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就要搬去江蘇或者浙江啦,想去吳語環境比較好的地區

(我是住在新疆的甘肅人,我能說上海話,能聽懂蘇州話常熟話,能部分理解寧波話)


歡迎來台州!對,就是那個省內相當不出名的經常被人念錯地名的地方!

台州北部接著太湖片吳語,南部接壤甌江片的溫州話。不嚴謹地描述起來就是,台州話就像是溫州話的辭彙語法+寧波話的音系。

整個台州都流行吳語,什麼購物啊,喫飯啊,看病啊,甚至婚禮上的文縐縐的祝詞啊等等都講吳語,吳語的語言環境非常好,基本上除了學校和媒體以外,可以說和香港的粵語環境不相上下!90後,95後都能熟練使用吳語,並以吳語為母語及主要語言,而且不像上海那樣,普式吳語+頻繁夾普。

台州南臺小片(溫嶺,椒江,黃巖,玉環,路橋等)內部口音統一,音系更接近太湖片(太湖片裏和寧波話最接近),北臺(三門,仙居,臨海)「各自為政」。但是即便是北部內部或者南北相互之間,中年人以上仍然會嘗試先用吳語和對方互通。即便你使用其他地區的吳語,台州人也不會「因為聽起來奇怪」就讓你切換普通話。有一次街上有個大叔(不認識)向我外婆要零錢,張口就是「昨夜ya。。。」剛說了兩句又馬上改成當地更常用的發音「昨夜yi」從新說一遍,其實說哪個都聽得懂,但是這種寧可摸索著用其他地方吳語過河也不講北方話的習慣真得很可愛。

唯一的問題就是,台州話相對太湖片使用者來說,雖然不會像溫州話一樣幾乎一個詞都理解不了,但也是相當晦澀的,主要是辭彙和表達方式差異最大。題主本身似乎也不是上海話母語者,這樣接受起來可能會更困難。如果題主寧波話水平好,那另說了。

最後說一下學會台州話的好處:拋開對於在臺州生活的幫助來說,因為台州話今日仍然保存了不少太湖片吳語一百多年前的特徵和地道的吳語表達和辭彙,且北吳的文白異讀的字在臺州很多幾乎沒有文讀只有白讀,學會台州話可以很大程度地促進對太湖片吳語的理解,附帶紅利:日語學起來更簡單,比北吳像多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基本上南臺小片的人都覺得自己的話和上海話差不多,或者覺得上海話就是用吳語讀普通話而已,而上海人反過來聽台州話卻頗有難度。


很高興有西北朋友對吳語的興趣。

總的來說,在吳語區,經濟越不發達外來人口越少的地方,方言肯定越好。

反正蘇州市區肯定吳語環境最差的沒跑了,之前統計蘇州話青少年使用率4%,這個概念意味著,你在蘇州聽到江北話東北話四川話的概率都比聽到蘇州話高得多,實際聽感也確實如此。

以區域看,浙江的吳語環境肯定是比蘇南來的好,大致應該是浙江農村 大於 蘇南農村 大於 上海 大於 浙江城市 大於 蘇南城市,當然具體到某個城市肯定還有差別,可能會有交叉。


啟東海門還可以,一方面城市不大外來人口較少,上海的媒體也全部覆蓋,吳語的發展趨勢也跟得上。事實上啟海方言也是唯一的吳語成長方言,啟海的另外一部分通東話也行,大街上兩種方言交流的很多,現在吳語其他地方已經不敢用兩種吳語交流。


北部吳語區蘇州地區而言,蘇州市區氛圍較差,外來人口太多,本地小孩精通的比例很小。常熟比較有氛圍,因為和常熟本地「固步自封」有關係,小孩能說常熟話的比例也蠻高,銀行醫院老師等等,也都很多是本地人,因此用方言交流基本無礙。崑山太倉地區,沒有常熟氛圍好,但優於蘇州市區,張家港地區不詳。


越封閉越好,所以可能在浙南大山的某處。

當然如果你不想去南部吳語區的話,那估計就是舟山的島嶼了,比如岱山嵊泗之類的,剛好你也聽得懂寧波話,那聽海島上的口音應該很輕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