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m,新三國里倒是有大臣們請孫策兒子繼位,大喬垂簾聽政的劇情,但編劇什麼水平大家也是清楚的…

首先要知道的是,孫策和曹操袁紹劉備這些君主不同,他在自己的勢力里沒有絕對的權威。他的隊伍從一開始組建就有大大小小的股東,他自己並沒有在孫堅時代立下戰功,在家族中也沒有確立族長的身份,孫賁吳景徐琨早已立功授官,而一介白身的孫策還要靠打山賊立功才能要回父親的舊部(還只是一部分),他領導族人的最大權威是他作為孫堅長子的身份。

由於孫策過於短命,因而他也並沒有來得及與族人和將領們樹立君臣關係。孫策去世時只是太守身份,他的堂兄弟孫賁孫輔是太守、舅舅吳景是太守、哥們周瑜是太守、剛入伙的李術是太守、老臣朱治也代理了一個太守,豈有一群太守向另一個太守稱臣的道理?

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

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

孫策嘗於郡城門樓上,集會諸將賓客,吉乃盛服杖小函,漆畫之,名為仙人鏵,趨度門下。諸將賓客三分之二下樓迎拜之,掌賓者禁呵不能止。策即令收之。策欲渡江襲許,與吉俱行。時大旱,所在熇厲。策催諸將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見將吏多在吉許,策因此激怒,言:「我為不如于吉邪,而先趨務之?」便使收吉。

若干年後,孫權還念念不忘那段時間魯肅和他大談帝王之業的事,將其稱為魯肅的第一項功勞,可見魯肅的這番話對當時的孫權而言有多麼大的觸動。

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

如果要用一個更合適的辭彙形容孫策兄弟這時的身份,應該是盟主而非君主。正因為如此,從孫策時期開始孫吳將領的特權都非常大,具有高度自主性,既能帶兵,又能管政,幾乎等同於一個個小軍閥。這樣一來,實行這種方針的孫策就代表了孫氏一族的最大利益,而孫氏一族又保證了歸順人員的最大利益,所以大家才願意擁戴孫策兄弟。

但孫策在江東可謂是步履維艱,根基不穩威望不足,加之袁術部將的身份,士人中對其反感者數目甚多。

徐宣字寶堅,廣陵海西人也。避亂江東,又辭孫策之命,還本郡。

徐奕字季才,東莞人也。避難江東,孫策禮命之。奕改姓名,微服還本郡。陳矯字季弼,廣陵東陽人也。避亂江東及東城,辭孫策、袁術之命,還本郡。孫策之始得朗也,譴讓之。使張昭私問朗,朗誓不屈,策忿而不敢害也,留置曲阿。孫策東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難,靖身坐岸邊,先載附從,疏親悉發,乃從後去,當時見者莫不嘆息。

及天下大亂,忠棄官客會稽上虞。夜見太守王朗徒從整飾,心嫌之,遂稱病自絕。後孫策破會稽,忠等浮海南投交阯。

現在孫策一死,整個孫氏集團都陷入了內憂外患當中,一方面勢力建立時間太短自身還有矛盾,另一方面孫策屠戮過重,江東大族也尚未完全站在孫家這邊,還有曹操和劉表等強敵環伺。

孫策平定吳、會,誅其英豪,憲素有高名,策深忌之。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時有烏程鄒他、錢銅及前合浦太守嘉興王晟等,各聚眾萬餘或數千。引兵撲討,皆攻破之。策母吳氏曰:"晟與汝父有升堂見妻之分,今其諸子兄弟皆已梟夷,獨餘一老翁,何足復憚乎?"乃舍之,餘咸族誅。

孫策向張昭託孤時表示張昭可以自立為君,連孫策的母親吳夫人都擔心江東基業保不住,足以顯示當時形勢有多危急。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策薨,權年少,初統事,太妃憂之,引見張昭及襲等,問江東可保安否,襲對曰:「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民。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眾皆壯其言。

這種情況下你讓一個幼童來坐這個盟主位子,怕不是瘋了?老實說,19歲的孫權也坐得很艱難,他連哥哥的死都還沒哭完就被張昭扶上馬。

權悲感未視事,昭謂權曰:「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勛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

五年,策薨,以事授權,權哭未及息。策長史張昭謂權曰:「孝廉,此寧哭時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師,非違父,時不得行也。況今姦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乃改易權服,扶令上馬,使出巡軍。

各地太守對孫權的實力也很懷疑,從孫策去世到赤壁之戰期間,孫吳政權幾乎所有郡都發生過叛亂危機。

廬江

初策表用李術為廬江太守,策亡之後,術不肯事權,而多納其亡叛。權移書求索,術報曰:「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復還。」

三郡(具體不明)

裙策薨,與張昭等共輔孫權,遂周旋三郡,平討不服。

廬陵

輔恐權不能保守江東,因權出行東冶,乃遣人齎書呼曹公。

會稽

策薨,權統事。定武中郎將暠,策之從兄也,屯烏程,整帥吏士,欲取會稽。

丹楊

建安八年,以偏將軍領丹楊太守,時年二十。後卒為左右邊鴻所殺,鴻亦即誅。

憲故孝廉媯覽、戴員亡匿山中,孫翊為丹楊,皆禮致之。覽為大都督督兵,員為郡丞。及翊遇害,河馳赴宛陵,責怒覽、員,以不能全權,令使奸變得施。二人議曰:「伯海與將軍疏遠,而責我乃耳。討虜若來,吾屬無遺矣。」遂殺河,使人北迎揚州刺史劉馥,令住歷陽,以丹楊應之。

豫章

權從兄豫章太守賁,女為曹公子婦,及曹公破荊州,威震南土,賁畏懼,欲遣子入質。

孫權在繼位後就馬不停蹄到處平叛,此外還檢閱軍隊、開設幕府,從行伍中和地方上招募提拔人才,安撫眾心,拉攏大族支持。

曹公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屯吳,使丞之郡行文書事。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范等為將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

權統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併合之。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遭亂,客居吳,以勇氣聞。孫權統事,以為別部司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長,拒黃祖。避亂南渡。孫權統事,岱詣幕府,出守吳丞。

孫權為將軍,桓給事幕府,除餘姚長。

時孫策已薨,權尚住吳,瑜謂肅曰:「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曆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肅從其言。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合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孫權以將軍領會稽太守,統年二十,試為烏程相,民戶過萬,咸嘆其惠理。孫權為討虜將軍,召騭為主記。歲餘,騭以疾免,與琅邪諸葛瑾、彭城嚴畯俱游吳中,並著聲名,為當時英俊。值孫策卒,孫權姊婿曲阿弘咨見而異之,薦之於權,與魯肅等並見賓待。避亂江東,與諸葛瑾、步騭齊友善。性質直純厚,其於人物,忠告善道,志存補益。張昭進之於孫權,權以為騎都尉、從事中郎。孫權承攝大業,優文徵儀。到見親任,專典機密,拜騎都尉。

而對於不肯臣服者,孫權也會下重手以立威。

初,憲與少府孔融善,融憂其不免禍,乃與曹公書曰......由是征為騎都尉。制命未至,果為權所害。子匡奔魏,位至征東司馬。

是時權大會官寮,沈友有所是非,令人扶出,謂曰:「人言卿欲反。」友知不得脫,乃曰:「主上在許,有無君之心者,可謂非反乎?」遂殺之。

經過長久的恩威並施,孫家終於在江東站穩腳,再到江陵之戰後,憑藉幾場大勝利樹立了足夠威望的孫權才終於由太守升級成為州牧,與族人和將領們拉開等級差距,從盟主身份向君主身份邁開了一大步。

生子當如孫仲謀絕非虛言,孫權安定江東確實是費了不少心血,也體現出了很高的水平,這不是一個幼童能完成的任務。

順便diss下新三國,這部劇里的所謂權謀鬥爭只是編劇憑藉自己匱乏的知識腦補出的小兒科鬧劇,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日本的豐臣秀吉就是這麼做的,老年得子,為了讓兒子秀賴繼位,把養子全家都砍了。秀吉死後,豐臣家孤兒寡母被德川步步緊逼,到最後絕了嗣。

其實很簡單,權力就好比一柄巨劍,得了職位只是握住了劍柄而已,能不能耍的動是另外一回事。握住了劍柄,如果耍不動,那麼自然會有人來替你。亂世之中,即便是一個集團內部,也是盤根錯節,強者為王,中央集權薄弱,並不像大一統王朝那樣有穩固的制度以及明確的君臣關係。即便是成熟老到的政治家,要處理好這些關係都難,更何況是稚氣孩童。

且不說那些領兵大將,世家大族。就是你,假設某一天,你的上司變成一個十歲孩童,你服不服?會把他命令放在眼裡嗎?


首先,孫策死的不是時候。此時的孫氏政權,只能說是剛剛成形,政權內部的維繫,很大程度上依賴孫策本人的威勢和孫氏軍隊的實力。而孫策驟逝,內外無主,孫家政權頓時出現解體之虞。

這種身死國滅、人亡政息的危險局面,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劉備託孤諸葛亮時蜀漢政權遇到的危機:蜀軍精銳部隊盡敗於夷陵;外交上處於與曹魏孫吳同時為敵的孤立局面;益州士族要麼對劉氏王朝表示懷疑,要麼乾脆起兵作亂。所幸這時候劉備還是皇帝,他手中還有一張王牌諸葛亮。所以他在臨終之前,乾脆把整個王朝的命運託付到了諸葛亮的手上: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孫策臨死前也對張昭做過一個類似的表示,但是也許孫策對於身後江東的局勢更為悲觀,於是他對張昭提出了三種方案: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

在孫策的設想里,最理想的情況的是"仲謀任事",也就是說孫權靠譜,這時候張昭便輔佐孫權執政。次之,如果孫權能力和威望不夠,那麼張昭可以代替孫權,自己執政。最後,如果情況壞到連張昭都控制不住局面的話,孫策安排的對策便是"走為上"—"緩步西歸"。這個"緩步西歸"的具體含義,史學界一直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指渡江北走,回歸孫氏的老家淮泗地區,有人認為是歸順曹操控制下的東漢朝廷。無論這兩種說法哪種更符合孫策的本義,我們都可以肯定一點,這個時候孫氏家族已經守不住江東根據地了。他們只能放棄權力和領地,先保住小命。孫家子孫退回原籍讀書務農,總比白來江左混了一遭卻把命丟了好。所以孫策對張昭說的下策其實是:如果情況實在控制不住,那就拜託你把我的家族平平安安帶回老家,只要不把祖宗香火斷了,我就不怪你。

由此我們認為孫策對於他身後的江東形勢是非常不放心的,甚至做出了"退步抽身早"的預測。這一點劉備似乎就對身後蜀漢的局面更為放心一些,他認為只要諸葛亮在,益州就不會江山易主。這種微妙差異的來源,除了諸葛亮的個人能力要強於張昭之外,更是由於孫氏此時面對的局面比劉備駕崩時蜀漢的危機更加兇險。引發這種危險局面的原因,高票答案已經珠玉在前,在此再做部分補充。

1.江東根據地內部對孫氏新主不存在絕對忠誠的義務

《三國志丶吳主傳》:

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而服事焉

這一點高票答案已經指出,孫權和孫策的舊部之間"未有君臣之固"。因為孫權此時一不具有孫策作為孫堅長子的號召力,二又在平定江東的過程中沒有大的軍功和崇高威信,三與自己的臣下之間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孫權剛剛接位的時候僅僅獲得了雜號將軍+太守的官位,而他的某些下級也是太守,他沒有合法權力命令這些和自己地位相匹的人。所以官位是中護軍的周瑜和官位是長史的張昭臣服孫權被稱為"委心而服事焉"。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優勢:把東漢王朝最大的一枚公章攥在自己手裡,想寫多少委任狀就寫多少。而老孫家不僅孫權頭疼自己官位太低,當年孫策好像也頭疼過。孫策自領會稽太守,發現自己的官和其他人拉不開差距。所以想弄個將軍當。" 策自以統領兵馬,但以騎都尉領郡為輕,欲得將軍號。"幸虧曹操那陣心情不錯,批了一個討逆將軍,加吳侯,不然孫堅和孫策的傳就不是《孫破虜討逆傳》,而是《孫破虜都尉傳》了。正因為孫策暴崩,繼承人軍功、威望、號召力都不足,自己人都不服氣,所以孫家統治的五六個郡幾乎都爆發了叛亂。就連孫權的堂哥孫輔也胳膊肘向外拐,以為孫權鎮不住局面,想給曹操當帶路黨:

輔恐權不能保守江東,因權出行東冶,乃遣人齎書呼曹公。行人以告,權乃還,偽若不知,與張昭共見輔,權謂輔曰:"兄厭樂邪,何為呼他人?"輔雲無是。權因投書與昭,昭示輔,輔慚無辭。乃悉斬輔親近,分其部曲,徒輔置東。

第二,孫策時代和江東土著豪族關係緊張

孫策自己不是江東人士,他是藉助了東漢反賊袁術的軍力,驅逐了東漢放在揚州的合法官吏,衝進江東奪取原本主宰江東這一"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的江東土著豪族的蛋糕,勢必引起江東土著豪族的集體反抗。所以孫策的既定方針是,聯合進入江東的僑姓地主,打擊江東的本土豪族。對於前者,他盡量滿足他們要求安定的"現實願望",配合他們試圖回歸中央政治的"未來願望"。這一點可以體現在孫策和張竑的一段談話中:

初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策數詣紘,咨以世務,曰:"方今漢祚中微,天下擾攘,英雄俊傑各擁眾營私,未有能扶危濟亂者也。先君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卒為黃祖所害。策雖暗稚,竊有微志,欲從袁揚州求先君餘兵,就舅氏於丹楊,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讎雪恥,為朝廷外藩。君以為何如?"紘答曰:"既素空劣,方居衰絰之中,無以奉贊盛略。"策曰:"君高名播越,遠近懷歸。今日事計,決之於君,何得不紆慮啟告,副其高山之望?若微志得展,血讎得報,此乃君之勛力,策心所望也。"因涕泣橫流,顏色不變。紘見策忠壯內發,辭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遲,齊、晉並興;王室已寧,諸侯貢職。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讎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亂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

下面我們用人話翻一下他們的對話:

孫策:"張老頭,我舅被人打了,這口氣咱不能忍,當然,更重要的是我看上江東那地方了,你幫幫我的忙,好不好?"

張竑:"你歷史不清楚,實力又不行,我懶得踩你,另請高明吧。"

換成一般人可能直接談崩了,不過孫策個人魅力有名的強,說來說去竟然把張竑這老油條說的金口大開,為孫策獻上了一個政權定位:"桓文之業"。就是以一方霸主的身份,為漢室平定禍亂。"桓文之業"這個觀點,是我在饒勝文著《大漢帝國在巴蜀》中讀到的。它既貼近了張竑、張昭等一批老派士人忠於漢室的感情,又能為孫氏黨附逆賊袁術的黑歷史洗白。不過最後張紘又恢復了他老油條的本質,表示給你打工可以,你得先把江東搞個差不多,我再去高就。這一點,孫策也答應了。

不過對於江東土著士族,孫策幾乎是以打壓為主,甚至肉體消滅。據統計,被孫策鎮壓的江東土著豪族人士有陸康、高岱、鄒他、周昕、王晟等。陸康(陸遜從祖父)是有名的好官,孫策奉袁術命令攻破陸康的治所,逼死陸康及其宗族數十人。高岱的案子更是令人齒冷,高岱本是廬陵威望很大的士人,以輕財重義聞名於桑梓。孫策本來以禮把人家請出來,後來又因為聽信讒言,認為高岱瞧不起自己,就把他關了起來。高岱的朋友和故交們在孫策駐地附近請願,把數里地的街道都填滿了。孫策討厭高岱比他自己更有威望,反而殺了高岱。此後,這數里地內的江東士族頭面人物對於孫策的厭惡和反感,也就可想而知了。

時有高岱者,隱於餘姚,策命出使會稽丞陸昭逆之,策虛己候焉。聞其善左傳,乃自玩讀,欲與論講。或謂之曰:"高岱以將軍但英武而已,無文學之才,若與論傳而或雲不知者,則某言符矣。"又謂岱曰:"孫將軍為人,惡勝己者,若每問,當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義,此必危殆。"岱以為然,及與論傳,或答不知。策果怒,以為輕己,乃囚之。知交及時人皆露坐為請。策登樓,望見數里中填滿。策惡其收眾心,遂殺之。岱字孔文,吳郡人也。受性聰達,輕財貴義。其友士拔奇,取於未顯,所友八人,皆世之英偉也。

第三,孫氏政權此時政治定位不明,政治上陷於內外交困的境地

前文已經提過,孫策曾經依附他口中的袁揚州袁術,而袁術後來竟然自立為帝,成為公開叛逆。而孫策借袁術兵攻殺陸康,已是時人眼中的附逆行為。他說自己要平定江東做漢室外藩,問題是漢室在江東已經有合法的外藩了,那就是官方任命的揚州刺史劉繇。孫策是借逆臣之兵驅逐了合法外藩,黑歷史越描越黑了。張紘勸他改變旗號,以忠漢為號召,孫策聽了幾天又不聽了。趁曹操和袁紹相持,"陰欲襲許,迎漢帝"。曹操此時是東漢的合法丞相,也沒有什麼不合適的舉動。為何要由孫策一個歷史不清楚的人打破都城迎接皇帝?這一點看,孫策的政治水平還不如周瑜。周瑜在赤壁之戰前決定應戰曹操時,為了消除眾人心目中"打曹操就是謀反"的顧慮,便說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把曹操和東漢朝廷剝離開。孫策直接對代表東漢朝廷的曹操動手,無任何合法性解釋。即使成功,也會遭到天下諸侯趁機聯手反制,陷於孤立。果然曹操趁孫策死,威脅要攻擊江東,幸虧袁紹分擔了火力,張紘找了個台階,孫權才算躲過一劫。

曹公聞策薨,欲因喪伐吳。紘諫,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讎棄好,不如因而厚之。

所以孫策死後,孫權政府一面面臨著與許昌朝廷決裂的危險,一面面臨著內部的不服和鬥爭。內戰外戰可能一起襲來,因此,很大一部分北來士人甚至準備離開回到北方,比如魯肅。後來周瑜用"先哲秘論"忽悠他,說有人預言承運取代劉氏的人,必興於東南。後來魯肅也開始運作這種新的路線。在榻上策中,他已經放棄了當年張紘的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的觀點,在一開始就以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基本論點,指出孫權不可為桓文。此後,特別是赤壁之戰後,孫權的基本政略是以桓文霸業為掩護,行江東王業之實。不過,在孫策死時,桓文大旗就讓孫策的糟糕的政治操作弄得千瘡百孔,北來士人的"現實願望"和"未來願望"雙雙破產,使得江東危機更為深入。

下面我們回到本題,說說孫策的繼承人問題:

一般來說,君主去世之時自然想把地位和權力留給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是血緣關係使然;如果親生兒子不靠譜,留給同姓宗親自然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至少肉都爛在自己家鍋里,總比外姓旁人拿了位置好。如果自己家沒有一個靠譜的,便乾脆傳一個靠譜的外姓,這樣這個外姓人還能感念自己的恩德,自己家人無非是遠離政治,至少還能富貴終生。如果自己這個集團內,沒有一個人能支撐大局,那麼與其被轟走,不如自己走,至少還能"緩步西歸",保住小命。

我們先看最理想的情況,那就是讓孫策自己的兒子孫紹接班,孫策二十六歲遇刺,孫權時年十八,排除掉孫策八歲生個兒子的異常情況,孫紹應該比孫權還小,孫權都鎮不住局面,孫紹如何可能?那時候就算是找大臣,比如張昭輔政,沒有一個成年大boss坐鎮,也不一定管用。因為張昭一不姓孫,二沒有軍功和軍隊背景,別人不說,那個孫輔就不服他。你能想像孫紹帶著張昭去問孫輔說,伯父你過糊塗了吧,咋要當帶路黨?估計孫輔直接一個耳刮子扇過去了,小屁孩,你懂啥!

所以擺在孫策面前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強令兒子接班,那時,各路勢力就會乘虛而入,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撲來,奪取幼主的權力和生命。那時,不僅孫策兒子自己將像孫策一樣死於非命,只怕孫家宗族最後都會靡無孑遺。第二種,他讓兒子放棄君位,那樣他的兒子將失去很多榮譽、財富和地位。但是,只要前者自己不作死,遠離政治,他很有可能可以富貴終生。作為一位正常的君主,作為孫氏宗族的領袖,孫策會選擇後者。同時,作為一位正常的父親,孫策也會選擇後者。他必定希望自己的兒子不像他自己一樣命喪暗殺,相對於功成名就,病榻上的他或許更希望孫紹能夠平安善終吧。就像老年的蘇軾給自己的小兒子蘇遁寫的《洗兒》詩中傳達的一樣:

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最後,孫十萬這個同志,雖然軍事上不靠譜,人品上大多數時候不靠譜,但是政治上還算靠譜,孫策沒有看錯他。"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孫十萬成功度過了孫策身死帶來的政治危機,把江東事業發展壯大,成為三國之一。也算是沒有辜負孫策的期望。孫策後來被孫權追封為長沙桓王,孫紹因襲了父親當年的吳侯舊爵,也算是致敬了孫策當年的功烈。還是那句話,孫十萬雖然人品一貫不靠譜,但是這件事情上還是正確的。如果孫策追封為皇帝,那麼他和孫權的地位誰高誰低?更重要的是,孫策一系是不是可以與孫權一系一樣,擁有平等的帝位繼承權?孫權一系內部是不是也可以學孫策傳位給孫權一樣兄終弟及呢?孫權壓低孫策的追封,避免了好多後續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吧。


如果孫策再過十年打掉荊州幾個郡,自稱荊州刺史、荊州牧,廣辟僚屬,培養根基的話,應該有傳位與子的可能。可是孫策為首的這股勢力基本都在揚州,要迴避三互法,他是揚州吳郡人,沒辦法做揚州刺史,不能和二孫、吳、朱、李、周、呂等人明確上下主從的關係。

孫策當時更像是劉繇,而非劉表,他本身也並不具備完全碾壓其他幾位太守如吳景(舅父、宿將)、孫賁(孫堅死後的孫氏繼承人,被袁術表為豫州刺史)孫輔(假節、交州刺史)等人的威望和地位,資歷也低(晚輩、年紀尚輕)孫香就拒絕跟隨孫策。李術、孫輔這種,更是依附於孫策的心懷鬼胎之輩。

孫策的長子孫紹這時候應該十歲以內,三五年內難以主事,即使孫策信得過張、周這些人,即使年長的孫權繼承家業,都內有同宗孫輔齎書呼曹公,孫嵩欲取會稽,外有李術這種擁部曲數萬的異姓太守,不肯事權,何況是孫紹一個孩童呢?一不小心,可能孫策就要斷子絕孫了。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滿十歲的孩子如何繼承孫策的位子?表為某某太守?某某將軍?以什麼名義指揮諸多孫策舊僚?孫權都無法直接繼承,他當時只是奉義校尉。後曹操因戰略需要,表他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長期平位統權,這種局面是十分尷尬的。不是孫策舊將給面子+孫權手段高,光孫氏爭權就給搞散了。到了周瑜破南郡之後,劉備表孫權為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孫權才算真正的凌駕於麾下諸將之上。

這裡不得不說一句,很多人吐槽孫權是白得來的六郡,開局容易,可翻翻吳書,就知道孫權在孫策死後又一次平復江東所耗心力,所遇兇險並不比孫策小半分。


亂世之中,權力並不只意味著榮華富貴,還有可能意味著殺身之禍——甚至不是自己,而是全家。只有保住己方勢力不被別人滅掉,才能在這個大前提下談什麼地位、富貴、權力,否則就是全完。

孫策的孩子還小,相形而言,孫權雖然也沒到二十,但好歹長大了,快成年了,只要能挺過幾年,以後孫家就可以指望他了。

要是一個小孩子接手,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首先,孫家的大權會被己方有勢力的大臣控制,而且不是幾年就能拿回來的問題,要是能保住還好,要是保不住被別人滅掉,那麼禍事是孫家的,人家可以投靠別人,一樣可以榮華富貴。其次,小孩子不懂事,權力被母家掌握,要是舅家人有才能還好,要是沒有才能那就……總之看看蔡瑁就知道後果如何了。

孫策自己是沙場上拼出來的,知道掌一方勢力並不是簡單的事。此時保住孫家才是第一要務,只要孫權能挺住,哪怕涼薄,也終歸是孩子的叔叔,總比被外人殺掉要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