会很快被其近亲物种占据,即重新出现吸人血的蚊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