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最近才接触到《奇葩说》这个综艺的小粉丝,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里面的辩题、选手的观点都很有意思。但是短时间内大量的看了这个综艺,以及知乎上的评论之后,我感觉思维变得混乱,开始找不到自己的看法,也会很容易认同别人的看法,觉得每个人都有道理。


看奇葩说时间长了,会有一个感觉,好像里面的导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框架,什么东西来了,从框架里一过,论点论据论证就都出来了。蔡康永的人间真情,薛兆丰的经济至上,李诞的个人优先,陈民的兼爱天下。。,这些已经是他们人生思考的底层架构,是他们行走世间的行动指南,只要他们自己的逻辑能够自洽,他们就会一直那么说那么做下去。那么这些框架有错对的区别吗?没有。框架只有好坏,只有高低,没有对错。借用佛家的说法就是大乘也度人、小乘也度人,只要不害人,就是世间好佛法。所以在你看来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对。

那么听了这么多说法,我该信谁,我该怎么做呢!我认为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听了一期辩论,睡一觉,第二天起来问问自己我想怎么做,我被谁说服了,我可以参考谁的意见。重点是做事之前自己已经打心底相信了那些理由。我烧了画,我不后悔;我丢了猫,我不纠结;我谁都不救,我问心无愧;我两个都救,我无怨无悔。

做事情其实只有一个考量就是逻辑自洽,今天你说你是一个自私的人,明天不要怪我见死不救;今天你说你是一个经济至上的人,明天不要怪我和你吃饭AA制;今天你说你是一个兼爱天下的人,明天遇到大灾难你不要一毛不拔;今天你说你是一个温润纯良的人,明天不要让我看到你背后一刀。

做的事多了,积累的阅历够了,你也会形成你自己的框架,你就会对那些辩手说,你说的都对,但我要按照我的方法做。


年轻的时候,由于你所见,所感和所经历的东西并不太多,所以的确会容易被带著跑,因此建议你记住以下几条公式用于面对奇葩说以及其他场合的一切。

第一,相信事情发展的大概率固有逻辑,而不要被一些辩论生造的「遥远的哭声式」逻辑所影响。事情通常发展会有其固有的逻辑,有因必有果。这个事情本身的逻辑是怎么样?并不会因为你的看法改变而改变。

第二,但凡辩手说「我要,我想」的时候,后面你就不用再听了。因为辩论题目并没有针对他个人来提,因此所有的论点都应该放之大部分人皆准,他一个人想要的特殊状态并不具有说明力。比如,我觉得婚姻就是一辈子。(七年婚姻支不支持,董静)其实按常理你也知道,离婚结婚是每个人的自由,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即便你想是一辈子不离婚,你也不能把这一条强加给大家。所以所有的我想和我要后面的部分都不用再听。

第三,所有所列举的诗歌,戏剧电影的片段都不用再听。之前起几期,尤其是肖晓,特别喜欢搬出电影中的一个环节来说明什么问题。你要知道一个事情之所以在戏剧电影影视歌词当中出现,就是因为那不是生活中的常态。因为梁山伯祝英台在生活中没有我们才歌颂他,如果生活中满是梁山伯祝英台,那有什么好写的?

第四,紧扣题目,知道题目在问什么,不要被情绪影响。有的人论证了半天很动感情,其实没有在回答题目,只是在用情绪争取你的支持,这种情况下要特别留心。比如,年轻人不能要父母的资助,年轻人的拮据是社会造成的,社会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年轻人不拮据,在大城市结局的年轻人应该去中小城市发展。(储殷,刚毕业的年轻人生活拮据,该不该啃老?)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回答题目,光诉诸感情,辩论题目正方选正,反方选反,他的意思是正反,这个题目根本不该出现,这是社会的责任,那你不要来参加比赛啊。

第五,注意分辨哪些问题是常态,哪些问题是特例。信常态不要信特例。每个人都会举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说明问题,多比照自己的生活比照周围人的生活,想想他们的例子当中哪些是极端特例,哪些是生活常态?比如傅首尔教育孩子所得到的教育经验属于常态,但一个年轻人大学支教,在某个学校里当了半年老师,所得到的教育经验就属于特例。

最后,不要轻易因为这个人好笑改变自己的立场。你是来投票站观点的,你不是来听相声的。你可以喜欢这个人的风格,没错,但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都是说话圈的龙凤,人中翘楚,只在极少数片段里不小心露出 内心与持方不同 的尾巴。

这是在抢票的竞技辩论,不是三五知己深度交流的纪录片。

因为比赛,所以刺激,所以好看。

观众点进去图一乐者,不是匹夫,就是高人。

少年看节目时,不必急于学习说服技巧,不妨先学场上诸公的信息提取、改编再创造之能力。

少年得开启思考,而不是放弃思考 将这任务交给辩手 只等结束自悟。节目结束时一切都晚了,你只会记住三辩的几句空谈与导师的形而上论。那是别人处心积虑争夺选票的工具,没有参悟的意义。当然,在娱乐节目中开启思考一定是极痛苦的。

你不妨多想想,为何别人手握一本书,看了三天后就把其中最深刻的观点融会贯通,引以为佐证自己持方的工具,甚至借此扬名、赚金。

他一定不会是细读一字一句,而是迅速翻越收敛。这种阅读模式与少年从小养成的阅读课本的习惯大相径庭,但它该被少年学习并掌握。

你不妨再想想,为什么同样的童话、名人名言、小故事到了别人嘴里,就被改造成另一件与持方息息相关的事,为什么同样的武侠小说、电影别人看完居然能提取观点储存以备将来。

这一定是刻意的训练,在他们的思维中,这一定早已变成不费力的习惯。这是少年该学习、不求速成掌握的东西。

经济学在我浅薄的认知里,最伟大的创造其实是一句很普通的话。「大家说数不说理,说理都有理」。

少年看节目时,可借用这招式来化解犹疑。

首先是将自己当成辩论的某一方,在每一位站起时都当成是自己的敌人。为了对抗而对抗,这是一件娱乐自己且锻炼自己的事。

而后,化身为对方。对方通常会说三个点,少年需思考对方每一个观点背后的收益与战场,思考对方每个点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思考对方是否有漏洞,你是否能替他弥补,如果你想取得他所期望的收益,你是否可以想到更有效的观点来替代他。为了站一起而站一起,这是一件救死扶伤的消遣事儿。

最后也是最难的步骤,你要抽离自己,回归观众。不要想最后你会站哪一边,而要想你会各自给双方打多少分。双方都有理,所以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分数。某些辩题下,少年还要归纳总结双方的陈述,自己内心划定区域放置双方观点下适用的情形。这一步,是超脱,是每一集里马东东在做的事。

比如少年看完最新的「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你需想到:

正方有道理呀!把孩子当成家庭成员之一,与他探讨家庭的关键问题,这既是应有的义务,也尊重了孩子,甚至会治愈启迪大人自身,这太棒了!以后如果是正常家庭,拥有健康家庭关系的小孩就要这样做。

然后你需想到:

反方有道理啊!贫困会侵蚀思维,会传染甚至遗传。家长应该阻挡在贫困与小孩之间来保护他,这没问题啊!以后如果是单亲家庭,或者孩子跟著爷爷奶奶过的 家长不在身边的 有些敏感甚至自卑的家庭里就要这样做。

辩论并没有画出圈子来安置持方,因为它是竞技是零和博弈。画出圈子安置持方的,是观众。

这很残忍,它会压在少年肩上。


其实奇葩说对于我来讲最大的价值,是告诉我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没有哪个问题是非黑即白的。题主目前意识到自己这容易被诱导,是一件好事呀,以后在生活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对任何一种言论偏听偏信。

奇葩说和曾经的知乎其实在某种意义上高度雷同的。比如曾经的知乎,很多热门问题底下的高赞答案通常都是从不同角度阐述的。我之前在知乎答题的时候,会先大概浏览一下其他人的答案,如果角度都差不多,我要么就不回答,要么就想办法挖掘一个新角度来回答,如果我说的有理有据逻辑自洽,通常也会得到很多赞。

当然现在的知乎不行了,我挖掘一个新角度,大概率会被喷子喷到关评论。


蔡康永好像在这一季开始的时候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原话不记得了,大概的意思是他希望从奇葩中去获取一些生命力。

很容易被语言诱导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看到有很多答案给了你培养独立思考的建议,我觉得都说的挺好的,但是能够感受不同的观点是一种难得的特质,保持这种特质能够让你真正的走向独立思考

首先,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在看奇葩说的时候很容易被引导呢?因为听者缺乏足够的情景积累,而说者的论述很多又是相对抽离的。之所以这些辩题有这么大的讨论空间就是因为选手和观众可以不断地为辩题置换讨论情景。每个情境下去论述自己的持方当然就是合理的了,比如【老妈疯狂追星,我该不该阻拦】这种题目,你可以置换的情境就可以有:追求和谐家庭环境的子女、为妈妈身体著想的子女、类比当下饭圈疯狂应援的情境、妈妈追寻独立自我的情境。你把这些情境单独拎出来讨论辩题都是成立的,双方需要去讨论的就是出现这些情境的概率以及合理性。为什么宋丹丹在这个辩题中拥有极其坚定的立场?因为她脑海里能够构建一个非常生动的追星场景,那么这个辩题对于她来说一点都不抽离,她已经对「疯狂追星」有了非常负面的定性。而黄执中做的其实就是在深化这种负面追星的场景。后面李佳洁有为正向的追星正名,但是很可惜,功底不够,构建的画面比较薄弱。

在奇葩说大部分辩手都在对抽离观点进行论证的时候,比的就是谁能构建更好的画面。这个时候作为听众的你由于相关经验(论点相关的情景)较少,是否认同这个思想就全靠辩手如何去给你构建这个情景了,谁构建的情境能够让更多人理解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票数(欧阳超除外)。

如果随著你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越来越多,你就能在看到辩题的时候给自己构建多维度的、稳定的情境,这个辩题讨论的主体会是谁?发生这种抉择的概率会有多大?这个持方会不会是一种最优策略(应然层面)?这个持方是否具有普遍意义的合理性?辩手的观点这个时候抛出来你就突然会有很多维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时候立场就会变得相对稳定杆起来。

回到最开始的,我认为容易被言论诱导是好的现象。容易被言论诱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现在的你可以接受更多的可能性,不管多么奇葩的观点(当然我觉得第七季的奇葩说已经很不奇葩了)在你这里都有存在的可能性,这些存在的声音在大部分(你的视角)来看是奇葩的,在他们的视角就是非常合理的。而一个看似拥有稳定立场的人他们可能永远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不要小看这种状态,现在我们看似鼓励多元的环境其实是在越来越扼杀多元。而能够接受自己立场改变的状态就是建立多元的开始。

我们看一些专业辩手(比如黄执中,陈铭)可以在每一个持方都能够输出不错的观点,就是在这不同的观点里面能够通过定义和置换情景找到不同的可能性从而进行输出。而现在对「容易被言论诱导」感到困惑的你就可以朝这个方向去成长了,多好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