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狗,想了解並研究一下。知乎首問


首先推薦《性慾三論》,因為是Abhandlung論文,篇幅比較短,比較好讀。其次是《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學》《精神分析引論》。

《性學三論》是心理學宗師弗洛伊德開性學先河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首度將精神分析法運用於性研究,通過梳理從幼兒期到青春期,尋常男女性衝動的萌芽和成長,發現並探討每個人性困惑中的關鍵心理因素。

這本弗洛伊德著作中罕有的直白、易讀的作品,於1905年首次出版,一經問世就受到保 守「禁慾主義」之抨擊,被斥為「大逆不道」。但作為一部真誠、造福於人的科學著作,其偉大並不會因此黯淡!在這之後的二十餘年中,《性學三論》再版四次,直接啟蒙了整個現代西方社會對「性」的看法和認知,至今仍為全世界人提供參考和幫助。

弗洛伊德全集版本的話當然是Fischer版啦。中文譯本我會在列出。

《自我與本我》收錄了弗洛伊德後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樂原則》、《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及《自我與本我》,簡練地表達了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要點和學說精髓。

其中的《自我與本我》發表於1923年,是弗洛伊德最後一篇重要著作,被公認對人的心理及其活動做出了新穎的、革命性的描述。

《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學》

本書可以說是弗洛伊德畢生貢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在書中,精神分析大師秉其行醫多年的細微觀察和洞見,旁徵博引,娓娓而談,將無意識的領域擴展到日常生活之中。他為我們掀開了遺忘、錯誤、迷信等等日常現象的奧祕。

豐富實例將引您跨進一個嶄新的境界,帶給您全新的觀點和思考方式。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從病態現象的觀察出發,經由夢、神話、傳說、藝術創作的研究,而終於在正常人日常生活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之間,獲得了最堅強的據點。唯有研讀弗洛伊德本人的著作,纔是瞭解精神分析學的最佳途徑。

至於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夢的解析》,我不推薦初學者閱讀。將近600頁的篇幅,我覺得各位會崩潰的。

一切名為」導讀「的二手文獻也不再我的討論之列。

弗洛伊德的著作編年:

  1. über den psychischen Mechanismus hysterischer Ph?nomene. Zusammen mit Breuer. 1893.
  2. Ueber Coca. In: Centralblatt für die gesammte Therapie. 1885).
  3. Entwurf einer Psychologie. 1895
  4. Studien über Hysterie. 1895.《歇斯底里症研究》
  5. Zur ?tiologie der Hysterie. 1896 (Aufsatz; erste Verwendung des Begriffes ?Psychoanalyse「).
  6. Die Traumdeutung. 1900. 《夢的解析》
  7.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 1904.《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學》
  8.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 1905 《性慾三論》
  9. Die ?kulturelle「 Sexualmoral und die moderne Nervosit?t. 1908.
  10. über Psychoanalyse. Fünf Vorlesungen gehalten zur 20-j?hrigen Gründungsfeier der Clark University in Worcester Mass. September 1909. 7., unver?nderte Auflage. Verlag: Franz Deuticke, Leipzig-Wien 1924.
  11. über Psychoanalyse. 1910.
  12. Eine Kindheitserinnerung des Leonardo da Vinci. 1910.
  13. Totem und Tabu. 1913.《圖騰與禁忌》
  14. Zur Geschichte der psychoanalytischen Bewegung. 1914.
  15. Zeitgem??es über Krieg und Tod. 1915.
  16. Trauer und Melancholie. 1916.
  17. Vorlesungen zur Einfü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1917.
  18. Das Unheimliche. 1919.
  19.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 1920 《超越快樂原則》
  20. Massenpsychologie und Ich-Analyse. 1921
  21. Das Ich und das Es. 1923.《自我與本我》
  22. Selbstdarstellung. 1925.
  23. Die Frage der Laienanalyse, 1926.
  24. Hemmung, Symptom und Angst. 1926.
  25.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 1927.
  26.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 1930.《文明及其不滿》
  27. Vier psychoanalytische Krankengeschichten. Internationaler psychoanalytischer Verlag, Wien 1932
  28. Warum Krieg? 1933 (Briefwechsel mit Albert Einstein).
  29. Neue Folge der Vorlesungen zur Einfü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1933.
  30. Die endliche und die unendliche Analyse. 1937.
  31. Abriss der Psychoanalyse 1938.《精神分析引論》
  32.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 1939

這裡說明一下選擇一個經典作家入門書籍的原則:

1.篇幅不要過長。

2.對作者的核心概念進行討論。比如弗洛伊德最核心的概念當屬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法基本上把他對於夢的解析、無意識、兒童性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都涵蓋了進來。

3.最好可以是作者自己寫的導讀(比如康德《未來形而上學》這種)

4.能夠反映作者成熟期的觀點(畢竟思想家前後期可能有一定變化)

弗洛伊德的核心概念和術語(就其在流行文化中的影響而言)

  1. 潛意識 Die Traumdeutung. 1900. 《夢的解析》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 1904.《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學》
  2. 兒童性心理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 1905 《性慾三論》
  3. 本我、自我與超我 Das Ich und das Es. 1923.《自我與本我》
  4. 俄狄浦斯情結 Totem und Tabu. 1913.《圖騰與禁忌》
  5. 精神分析法 Abriss der Psychoanalyse 1938.《精神分析引論》Vorlesungen zur Einfü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1917.Neue Folge der Vorlesungen zur Einfü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1933.
  6. 力比多 Massenpsychologie und Ich-Analyse,1921
  7. 宗教心理學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 1930.《文明及其不滿》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 1939
  8. 生死驅動力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 1920 《超越快樂原則》

大家按照這個方法去找書就可以了。

待補充和解釋。

不太清楚國內弗洛伊德翻譯得怎麼樣,同學們可以補充。如果能讀英文,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但是弗洛伊德英文翻譯的問題也是notorious。


作為精神分析流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的書並不是很容易讀懂的,所以入門推薦《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比較生活化,接地氣。

該書的討論圍繞著「遺忘」、「口誤」、「筆誤」和「錯誤實現的行為」等主題展開,著重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過失行為。弗洛伊德提出,不僅神經病患者,正常人的日常行為中也可能因潛意識的內部鬥爭而導致思想行為的改變。本書引用了很多個案來介紹各種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遇到的「遺忘」、「口誤」和「筆誤」等行為,作者對其進行精神分析,最後總結其理論。

以下內容是我的讀後感: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簡介

該書初版於1904年,當時只有10章;1907年再版時增加了兩章,而後有出過9個修訂版。我看的是張麗妍翻譯、2013年5月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

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常發生口誤、筆誤或誤讀等「錯誤」現象或動機性遺忘,是由於人把一些可能使自己覺得痛苦或難為情的想法、衝動或記憶,從意識的境界,不知不覺地釋放到潛意識境界,但是被壓抑的東西並未消失,當意識的自我有鬆懈時,往往會突破阻抗力量,再度浮現到意識境界,人們潛意識給以否認,從而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錯誤。作者由此展現了精神宿命論的信仰:心智歷程的任何微細動向,都必有精神上的原因可尋。

遺忘

語詞的遺忘

本書的前三章的主題是「遺忘」,第一章是「專名的遺忘」;第二章是「遺忘外國語詞」;第三章是「名字和語詞次序的遺忘」。弗洛伊德認為,「遺忘」的本質不是「遺忘」,而是隱藏。

我們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通常稱為「舌尖現象」:一些平時很簡單、很熟悉的字、單詞或公式等,明明話到嘴邊,只差一點,就是無法憶起。弗洛伊德認為這是被忘記的語詞的精神機制被另一種精神機制替代,新出現的代用名與原本被忘記的名字有直接的關聯。不同類型的例子證明遺忘有兩種機制,一種是被主題被幹擾從而導致回憶的內容被遺忘,另一種是因為被壓抑的主題與意欲回憶的主題有關聯而導致遺忘,後者一般和被壓抑在潛意識裡的「力比多」(性本能)有關,二者都可以通過自由聯想追溯被遺忘的內容。弗洛伊德通過分析遺忘現象發現,那些被忘記的主題都和自身的潛意識有關,甚至能牽引起強烈和痛楚的感覺。

在這幾個章節,作者舉的例子都和西方歷史文化有關,有的和拉丁文有關,所以我看得不是很明白。通過結合自身經歷,我覺得弗洛伊德的理論很有價值。比如說,我曾經通過聯想的方式記考試的知識點。比如,高中地理中,有一個知識點: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有近日點、遠日點之分。大約每年1月初過近日點,7月初過遠日點。地球公轉速度也會被影響,地球過近日點時公轉速度很快,過遠日點時公轉速度慢。我將這個易混淆的知識點濃縮成「近一冬快」,那麼,夏天就是與之相反。怎麼記「近一冬快」呢?我有一位好友名字裏有「冬」字,她是長跑健將,「冬跑得很快,接近第一」,就是「近一冬快」,所以不學地理2年至今我仍牢記這個知識點。

弗洛伊德用自由聯想對病人的心理進行分析,我用自由聯想記憶知識點,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兒時記憶與有所隱藏的記憶

作者從一個問題出發:為什麼童年影響深遠的記憶沒有保存至我們長大,只有偶然而瑣碎的記憶殘留?但為什麼說年紀小的時候記憶力更好呢?還是說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記憶選擇?隨後作者舉了一些類似虛構的童年記憶。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可能可以用幹擾說解釋,年齡增長,記憶積累,幹擾了記憶提取。年齡大了,選擇銘記的內容可能是介懷時間長的記憶,而不是我們認為我們應該牢記的,比如數理化知識,雖然重要,但我們對這些理論知識心存厭惡,反而容易忘掉,特別是那些重複次數少,不被運用於實踐的知識。

過失行為

口誤

聲響的擾亂活動可能由同一語句中其他聲響成分的影響造成,也可能與整個語句的意思完全無關。首先,口誤表達出來的內容不是我們的本意,甚至我們表達後才猛然意識到,甚至經別人提醒纔不得不相信我們說錯話了。有一種類型是誤用相反的語詞,如書中的例子,澳洲眾議院議長在致開幕詞的時候把「開幕」說成「閉幕」,可能是他也感覺到會議毫無價值,盼望能儘早結束。意義相反的語詞被誤用很常見,因為它們是相關聯的。口誤往往是因為注意力懈怠,壓抑力量不受束縛,聯想活動才開始出現的。而且,口誤具有傳染性。我常常會在出現口誤後責怪先前出現口誤的人誤導我。如果說,一個人誤把「哥哥」說出「爸爸」,可能是因為長兄如父,此人已將他們等同,置於同一範疇,這就是口誤的另一種類型。我也經常說錯舍友的名字,這可能是因為我跟幾個舍友的感情都很好,所以有些不分彼此。

言語擾亂的現象能揭露一個人內心的糾結。一般情況下,在一個人全神貫注時,比如在他表白或宣誓的時候是不會出現口誤現象的,如果在這些時候出現口誤,我們可以探究到,一個人真實的內心活動,這是被壓抑的潛意識回到意識層面的表現。美劇《老友記(Friends)》第5季第1集中,Ross和Emily在倫敦一座教堂舉行婚禮,輪到Ross宣誓的時候,他把Emily的名字錯說成前女友Rachel的名字,在場親友頓時大驚失色。我想,這說明,Ross的真愛不是Emily而是Rachel,他心目中的新娘是Rachel。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口誤就是潛意識改頭換面的表現,口誤的內容往往是內心深處真實想法的反映和寫照。說錯名字是一種常見的口誤,弗洛伊德對此類口誤的解釋是: 用一個名字替代另一個名字, 錯誤地說出了另一個人的名字, 這些都表明了人們存在一種情感, 而由於種種原因, 人們在當時的情況下又不能完全將這種情感表現出來。

閱讀和寫作中的錯誤

我經常因為正在乾的事而出現筆誤,比如,我邊和同學談論社團的事邊寫論文,心理學的論文裏可能就會突然出現社團的名稱。而很多出版物的筆誤可能會歸咎於印刷問題,弗洛伊德認為,我們在書寫的時候往往比講話的時候更容易出現錯誤,這些都是潛意識造成的。馮特先生認為,說話時發音連貫,意志壓抑作用正在發生,但書寫時,表達遲滯會阻礙思維運轉,會發生筆誤。但弗洛伊德並不同意馮特認為的口誤和筆誤發生機制是由注意力減弱造成的,因為人在機械地或不自覺地參與某一事務時,反而很少發生錯誤。我同意這一點,因為在上個月的普通話考試中,在讀文段的時候,明明已經提前看過了,還是出現了口誤,在那麼重要而正規的考試中,我根本不可能走神,所以這不是由注意力減弱造成的。但是我已經不記得當時讀錯了什麼,所以就無法探究其中的精神機制了。

印象及決斷的遺忘

弗洛伊德記憶力極好,能在聽完演講後逐字默寫。我則不同,我看完一場我很感興趣的辯論賽,我也會忘掉很多要點,必須翻筆記才能憶起。兩周以前,我們學院的辯論隊打了一場院際辯論賽,在這麼嚴肅的場合,在明明準備了資料的情況下,我錯將「葯家鑫案」這間殺人事件記成了貪污事件,甚至等整場比賽結束我才發現自己的這個大錯。我挖掘一下原因,可能是這樣的:我在賽前和隊友鬧了矛盾,而我知道這個隊友辯論技巧比我出色,我懷著嫉妒的心理比賽,想到我們的立論裏有一個難打的論點,我就很像打下這個論點來證明自己,而這個論點就是需要幾個事例論據來證明,包括「周久耕貪污案」和「葯家鑫殺人案」,我急於求成,想抓緊時間儘快論證我方論點,將兩個案子混淆,最終導致比賽的半小時內都記憶錯誤。這個我親身經歷、自己分析的例子也印證了弗洛伊德的說法「遺忘背後的動機源於某種令人不快的經歷」。

錯誤實施的行為

有很多「失手」之舉其實都是在得到潛意識支持的情況下完成的,書中有個例子是,弗洛伊德「快準狠」地打破了一個古董,因為他要以這種獻祭的行為表達對愛女病體康復的誠摯謝意。作為一個丟三落四的人,我一直認為這是自己偶然的健忘造成的,現在看來,其中真的可能有什麼機制,只是當時沒在意,現在記憶也模糊了。

「癥狀性行為」和「偶發行為」

「癥狀性行為」包括擺弄錶帶,撫摸鬍鬚,亂塗亂畫等。我會無意中甩劉海,雖然我一直覺得有些人甩劉海是耍帥,並不喜歡看到這種行為,但自從我剪了劉海之後,我也會這麼幹,可能是因為從小和「帥」這個形容詞無緣的我其實想成為一個「帥」的人吧!

「偶發行為」如物品遺失,通常符合遺失者暗地裡的意向。我的舍友前幾天在中大校園丟失一把昂貴而漂亮的傘,她很焦急地在微博刊登尋物啟事但沒有迴音。我猜測其精神機制可能是這樣的:她買了這把傘後,發現有一間網店的類似的傘不僅價格便宜,評價不錯,還買一送一,所以她就以「不見了」這把傘的行為以表達後悔的情緒。事實證明,她準備在「雙十一」的時候搶購新傘。

這兩種行為可能會造成誤解,因為「神經質」的人相信自己是偶然為之,但認為別人是另有目的。

「錯誤」

「錯誤」是過失行為中最淺顯易懂的,比如弗洛伊德將著名詩人席勒的出生地記錯了,這也是潛意識誤導的現象。

複合過錯行為

維也納的卡爾·維斯醫生在他的論文中寫道,潛意識對活動的幹擾是持續的,而當事人卻毫無防備。這種行為,我的理解是「一錯再錯」,比如,多次遺忘要做的一件事。

宿命論,機會主義和迷信

本章是基於前面討論的總結,精神分析就是通過分析在意識層面呈現的遺忘、錯誤等現象,發現精神方面的動機。而這些行為都是可觀察的,也是轉瞬即逝的,也是我們試圖用「意外」來解釋的。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不可能以完全無意志地隨想一個數字。我認為,這個就像我們無法清空我們的大腦。我們可以暢想人死後會怎樣,卻無法想像人類沒有思想的軀殼會怎樣。

偏執狂會對細微的動作加以解釋、引用得到不可能的結論,被稱為「指涉的錯覺」。

迷信現象也指向潛意識動機,迷信的人喜歡在偶然中尋找意義。弗洛伊德認為,迷信是從受壓抑的敵意和殘害他人的衝動轉化而來。

弗洛伊德還指出,預言性的夢不曾實現的居多,我們以為在夢中出現的現實場景很多隻是潛意識幻想。但我是真的試過夢境中的場景在幾天後出現在現實中。我有一個習慣是一起牀就把夢記下來,所以我確信我記憶無誤。上學期,我有一次夢見一個人在爬一個電線杆,幾天後的教育學課,老師放電影《浪潮》,我看到了類似的一幕,瞬間有恍如隔世之感。但我也有個疑問,為什麼我做的夢都只記得差不多醒的時候的那個夢,也就是我做的最後一個夢?我的同學似乎沒有類似的情況,可能我得翻翻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我的感受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這本書分析了很多日常生活的個案,材料很豐富,作者還常常現身說法,分析自身的例子,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對自己的思想行為很坦誠。

弗洛伊德還在書中引用一些心理學家的事例或者論文來論證自己的理論,也會指出他們的錯誤,比如,書中至少出現過兩次榮格的例子,兩次馮特的例子,還出現過一次阿德勒的例子,還有幾位我不瞭解的精神病醫生的例子。

看這本書,我瞭解到很多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原理,也大致明白如何進行自由聯想,可以邊看邊進行自我分析。不過我對該書還有不理解和不認同的地方。

弗洛伊德對過失行為的分類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對分類標準並不明晰。弗洛伊德對很多「遺忘」和「錯誤」行為的精神分析雖然看起來很有理,但停留在個案,不普遍,更沒有科學根據,不具可證偽性,而且過多地認為過失行為源於童年創傷記憶或者性經歷。很多人看了弗洛伊德的書,就被「洗腦」了,認為他很厲害,但是我始終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讀這本書的。我認為,不論對哪一位「大家」,「大神」的理論,都要先思考再接納,批判性繼承。

作為一個「非學院」的心理學派,我認為精神分析可以更貼近大眾的日常生活,我們自己也可以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行剖析內心,感覺這樣的心理學跟普羅大眾的距離很近。弗洛伊德的「人格論」和「人格發展論」也有很多被奇妙地印證了,所以說,精神分析學派雖然常被一些心理學者趕出科學的大門,但其包涵的深刻底蘊毋庸置疑。我也要發出堅定的呼聲:精神分析是心理學的一個流派。

作為出入茅廬的心理學本科生,我不想對某個我瞭解不多的領域發表太多主觀臆測,但是我認為《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不失為一本很好的、有助於普通人瞭解自己心理的通俗讀物。


參考文獻

弗洛伊德.(2013).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 中國畫報出版社.

葉浩生.(1998).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人民教育出版社.


《尋找弗洛伊德》李武石,最近剛讀完,

下面是我做的思維導圖,因為軟體問題,沒有辦法全部顯示。

可私要~


弗洛伊德的著作就是他的12本文集了,初學者不建議讀,可以先了解一下他的思想的發展,有兩本入門比較好的書籍《讀懂弗洛伊德》和《尋找弗洛伊德》。
初學者就不要讀弗洛伊德了。他的討論中很多預設相當大男子主義

推薦《夢的解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