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德

一生殚精竭虑,不过痴人一梦。

如果说逻辑是地球的救世主,那么维德就是人类的领路人;如果说北海同志是新人类的催生药,那么维德就是旧文明的续命丹。

从送出云天明,到获得信息,再到研究曲率引擎,维德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为地球人杀出一条生路。

如果愿意,他可以悄悄的建造方舟,成为诺亚,选择有资格陪他活下去的,让剩下的在洪水中淘汰;如果愿意,他也可以尽人事,听天命,在博物馆看看门,笑看蝼蚁挣命。可是他没有,他像疯子一样行事,却始终遵守规则。他甚至想完整的保留旧文明的单纯与无知,小心的将他们推向未来。

逻辑在地球上像上帝一样被敬畏;北海在流浪文明的历史里也必将像神明一样被铭记;只有维德,从未得到尊重。他不在乎被全世界视为疯子,可当全宇宙唯一一个应该了解、理解和信任他的程心也要他清醒时,他终于醒了。

醒来看见自己天真的过去,和将死的心。


章北海的大招憋了很久啊,没有人帮忙,走到最后完全靠自己。

面壁计划其他三个人都失败了,罗辑可以说是歪打正著最后才启发的。而章北海从头到尾就心思缜密,其他面壁人都能调动大量社会资源买核弹找女神,但章北海从头到尾全靠自己创造条件,从揭发同僚的失败主义还有分析胜利的关键让常伟思等人相信他的信心,后面提出增援未来计划。增援未来之前还高价购买铁陨石(我记得他没还价,是为了表示对要刺杀对象的尊敬),还计划好在太空刺杀几位工质发动机派老航天,这还是他在三体面前第一次暴露异常。解冻后还成功劫机走了。最后他虽然牺牲了,但我觉得他的面壁计划成功了,因为人类成功逃出太阳系了,这也是他面壁计划的目的。其中一艘逃出去的最后还间接把三体跟地球给炸了

章北海跟大史是三体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物。看到最后我才发现章北海就是个悲剧,他活了几百年,这几百年不停的伪装,真实的一面只有自己知道,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可以延续下去。

………………不懂分割线怎么用

补充:我想问各位朋友,就没有人心疼丁仪吗?我看了很多回复,没有表示心疼丁仪的,其实要不是问题加了「最」字,我好想再心疼丁仪,丁仪并不孤单,他有其他人类跟他一起并肩作战,所以我最心疼章北海,但我很心疼丁仪。

为未婚妻守寡,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自己冬眠苏醒后还能去大学教物理而为人类的科学没进步感到揪心,最后在太空中跟水滴接触化后被汽化,三体三还出来再领了一次便当。他对人类的贡献不比罗辑小,只是岳母不喜欢这个未来女婿,教了罗辑没教丁仪。当然可能岳母想保护他,毕竟罗辑因为有可能知道黑暗森林,出场就被暗杀还害死了前女友

下面两段节选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吗?在大学教物理。还带博士生」他遥望著外面的星河,脸上露出莫测的笑容,那笑容竟有些凄惨,「孩子们啊,我这两个世纪前的人了,现在居然还能在大学里教物理。」他说完,转身离去。

他扬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


还有人记得叶文洁的女保镖吗?那个拿著脏弹的女孩,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流浪社会,不知道她是怎么加入eto的,但肯定不是因为智慧和社会地位,我想也许是身手不凡,但她的身手跟谁学的呢?中间的故事一定很长,可以单独写一个故事。残忍的大史给了她一个幻想,却又在瞬间毁灭了她。女孩拿著脏弹出场,生死都置之度外了,却在听说母亲的消息的一刹那失了神。别的角色都在寻找人类的未来,她在寻找自己的母亲。

第三部中的地球抵抗军

想想威慑后人类被赶往澳大利亚的那个时代所存在的地球抵抗军,在整个人类文明经历了大低谷、末日战役、威慑失败、水滴袭击地球和太阳被锁死的恐惧和绝望后,需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支撑著他们在自己同胞和三体文明的双重攻击中存活下来,坚持著打这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这群抵抗军成员的精神力简直堪比章北海和维德。


巴拿马运河的引水员,三言两语就被大人物们决定了被牺牲的命运,这就是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哀。

为了人类文明的存亡,他的生命就此终结于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对于自己的命运,他没有决定权,也没有知情权。他的描述在书中只有短短二十几个字,甚至连一个龙套名字都没有混上。

这就是小人物,跟我们一样的小人物。

以下为刘慈欣《三体Ⅰ》原文中古筝行动的描述:

「会伤及无辜吗?」汪淼问,他的声音中带著明显可以听出来的颤抖。

一名海军军官回答:「过船闸时要有十几名接缆工人上船,不过船通过后他们就下去了。巴拿马引水员要随船走完八十二公里的运河,肯定要牺牲掉。」一名CIA官员说:「还有『审判日』号上的一部分船员,他们对这船是干什么的可能并不知情。」「教授,这些事现在不用想,这不是你们要考虑的事情。我们要取得的信息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存亡,会有人做出最后决定的。」常伟思说。


感谢朋友们在评论区的讨论交流。

《三体》是一场战争,总会有舍弃和牺牲,这是必然。但是被舍弃与牺牲的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为了人类整体的利益被舍弃了,难道连获得同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现实中的一场场战争,成就了光彩夺目的英雄,但是我认为最值得怀念的,应该是那些牺牲的无名英雄们,最值得同情的,应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百姓。

一场战争,有人负责诱敌,有人负责阻击,最后有人牺牲了,我们应该表示尊敬,而不是冷笑著说牺牲者都是该死的!

为了胜利做出必要的牺牲,与对被牺牲者怀有同情心,这不矛盾。


看了很多朋友的评论,大家之所以看法不一致,其实是视角不同带来的立场问题。

大家(包括我)看小说的时候,都是站在上帝视角看著爽就行,看主角罩著光环大杀四方,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什么炮灰龙套都无关紧要,顶多说一句抱歉,谁让你是小人物呢!

但是看完了书该切换视角了,现实中我们都是巴拿马引水员这种无法掌控命运的小人物,谁也不是天命之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