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疏影月黃昏

來,送你一個不是文言的翻譯版本。順便」湖廣、四川、貴州各土司兵生長懸崖峻坂之間,利臂輕足,性悍嗜殺與虜相埒。且素有藤盔、毒弩等器械,足為御虜長技」,山中聞見錄也講槍弩斃敵數千。

滿文老檔描述的3營步兵卻是不帶弓弩只帶長矛腰刀,那麼,這麼明顯的不同武器配置的軍隊,為什麼硬要生搬硬套理解為2營以鉤鐮槍+盾+加弓弩配置(注,白桿兵按石柱廳志描寫實際是槍盾兵)的石柱酉陽土司兵+車營火器兵?難道戚金號稱精通戚繼光兵法臨陣把火炮鳥銃都當燒火棍用了?難道土司們都是打雞血臨陣把弓弩喫了?

我特別納悶,滿文老檔這段把那3營是哪三營都寫的清清楚楚,一波又一波的還在我評論區瞎攪和。「」有遼東之兵:武靖營之兵、虎皮驛之兵、威寧營之兵,及三總兵官之騎兵三萬來援,」 3個遼軍營多清楚,袁粉們真特麼逗

@阿唐

想起來這位早已被我拉黑了。下面這個文就是專門諷刺他的。

李夢陽:明軍的大召喚術,大淩河長山之戰迷一般的兵力?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但是我偶然看到這個提問,就看到這位大袁粉又在秀。

我以前說我特反感袁粉,原因即是他們站在粉他家愛豆立場上,可以隨他們心意胡亂解讀拼接史料。這裡這位阿唐又為我們展示了一次什麼叫做拼接史料,自由心證。我都懶得用別的史料了,就拿《滿文老檔》來說事吧

下圖採自對方文章,注意我標了1,2,3段。這3段其實是滿文老檔同一段落裏互不相接的3句話。

滿文老檔原文如下:

「忽又來報:「河以南遼東方向見有兵。」汗往觀之,見渾河以北一里外,有步兵二萬,分立二營,乃命右翼四旗兵取綿甲、攜盾車,徐進攻其二營兵。右翼四旗捕撈抵彼,不待綿甲,紅巴牙喇兵至來即進擊。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此後,擊敗其兵,自陸路追殺至河中,盡全殲之。時河南五里外,見一營步兵,有一萬人,掘壕佈置槍炮盾車以待。我兵將往戰、有遼東之兵、武靖營之兵、虎皮驛之兵、威寧營之兵,及三總兵官之騎兵三萬來援,於白塔鋪前安營,先遣兵三百來戰。明張、朱二總兵官率兵放炮遙躡我先遣之二百名巴牙喇兵,待至左翼四旗大軍營地,左翼四旗兵即行反擊,敗明三萬兵,追擊四十里,殺其三千,然後收兵攻其後營步兵,盡殲之。明三營步兵未攜弓箭,俱執丈五長槍及鋒大刀,身著盔甲,外披帛被,頭戴棉盔,其厚如許,刀槍不入,然我兵沖入盡殺之。

說重點,袁粉第1,2段的內容為描述白桿兵,但是第3段其實是在講見死不救圍觀的關寧軍的前身遼軍被清軍「然我兵沖入盡殺之「,並不是白桿兵,這位袁粉卻拼接給了白桿兵,這鍋真不是這麼扣的~~~~~

渾河之戰白桿兵的表現按滿文老檔很好還原,滿洲八旗精銳紅巴牙喇騎兵沒有攜帶盾車即向列陣渾河北岸的白桿兵陣衝擊,。白桿兵背河列尖錐長矛陣。白桿兵其人數雖少,卻毫不畏懼清軍的優勢兵力,堅守戰陣,直接抵擋住了紅巴牙喇騎兵衝擊,並且八旗的「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

也要注意,滿文老檔原文並沒有感慨過我標了數字4的袁粉所謂的「沒有遠程武器的白桿兵,居然戰鬥力這麼強」,這句純屬他自己腦補。 而且白桿兵雖以長兵為主,但其實也是帶弓弩的。

當然,後面袁粉就把人家戰績改為一名遊擊了。

說明一下,參將職位高於遊擊,整本《滿文老檔》承認的最高級別將領損失就是渾河之戰對戰白桿兵這一次。對比一下,袁崇煥那個寧遠大捷《滿文老檔》裏也只承認了2個遊擊損失。

而這位袁粉心心念唸的廣渠門之戰嘛,嘖,嘖,《滿文老檔》中連一個兵的損失都沒提。白桿兵還獲了一句「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而廣渠門這裡對關寧軍的評價都啥都沒有。

「貝勒莽古爾泰,分兵為三隊,臺吉阿巴泰、臺吉阿濟格及墨爾根戴青、臺吉豪格率兵前進追殺,時明伏兵四起,前進之四貝勒兵,即行友擊追殺。貝勒莽古爾泰、額爾克楚虎爾及隨行軍士、屢敗明潰卒來犯。巴克什烏訥格、額駙蘇納,率蒙古兵擊敗另外三隊兵。」

因此,單從敵人的評價和感受看,渾河之戰,白桿兵對八旗造成的殺傷和心理震撼程度遠超過廣渠門之戰的關寧軍。一向對清軍戰績吹噓的天花亂墜的《滿文老檔》都不得不承認白桿兵是「精銳」。

按明朝這邊記載,白桿兵抵禦了3次八旗的衝擊,擊殺八旗二三千人,在第四次衝擊時,白桿兵精疲力盡才全軍覆沒。

袁粉啊,長點心。真特麼low


歷史上有沒有關寧鐵騎還兩說。所謂的關寧鐵騎,不過是遼東地區半獨立軍閥養的私兵。維護的也是遼東地區軍頭的利益。拿了全國大半的糧餉,打的仗一塌糊塗,野戰野豬皮沒贏過,伸手要錢是一把好手。

遇到野豬皮撤退轉進其疾如風,野戰迂迴包抄其徐如林。燒殺劫奪百姓侵略如火,友軍有難坐視不動如山。這段話送給關寧軍最合適不過了。

投了滿清之後,屠刀一轉,對漢民燒殺搶掠,從北京打到雲南。實在是百戰之兵的典範。就這樣來看,關寧鐵騎比白桿兵高的不是一點半點。


躲開,讓專業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鑒於正反兩方都用到了滿文老檔,那麼你們把滿文老檔翻開

第71冊

這裡記載的是天命十一年的歷史。

從之前的記載就可以發現,努爾哈赤勤於政務,往往天命X年 正月開始就處理國家事務,幾乎日日不停,滿文老檔對此的記載也幾乎是以天為單位。

而71層的天命十一年,則是從三月開始記錄

開頭記錄的一篇叫劉學成的奏摺裡面是這麼寫的:謀事者人,成事者天矣……今已二日為何示得寧遠?非遼東、瀋揚之人較寧遠寡而弱,槍炮較寧遠少而鈍也。乃汗自取廣寧以來馬步之兵,三年未戰,主將怠惰,兵無戰心也兼之,車梯藤牌朽壤,器械無鋒及汗視寧遠甚易幫天將苦於汗也。……我無以相報,僅以所慮之四事奏陳……即留守城兵而前往,則善矣。此其回也。」奏入,汗嘉之。

也就是說,這篇奏摺說了三點,第一是安慰努爾哈赤,打寧遠失敗是天要你失敗,不是你的錯。第二是,天要考驗你。第三是我認為要如何打寧遠征服明朝。

努爾哈赤很開心,嘉獎了他(奏入,汗嘉之。

看見了吧。寧遠大戰,讓努爾哈赤傷心的兩個月沒有做事,整整兩個月滿文老檔無事可記。朝臣一看不是事,於是劉學成上奏,像哄孩子一樣哄了努爾哈赤一番,努爾哈赤這才高興起來。

縱觀其他兵種和後金交戰,可曾讓努爾哈赤如此傷心?誰強誰弱不言自明。

這件事情後,滿文老檔又斷了兩個月,看來努爾哈赤心情還是沒好起來。

到了五月,給他平復心情的人就來了,誰呢,毛文龍。

五月,毛文龍來偷襲鞍山,

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五月初五日,毛文龍派兵偷襲鞍山驛,被後金城守巴布泰擊敗,後金稱:「殺其兵千餘,擒遊擊李良美。」(《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十)

努爾哈赤心情終於好了,給毛文龍一封勸降信,這封信中自比 漢高祖、忽必烈,要求毛文龍來歸降:韓信棄霸王而歸漢高祖,劉整棄宋國而發矇古忽必烈汗,此皆觀天時擇主而事,且留芳名於後世。誰人曾謂彼等為惡?……爾若誠能向我,時待爾優於彼等

不管怎麼說,努爾哈赤心情好了。

六月正式開始幹活

丙寅年六月初六日,與科爾沁奧巴臺吉結盟,殺白馬祭天,殺黑牛祭地,誓告天地。


會四城復,乃命良玉歸,而翼明駐近畿。明年築大淩河城。翼明以萬人護築,城成,命撤兵還鎮。。。。這時白桿兵離開了,就是大淩河守衛戰了,啥結果不用我說了。

欲擇天下之勁兵而抽調之以臣所聞則有四川之白桿兵湖廣之辰兵與臣鄉之毛兵此皆勇猛過人而不以生死為念者倘團練得法一可當百置之寧錦間使為前矛而復以大炮助其威以遼兵隨其後(大淩河救援戰)。。。然後遼兵逃了。。。。

沒白桿兵,關寧漢奸軍敢築城麼?白桿兵一走,八旗兵就來收割菜雞了

關寧漢奸軍有臉和白桿兵比?


白桿兵,就是四川石砫土司部隊,以用白木為材料的長兵器得名,最著名的一戰,是遼東渾河之戰;

關寧軍,就是(山海)關寧(遠)兩鎮的明軍,是袁崇煥編練的騎兵為主力的邊軍,其著名戰鬥無數,是明朝最核心的戰力。

以對後金戰績來比較

白桿軍vs後金,只有渾河之戰,此戰《明史》,《滿文老檔》中都有記載,

《明史~卷271~童仲揆~周敦吉~陳策》

明史~卷二百七十一?

www.guoxue.com

(天啟元年)

而大清兵已逼瀋陽。兩人(註:指董仲揆、陳策)馳救,次渾河……已,聞瀋陽陷,諸將皆憤曰:「我輩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為!」(周)敦吉固請與石砫都司秦邦屏先渡河,營橋北,仲揆、策及副將戚金、參將張名世統浙兵三千營橋南。邦屏結陣未就,大清兵來攻,卻復前者三,諸軍遂敗。敦吉、邦屏及參將吳文傑、守備雷安民等皆死。他將走入浙兵營,被圍數匝。

記述很簡單,白桿兵(石砫土司兵)奉命與戚家軍(浙兵)等部隊一起救援瀋陽,然而半路就聽到瀋陽陷落的消息,但是兩軍依舊士氣高昂,一路趕到渾河,兩軍分開,白桿兵先過河,然後突然遭遇後金主力,堅決抵抗,三次擊退後金,然而最終不免被擊敗被全殲的命運。

《滿文老檔》

1_《滿文老檔》1?

www.fs7000.com圖標

第十九冊 天命六年(註:天啟元年)三月

見渾河以北一里外,有步兵二萬,分立二營,乃命右翼四旗兵取綿甲、攜盾車,徐進攻其二營兵。右翼四旗捕撈抵彼,不待綿甲,紅巴牙喇兵至來即進擊。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此後,擊敗其兵,自陸路追殺至河中,盡全殲之……明三營步兵未攜弓箭,俱執丈五長槍及?鋒大刀,身著盔甲,外披帛被,頭戴棉盔,其厚如許,刀槍不入,然我兵沖入盡殺之。

後金攻克瀋陽後,發現有明軍援軍抵達渾河,已經在兩岸紮營,於是派遣右翼四旗兵穿綿甲,推盾車進攻;

然而圍攻的後金兵可能發現白桿兵布陣還沒有完成,想乘機撿便宜,所以直接發動騎兵衝鋒,結果被白桿兵痛打一通,因為,白桿兵是重甲+長桿冷兵器為主力,剛好剋制騎兵的重步兵,

最後,至於怎麼擊敗白桿兵的,《滿文老檔》沒有詳細記述,只是在後面感嘆了一下,沒有遠程武器的白桿兵,居然戰鬥力這麼強。

在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補遺》裏,記載後金以大炮擊敗白桿兵:

李永芳得明軍炮手,親釋其縛,人賞千金,即用以攻川兵,無不立碎者。

《山中聞見錄》記載:

李永芳購炮手千金,以沈城大炮擊川兵。

然而此事不見正史,所以不敢確信;

在《八旗通志》裏,能查到的渾河之戰的戰績,是一名遊擊,

八旗通志_第9部分_八旗通志?

www.guoxuedashi.com

席爾泰,滿洲正白旗人……

賜名魯克素,編佐領使統之積功晉十六大臣之列,授遊撃世職,天命六年從大兵徵瀋陽,明總兵陳策統四川兵三萬由黃山渡渾河來援,與我軍鏖戰不退,席爾泰隨後軍助戰,大敗之,追至渾河歿於陣

關寧軍vs後金的戰例就多了,以比較著名的廣渠門之戰為例,

此戰《明史》,《滿文老檔》都有記載,

《明史~袁崇煥》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

www.guoxue.com

崇煥懼,急引兵入護京師,營廣渠門外。帝立召見,深加慰勞,諮以戰守策,賜御饌及貂裘。崇煥以士馬疲敝,請入休城中,不許。

出與大軍鏖戰,互有殺傷。

記錄雖然簡單,然而細想卻很震驚,袁崇煥率領的關寧軍只是九千騎兵,卻能與後金主力「鏖戰」,後金承認「互有殺傷」,顯然,關寧軍不僅是反應迅速,緊急救援,還能以少敵多,不落下風。

《滿文老檔》

(天聰三年,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大軍起行,汗營於北京城北土城關東隅,兩翼兵沿東北隅立營……

汗隊率右翼諸貝勒,領白旗◆軍及蒙古兵前進……左翼貝勒莽古爾泰、臺吉阿巴泰、臺吉阿濟格、墨爾根戴青、額爾克楚虎爾、臺吉豪格率白旗◆軍及蒙古兵前進。左翼諸貝勒所攻之兵,乃是寧遠都堂袁煥、錦州總兵官祖大壽軍。貝勒莽古爾泰,分兵為三隊,臺吉阿巴泰、臺吉阿濟格及墨爾根戴青、臺吉豪格率兵前進追殺,時明伏兵四起,前進之四貝勒兵,即行友擊追殺。貝勒莽古爾泰、額爾克楚虎爾及隨行軍士、屢敗明潰卒來犯。巴克什烏訥格、額駙蘇納,率蒙古兵擊敗另外三隊兵。

後金記載,分為兩翼,右翼由皇太極率領,攻擊滿桂,左翼由莽古爾泰率領,攻關寧軍,突破伏兵重圍,並屢屢擊敗來犯的「潰兵」,

這,有點混亂,怎麼有屢屢來犯的潰兵呢?顯然,這裡有隱筆。

在後面的章節裏,有這樣直白的文字,

天聰四年二月

初五日,汗與諸貝勒會審眾兵同袁都堂兵交戰於都城南關東門時,為袁擊敗一事。

明確說了,有部隊在與廣渠門的關寧軍交戰過程中,被擊敗,顯然這纔是真相,後金有勝有敗,是一場鏖戰。

實際上,關寧軍是守方,後金是攻擊方,不管後金怎麼吹噓自己戰績,關寧軍頂住了攻擊,這就是勝利。

查《八旗通志》,廣渠門之戰的戰績是,

臺弼善,滿洲正黃旗人……

天聰三年隨大兵徵明,北京與明經畧袁崇煥力戰陣亡……恩賜騎都尉世職

沒寫具體官職,但是騎都尉的爵位不低,是正四品,可比較的洪承疇是輕車都尉正三品,

結論,同樣是以少敵多,同樣是面對後金一翼,渾河之戰白桿兵戰敗,關寧軍卻能擊退敵軍,從戰力上講,關寧軍略勝一籌。

後來發展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白桿兵在後來的明末混戰中,雖然力戰屢屢克敵,然而最終被明末的滾滾泥沙淹沒在歷史長河中,而關寧軍卻異軍突起,將星無數,成為明軍的絕對主力,其將領也迅速成長為明軍中最耀眼的將星。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八~秦良玉》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八?

www.guoxue.com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撫使馬千乘……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泰昌時,徵其兵援遼。良玉遣兄邦屏、弟民屏先以數千人往……天啟元年,邦屏渡渾河戰死,民屏突圍出。兵部尚書張鶴鳴言:「渾河血戰,首功數千,實石砫、酉陽二土司功。"……而奢崇明黨樊龍反重慶,齎金帛結援。良玉斬其使,即發兵率民屏及邦屏子翼明、拱明溯流西上……驅抵成都,賊遂解圍去……復重慶。(崇禎十三年)十月,張獻忠連破官軍於觀音巖、三黃嶺,遂從上馬渡過軍。良玉偕張令急扼之竹箘坪,挫其鋒。會令為賊所殪,良玉趨救不克,轉鬥復敗,所部三萬人略盡……十七年春,獻忠遂長驅犯夔州。良玉馳援,眾寡不敵,潰。及全蜀盡陷……乃分兵守四境。賊遍招土司,獨無敢至石砫者。後獻忠死,良玉竟以壽終。

而《明史》單獨為關寧軍出身的三將,曹文詔,周遇吉,黃得功立傳,稱之為明末良將,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www.guoxue.com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六~曹文詔~周遇吉~黃得功》

曹文詔,大同人。勇毅有智略。從軍遼左,歷事熊廷弼、孫承宗,積功至遊擊。崇禎二年冬,從袁崇煥入衛京師。

……文詔忠勇冠時,稱明季良將第一。周遇吉,錦州衛人。少有勇力,好射生。後入行伍,戰輒先登,積功至京營遊擊……黃得功,號虎山,開原衛人……時遼事急,得功持刀雜行伍中,出斬首二級……由是隸經略為親軍,累功至遊擊。崇禎九年,遷副總兵,分管京衛管……贊曰:曹文詔等秉驍猛之資,所向摧敗,皆所稱萬人敵也。大命既傾,良將顛蹶。三人者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故別著於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