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糧草說明朝廷腐敗到極致了,都這樣了你還要替皇上守城?

古代觀念沒有那麼死板,不僅對臣民講究精忠報國,對皇上也有類似罪己詔這種東西制約,不能光談義務不談回報。雖然古代中國皇權的擴張就是對這種制約的不斷反抗。

一旦碰上天災人禍,按照古人的觀點,擁有絕對權力的「天子」是要為此負責的,那麼起義就由此產生了。這和現代社會是完全不同的,現代是公民社會,也就是遇到困難,國家內部的所有公民都是要負起責任,光去怪「上面的」就太利己主義了。

而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但這不僅僅是將領的事務,而是整個朝廷的事。古代解決糧草的方式無非就兩種,就地征糧和部隊屯田,當時是不存在向老百姓買糧這個選項的,因為當時的生產力不允許。就地征糧的前提是有糧可征,遇上天災人禍顆粒無收那就沒有辦法了,但這種情況在古代是皇帝沒有施仁政的象徵,老天爺怒了,責任在皇帝那。而因為土地兼并,農民壓根沒有地種糧,這說明國內有大量的食利階級,這種國家你是不是得好好考慮要不要替他們守?

另一邊,如果是屯田,明朝的例子已經清清楚楚的了,軍官霸佔士兵土地,整個部隊都腐敗不堪,這種部隊哪怕有糧草你認為他們能守得住城嗎?

所以,沒有糧草說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進行戰爭,如果你還選擇「吃人守城」,可能躲在皇城裡的商賈貴人們會為你編幾句詩,然後侵略者到皇城了第一時間跑到東城門集體下跪。而任何有理智的人,哪怕是封建時期的儒生,都管這個叫「愚忠」。

現實中真遇上這種事,真正的古代將領會選擇放那批被戲稱為野豬皮的人入關的


在國人的傳統認知裡面,文死薦,武死戰是高尚的道德品質。內戰投降,世人會表示同情已至惋惜,外戰投降無論何時都是受唾棄,被鄙視的。至於死的意義有多大,不重要,悲壯的死去能感召更多的勇士,這就夠了。且不說這種價值觀對不對,但是這種價值觀是讓我們的文明5000年未曾斷絕的一個原因。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公元74年,東漢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兩萬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後王,轉而攻打駐紮了數百人的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漢兵糧盡,陷入困境。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榨糞水以解渴,拒絕匈奴的招降,堅守城池。直至章帝繼位,才出兵戰敗匈奴。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玉門關守將感動得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

再說點更近的,《晉書·沈勁傳》:「時冠軍將軍陳祐守洛陽,眾不過二千,勁自表求配祐效力,因以勁補冠軍長史,令自募壯士,得千餘人,以助祐擊賊,頻以寡制眾。而糧盡援絕,祐懼不能保全。」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志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最近才發生的事,衡陽保衛戰,上甘嶺戰役等等因媒體報道較多,不再敘述。

若是內戰,保全將士百姓可降。

若是外戰,民族的脊樑寧折不彎。


沒說圍城,出城找糧去。


取決於這場戰爭的性質。如果是軍閥混戰,那麼我打到彈盡糧絕,已經對我的主公履行了君臣義務,果斷放棄抵抗。如果是保衛人民,那就戰鬥到底。


出城野戰,犧牲自己的同時大量殺傷敵人。

有本事的話,把敵人抓來吃,但是不要吃自己的百姓,這是底線,不要逾越!


如果是我,我選吃人,我只想在史書上留名


殺紅眼的人,把飯喂到他嘴裡他都不吃。


如果投降有活路,那就投降,如果沒有,那就只能。。。


看看是場什麼樣的戰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