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拉面印度飞饼了解一下哈哈哈

理科生的确不著重文笔,作者自己也说是靠数学在写作,重逻辑。

如果喜欢文笔好,可以去看郭敬明。


现象级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爆火,同时也为相关的推理作品带来了一波不小的热度。

受益最大的可能就是《隐秘的角落》原著《坏小孩》作者紫金陈了。不过凡事都有利弊,紫金陈在博得不少关注的同时,其文笔也饱受网友诟病,许多读者在看完原著之后纷纷表示不敢恭维紫金陈的文笔,更有甚者直接开粗口爆骂这写的是什么玩意?

但实际上,对于推理作品来说,文笔还真就从来不是吸引人的关键所在。

01 内容大于文笔

推理小说最早发源于欧美,后传入日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本土掀起了一轮推理热,以江户川乱步为首的众多推理作家开始活跃于日本文坛,促进了日本推理的发展和兴盛。

日本的推理小说本土化是非常成功的,在继承欧美推理侦探小说的基础之上,前后发展了本格派、变格派、社会派以及法庭派等众多推理派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理小说自从诞生起始便被划分在通俗文学之类。

所谓通俗文学,是指顺应读者需求,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读者容易理解的故事。

与之相对的则是严肃文学,严肃文学强调作品的文学性,常有许多写作技巧的使用,在叙述上也不是十分照顾读者的感受。

简单举个例子,人尽皆知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典型的严肃文学作品。

正是由于推理小说属于通俗文学之流,这就使得严肃文学看重的文笔并不是推理小说必需的硬体要求。对于推理小说来说,内容呈现远大于文笔表现。

典型的本格派推理侧重的是描述主角一行人一步步破案的详细过程,变格派则喜欢描述脑洞大开,猎奇血腥的离奇案件本身。至于社会派,则热衷于借案件描述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象。

诸如紫金陈的《坏小孩》,就明显属于社会派推理。在小说的开头,读者便已经明确犯罪分子就是张东升,这就使得小说的核心并不是去讲述如何侦破案件,而是探讨案件背后反应的社会问题。比如张东升为了家产,先后谋杀了岳父岳母和妻子徐静,这就很明显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利益至上的人性丑恶。而朱朝阳等一众小孩的用心险恶则让读者看到了孩童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因此,属于通俗文学之流的推理小说并不需要过分华丽的文笔,只要能将故事讲述明白即可。所以抨击紫金陈文笔烂,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推理小说的使命就是通过案件反应现实问题,而非让人获得阅读上的美感体验。

02 推理小说的魅力所在,无限解读的可能

推理小说不靠文笔取胜,那么其所靠的究竟是什么?

如我前文所言,靠揭露社会问题引起读者思考,也许算得上是推理作品自身的魅力。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点推理作品比较明显的优势所在,那就是其内容本身具有无限解读的可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引入一个专业术语——叙述性诡计。

叙述性诡计常见于推理小说,指的是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干扰读者的判断,以到达混淆视听,误导读者的作用。从而增加作品的趣味性、烧脑性,提供多重解读的可能。

虽然紫金陈原著《坏小孩》多平铺直叙,但《隐秘的角落》却在这方面有所借鉴。

比如在朱晶晶坠楼一事中,普普一开始说的是「她摔下去了」,而朱朝阳后来回到案发现场,开始回忆时,普普说的却是「她要摔下去了」。

一字之差,背后的意味却差之千里。这便是一个很常见的叙述诡计,即前后的表态不一。

然而,如此生硬矛盾的叙述诡计其实在推理小说中算是败笔。因为作者为了转移读者注意力,而故意做出无法解释的矛盾叙述,很容易招致读者的反感。

因此,我觉得《隐秘的角落》中的这一段矛盾仍旧有深究的必要。

因为觉得编剧不至于犯如此低级错误,所以我认为无论是现实情节,还是回忆情节,实际都应该是存在的。

下面我们来还原一下事件的详细过程。朱晶晶踩空,但没有立即摔下去,而是靠著树枝之类的物体悬停了一会,因此普普先说了一句「她要摔下去了」,而朱朝阳没有及时出手,使得晶晶最终彻底坠楼,普普又说了一句「她摔下去了」。

而编剧在设置剧情的时候,现实情节只截取了后一部分,回忆情节只截取了前一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地解释为何前后会出现叙述不一致的情况。而观众往往是不会考虑到存在的微小时间差,以及一句话说两遍的可能,从而就有了普普自己迅速坠楼和朱朝阳见死不救两个不同解读的版本。

这种手法是推理小说惯用的伎俩。比如梦野久作的著名短篇推理小说《瓶装地狱》,就存在前后矛盾的叙述。

《瓶装地狱》的内容就是三封信,按信的内容来看,讲的是一对兄妹出海时遇到意外,最终流落荒岛,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互生情愫,因做了禁忌之事而在救援到来之前双双自杀这样一个令人叹息的故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其中一封信件的描述来看,同时流落荒岛的还有厨子和女仆,然而在其余的信件中却对这二人只字未提,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

也正是因此,《瓶装地狱》拥有了无限解读的可能。有一说认为是两个兄妹杀掉了厨子和女仆,但实际上二人完全没有这样的动机。也有一说认为是厨子杀掉了所有人,最后伪造信件,投了出去,制造出自杀的假象,以洗脱罪名。这一点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瓶装地狱》以信件内容为主,而信件本身就意味著有被伪造的可能。

除了常见的矛盾叙述外,还有一种手法叫模糊叙述。即叙述者故意模糊、截留一部分信息,而不将信息全部展示给读者,从而诱使读者做出误判。

在小酒井不木的《恋爱曲线》中,模糊叙述的影子较为明显。小酒井不木在交代具体角色身份的时候,先是以「失恋的女性」作描述,从而让读者排除了将要与富二代结婚的女主的可能。然而到了最后,小酒井不木却直接点明,这名女性就是结婚在即的女主。

当然,这并不算矛盾叙述,因为前者和后者具有吻合的可能。假如女主在结婚之前意识到了富二代之前的种种表现都是伪装,与自己心目中的本来面目不符,从而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只是假象,那么女主就满足「失恋女性」的条件。然而在没有揭开谜底之前,大多数读者都会被「失恋女性」这一模糊叙述误导,不会怀疑到女主的头上。

而积极破解作者的各种诡计,与之博弈,无疑是推理小说引人入胜的关键所在,至于文笔,其实只是一个基础条件。文笔好,锦上添花,文笔再烂,只要能把故事讲明白,其实也无伤大雅。


文笔朴实而已,我觉得罪案类的没必要写成晋江言情那样繁华绚丽。个人喜好风格不同,个人觉得他写的很好。朴实简单粗暴的文笔在阅读的时候更让我感受到剧情里的阴郁冰冷的基调。个人感受个人感受个人感受啦最近又在复习有声书版的,特意感受了一下很多人吐槽的文笔不好。没觉得有啥不好的。


确实有幼稚的地方,但我不在乎。


感觉像网文


文笔确实很一般。能把故事说清楚就够了,对他们要求不能太高。


原著是《坏小孩》,看过紫金陈的几部小说,他应该是属于典型的社会派小说,个人觉得文笔不错,主要是他写的都是符合当代背景下的小说挺好的。


原著看了下,其他的作品没看过不好评论,单从原著《坏小孩》也看不出来具体的,只能说内容上写的很黑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