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有關波粒二象性的介紹,其中對雙峰實驗有些地方不太理解,粒子和波為什麼是對立的?只是因為為了研究方便而設置的這個概念?那彼此作用且連續的粒子是否可以組成波?就像是很多水分子同時收到作用組成了水波?


波是以變化為基準描述的物質形式,粒子是以不變為基準描述的一種物質,變化和不變是互定義的,所以你怎麼說其實都行。


可以啊,歷史上就有人提出這種觀點,認為干涉是不同粒子作用。後來實驗發現就算單個粒子打出去,第二個粒子間隔很長再發射,最後同樣會有干涉條紋。所以這種解釋就gg了。


這個問題問得很棒誒,彼此相互作用的多個粒子自然是可以組成波的。

但波粒二象性(實際上源自量子力學上的不確定原理)是指單個粒子(注意:單個粒子)同時具有粒子和波動特性。

在雙縫實驗中,為了排除波動性是多個粒子相互作用造成的,我們超嚴格的控制了單次通過單個光子(電子),並對其分布進行統計,結果證明單光子在通過雙縫時也會被衍射。

你的問題可以換一個角度來問,為什麼雙縫實驗必須要用單光子(單電子)呢?


因為實驗粒子是點粒子,經典點粒子不會同時走兩條縫。現有概念體系下不得已得出的概念。你說的是機械波。現有波還有電磁波、概率波、引力波共四種本質不同。


首先,波是指物質運動狀態的傳遞方式之一。波與物質或粒子本身的幾何形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因此,即使是存在連續的粒子(客觀實際是不可能出現連續粒子的!因為粒子間肯定得存在一定間距,否則就會構成另一個整體性的粒子了。如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一樣),也不能把連續粒子的蛇形變形看到的波本身。因為我們不能把蛇形運動的蛇本身認定為波,只能說蛇像波一樣地運動著;

其次,物質運動狀態可以有很多種形式,波動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而物質或粒子無論如何位移或運動,其本身是不會因此發生改變的,只是其空間位置隨時間不同而不同而已。並不說明粒子本身的幾何形狀也在隨時間變化!量子力學中的所謂波粒二象性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特別是將物質的波動運動當成物質的基本屬性更是無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所謂物質波的波長和頻率與其運動速度有關就是個天大的笑話!運動速度是相對的,而物質存在形式是絕對的,兩者不可能統一起來。就如位於路邊的一塊石頭,相對地面速度為0,按物質波理論,其波長為無窮大,頻率為0;而在以速度V運動的汽車上的人來看,其運動速度為V,則波長不是無窮大,頻率也不為0.但因為速度V可以為任意值,難道躺在地面上的這塊石頭要為隨不同運動速度汽車上的觀測者不同而同時處於無數個波粒二象性的所謂波動狀態中嗎?!這顯然是不可能也不符合客觀實際的!

再者,無論物質或粒子的運動速度有多快,只要其運動速度不是無窮大,則其任意特定時刻應該處於特定的空間位置上且所處狀態或幾何形態均是唯一的,不可能同時位於二個或二個以上的空間位置上或呈現多種不同幾何形態。因為在時間間隔為0的任意時刻上,物質或粒子的運動距離或幾何形態變化量均為0!

有興趣進一步參與討論的朋友,可參與本人以下文章的討論


這個問題本身不準確,目前可認知粒子本身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之間的連接以波的方式相互作用,就是能量的作用。更確切的問題是頻之間如何組成波和粒子,反向的頻之間互相湮滅,同向的頻之間互相連接,最終的形成旋,旋使不同的頻之間可以再連接成波,從旋內出離。目前認知頻是能量的最基本形式。


我也這樣想過。但好像多粒子只會呈現直線狀。不是物理學生,比較好奇,先插眼。


貌似應該是「粒子運動(包括單個粒子運動與成群結隊粒子運動)」與「波擴展傳播運動(無論是機械波還是物理場波)」必然是對立的!最典型的就是「光是光子運動」與「光是一定頻率段的電磁波在電磁場中的擴展傳播運動」這兩種說法的對立情況,很明顯地是這是兩種運動定義、運動形態及運動研究方式方法等等等等都完全不相同的物理運動狀態並且完全不可能「混為一談」難道不是嗎?


你說那個連續體,是機械波,微觀粒子的概率波和這個不一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