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前我特意看了下百度百科,發現這個詞條下居然被編輯的十分優秀,基本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了。那是一個很好的簡短回答,隨意我就放飛自我來個長篇大論好了。

這裡這篇答案太長了, 我就先把一些例子放到前面,把內容放到後面。

素食主義——把消費特定的食品上升到道德領域,其消費者妄圖強迫所有人接受它背後的「理念」,完全忽視環保、可持續發展背後是一整套系統工程。現在有些國家發展到了消費者集體遊行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他們背後的訴求毫無意義也無可實踐性。有時候和下列兩者一起行動。

低碳生活方式——其概念的本意是好的,但往往結果是商家通過宣傳讓你買了一輛你永遠不會使用的自行車,這個行為本身反而加速了(生產產品過程中)碳排放。

飼養寵物——把一個很傳統的人類習俗上升到愛護動物、富有愛心的生活方式,使得本來沒有飼養能力的人貿然購買寵物;而且隨著這一概念的擴展帶來了很多人與人的紛爭。最荒誕的就是關於狗糧、貓糧品牌的一些矛盾,知乎上有相關問題,可以了解一下。

如何看待全國或將禁食狗肉??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某寶上28元10斤毒貓糧事件?為何均價不到5塊錢一斤的貓糧(還包郵)擁有其龐大的銷售量??

www.zhihu.com圖標

以及一個揉合了上述三種的大神級組織:反抗滅絕

「反抗滅絕」抗議升級 英國警方「強有力」反應:8天拘捕1457人?

baijiahao.baidu.com圖標

網路暴力版女權——這也是一個很荒誕的例子,也是一個文化產品的例子,產品就是很多人寫的文章,一些人熱愛觀看很多微博、公眾號的文章,後來把這些虛構非紀實文學的內容誤當成了學術論文,讀完之後就開始對一個相對健康的社會做著很多病態的職責,從而製造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最諷刺的是,其過程中還異化了女權這個詞本身;要知道這個詞背後本來是一個嚴肅的社會進步運動。

公知——公知分兩類,有一類背後是有具體理念的,但其實很大一部分人和上面的女權一樣,就是寫文章賺點擊量而已,然後很多讀者把這些虛構非紀實文學的內容誤當成了學術論文。與之相對的是所謂的戰狼,這也分兩類和公知一樣就不分開說了。

工業化明星——這個也是很特殊的一個,因為工業化明星本身其實是文化屬性最低的產品,其實有點類似軟色情,這個產品本來最不應該產生什麼不良後果,這裡就顯示出了規模的重要性。就是之前提到的無意義的概念廣泛傳播的問題,由於短時間內消費者數量巨大,社區性質強,消費者社區居然達到了某種政治力量的程度,當然由於背後沒有任何理念,他們大概率的會隨機做一些自己隨便想出來的行為,之前肖戰事件只是個開始,這個搞不好最後會有人因此喪命。背後的原因和邪教是類似的。

工匠精神——羅老師的故事知乎應該都知道,顯然目前這個概念還沒什麼危害,屬於優質的消費主義概念了。

精緻——浪費的王八蛋版同義詞,登峰造極的就是「開箱體驗」,你買個電子產品,那個破紙盒子有什麼好體驗的,早晚和低碳生活方式幹起來。

體面——為富不仁的當代表達,本來這個詞是指行為穿著符合社會規範,也是一個異化原本概念的例子,這個最符合幻想出一個身份差距然後歧視低收入群體,以為自己是人上人。

補票、正版優越感——這個很模糊,因為保護知識產權確實有具體的理念而且有利於商業社會,但在某些時候是把一個品牌視為這個行業的唯一正版而攻擊其他品牌消費者,往往出現在服裝和文娛產品中,或許不是所有人都了解。

為什麼洛麗塔服飾圈子裡正版意識那麼強??

www.zhihu.com圖標

還有一個偶然看到的:

2 元的維生素 C 和 100 元的維生素 C 區別大嗎??

www.zhihu.com圖標


從遊戲說起

如果讀者玩過類似《我的世界》、《EVE》(參與過遊戲里飛船的製造)、《無人深空》、《饑荒》、《缺氧》;那麼當你使用修改器或者直接氪金擁有極大遊戲貨幣之後進入的狀態就是消費主義了。其實由於工業社會帶來的生產力,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已經進入這種狀態了,對,雖然很多人覺得自己很窮,但他們依然處於這個無限金錢的狀態,使得他們只能通過賦予商品一個超出使用之外的意義來獲得滿足感。

這裡具體舉一個例子,在《無人深空》里,你開始可能想買一個格子更大的飛船方便攜帶更多物品,然後你發現你的錢不夠,你打算挖點礦賣錢,然後你覺得效率不夠就得去搞更好的礦槍,在之後你發現不如設立一個基地建造一個挖礦設備,為了建造基地你開始尋找一個事宜的星球,你不會賦予這些勞動任何意義,你只是重複著一些勞動,勞動的目的是擴大你的生產力,從而得到更多的物資來繼續投入勞動,這時候行為本身就是意義。每一個行為都帶來一個「理所應當」的回報。(當然這個遊戲還又不完善的地方,在EVE里,你的飛船也是需要玩家自己建造的。)

但如果你通過作弊器或者刷錢(現實生活中的上班),從一開始就得到一大筆錢,讓你不用關心以上流程的話,你關心的就是挑選一個你覺得好看的飛船,如果是遊戲的話,你很快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無聊的行為了,從而快速的放棄這個遊戲。

如果是遊戲你很快會厭倦這種無意義的挑選,現實中呢?

但現實中不會,因為現實中商品不只是「內容」,還是「形式」。比如一個肉色拖鞋,和一款限量籃球鞋,和一雙粉紅色高跟鞋,顯然我們認為他們是區別很大的東西,似乎這雙鞋可以代表著穿著它的人的身份,你是怎麼做到這個判斷的?如果你回答說,一位農民穿著粉紅色高跟鞋顯然不適合去從事農業勞動,但其實高跟鞋不適合從事任何活動。所以這種「常識」是何時何地誰賦予你的呢?

其實利用「形式」錨定「身份」古已有之,古代貴族歷來喜歡穿著寬大且行動不便的衣著,從而顯示自己無需參與體力勞動,更早的古人甚至也會用刺青和簡單裝飾來區別等級,但現代社會這種現象擴展到了幾乎所有人,分工使得所有人都擁有了「直接得到錢」的方法,使得所有人更加依賴「偏見」而不是「經驗」來做判斷,就如同你不知道鞋子怎麼造或者它的原材料如何獲取,但你熟知他們的不同類型。但問題是,既然大家都一樣,這種「形式」帶來的「身份」還有意義么?對使用者來說沒有,但對生產者來說是有意義的。

這裡不得不引入一個原則,就是價格歧視,工業化生產必然帶來一定的「過剩」,這不是工廠主不會算數,而是內在的矛盾,相對過剩的商品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就要使用價格歧視來保證讓更多的人買得起,而又能從其中一部分人手裡賺到更多的錢,當然有更多錢的人也不傻,你憑什麼把一樣的商品用更高的價格賣給他呢?最好的辦法是賦予沒有差別的商品更多的「意義」。

這裡的意義可以多種多樣,更好的「音質」,更新的「款式」,更工匠的「精神」,更理想的「情懷」,更人性的「設計」(最後這個人性設計有兩個含義,其中一個多用在消費主義話術中)。總之就是讓「物」非「物」,因為它們並不解決物與人的關係,而是解決隱藏在背後的人與人的關係。這裡不得不又要引入一些名詞概念,一般來說,解決物與物的關係,比如把何物製作成他物,我們一般稱之為「工程」,解決物與人的關係,比如一個房頂到底應該多高,我們稱之為「設計」,解決人與人的關係,籠統的說是藝術,比如戰爭的藝術、政治的藝術,繪畫藝術等等,當然你也可以用哲學這個詞替換掉藝術。戰爭工程、戰爭設計、戰爭藝術,你對這三個詞的值觀理解,就是我這裡要表達的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生產者為了利潤「被迫」要把商品藝術化,他們能成功么?

顯然不能,因為之前我們提到了,購買商品的人其實沒有差別,他們都是公民或者市民,互相之間並沒有真正的等級區別,那麼為了通過價格歧視盈利,商家就只能編造這種區別了,比如:懂得生活的人才用某某牌化妝品。獨立思考的人才看某某媒體的新聞節目。這個過程不涉及善惡,這一切都是市場化工業生產的必然結果。這個過程其實很艱難,但印刷術、廣播、電視、互聯網的發明正好加速了這個過程,可以想見移動互聯網必定使得這個過程更加迅速。

如果市民們普遍認可了商家賦予商品的這種價值,(其實很多人並不認可,但只要周圍的人普遍認可,那麼他們就必定被裹挾,比如一個女生明明自己更偏愛肉色拖鞋同時喜歡大紅色絲襪,顯然她也不敢在大學課堂上如此裝扮。雖然自文明以來人都不能胡亂搭配,但以前的規則往往是由政治權威或者是生產生活限制所規定的,但當今構建這套規則的是商家的廣告。)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個城市進入到消費主義了。

消費主義可能帶來的問題

既然消費主義並不是由某人的善惡所導致的,那麼我們也大可不必對他進行道德判斷了,但是它所帶來的社會問題還勉強可以討論,那就是消費主義所帶來的藝術(哲學),是服務於商品製造者的,這種模式導致一種不穩定性,因為藝術(哲學)本應服務於統治者。

說到這裡肯定有些人會對此嗤之以鼻,但沒辦法,人類需要群體協作,要過集體生活,而能調解集體中矛盾的角色不可或缺,統治者(或者說政府)所提供的商品就是矛盾調解員,用中國的說法就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人們要圍繞著生存的大事來構建自己的藝術與哲學體系,從而減少社會的運行成本,如果一個群體對於基礎的社會規則都難以達成妥協,那勢必帶來群體性的混亂與災難,這個回答下就不做過多闡述了。

作為社會統治者,或者政府,它能維持自己利益的基礎就是社會穩定,所以是要對群體負責的,必然他們所偏向的哲學體系一定被認為是有利於群體利益的。那麼商家呢?不可否認大的企業家似乎也把有益於社會作為自己企業的目標,但商業邏輯能鼓勵他們真的這麼做么?一個企業家會說:「XX牌子的產品似乎質量更好,大家還是買他家的產品吧。」,我們不能對一個個體有如此高的道德要求吧。

一個廣泛的概念,如果對人類無溢,那本身就對人類有害。這裡並不是說大家不能追求無意義的事,因為那是個體的哲學追求,對你自己肯定是有益的,但廣泛性的概念對人類是很珍貴的。比如「團結」「勤勞」「尊老愛幼」,這些抽象的概念都是通過長時間的刻意選擇而慢慢馴化了我們。消費主義所輸出的概念,我們之前說過了,它毫無意義,這和它的誕生機制有關。

大量廣泛而又毫無價值的概念

這就是消費主義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消費主義必然要輸出概念與意義,如果你了解虛無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區別就能明白它的問題了。消費主義被動的創造了大量實質上的虛無主義者,他們妄圖通過「物」來處理人與人的關係。這在以前是從未有的挑戰。

在以前,人與人的矛盾往往存在於家族與家族之間、國家之間、宗教信仰之間,你很難想像兩個同村的農民因為使用的鋤頭的款式不同而產生矛盾,但這在現代似乎司空見慣了。同樣處境、相同城市,面對著同樣困境的人會因為毫無實體的概念而互相攻擊。這兩年互聯網上比較熱門的似乎是洛麗塔洋裝圈子、漢服圈子、飯圈這類,早些年就是集體性的對「非主流」亞文化的集體網路暴力。

是的,我認為「非主流」與任何小眾文化沒有什麼不同,它是一個典型的弱勢消費主義概念被其他消費主義概念排擠的事件。

如果你想到隨著消費主義繼續發展,這些概念會越來越多,就知道很多人對消費主義的擔憂了。在媒體與商業利益的加持下,它會不斷的割裂本來同質化的群體,用「形式」創造宗教,別忘了商品不只是衣服、汽車、電子產品,文化產品本身也是商品。普通商品也包含文化屬性。而這些新的宗教背後並沒有實質的理念,也就是說它們帶來的紛爭背後,不代表任何組織形式或者對群體的反思。



消費主義的本質是生產過剩,所以需要人為的製造差異,把商品分成好幾個檔,通過大眾媒介向受眾滲透,讓不同檔次消費品的影子無處不在,把它們和階級、成功、品味聯繫起來畫上等號,這樣就會不斷有人去追逐,從而使人忽略產品的使用價值。

但消費主義並不是洪水猛獸,從宏觀經濟學角度看消費是拉動GDP的馬車,如果大家都返璞歸真了,只買滿足使用價值的東西,那我們就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了,相應的廣告/公關/文娛業也會走向末路吧,對社會發展應該是不利的。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同社會形態會有不同的價值觀,這個就比較主觀了,我覺得不利的,不一定是不利的。也許到時會發展出一個更好的模式吧。


雙11 雙12 618商家給你洗腦,如果錯過那天狂歡損失一個億。520,情人節,七夕,甚至是端午,清明節,如果你不買,那就對不起女朋友,屈原,或者去世的先祖


寧願欠著錢死,也不願餓著肚子活。


從個人來看就是花錢。

從商家來看就是掙錢。

從國家來看就是促進金錢流通、經濟發展。


怎麼說呢。消費主義就是把一切都進行結構後重新組合成消費的話語,比如三八婦女節本是對女性獨立與解放致敬,爭取女性更大權益的節日卻最終成為了「姨媽巾大減價」「減肥藥大減價」「面膜化妝品大減價」的消費狂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