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定義。

如果有定義,就可以被質疑,被證偽。

沒有定義,就可以信口開河,各說各的,顧左言它, 混水摸魚了,欺騙那些沒有科學素養的人。

下面很多中醫粉說了一大堆,就是不說陰陽虛實寒熱正邪到底是什麼。這就是中醫的顧左言它神功。


冰糖長的像冰塊,所以中醫認為冰糖性寒涼。

砂糖長得像砂子,砂子代表乾旱,所以中醫認為砂糖性燥熱。

就是這麼靠主觀臆想牽強附會。

然而二者都是蔗糖分子結晶,純度都相差無幾,溶解在水裡或唾液里,那就更沒什麼區別了。


胡扯八道的定義

完全憑想像

比如這個葯冬天獲得的。那就是寒

秋天獲得就是涼

夏天獲得就是熱

春天獲得就是溫

沼澤獲得就是濕

沙漠獲得就是干

吃下去辣椒辣的淌汗就是熱

吃下去薄荷覺得涼就是寒


四氣五味,是中藥的核心理論。四氣,指的是寒熱溫涼這四種不同的藥性

藥材是什麼味道,我們嘗嘗就知道了。但它的性質,是寒是熱,我們怎麼能知道呢?熱性的附子上面不會著火,寒性的大黃身上,也不會結冰。那四氣該怎麼判斷呢?

判斷的方法,是去體驗。我們連續吃幾天辣椒,會有明顯的上火表現,嗓子又疼又腫,說不出話,嘴唇、鼻子周圍會長大紅疙瘩;舌頭通紅,舌苔黃,一派熱象,說明什麼?說明辣椒的性質是熱的呀。再喝幾天大黃試試,大便一天好幾次,完全沒有形狀了,身上越來越怕冷,食慾越來越差,全是虛寒表現,就說明大黃這個葯是寒性的。

也就是說,中藥的性質,是由人吃過之後的感覺來判斷的。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人的感覺,都是主觀的。同樣的一杯水,你摸上去是涼的,我摸著覺得挺溫和的呀;房間里同樣的溫度,你在裡面覺得熱的不行,我可是已經有點冷颼颼的感覺了。這樣的話,藥性的寒熱,還能有客觀標準嗎?

這確實是個問題。如果我們翻看古代的中藥書,你會發現,對一個葯的寒熱,大家的認識有時候確實不一樣。舉個例子,比如生石膏,有人說是微寒的,也有人說是寒,或者大寒。那到底是微寒還是大寒呀?還有麥冬,有人說性平,也有人說微寒,或者微溫。那到底是什麼呀?這就涉及到上面的問題,藥性的寒熱,是由人的感覺來評價的,而感覺一定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嚴格的說,藥性很難找到客觀標準

不過,這倒不是說,藥性寒熱,可以信口開河,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絕大多數情況下,古人對藥性的判斷,還是比較一致的。因為每個人的感覺雖然會有差別,但大方向基本還是一致的。比如到了夏天,就算陽氣再虛的人,也能感覺到熱;到冬天,陽氣再盛的人,也會覺得寒冷。到了五六月份,大多數人感到的,都是天氣越來越暖和;九十月份呢,越來越涼快。也就是說,按常理、常識來判斷,做定性的判斷,還是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的

那到底有沒有一個,已經達成共識的結論,我們可以直接參考呀?有,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這就是目前最大範圍內能接受的,對藥性的認識了。不過《藥典》找起來不太方便,直接看統編的《中藥學》教材也可以。因為教材基本也是依據《藥典》來編寫的。

和天上來的這四氣相比,地上長出來的五味,要好理解一些。五味,即指酸、苦、甘、辛、咸這五種味道。古人根據藥物的味道,對千百種藥物、食物進行了分類,用以指導臨床治療,和生活飲食。那麼,五味分別適合在怎樣的情況下使用?使用時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詳情請見《葯食五味的宜與忌》篇。

本文節選自「無疾學社精品課·中醫入門100講」之《石膏,寒還是涼?20多年來,無疾對中醫的思考、鑽研,教學、實踐,精華部分,全都凝結在這門課里了。傾注心血,傾囊相授,希望能成為愛好者學中醫,最經典的入門課程。

想要了解更多請搜索公眾號:noillclub,關注後即可查看無疾老師的《說說中藥的四氣五味》《中藥理氣三法:升、降、行散》說說「辛甘化陽,酸甘化陰」《樹皮,有什麼用?》《上品葯和下品葯,有什麼區別?》《長的像,就能治病嗎?》說說腎精》《腎精不夠了,怎麼補?《陰虛,到底什麼意思?》補氣,怎麼補?》《陰氣,有什麼用?》《生病晚上加重,陰虛還是陽虛?等文章;也可微信添加朋友「wujicm」幫您解答。


根據患者的生病的體驗,及服藥後緩解的體驗給中藥下的定義。還有一些是根據藥物本身的形態和口感。

這本來就是人類探索病理生理過程中的一種假說和邏輯猜想。就和巫醫中對疾病原因歸結到不同的鬼神一樣,偏主觀。中醫先賢窮盡畢生都在不斷接近疾病真相,一直在突破革新。苦於物理、化學等沒有成形,只有儘可能的去用古代文明能理解的邏輯去歸納總結。

如今現代醫學都已經搞清楚了很多問題,痴迷愚忠於古籍顯然有悖中醫醫道。要及時拋棄明顯落伍的理論,作出革新才有發展。否則,在古代理論下治療局限性、與現代醫學的矛盾性會扼殺中醫的未來。


自謬的理論怎麼可能有準確的定義?

氧氣是寒是熱?青黴素是寒是熱?


根據機體對藥物的反應。早期藥物的藥效學描述,更傾向於用直觀、宏觀的指標。比如病人表現出惡寒,某個藥物能改善這個癥狀,那麼就是溫熱性質,反之亦然。


最一開始應該就是嘗出來的。

後來中醫的理論體系完善以後應該根據實踐加入了辨證色彩。

比如參考藥物生長的環境,藥物的特點,當地的生態。

檢驗某種藥物的性味,還需要通過收集大量病人的數據去歸納總結。

一群人服用某一種藥物後,如果出現了某一類癥狀,就把它歸納為特定的屬性。

而且後代醫家還有對前代醫家進行修正的現象。

比如牛奶,枸杞這類按藥物的性味來講。

不同的醫藥書也有不同的解釋,有的把牛奶歸納為性微寒,有的歸納為性平。

枸杞有的醫書歸納為溫性,有的歸納為性平。

出現這種偏差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地區或不同時期人的體質有所微調。

所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時期得出的結論也有出入,但你會發現很多差別不算太明顯 。

明代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的時候按他的描述是整理了上千部書,參考了八百多家著作。

以及自身的實踐和臨床經驗,花一輩子時間去整理出來的。

其中就有不少對前代藥物記載的修正和總結。

裡面弄混的,錯誤的,不清晰的都做出了區別和修正。

這種工作在當時是巨大的工程,甚至是傾盡一生要去完成。

在藥物定性中還有很多辨證的思想在裡面,

比如大黃這味葯,給的性味為寒性。而且屬於瀉藥的那種 了。

你吃了一定的量但是又不超過40g,會拉肚子。

但是超過40g一定量後它反而能止瀉。

這也是根據大量病例收集出來的經驗與歸納。

所以寒葯在一定情況下還能向相反的性質轉化。

綜上所述,給藥物定性是一件很複雜的過程

需要通過臨床經驗,理論分析,收集大量的數據得出結論。

雖然古人可能沒有現代人這樣標準嚴密的實驗理念。

但是他們在事實上確實在做一種樸素的臨床數據的收集整理。


傳統的性味理論解釋藥物的功能。

邏輯上就說不通。

以芍藥甘草湯為例。

成無己《註解傷寒論》中注釋芍藥、甘草時就指出:「酸甘相合,用補陰血。」;傳統說法是酸甘化陰。

這個理論經得起推敲嗎?酸甘化陰,如果不用甘草,改用其他甘味葯,或是糖;不用芍藥,改用其他酸味葯,或醋,或烏梅,能否起到治療效果呢?如果將其中的芍藥換成酸味更強的烏梅,其主治必然要發生根本的變化。

還有,把甘草的藥性解釋為「調和諸葯」,既然「調和諸葯」,那麼就應該所有的方劑中都用。然傷寒方中無甘草者居半。

為何有的方劑中用,有的不用?

甘草解毒之說更是經不起推敲。

藥物的毒性也是藥物的偏性,就是藥物的藥性所在。若解其毒,何功之有?

古人是如何認識藥性的?

先看看野生動物,它們生活環境很惡劣,難免會患病,或者是受傷,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熱帶森林裡的猴子得了瘧疾,就去啃又苦又澀的金雞納樹的樹皮來治療。

大熊貓患了腸胃炎腹瀉不止時,就去尋找一些鮮嫩的青草吃,而後大吐不止。以吐治瀉是熊貓腸治療胃病的有效療法。牛群在進食時經常會掘土,舔吃黏土,研究表明,黏土不僅能為牛群補充一些身體缺少的礦物質,黏土上粘有的病菌還能引起腹瀉,將牛肚子里的毒素和寄生蟲排出去。

這是動物的本能,遠古時代的先人,應該也具有這個本能,而這個本能,現代人已經喪失了。物質條件越豐富,人的本能就會越退化,所以,談到藥性,我相信神農本草經,因為那是古人用生命代價一個個實踐出來的。

而宋以後出現的藥物歸經理論,則是在臆想的基礎上誕生的,劉完素沒有胎顱葯錄作者那樣的本事是肯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能看到某些孩子總愛吃煤渣、牆皮、土塊、紙張、毛髮等「怪」東西,醫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異食癖」或「嗜異症」。

西醫認為這是體內某種元素缺乏的表現,其實這就是人體的本能在挽救自己。

Defined with wild imagination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古人的智慧和想像力的確很豐富!


讓速度加快的就是溫熱的,程度不同,反之寒涼。


簡單說,主要是對胃,肺,頭,四肢的反應歸納出來的。


中藥性味的確定,在古代沒有高科技的條件下來完成這個——給藥物確定極性的巨難級別的問題,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如果你真的理解中國古代文明,那麼,你一定知道生命的真諦(即實相)——生命的主體是靈魂,肉身只是靈魂體驗世界的眾多工具之一,是靈魂的眾多寄宿體之一!肉身里的眾多具有相對獨立特性的系統里,有一個系統就是——經絡,這是個完全開放的系統,開放到沒有一點管壁,雖然它自己也有獨立邊界!

這些經絡內在是有秩序的,啥秩序呢?大致的劃分為陰陽兩大類!左支為陽,右支為陰!

經絡的功能簡單說有兩個,

1.輸送液體,

2.傳達信息!

還有一個概念——天眼——俗稱「泥丸宮」,也稱——松果體,是人體成像主體結構!你能看到世界萬物,就是它的功勞!

判斷藥物極性這個工作需要天才來做,我們說的天才是這樣的!

陽氣充足,天眼徹開,對藥物陰陽屬性反覆觀測之後基本就可以確定極性了!不確定的做個實踐檢驗——自己去體驗,比如說嘗嘗藥物,自己親身體驗藥物在體內的流動路徑,作用特點,反覆幾次,然後確定結論!

神農嘗百草而中毒身亡,既是此故!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非喜勿噴!


拉稀了就是寒 便秘就是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