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牽扯到清史學界的爭論,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雍正篡位和雍正繼統,至今仍沒有定論,只能在此做個文獻綜述,文末回答題主問題。

一、篡位說

持篡位說的不乏清史研究界重量級學者,有孟森、王鍾翰、戴逸、許曾重、楊珍、金恆源、金承藝等等。孟森作為國內清明史學研究的開創人物,其《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一文認為太子被廢,與雍正無關,因為太子廢位,優先於雍正繼位的大有人在,因此雍正繼位問題和雍正殘害兄弟和功臣要分開討論。孟文又指出,康熙去世前,雍正從天壇趕回暢春園,父子之間數次對話,康熙絕口不提傳位,有悖常理。孟森認為隆科多掌握重兵,所以宣布康熙「遺詔」時諸皇子無人敢反對;隆科多私藏玉牒,雍正大為震怒,可能是因為玉牒中包含雍正篡位的證據;《大義覺迷錄》記載雍正進參湯毒死康熙,與斧聲燭影一樣有嫌疑等等,這篇文章是這個問題的開山巨制,至今仍被無數學者引用。

王鍾翰的《清世宗奪嫡考實》、《清聖祖遺詔考辨》二文認為康熙評價雍正「喜怒不定」,「天性險詐」,不可能傳位給他;傳教士馬國賢記載康熙去世當晚暢春園大兵雲集,即使沒有參湯鴆毒,也一定是發生了大的變故;康熙五十六年左右,年羹堯給雍親王的密信中說「今日之不負皇上,即他日之不負王爺」,這是密謀篡位鐵證等等。「無論《遺詔》的漢文原本,或滿漢文對照原本,都不是按康熙的本意寫成的,而是雍正繼位之後再製造出來的」,「並且是由漢文本再翻譯成滿文本的」。

戴逸先生主編的《簡明清史》認為雍正的繼位存在很多疑點,可能出於矯詔篡立。

許曾重先生在《清世宗胤禛繼承皇位問題》一文,從皇十四子允禵政治地位急遽變化的原因入手,對允禵出任撫遠大將軍的意義、聖祖的建嗣計劃(即以皇十四子允禵為太子)及功敗垂成的原因、胤禛在《清聖祖實錄》中的形象及其篡位前後的行為、隆科多在胤禛篡位中的作用,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認為「玄燁死於中毒的可能性極大」,其「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去,尤其『傳位遺詔』只是隆科多『聽到』和下達」,就說明胤禛篡位是歷史事實。

楊珍《清皇位繼承製度》、《康熙晚年秘密建儲計劃》(此文也被收錄於《清代全史》第三卷)、認為雍正年齡過高,康熙不可能傳給與他;康熙屬意十四子允禵(即前文胤禎),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曾說「立皇太子事,朕心已有成算,但不告知諸大臣」,此為康熙秘密建儲開端;康熙計劃在裁剪太子儀注後公開冊封;西北、西南局勢使得康熙希望允禵通過親掌軍務提高威信,康熙突然去世,建儲計劃無果而終。

金恆源是允禵的嫡系後代,與金承藝都是愛新覺羅家族後裔。金恆源《正本清源說雍正》一書主要觀點有:康熙去世前幾天突然任命十二阿哥允祹為鑲黃旗滿洲都統,負責祭天警衛,拒絕雍正多次懇求留在暢春園侍奉,這是對雍正的重大防範;《清世宗實錄》中將《清聖祖實錄》中每天三次派侍衛進駐暢春園「恭候聖安」改成「恭請聖安」,暴露了雍正的欲蓋彌彰;康熙在重要時刻都會將雍正從身邊支開,不許他留在京城或者宮內,雍正四十五年的皇子生涯中從未給他任何重要職務,說明康熙並沒有一開始就屬意雍正;康熙在臨死前有充足時間、尚可說話的情況下,至死都未寫傳位雍正的遺詔,說明康熙到死都沒有想傳位雍正;康熙死後秘不發喪,移靈時沒有任何一名皇子、后妃、大臣參加,這是雍正心虛的表現;隆科多口述康熙遺言,雍正繼位拿不出遺詔,是雍正偽造遺詔登基的證據;現存滿文「遺詔」在誰繼位之處缺損、斷檔,是雍正篡改遺詔的證據;康熙死亡第二天,還未登基的雍正就秘密布置延信收繳允禵的所有硃批,隆科多、年羹堯、延信、戴鐸全部遭到雍正整肅,康熙身邊重要內侍也被流放、被殺,相當於被雍正滅口;康熙公開說大位傳給「堅固可托之人」,現存史料可以看到康熙讚揚允禵「大得人心」,「必將成為志堅男子漢」,是屬意允禵的直接證據;認為康熙讓雍正去祭天是抬高其地位的說法是主觀臆斷,因為也可以解釋為康熙把雍正支開,讓雍正反省去除自己的妄念;康熙去世當日多次召見雍正的說法不存在,「多次召見」和「多次進見」一字之差,卻相去甚遠;提出康熙在允禵和雍正二人之間選擇了雍正的說法沒有任何史料依據;康熙六十一年,允禵去青海後,康熙在避暑山莊為允禵作了多首詩詞,同年四月,允禵返回西藏時,康熙率11名皇子送行,在北京北郊分手,「親賜玉璽以送」,這是康熙屬意允禵的重大表示;所有雍正繼位正大光明沒有陰謀的說法,基本上是照搬《大義覺迷錄》,矛盾百出,不能讓人信服。

金承藝《從胤禵問題看清世宗奪位》、《一個帝夢成空的皇子》主要目的是加強孟森和王鍾翰論斷,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雍正本名不是胤禛,是在康熙去世當夜,把自己名字改成胤禛,更改遺詔後,硬說自己就是胤禛;康熙六十年王掞疏請立太子,疏中雖未提起皇子名字,實際上是清立允禵。

二、繼統說

繼統說主要學者也大有人在,包括稻葉君山、馮爾康、楊啟樵、史松、郭成康、張羽新、吳秀良、韋慶遠、張雙志等等。稻葉君山的《清朝全史》依據《大義覺迷錄》所載乾隆帝述及康熙生前曾傳見其母而得出的「似已知予異日可以付託」的說法,認為康熙帝晚年的確要立雍正為帝。

馮爾康的《雍正繼位之謎》、《雍正繼位新探》認為,康熙臨終召皇子、大臣口授遺命,由四子胤禛繼位,這段官方記載不是篡改的結果,可以從康熙起居注中找到證據,康熙口中的「堅固可托之人」從雍正執政後表現看,確實是政治修明,雍正秘密建儲是借鑒康熙,可以反證雍正是按康熙旨意繼位的;傳教士記載康熙死前很痛苦,發出慘叫,因此懷疑有謀殺;康熙六十年允禵是奉旨回京而非主動回京;允禵原名胤禵,康熙五十四年改名胤禎,是雍正篡改了遺詔。馮在《雍正傳》中認為「聯繫康熙生前比較看重他(胤禛)的情況分析,在彌留之際決定傳位給他,並從齋所召其至暢春園繼位是完全可能的」。

史松《雍正的歷史地位》一文認為考諸史實,「篡改遺詔說」完全不能成立,它是雍正即位後他的政敵強加給他的。其著作《雍正研究》引用朝鮮史料記載,康熙臨終解念珠送給雍正,再三叮囑,這是雍正合法繼位的鐵證。韋慶遠的《明清史辨析》也持類似觀點。

郭成康、張羽新《傳聞、官書與信史:乾隆皇帝之謎》、《康熙因寵愛乾隆而傳位於雍正考——雍正奪嫡辨證》認為康熙鍾愛弘曆,因而傳位雍正。

吳秀良在《康熙朝儲位鬥爭記實》認為康熙十分欣賞雍正書法;讚揚雍正「誠孝」;謹遵康熙旨意;十分善於迎合康熙,所以康熙最終傳位與他。

張雙志的《雍正繼位新解》首次引用《熱河日記》的記載,認為當時除了隆科多,還有王掞、馬爾賽和馬齊同受遺詔,康熙病危時只能口授遺詔,結果王掞誤認「禛」為「禎」,第四為十四,迫使雍正不得不偽造事實說只有隆科多一大臣受遺命,並增加多名皇子一同受命的情節。

三、皇皇巨著在前,本人無法證明雍正到底是合法繼位還是非法篡位。但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如果是非法篡位,自然不存在康熙臨終前傳位雍正的問題了;如果是合法繼位,康熙為何在有時間,尚能說話時還不提建儲之事,我的猜測是,康熙根本不覺得自己會死,因為去世前康熙還說自己的身體正在恢復,而在去世當天,病情惡化,已經口不能言了,自然也無法公開建儲。人死燈滅,他心裡默定的嗣君到底是誰,也永遠無法知道了。


好問題。但原著或影視劇里其實已經交代過。

康熙後期,其實局勢很複雜。太子廢立數次,八爺被民主推薦又摁下,這背後都是無數的勢力啊。如果此時再立太子,相當於樹了個活靶子,除了收到太子黨,八爺黨的攻擊,還要與康熙帝抗衡。這中間,或者因為黨爭使得萬事難成,或者進而引發朝廷振動,如果康熙控制不力或者因身體不濟心有餘而力不足控制不了的話,很可能引起朝堂巨震,不得善終!康熙帝不愧為政治家,刀口上遊刃有餘的人,通過一系列手段,如任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出戰西川(說到這裡想多說一句,不知道老十四還有有的讀者咋想的,會認為康熙任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即是欲傳位給他,請問,康熙會讓未來的皇帝在自己隨時可能駕崩的時候遠離政治中心北京嗎?將來如何順利登基?真傳給十四,不怕北京有人矯詔賜死老十四?),啟用隆科多等中間力量,為雍正順利登基創造了條件。

再一個,康熙不立太子,則他為主動,正好可以以靜制動,觀測各位皇子表現,也是屢次考察後才默定的雍正。


九子奪嫡的故事在康熙一朝是件大事,由此可以看出各位皇子之間激烈的奪位之爭,隨著太子的不斷廢立。太子大位最終成為燙手山芋。

康熙不輕易立雍正也是為了保護他,以免雍正成為眾矢之的,在康熙的心中,確立雍正為接班人的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當然雍正也是心知肚明。


這個問題很簡單。君和儲君容易形成勢力對抗。他們就是不這麼想,那些大臣也會這麼做。恩寵永固嘛。 再說說清朝帝位傳承。入關前不說,各方面不完善。康熙傳雍正個人認為應該是正傳,九龍1,2,3,8,9,10,13已經沒有可能,就4,14兩個人奪嫡。如果康熙真的想讓十四繼位,不可能讓他離開北京。不怕死在外面?不怕有突然變故消息閉塞?康熙親征准格爾,那會他是皇帝呀,不是大將軍王!這不一樣。 雍正傳乾隆用鐍匣密旨,成功了。乾隆禪位嘉慶,嘉慶傳道光又不行,沒密旨,由孝和皇后做主選了道光。道光傳咸豐最為權威,有密旨又有死前口諭。咸豐傳同治是單選題,後面都是慈禧自己定。


康熙有沒有在生前立雍正,立沒立,立的誰,歷史上都搞不清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