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宏大的故事背景下,人类艰难处境,末日啊,危机啊,结果镜头一转主角又因为各种原因入校,一边上学一边拯救世界,感觉特别无厘头


对于大部分日本人的一生来说,高中时代和大学时代可能是他们最浪的几年。毕竟再往后大部分人就乖乖去当社畜了。

因为为了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看动漫的大多数年龄都在15~2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大多数都在学校里学习。

所以把主角年龄也设定为这个年龄,正如同偶像剧都是二十岁左右年轻男女,反贪剧都是一群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很多年前,我就有疑问,为什么日漫主角都是高中生而天朝的网文主角多是大学生呢?

再后来,加一个书友群以后,笔者的这个疑问就解开了。

整个书友群的读者群体基本上都是大学生,他们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读网文,并且有经济条件来支持作者。

写书的作者不一定是大学生,但因为读者是大学生,大家往往都会把主角背景设定成大学生的缘故。

而轻小说同理,在日本消费轻小说的主力多是为初中生,高中生这部分人撑起了许多轻小说作家的收入。

为了让读者多些代入感,主角自然会如此设定。


谢邀就老军医的观点,说说我的想法。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棱角渐渐被磨平,最后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皮球呢?日本人们的最纯真的年代,恐怕,就是在校园里这几年,这些时光是最美的回忆。过了这个时期,他们就将变成社会机器里一具行尸走肉。而反观中国,学生时代的少年只顾著埋头死学,真正「解放」的时候便是大学时代了。

大学时代反而是中国少年们最美的时代,过了这个最后的纯真时期,同学们都慢慢变得圆滑,世故,自私自利全写在脸上……


虽然楼主的描述主要指超能力番,但是我还是要把日常番与超能力番分开来看。虽然我阅番也非常有限。

其实,日漫表现出来的是特别钟爱中学阶段,而实际上,首先是小学阶段,无论是中日在非幼龄向动漫都是不太好用的阶段,幼儿园到小学的年龄段往往更常用于用于角色们的回忆杀之中,而非整篇都讲小学校园故事。因为小学生独立行为更差,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往往处在未发展阶段。

如果描写的特别成熟或者能力破格,往往就徒有小学生之名,观众就会产生「这tm是平凡的小学三年级!??」「小六胸这么大???」之类的感慨。而且这种情况下往往也不会主要描写校园生活。

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日漫对于大学生活的描写一直少之又少?

也并非不常见,比如《樱花任务》《new game》《那就是声优》《白箱》《青春纪行》……都是全篇主人公都几乎处在大学年龄阶段的故事,但是却又并不怎么以校园生活为主。《青春纪行》已经算是我所见过的非常不错去描写大学生情感经历的番剧了。剩下的,比如我之前喜欢的《长骑美眉》,虽然主角一行人全部都是在校大学生,但动画基本上完全集中于在公路上骑车了……而且《白箱》这类型动画,主要描述的是大学生作为一种「准社会人」,步入工作初期的故事,而非大学校园故事。

其实仔细想一下很简单,大学本来就没啥好讲的,人与人羁绊处于一个疏远时期,没有前后左右桌陪你上下学嬉戏打闹、没有长时间会陪著你的基友、不用每天固定参加社团、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

或许对于日本人来说,大学从来就没有比中学多姿多彩的可能性。

日本的大学生在他们的脑海中往往都已经是「准社会人」了,写不出青春幻想了。而且日本人选择职业学校的情况更普遍,所以心目中关于大学生的形象就更现实化。(即使,对我们来说,虽然我们的高中阶段都是闷头应试,但就连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去追忆那花季和雨季。更不要说他们了。)大学本就是一个人情与幻想童话逐渐冷却,无论你的理想实现与否,现实都即将降临的时期。

只有在中学,一个人才拥有既幼稚又成熟的双重权力。小学时太过天真浪漫心里不装著事,而在大学时热情已经趋于冷却。

而我们因为中学的特点,我们没有行使这种双重权力的空间。

我们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是大一大二。然后该考研的就猛学一年,该工作的实习一下毕业就直接工作了。

所以,其实抛开受众,我认为最重要原因还是回忆。

我们最自由快乐的回忆是大一大二,他们的是中学特别是高中。我们最能放开自己的时间段不同。所以潜意识里,主人公大显身手、绚丽多彩的人生所匹配、所需要的时间段就不一样。他们从高三毕业开始想自己要干什么,我们在高三想自己上哪个大学,大三想自己要干什么。(这里没有贬义的意思,只是单纯的不同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