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堯與虞舜的並稱。亦指堯與舜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

《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史記·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宋劉過《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伊呂,世似唐虞。」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時代以前。」


這個問題需要重新界定一下。

由於我們沒有任何虞代的考古資料,所以僅能討論文獻中記載的戰國初期到漢代,人們對虞代的認識及其變化。

之所以是這兩個時間點,是因為我們能看到的關於虞朝的文獻材料最早不過戰國初期,而到了漢代,故事基本定型不再發展。

——這些是我們對虞朝所知的全部。

p.s.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陶寺文化」和堯有關係...( ′▽`)


〇.《史記》記載

我們用《史記》的記載代表漢代對虞朝的主流認識。

《史記》對「虞朝」的記載其實是非常尷尬的。

一方面司馬遷知道「虞」是一個朝代,但另一方面,他又要照顧「堯-舜-禹」依次的禪讓故事。所以兩個一結合,「虞朝」就只有虞舜一個人了。虞舜從堯那裡接過位,建立了虞朝,轉手給了夏禹,虞朝又沒了。真所謂「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而且不僅虞朝是一代,按《史記·五帝本紀》的世系往上推,禪讓給舜的堯所處的「唐」,也只有他一個人,舜以前的帝王都是一代一個人: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史記·五帝本紀》

這和一般理解中的「朝代」是不合的,更和文獻中「虞夏二千餘歲」[1]等說法是不合的。

於是我們先從「虞朝」的代表人物——虞舜說起。


一.舜的世系

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舜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系。

A世系

顓頊 → … → 幕 → … → 迵 → … → 瞽叟 → 舜 → 商均 → … → 虞思 [2]→ … → 箕伯、直柄、虞遂、伯戲 … → 虞閼父 → 胡公滿 →… → 陳敬仲

這個世系除「迵」[3]外,散見於《左傳》《國語》和《史記》,我們稱這種世係為「A世系」。參考文獻如下:

陳顓頊之族也,……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於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杜註:「幕,舜之先。瞽瞍,舜父。」《左傳》

幕,能帥顓頊者也。《國語》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史記·陳杞世家》

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杜註:「四人皆舜後,陳氏之先;胡公,四人之後,周始封陳之祖。」《左傳》

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左傳》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之陳,以備三恪。杜註:「閼父,舜之後。當周之興,閼父為武王陶正。」《左傳》

B世系

黃帝 → 昌意 → 顓頊 → 窮蟬 → 敬康 → 句望 → 橋牛 → 瞽叟 → 舜 →…→胡公滿 →… → 陳敬仲

這個世系出自《五帝德》《帝系》《史記·五帝本紀》,這些記載同出一源,我們稱之「B世系」。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史記·五帝本紀》

還有一種糅合兩種的「呂梁碑」世系,但不太關緊要,所以不談。可以看出,「A世系」和「B世系」對舜的後代都沒什麼異議,即周初的胡公滿,周朝封之於陳國,是陳國的始祖。春秋的時候,陳國的公子陳敬仲因內亂逃到齊國,其一代代子孫便在齊國扮豬吃老虎,終於在戰國初期篡了齊國的權,建立了田氏齊國。

問題出在向上追溯。舜的父親兩種世系都認為是瞽叟,先祖也都認為是顓頊,沒有爭議。但顓頊到瞽叟這中間的一段,兩種世系則完全不能相容。按「B世系」的記載,舜的祖先都是草民,即《史記·五帝本紀》所謂「自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者。但「A世系」里有一個虞幕,根據《國語》的說法,他是有虞氏一個地位崇高的先王:

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國語》

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周棄能播制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後皆為王公侯伯。《國語》

第一條記載將有虞的虞幕和商朝的上甲微、周朝的太王並稱,他們是商周有名的先王。第二條直接把虞幕和夏商周的始祖禹、契、后稷並舉,已經抬到始祖的地位了。虞幕顯然不會是什麼草民。

所以「A世系」必然無法與「B世系」相容。古往今來的注家都很想把兩種世系糅合起來講圓,但往往扞格而不通。這隻能說明兩種世系有不同的來源

關於帝舜、帝嚳、帝俊的問題參考這個回答:

為啥帝俊是帝舜??

www.zhihu.com圖標

二.戰國前中期的「虞朝」

1.傳世文獻的「虞朝」

文獻中常常以「唐」「虞」並稱,因在後來的觀念,堯建立了唐代,舜建立了虞代,大家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什麼異樣。但其實學者很早就發現,這種並稱可能是有問題的。因為仔細分析文獻會發現,至少在戰國人的觀念里,「虞」確實是一個歷時悠久朝代,但「唐」不是。

傳世文獻中常常以「虞夏商周」並稱,但從來言不及「唐」:

虞,夏,商,周,皆有之。《左傳》

虞夏商周之胤。《左傳》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國語》

《禮記》亦常並舉「虞夏商周」四朝,文例太多就不備舉了。《韓非子》亦云:「虞夏二千餘歲」,這其中顯然是沒有「唐」一代存在的空間。

《國語》云:

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

這句話說堯殛共工是在「有虞」之時,顯然也認為堯屬於「有虞」一朝。

所以至少在戰國人眼裡,「虞」是「夏」之前一個悠久的朝代,其中既包含堯,亦絕對不可能起源於舜。

然則我們還需解釋,既然只有虞代,沒有唐代,為什麼會有「唐虞」連稱的說法。之前學者因之懷疑所有「唐虞」的連稱都是後期文獻竄偽所致,未免求之過深。要解釋這個問題還須求助一下出土文獻。

2.出土文獻中的「虞朝」

《上博簡·容成氏》真是上古史的寶藏:

□氏之有天下,厚愛而薄斂焉,身力以勞百姓。其政治而不賞,官而不爵,無勵於民,而治亂不共。……於是乎始爵而行祿,以讓於又有虞迵,有虞迵曰:「德速衰……」□於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有虞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終。

……昔堯處于丹府與藋陵之間,堯……,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甚緩而民服。於是乎方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為天子。……堯於是乎為車十又五乘,以三從舜於畎畝之中,……堯乃老,視不明,聽不聰。堯有子九人,不以其子為後,見舜之賢也,而欲以為後。舜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

《容成氏》

《容成氏》記載說,上古某帝王讓位於有虞迵,有虞迵死後卻沒有合適的繼承人,於是大家推舉堯為天子,堯當時是一個有百里之地的諸侯。堯年老後也沒有合適的繼承人,於是傳位給虞舜。

這個故事可注意的有三點:

其一,虞朝確乎是一個長久的朝代,絕非舜所建立。舜只是虞朝的首領之一。《上博簡·子羔》里也暗示了這點,《子羔》說舜是「有虞氏樂正瞽瞍之子也」,明顯說明在舜前就早有虞朝了。文中出現的虞代首領虞迵,則是傳世文獻中未曾見的。

其二,堯本是虞朝的諸侯,堯的上位是因為虞迵沒有合適繼承人,由諸侯推舉而來,後來堯又禪讓給虞舜。這個過程和西周的「共和行政」非常相似:周厲王被國人趕走後,諸侯推舉共伯和行天子事。後來周宣王長大,共伯和又把王位還給宣王。

厲王虐於周,卿士諸正萬民弗忍於厥心,乃歸厲王於彘。共伯和立,十有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於宗。 《清華簡·系年》

這個故事在傳世文獻中其實是有類似說法的:

堯年十六,以唐侯升為天子,遂以為號。或謂之即陶唐氏。《書傳》

堯以唐侯嗣位,舜從虞地得達。《論衡》

所以「唐」實際上指的堯所在的國家,並非朝代名。文獻中所有的「唐虞」基本直接指代「堯舜」,並非朝代名的並列。認為「唐虞」是朝代的誤解是漢代以後出現的。

其三,文中說虞迵的治理「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這和傳世文獻中關於有虞氏的記錄吻合:

有虞氏不賞不罰。《慎子》

有虞氏不賞不罰而民可用,至德也。《司馬法》

可見《容成氏》這個故事在戰國時期是流行的,「不賞不罰」也是戰國時人對虞朝政治的普遍評價。

《容成氏》寫就的時代我們一般定為戰國中期,《左傳》成書大概在戰國初,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總結戰國前中期人們對「虞朝」的認識:

  • 是夏朝之前一個歷史悠久的朝代。
  • 虞朝的治理是以「不賞不罰」聞名的,保留著君長推舉制度,也是戰國鼓吹的「禪讓制」的原型。
  • 其中早期著名的首領有虞幕,後期有虞迵。堯是以虞代諸侯唐國的首領,在虞迵死後被推舉為天子,後又禪讓於虞舜。虞舜是虞朝樂正瞽叟之子,並非虞朝的建立者。

這是我們目前所知的全部。


三.對「虞朝」認識的變化

問題是為什麼人們對「虞朝」的認識,會變成後來《史記》的那一套。基本整個朝代的故事全部消失了,只剩下堯舜兩個人,而且舜的世系也直接變了樣。

這裡有兩個問題:

  1. 虞朝的故事為什麼沒了?
  2. 虞舜的世係為什麼變了?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虞朝的故事為什麼沒了?

在戰國末期,各種神話傳說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就是隨著統一趨勢的出現,各個民族的神開始出現血緣關係,成為一個大家庭。顧頡剛對此有精彩的論述:

我們的古史里藏著許多偶像,而帝系所代表的是種族的偶像。……我們從古書里看,在周代時原是各民族各有其始祖,而與他族不相統屬。……當時商、周兩族自己不以為同出於一系,則是一個極清楚的事實。……則太皞與有濟是任、宿諸國的祖先。……則顓頊是陳國的祖先。至於奉祀的神,各民族亦各有其特殊的。……這原是各說各的,不是一條線上的人物。到了戰國時,許多小國併合的結果,成了幾個極大的國;後來秦始皇又成了統一的事業。但各民族間的種族觀念是向來極深的,只有黃河下流的民族喚做華夏,其餘的都喚做蠻夷。疆域的統一雖可使用武力,而消弭民族間的惡感,使其能安居於一國之中,則武力便無所施其技。於是有幾個聰明人起來,把祖先和神靈的「橫的系統」改成了「縱的系統」,把甲國的祖算做了乙國的祖的父親,又把丙國神的算做了甲國的祖的父親。他們起來喊道:「咱們都是黃帝的子孫,分散的遠了,所以情誼疏了,風俗也不同了。如今又合為一國,咱們應當化除畛域的成見!」這是謊話,卻很可以匡濟時艱,使各民族間發生了同氣連枝的信仰。……最顯著的當時所謂華夏民族是商和周,而周祖后稷是帝嚳元妃之子,商祖契是帝嚳次妃之子,帝嚳則是黃帝的曾孫,可見華夏的商、周和蠻夷的楚、越本屬一家。借了這種帝王系統的謊話來收拾人心,號召統一,確是一種極有力的政治作用。《古史辨序》

而要把舜納入黃帝體系下,舜之前就不能有一個長遠的朝代。本來《史記》里舜已經比堯和禹他們小上好幾代了(見上圖),而禹的神性擺在那裡,又不可能離黃帝太遠。如果把虞朝的歷史加進來,堯舜禹就完全不可能同時存活,當然更不可能有堯舜禹迭次禪讓的故事。

所以為了彌縫黃帝體系和禪讓故事,人們對虞朝的歷史只能選擇性失明,將它割捨去。故郭永秉先生云:

因此,在各族同出一源的大一統帝王世系逐漸取得統治地位後,有虞氏另外一個系統的世系(君王世系)不為人重視並逐步遭淘汰的命運顯然是不可避免的。儘管他們的地位遠比「皆微為庶人」的舜的家族成員要高,但對於構建一個以五帝系統為核心的大一統帝王世系而言,這些人卻遠不如窮蟬以下諸人來得重要,因此《帝系》、《五帝本紀》等文獻出現虞幕失載的結果大概不是偶然的。後人對這一矛盾所作的種種彌縫大致都是由於沒有意識到其中根本的問題所在。[4]

再說第二個問題,虞舜的世係為什麼變了?

郭永秉先生繼上文的思路,認為「B世系」中的舜的先祖都是編出來的:

窮蟬至牛諸人則幾乎不見於其他古書記載。因此這一套名字除了瞽瞍的來歷比較可靠以外,可能多數是為了大一統帝王世系而附會出來的。

我對此保持懷疑,因為幾個名字毫無來由地直接被編出來,同樣也是非常奇怪的事。其實回過頭來看《容成氏》,裡面也並沒有記載舜是虞幕或虞迵的後人,《子羔》也只說舜是虞代樂官瞽叟之子,沒有提及和虞代先王的血緣。

這令我懷疑「世系A」其實本身並不太準確。我們之所以在「世系A」中把虞幕排進去,完全來自於杜預的注「幕,舜之先」,而這種說法不見於先秦文獻。這極有可能是杜預認為他們都曾是虞朝的王,所以口胡了他們有血緣關係,注釋的時候口胡也不是稀奇的事。

也就是說,「世系A」只能代表虞代的君主傳承,不能說明他們之間有直接的親緣關係。而且虞幕看起來也是非常早期的人物,和舜不一定有關係。舜之前的虞代君主虞迵似乎也與舜沒有直接的血緣,所以舜的先人皆微為庶人是極有可能的。這與《子羔》篇中貶損舜的出身[5],以凸顯舜德的偉大是相符的。

所以綜上,「世系A」實際記錄的是虞朝的君王傳承關係,而不是舜的祖先世系。「世系A」和虞朝歷史一起在《史記》中消失,是為了給大一統意識下的「黃帝世系」讓路。

另一方面,「世系B」中的人物可能確為舜微為庶人的祖先們,這個世系則被《帝系》等書直接繼承,並拼接到黃帝下面,組建成一個黃帝大家庭。

這個問題和堯舜禹禪讓的構建有相關性,所以也可以參看這個回答 ( ̄? ̄):

大家相信堯舜禹傳說中近乎童話的「禪讓制」嗎??

www.zhihu.com圖標

亖.總結

我抄一下各個段落的總結吧...( ̄? ̄)

1.舜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系:

  • A世系:顓頊 → … → 幕 → … → 迵→ … → 瞽叟 → 舜 → 商均 → … → 虞思 → … → 箕伯、直柄、虞遂、伯戲 … → 虞閼父 → 胡公滿 →… → 陳敬仲
  • B世系:黃帝 → 昌意 → 顓頊 → 窮蟬 → 敬康 → 句望 → 橋牛 → 瞽叟 → 舜 →…→胡公滿 →… → 陳敬仲

2.戰國前中期人們對虞朝的認識:

  • 是夏朝之前一個歷史悠久的朝代。「唐」實際上指的堯所在的國家,並非朝代名。文獻中所有的「唐虞」基本直接指代「堯舜」,並非朝代名的並列。
  • 虞朝的治理是以「不賞不罰」聞名的,保留著君長推舉制度,也是戰國鼓吹的「禪讓制」的原型。
  • 其中早期著名的首領有虞幕,後期有虞迵。堯是以虞代諸侯唐國的首領,在虞迵死後被推舉為天子,後又禪讓於虞舜。虞舜是虞朝樂正瞽叟之子,並非虞朝的建立者。

3.對虞朝認識的變化:

  • 「世系A」實際代表的是虞朝的君王傳承關係,而不是舜的祖先世系。「世系A」和虞朝歷史一起在《史記》中消失,是為了給大一統意識下的「黃帝世系」讓路。
  • 另一方面,「世系B」中的人物可能確為舜微為庶人的祖先們,這個世系則被《帝系》等書直接繼承,並拼接到黃帝下面了,組建成一個黃帝大家庭。

參考

  1. ^見《韓非子》
  2. ^不能確定虞思的「虞」屬不屬於這一系。
  3. ^見後文
  4. ^郭永秉《帝系新研》
  5. ^《子羔》:「舜,人子也,而三天子事之。」


我覺得這些朝代可能是並行的或者有穿插。

就是,在上古時期,多個部落發展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他們可能是並行的關係,但是並不是互相繼承的關係。

但是,到了漢朝,大家為了正統,轉變了立場,

立出了天命黃帝, 但是,實際上黃帝也是當時一個較大的部落,

他們和炎帝,蚩尤等等的區別並不大。

所以,夏朝可以說是一個大的部落聯盟,虞朝也是一個大的部落聯盟,

他們可能並沒有前後繼承的關係。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實的人名,是啟。

這是因為自啟以後家天下、明世系,王的名字需要被記錄。

而第一個明確的臣子的名字,是伊尹。

因為在伊尹以前,由於部落聯盟遺留的慣性,職官都由部落為主體承擔,他們留下的不是人名,而是部族的族名,而族名往往以創始的祖先的名號命名,比如古史傳說中楚人的祖先祝融,祝融在古史傳說中也是傳了幾代的。這種現象一直到周代卿士都有遺留性的存在。伊尹本身功績卓越與大乙(湯)並祀 ,伊尹之後,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也不再是在部族內部傳承,也不再多個部族內更替,也就有了具體的名字。

啟以前,也就是禹,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部族的名字,但禹究竟有幾代人,這個得從以後的治水考古和夏文化考古來看了。可能碰巧就一代,也可能幾代。

在上古文獻中,早期古史傳說所說的人物的親緣關係,很多時候是部族之間的關係。

比如鯀生禹,就應當是鯀這個部族新分出了以禹為首的部族,禹不認同鯀的治水措施,有自己的看法,又或是早已分門立戶有一批部眾,並實踐,最終在部落聯盟中取得了統治地位。

而禹生啟,則是正常的父子關係了。

而堯舜禹的禪讓,實際就是部落聯盟的權力在原始的部落民主下,在三個部族之間的轉換傳承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古史傳說中,所謂的聖王動輒在位百歲。

類似的情形在楚人先祖季連這代前後,也有所反應,鬻熊直到始封祖熊繹,這一些人都是有真實存在的具體的人,甚至鬻熊、麗季都隱約不似人名而是部族名,直到熊繹才完完全全能確認是一個具體的人名。

我不是說具體的某個族長,比如可能某代帝舜 ,或是下面的人,這些人沒有名字,我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在記錄的時候、部落聯盟運行的時候,這些名字沒有必要記錄,也沒有具體意義。

因此我們所見的古史傳說中的「虞朝」統治者,也就是舜,一個人似乎活了120年,但實際則不然。

實際上是帝舜不止一人,而是這個部族佔據部落聯盟權力中心的最高統治權,持續了若干年。從這個角度來說,以戰國秦漢人的理解方式,舜作為一個朝代,也就是「虞朝」,確實沒有問題。也並不是一個人一個朝代。

因此文獻中被歸為舜的功績,實際上是幾代「帝舜」的功績。古史傳說走到戰國秦漢,當時的人已經不能理解更古時候社會的運行方式,將一個名號,強行對應具體的某個人。實際上這是古史傳說發展到高級社會階段,被人為進行疊加的痕跡。

舜、虞朝到底是不是存在的?肯定是有的,龍山晚期確實是廣域性、有聚落層次、有中心權力聚落的考古文化。

只不過不僅我們去古過遠,無法理解古史傳說背後的人類學、社會學意義。不僅是我們,連這些古史傳說從口授相傳走向書面化的時代,當時的人也因去古過遠無法理解舜的那個時代了。

其實可以參考下對楚國先祖世繫的研究,有熊氏畢竟也是從夏朝傳下來的部族。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徐先生於1937年撰。


其實,現在最主要的爭議不是[虞]存不存在,而是[它存在了多久]?

因為有記載[虞夏兩千載],也就是說,如果證實[夏王朝]之前,存在一個[虞王朝],就能再次把華夏文明的時間往前推好久。

[中華上下五千年]已經滿足不了某些人的胃口了。

但是,說實話,可能並不存在什麼[虞朝][夏朝][商朝]。

虞夏商周是長期共存的,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家一樣。

秦比楚更早嗎?

齊比魯更早嗎?

都是地方割據的方國,都沒有形成[大一統],只是在自己的地盤上傳承著罷了。

[虞夏兩千載],不是說虞和夏一共兩千載,而是它們都有兩千載。

但是,並不是說它們作為[統一的中央王朝]存在了兩千載。

意思是,[虞]和[夏]這兩個[領地]都延續了兩千多年,他們一個貢獻了舜,一個貢獻了[禹]。

甚至,在旁邊,還有和[唐],它貢獻了[堯]。不過它可能沒有那麼長時間的傳承。

這就是上古時代,幾個領主輪流做[國王]的戲碼啊。

甚至,他們還都是來自同一個[家族]。

然後,堯的封地在[唐地],舜的封地在[虞地],禹的封地在[夏地]。

他們在眾多黃帝後代的[領主]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族長]。

這種事,直到近代,歐洲人還在玩啊。

你把黃帝看成是像歐洲老祖母那種,他其實就是[華夏老祖父],或者[亞洲老祖父]。

他的後代,都分封出去當領主了,然後,這些後代為了爭奪[王位],各種陰謀陽謀,各種撕逼。

什麼刑天,什麼共工,什麼祝融,都是一個個的[領主],或者部落首領。

他們為了一個[帝位]打生打死,不惜血親相殘,後世記載的時候,只能春秋筆法,隨便那麼一寫,避重就輕。

為啥?

為尊者諱,為上者隱啊。

一直都說希臘神話是幾個領主之間不斷爭鬥的側面描寫,其實——我華夏文明的上古神話,不也一樣?


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早期人類強大的聚落一般在游牧和農耕地理線南側附近,這裡涉及到氣候,地理,交通等環境問題和生存壓力問題。夏商兩代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一線,從當時地理上來說,山東河北及山西北部似乎更適合人群的壯大,由此,我覺得唐堯虞舜很可能填補的就是這段時空的空白。而炎黃戰於阪泉涿鹿,都在河北,因此,說明炎黃統治的中心也應該在河北和山西北部附近,而紅山文化應該就是炎帝部落活動地區。現在將炎黃南移是文明南傳南遷或者後世尊崇的結果。關於虞朝,應該是崛起比夏早,衰亡於夏代,與夏代有時間相交,但空間不相交。現在有一種觀點,虞朝應該是東夷的前身,或者是夷人的早期國家或部落聯盟,統治今山東及河北一帶,我覺得是靠譜的。大膽猜測,也許唐堯或是北狄的前身也說不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