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讀懂《聖經》可給出哪些具體忠告?


很多華人教會都流傳著一種奇怪的論調,就是「基督徒只讀bible就夠了,不要讀神學,千萬不要上神學院,神學院里教授都是不信的,進了神學院大概率也會變成不信的。」

這種貌似「高舉聖經」的神奇論調,實則是傲慢和無知。

「傲慢」在於輕看了歷代教父、神學家窮其一生的神學成果,拒絕站在巨人的肩膀想一步登天。

「無知」是更大的鍋。拒絕讀神學的想法很大程度是來源於「一張白紙」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信徒在接觸bible的時候應該是一張白紙,沒有被任何神學思想影響,直接接受、領悟上帝的話,是最純粹最真實的。

殊不知,哪裡有「一張白紙」啊!

即便沒讀過神學著作的信徒,腦海里也早已充滿了無數的、各種關於上帝、耶穌、天堂、地獄……的「認知」了。這些知識可能是從小時候聽的枕邊書聖經故事來的、可能是好萊塢電影大片里來的、可能是聊齋志異、各種神話傳說魔幻文學裡來的、可能是從小參加主日學來的、可能是牧師講道和查經來的、可能是各種基督教公眾號來的……

看到沒有?即便遠離神學著作和解經書,你還是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而且這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你不自知的、take for granted的。

在這裡,讀神學書和不讀神學書的主要區別,不在於受不受影響,而在於能不能在對「影響」有自覺,能不能理解、追溯這些思想的脈絡、源頭,能不能自知並盡量客觀的看待這些思想對你的神學觀造成的影響

好了,說了這些,大意就是只讀bible還是不夠的。我的建議是在讀bible的同時,或者初期,先讀一下「詮釋學」——關於如何理解對聖經的闡述的書籍。不用怕,這個沒你想像的那麼難,而且有非常口語化、科普性質的入門書籍。比如這本「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by Gordon Fee and Douglas Stuart。這兩位作者還有更細的關於各個聖經書卷的「詮釋學」書籍。這系列書的好處在於,它們不是解經書,不是告訴你這裡聖經在講什麼,而是告訴你應該怎麼讀、詮釋的角度以及詮釋的陷阱。是授人以漁的書。

接下來,建議讀一下教會歷史。相對來說,各種解經書、聖經雞湯我倒建議少讀。詮釋學和歷史書是幫助你理解bible的,特別是詮釋學,等你比較能分辨神學思想的脈絡了,不妨接觸一下不同教會傳統里的神學著作,這是幫助你對上帝的理解不被某一種宗教思想和派別禁錮。這樣下來,你對bible的了解就應該相對比較全面和系統了。

聖經和神學?

www.zhihu.com圖標

你既然能上知乎,那麼就告訴你:絕對不行。

只讀聖經?也得讀中英文對照版本,和合本翻譯有誤差,而且還是經常被引用的經文,比如天國是努力的人得著的——這是不太對的。

然後讀各種解經,因為涉及到當時的歷史、政治、法律、文化,只讀聖經理解不了,比如耶穌說那婦人是餅不能給狗吃,你只讀聖經能懂嗎?

然後有餘力,讀基督教教會史和歐洲歷史。


這要看你讀聖經的目的是什麼,「懂」這個字有點過於籠統,把全世界對聖經解釋合併在一起,也不能說懂,又或者僅知道信耶穌可以得救,也可以算懂。

我猜你是基督徒,想透過神的話語,增長生命。就屬靈生命成長問題看,單看聖經不夠,加上各種神學注釋還是不夠,添上對神創造物的研究也不夠,把全部的生活都加上還是不夠。因為讓生命成長的是神,所有的一切必須有神的生命做基礎,聖靈做工作才行。我們本身神手中的工作。重生是起點,聖靈的工作是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信。從神強調的內容看,讀經比不上禱告,更比不上把自己完全獻給神,當做活祭。就是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神為核心,以神為仰望,以神為依靠,以神為樂。

單看讀經,就讀「懂」說,重要的也不是聖經,更不是解經,而是你心裡種下的根。套用聖經的,字句叫人死,精意(聖靈)叫人活。大約有幾種解釋,

1 字句指的是文字表面的意思,精意是引申抽象比喻的意思。有點像閱讀分析,透過字面看裡面的情感和主旨。比如有本解經書說我們要做鹽,就從鹽的物理化學性質,味道,在生活中的作用等多個方面進行解讀,試圖全面表述這個詞對我們生活有什麼樣的啟示和指導。

2 字句在不同的場景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釋。箴言26:4-5指出,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你與他一樣。又說,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能。這看似矛盾的話,其實說錯了我們的態度或動機上,不能學愚昧人,而具體勸導他的時候,可以用他的方式,顯出他的愚昧。【這個解釋不一定對,只是為了說明問題】,所以解經的時候還要結合自身的各個角度。

3 一個重生的人,就能認識到神是一切美善的源頭,萬事沒有能越過神的權柄獨立發生的。因此萬事互相效力,讓愛主的人得益處,現只能從這個角度進行解讀。這很難,對於一出生就是瞎子,這麼大傷害的人,你告訴他這是神的美意真的很難,然而這又是確實的。福音書,那個天生瞎子,二十年後被耶穌醫治的人,耶穌就說這是神要在他身上得榮耀。如果沒有聖靈的工作,沒有人能看見這是美意,所以就不是難而是不可能。而有聖靈的工作,瞎子也能看見。所以讓人活的是聖靈,不是聖經。

我比較傾向第三種,借著聖靈,不單是聖經,身邊一切的事都可以指向神。然後,我們再讀聖經,看各種解經,甚至看世界的書,都有屬靈的領受。地上的一切都是神造的,若是感恩的著領受,就沒有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

回到問題,靠自己單看聖經,會局限你的理解和認知,聖靈做工不是把結論丟你腦袋裡,同樣要借各樣的環境,各種話語引導你自己認識。所以多看看還是有益處的。反過來,你什麼都信書,那就什麼都不要看了。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書看多了會傻。這樣看來,別人的書為你準備的只是素材,房子還是要你自己搭的。


如果是單純當課外書或者故事書,看個封面、目錄、啟示錄後面的名詞解釋、哪怕看個地圖都行,圖一樂嘛!′_&>`

但你意識到有前人栽樹這件事,後人是否乘涼就是個簡單的選擇題。

說到這兒,你一定有這樣的觀念:那些言簡意賅、長篇累牘不過是人為的分析與解讀,不是「神的默示」,不教導新的真理,也不高過「神的話」;因此不能承認聖經注釋和神學名著【絕對無誤】。

比如說:看別人對《毛選》的解讀,咱不如直接看《毛選》更又體會,畢竟收穫別人的收穫總會覺得差點什麼。

那人在解讀《毛選》所下的功夫不比我少,但絕不能與《毛選》等同,甚至替代。

到這裡,問題其實就變成了聖經和神學著作的辯證關係了。? ? ?

著作的目的只是總結我們所相信和理解的聖經所啟示的關鍵信息。如果我們發現聖經和著作的某一句矛盾,那麼有必要批判的接受,不脫離聖經的教導,畢竟關於所有得救的知識、信心及順服,聖經是唯一充分明確無謬的準則。

再有一個,聖經是我們信仰的最高仲裁。要判斷一切宗教的爭論,審查一切教會會議的決議,古時作者的意見、世人的教訓和私人的領受,我們應當依據最高,仲裁者出於聖靈所默示的聖經之外,別無其他。

所以我在認為我們不可以著作中去尋找有關信仰和生活的最終答案,而應當從聖經中尋找這些答案,著作作用正是我們所理解,相信了聖經的教導加以總結。

雖然我們不能把著作跟聖經等同起來。但是我們也不應該陷入另一種錯誤之中。很多人都犯這種錯誤。他們認為著作對我們的信仰有害,因而要杜絕。( ??。)

然而神學著作的來歷是一些愛神的和他話語的人勞苦努力小心謹慎的把聖經中的主要整理萃取出來,加以總結他成為文字行式。這些人並不是極端主義或者異端分子,企圖用它去欺騙人,使人跌倒,相反他們認為這應該是認識聖經的一種有用工具。

那些不喜歡神學著作的人也應該記住:忽略過去,忽略前人的腳步與足跡,總是很危險的。保羅告訴哥林多信徒舊約聖經所記的事情是為了教導他們,也是為了教導、警告我們不去重蹈覆轍,重犯舊時代以色列人的錯誤。

同樣,這些文件也為我們提供別人研讀的成果,使我們去少走彎路,避免以前的基督徒在認識上和實踐上所面對的許多危險。

前面說了那些著作,不是絕對無誤的,可是只有無知者和頑愚人才會完全不理會過去,僅憑自己的一己之力搞清一切問題得出所有結論。( ??。)

一個不容爭議的事實是,小孩需要父母的教導,因為父母可以憑著他們多年的經驗和學習成果來教導他們。同樣今天的基督徒也需要那些走在我們前面的人的教導,使我們可以收穫他們勞苦的果子。

倘若以為我們從前人那裡學不到任何東西,那真是驕傲到極點咯!

既然已經論斷人,那我索性婆娘罵街了!(╯‵□′)╯︵┻━┻

一味否定神學著作的價值,是否就是我們反對它們的理由呢?

其實大多數人反對他,是因為對他的本質和必要性不了解,不過我更願意相信,只是單純的不喜歡勉強自己去思考,這就是宗教會被認為是迷信的重要原因。

╮( ̄▽ ̄")╭

他們只想說我相信耶穌和聖經就夠了,出發點是好的,但只是勉強停留在出發點前面幾米,他們不明白這樣做是不明智甚至危險的。

神給了人頭腦是為了榮耀祂去使用,不是了忽視它說「這太難了,沒辦法明白」,而是要我們研讀和默想,然後銘記在心。

我承認他們內容需要很多的思考,很多時間很多腦細胞去明白,但是如果我很想全身心的去愛神,這必然更包括我們頭腦和心智,是我們的頭腦和心智去查考明白他的真理道路生命,這是我們的本分,也是我們的特權。

神學著作、註疏解釋真的可以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便利。

┳━┳ノ(°_°ノ)


很好哇,非常推薦。就知乎上而言,一個讀了聖經沒受過神學教育就出來傳教的,對反封建迷信的貢獻恐怕能超過十個反基鬥士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