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建國初期,分封了一些前朝貴族的後人,如封夏之後裔於杞國,封殷商後人於宋國,這些都是有多個史料可以互證的歷史事實。這是不是可以說,因為西周當時確實認定夏朝的存在(西周建國距夏朝500-600年的時間),所以才找到夏的後裔,分封了他們。不然,西周沒必要捏造一個朝代,去找個頂包的,讓後給他們一塊等地吧?天下人都看著呢,不會鬧這麼大的笑話吧?

請各位大佬拍磚指教。


謝邀。這個怎麼說呢,像這種情況,比如《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周成王滅了傳說中堯的後代唐國,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人又分封舜的後代於陳國,越國人自稱自己是夏王少康的後裔,楚國人自稱是顓頊的後代,郯國自稱是少昊的後代,那麼這些能不能作為證明這些歷史人物存在的證據呢?

宋為殷後,但如果光有宋國而沒有出土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也同樣難以證實商朝的存在。但宋國的情況還是好一些的,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出土了宋景公為其妹陪嫁的一對青銅器,銘文中宋景公自稱「有殷天之唐(湯)孫」,但目前杞國也沒有出土這種類型的文物。《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禮記·中庸》: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孔子兩次提及「夏禮」和「殷禮」,對「夏禮」都是「不足征」,殷禮卻有「宋不足征也」和「有宋存焉」的不同表述,這雖然只是個細節上的問題,卻說明宋國所保存的禮儀制度和文獻還是遠多於杞國的,杞國的「夏禮」連春秋晚期的人都已經搞不清了。

周人杜撰夏王朝說,這個是從民國時期開始隨著疑古思潮發展產生的一種說法,這個說法,我認為不算完全正確,也不算全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夏史,確實有周人的思想成分和改造在其中,比如九鼎以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生產力水平絕對鑄造不出來(更不用說夏初的生產力了),再比如帝嚳變成了商周共祖,而且是周人的祖先姜原為元妃商人的祖先簡狄為次妃,這些都很明顯是周人對上古歷史的改造。「夏傳子,家天下」本身就是周代宗法社會下才會有的思想。「殷革夏命」也是周人的朝代更替的觀念,在商人眼中未必是改朝換代。但是雖然夏史中摻入了許多周人的觀念,它也不可能是憑空產生的,它必然有相應的歷史原型,否則除去周族人,殷遺民和其他各族人也難以信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夏朝」在列國人的思想觀念中已經相當重要,比如《左傳·僖公三十一年》:

冬,狄圍衛,衛遷於帝丘。卜曰三百年。衛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寧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於此。久矣,非衛之罪也,不可以間成王、周公之命祀。請改祀命。」

相(少康的父親)奪去了衛康叔的祭品,衛成公想去祭祀相,卻不得不面臨夏人和姬周不是同族從而」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的問題。故事很真實,足以說明當時的人對夏朝的存在和杞、鄫為夏朝正統後裔是深信不疑的。

但是這個「夏朝」的歷史原型究竟是什麼呢?我們目前還不能詳考。我們也不能通過兩周時期的一些諸侯國自稱自己是夏朝的後代來證實夏朝的存在。對於商周兩代的杞國,目前並未發現其遺址並進行發掘(目前只有六塊甲骨能證實商代杞國的存在,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相關文物),如果能發掘其遺址的話,或許還可以考證一下它的文化特徵與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等那個時代的文化是否有一脈相承之處,這倒或許可以作為對夏朝的歷史原型的實證考察。


杞國,是個古老的邦國,其公室為姒姓,傳說是夏代大禹的直系後代。但與江南越國自稱夏裔,於史無憑難考不同,中原杞國的傳承譜系相對確鑿,自夏商周到春秋戰國以來口口相傳,時人並無太大異議。

商湯滅夏時,杞作為一個小方國延續下來。殷周易代時,周武王為了體現周人的「存滅繼絕」,便選擇了小小杞邦,將其君主東樓公奉為上賓,作為「二王三恪」之一,供奉夏後氏的祭祀。然而杞國命運多舛,他們自周朝初年重新立國的這六百年歷史,就是一個不斷遷徙流亡的歷史。

最初,杞國的封地在中原腹地,即今天河南杞縣,然而隨著周室的衰微,西方的周人貴族紛紛向東流亡,這些西方之人強佔了不少東方小國的地盤,杞國也深受其害。不得已,也只能在這場遷徙浪潮中挪一挪社稷,遷到了魯國以北的泰山附近。

然而這裡依然不安全,杞國曾先後受到宋國、魯國等勢力的攻打和覬覦,無法在諸夏立足,只得搬到東夷之地去,他們把姜姓的淳于君趕走,雀占鳩巢,這才算安頓下來。但好景不長,過了一百多年,在淮夷和莒國的進犯下,杞國再度含著淚搬到西面百里外的緣陵邑,直到公元前544年,在外甥晉平公的支持下,杞文公才重新奪回了淳于(在今山東濰坊),光復舊土。

圖中杞地屬齊。地圖來自@樹蔭寬時鳥自棲

但是遷徙耗盡了杞國的精力和民力,文化典籍幾經流散,幾乎完全喪失,連孔子也遺憾地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夏朝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殷朝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孔子就是殷人後裔。在春秋時,夏商歷史屬於信史,夏商二朝的存在沒有人會懷疑。諸子和史家最多痛心史籍稀少,上古之事難考,而不是質疑其存在。)

杞國的爵位也一降再降,周武王時封杞,拜為列國,待為上公,禮遇極隆。杞國東遷之後,夏禮喪失,反倒深受夷禮影響,於是經常被魯國輕賤,時而被稱為「杞侯」,時而被稱為「杞子」。杞國自己也自愧形穢,在篆刻的青銅銘文上也自稱「杞伯」。

杞國末年,內政不穩,連續出現國君的弟弟弒君自立的情況。公元前506年,杞悼公去世,其子杞隱公即位。但僅過數月,杞隱公就遭其弟杞釐公弒殺,而杞釐公死後將國君之位傳給兒子杞湣公,杞湣公在位十六年後,於公元前471年亦遭其弟杞哀公弒殺。公元前445年,杞國最終在楚惠王的進攻之下滅國,杞簡公成為杞國末代君主。

夫杞者,小國也,史書罕有記載。《史記》中雖有《陳杞世家》記載陳國、杞國兩國的歷史,但對杞國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還特別提到:「杞國微小,其事迹不值得記載。」

後代遺迹湮沒,上古唐虞堯舜禹夏殷之事因其久遠,史料亦頗多前後不一之處,終於引發疑古之人蚊蚊騷動。此間舊事,還待實證也。


不好說。這裡有個很大的方法論問題。

具體可以參考陳淳教授的著名文章《二里頭、夏與中國早期國家研究》


夏朝當然存在 毋庸置疑

二里頭考古是為了得到更確切的出土證據,但那時青銅冶煉和甲骨占卜都沒有普及,所以很難得到像商周那樣的出土證據。

其實,去廈門逛逛夏商超市就有答案了


如果以考古學方法為參照,那麼相關的考古學文化已有發現,其他題主已提到二里頭文化,稱夏文化當無疑問,當時應與其他文化並存、先後更替,但稱其為文明或夏朝尚需要出土文字材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