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3月份新進的s90車主。對於這個車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讓車主來說比較有發言權。其他的都是tmd在網上看了一下測評啊,或者是僅僅做了一下試駕,為黑而黑,或者是為吹而吹。亦或者無限放大優點,無限放大缺點。

先保存下,後面再寫。拍幾張照片,然後再拍幾個駕車視頻。

2019.5.6更(竟然有人催,那我就滿足你)

本文不是嚴謹的車評,僅從個人角度理解和感受S90,希望車黑們別介意,更希望看到該文的S90潛在車主保持理性。

從3月19號提車後到今日。已累計行駛4000多公里,其中3/6在高速,2/6在省道,當然,剩下的那一部分在城區。買這車的時候主要是預算只在35萬以下,在汽車之家也對比猶豫了將近3個月,最終受不了優惠的誘惑,提了。

在這4000公里的行程中,或多或少對於該車有了一些個人的看法。先說說客觀的:

1、油耗:目前油耗8.7左右。油箱也就400元滿了(有人吐槽說油箱太小,但是我覺得這點平時足夠了);

2、動力:動力相當充沛,高速上不用地板油,輕輕掂一腳,不知不覺到了150,加速挺快。國道、省道超車穩的YIB,留下尾燈揚長而去;

3、空間:關於空間就別說了,到了這個級別,再來說空間就沒意思了,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提,後排真是超乎想像了;

4、外觀:嘿嘿。你們自己汽家對比一下,反正我怎麼看怎麼滿意;

5、內飾:簡約而不簡單,捨得用料,新車味道非常小;

6、操控:我單位公車,漢蘭達,GL8、帕吉羅(呸,老款方向盤太重)、凱路威(好車),朋友的寶馬5系,賓士E,奧迪A6,JEEP指南者,別克君越,昂科威、福特金牛座、翼虎、銳界、霸道。甚至華川、躍進(哈哈哈亂入),總之,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我是個老司機,有多年多車駕駛經歷,操控對於我來講,都是小KS,但是還是要說說,操控不錯,與寶馬、賓士有點點差距。

7、輔助駕駛,我操,神器,神器,神器!!!(該系統只是輔助,ADC還是駕駛員,別想著靠輔助來輸出)。在高速上面確實人很輕鬆。另外就是這個車的防碰撞系統,讓我緊急避讓了3次潛在的危險。個人感覺沒有危險,但是系統自動介入。

以上我個人覺得都是優點,缺點有嗎?有!且看:

1、低頻共振問題,存在,不過也得看車主,究竟什麼問題,你別問我,我也不知道。發生後,我就打開自啟,或者把音樂發大,再不濟大不了下車(2020年1.11更新---很久時間沒有出現過低頻共振了)。

2、懸掛,這個東西真是不好判定,我自己傾向於優點,因為我感覺乘坐還是挺舒適的,遇到坡坎,過濾的還是非常不錯,但是與BB兩車比還是有一點點差距,至於奧迪,我沒開過新款的,所以不比較了。

2019.5.12更

3、隔音,隔音在中大型里排名稍微靠後,網上說的厲害點的就是林肯的隔音了。

不說了。車子報警說請使用方向盤。

有時間了再更點主動安全方面的。

6月9日更:

5.19日,下午,我吃完晚飯回家。被來向的車撞了中間護欄,護欄再彈在我車頭左前方,力量還是蠻大的,在我前方三米左右有一輛摩托車也被彈倒在地。當時有點懵沒反應過來,車輛自動剎車了,不然就要從摩托車司機身上碾過去,後果無法想像。

最後,對方全責,反正能修的全部修了,總價2.6萬,光大燈1.86萬。有點貴,但是同級別其他品牌的車估計價格也差不到哪裡。

上圖:

車輛沒洗,又下雨看上去比較臟,其他有很多實圖,自己去找。

神器。更新音樂效果(強迫症慎入)

不管好壞,只說事實

利益相關:同時是大眾速騰、豐田漢蘭達、沃爾沃XC60車主。

----------------------------------------------------------

我之前在關於沃爾沃的另一個回答里看到過這樣的文字:

可以說把沃爾沃的三大件批的一無是處,可能也是很多人對於沃爾沃的感覺,但事實是否如此,那就先從三大件開始說說,

關於發動機

  1. 沃爾沃的DriveE發動機連拿幾次沃德十佳發動機,一個離開福特被福特斷供發動機但是僅僅用很短時間就研發出拿獎發動機的企業(對比路虎研發出Ingenium的時間),顯然不僅不是落後的還是特別有技術儲備的。再則,T6雙增壓發動機能榨出320的馬力,可以說是非性能車裡的2.0T最強,其實BBA想榨一定也榨的出,只是BBA有3.0T L6,V6在,沒必要榨2.0T L4,不過事實還是事實,目前2.0T除了性能車(比如A45),320馬力確實是普通車裡的最大馬力(如有誤,歡迎指正)。

2. 但這發動機真的無敵了嗎?顯然不是,首先對於中大型SUV XC90這個級別來說,全系4缸意味著豪華感的缺失,無論後天的動力多麼強勁,先天的聲音和底氣的劣勢是避免不了的。其次,發動機型號的單一意味著暴露了你企業的資金不夠雄厚,我前面說了,沃爾沃一定不缺技術,為什麼不新開發V6V8,就是因為資金的局促,沃爾沃在面臨生存的情況只能優先把籌碼放在能搭載最多車型最有效率的2.0T L4上。資金的不雄厚意味著你的豪華屬性的缺失,但沃爾沃已經鐵了心賭未來電氣化方向,從目前而言,這可能是對的,也是「彎道」超車其他豪華品牌的唯一的路。

3. DriveE發動機有過黑歷史:初代燒過機油。這個事件基本集中在2014年-2017年間。我那台245馬力的第一代發動機在5000公里報過機油下限警,後來召回處理後,至今8萬公里,沒再出現過機油問題,現在也沒聽說過有啥燒機油問題,我就當這事解決了。。

關於變速箱

目前沃爾沃車型採用的變速箱是愛信的8AT(XC60XC90) 和6AT(S60L),這款變速箱基本沒有特別要說的,因為是目前橫置平台的最好選擇了。但僅從我自己的使用體驗來說,想說兩點:

  1. 我的XC60是愛信8AT,這款變速箱從提新車來時,可以說是無比的平順,完全沒有任何頓挫感的存在。但在處理「燒機油」事件更新了ECM後,低速階段就出現了些微可感知的頓挫感,當然這種頓挫純屬雞蛋挑骨頭。但是前後有對比,加上再對比我另一台漢蘭達的愛信6AT的平順表現後,我想說瑕疵依然是有。

2. 關於XC60曾經鬧著沸沸揚揚的變速箱事件,也是著名區長「一鹿有車」開火集中噴的點,基本集中在2014年前的全進口版,因為歷史原因,使用了來自福特的動力總成,而福特提供的雙離合變速箱和大眾早期的乾式7速DSG一樣出過很嚴重的問題。這批福特雙離合其實和我沒關係,也和之後任何沃爾沃新車型沒有關係,這已經是個歷史事件。

關於底盤

  1. 沃爾沃的底盤被很多人詬病的點就是-----硬,事實確實如此;但你要說它的舒適性差到沒邊吧,也不至於,從我個人來說和我的公認舒適向調教的漢蘭達比,確實顛了點,沒那麼舒服,但是差距也沒網上說的那麼大啊,最多稱之為不豪華而已。過坎不啰嗦,支撐也到位,如果漢蘭達的底盤舒適性是9分,XC60 7分總有。

2. 最近去保養過一次,特意去車間對比了下新老XC60的底盤,就從用料上說下新老車的區別:首先前懸架從麥弗遜升級為雙叉臂,肉眼可見的擺臂材料也從鋼升級為鋁合金,加上底盤的平整性和保護做的非常好,可以說光從結構和材料上來說沒什麼可黑的點。

---------------------------------------------------------

關於安全性

安全性是近年來流行起來對於沃爾沃的又一攻擊新點,流行的觀點無非是豪華品牌都是安全的,沃爾沃拿安全當賣點毫無新意。這個觀點可以說只對了一半,為什麼?

  1. 國內國外情況不一致

以北美的車型為例,如今拿到IIHS的TSP+已經不再是登天難事,但也不是所有豪華品牌都能輕易做到,以寶馬為例,寶馬銷量最高的5系和3系基本都是在2017年後才終於拿到25%小面積偏置碰撞的G(以前一直是M),奧迪A4在換代前成績很難看,凱迪拉克一直有成績不佳的車型存在,林肯、謳歌有過黑歷史。但隨著各大豪華品牌全新平台的換代,豪華品牌都安全這個觀點可能現在才能慢慢成為現實,但要注意一點:能過已知測試項目不代表真安全,就像IIHS第一次測25%前很多牌子不都挺「安全「的么。。現在大家都能過25%,但諸如70%偏置88km/h的追尾測試呢?翻滾測試呢?主流的碰撞測試並不考這些,那些現在優的車,如果碰到了還能優么?但這些。。。是沃爾沃在沃爾沃安全中心天天玩的項目啊,基於未知項目的信心,恐怕也只有沃爾沃能給,畢竟沃爾沃安全中心的測試結果和視頻都查得到啊,別的牌子查得到么?

上面說到北美是如此,但國內合資廠商是否一致呢?答案以前我們不知道,但目前的CIASI的評測開始慢慢揭曉答案:NO! 北京賓士C級算是一個例子。不過因為沃爾沃亞太XC60是2018年第三批參測車型,目前並非公布結果,還不能很直接說國內合資豪華品牌目前的安全性還不及沃爾沃亞太,但從領克01全優的成績可以推測沃爾沃亞太XC60全優過關的可能性很大(希望不要打臉)

2020年更新一波,XC60成績早就出了,怎麼樣大家有目共睹,另外右側25%也撞了,具體什麼也不用多贅述了。

2. 安全配置情況不一樣

沃爾沃的安全配置的多和全也是沃爾沃車型安全的賣點之一,以主動剎車為例,除斯巴魯以外,目前應該沒有其他品牌能做到全部車型全系標配主動剎車(信息掌握有限,如有錯誤歡迎指正),以往的BBA車型,除賓士開始全系標配了,其他的品牌基本都是頂配車型才能選配,當然現在X3改款後逐漸開始標配了主動剎車功能,像豐田CHR開始標配10氣囊,這是個好現象。但是BBA的車型太多,想要所有車都標配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像X1、1系、A3這些各自品牌里最短的那塊板能否做到全系主動安全配置齊全才是體現企業對安全的良心!(這和CIASI只測乞丐車一樣,最短板不短才行)。所以說,光以全車型全系安全配置高一點來說,沃爾沃還是可以領先很多年。

3. 同量不同質

有些人可能會說,很多車型都開始標配主動剎車,沃爾沃的優勢沒了。但是都是主動剎車,是否質量和可靠性都一樣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以汽車之家長測的主動剎車測試為例,目前測過幾十輛車型,能強過沃爾沃City Safety的也只有斯巴魯的Eyesight了,一些大熱車型比如Q7,5系,ModelS成績都略差些,而一些自詡標配的國產品牌如WEY差距還是有點大,至少目前來看,沃爾沃的CitySafety在行業還是處於領先位置,雖然目前這個領先優勢會越來越小。

這裡也2020年更新一波。。近期懂車帝主動安全技術測試賓士多款車型,高低配主動安全方案和效果都不一致,BBA在主動安全上普遍是選配,沃爾沃在這方面標配的程度就很高。同時主動安全技術上也領先,比如這段時間很出名的主動變道避讓技術。又或者安全帶的主動約束水平,絕對是獨一檔存在,比競品車型好很多。再或者被動安全上的餘量和全面性,如果有心去查你會發現沃爾沃所有車型C柱也是熱成型鋼,BBA則基本沒有。很多細節其實並不是表面上一眼能看出的。

沃爾沃的主被動安全性,還能領先一段時間。

--------------------------------------------------

關於外觀和內飾

新款的設計沒什麼可說的,只有優秀,除了新款的座椅實際乘坐的舒適感不如老款以外,我認為沒有瑕疵。

老款的外觀我覺得也很能打,內飾被詬病最多,尤其那個密密麻麻的數字按鍵,雅稱「電話亭內飾」,但實際我覺得還挺好用啊。

--------------------------------------------------

關於價格

沃爾沃近期的降價之狠,也算是個熱點了,從老車主的角度來,對沃爾沃這種以傷害品牌價值換取銷量的行為一定是非常不滿意的。

從自私的角度來看,我當年40多萬落地的中低配車型如今基本可以落地頂配,這個落差讓人無法接受。以前的沃爾沃老車主,基本同價可以買到基本同檔次BBA車型(X3進口除外),買沃爾沃那是個性和低調的選擇(簡稱裝逼)。現在?大多都是貪圖便宜才購買,雖然沃爾沃沒啥豪華屬性,但也不能一下成了廉價的象徵吧。再則對二手車價的傷害,原本殘值就很慘的沃爾沃二手車型這下直接慘上加慘。以S90為例,早年50多萬落地的第一批車主在面對如今30萬不到落地是何感受,真正深愛你的人卻是被收割智商稅最狠的。

直接導致的結果么,我可能還會再買沃爾沃,但沒8萬10萬優惠,那我就再等等唄。

------------------------------------------------------

(2019年4月26日補充)關於銷量

最近在車托之家看新聞時候總能看到關於沃爾沃銷量的評論,無非就是賣不動,沒吉利救不靠中國市場接濟早就死千百回,在中國賣不動在世界也賣不動之類云云,覺得蠻可笑。雖然知道車托之家都是各大銷售水軍互懟撐流量,但是終究不喜歡看人隨口胡說八道,畢竟三人成虎啊。

以下只談現有結論,不作深度分析。至於數據來源,9102年的現在,網上有的信息一大把都查得到,國內查不到的,科學上網國外也查的到,真的假不了,要是不會科學上網不會搜索當我沒說。

1 . 先說說沃爾沃是不是賣不動?答案是否。2018年沃爾沃全球銷量642,253輛,首次突破60萬輛創歷史新高,60萬輛在BBA眼裡真不算啥,但是別忘了沃爾沃只是個獨立中型廠商,車型全部拉出來只有V40XC40S60V60XC60S90V90XC90以及部分衍生車型,兩隻手都數得過來,BBA拉出來清單密密麻麻數十種車型,像寶馬還包含mini,賓士還包含smart,所以就目前這些車型量能到64萬銷量,已經是個很不錯的成績了,就如同同是發達國家,瑞典沒法和德國去比gdp總量,德國的人口總量都是瑞典的好幾倍。但如果64萬的銷量叫賣不動,那諸如謳歌之類的叫啥?(全靠美國市場的謳歌在美銷量15.9萬輛,美國以外基本忽略不計)

2. 再說說沃爾沃如果沒有了中國市場是不是就完了?答案也是否。上面說了2018全球銷量是64萬輛,中國市場銷量是多少呢? 130,593輛,中國市場佔比20.33%。二成的佔比算多嗎?是個什麼概念?可以拿大眾來對比一下,大眾2018年全球銷量1083萬輛,中國市場貢獻4,207,100輛,佔比38.9%,佔比快是沃爾沃的一倍了。就是說沃爾沃離開了中國市場如同斷臂,大眾離開中國市場就是腰斬,哪個是依賴中國市場,靠中國市場救活的一目了然。同樣的豪華品牌里奧迪2018年全球銷量181.25萬輛,中國市場66.3萬輛,佔比也高達36.6%。其他更多也不再舉例,總之,離開中國市場馬上就死的可以是任何品牌,但絕對不包含沃爾沃和豐田。

3.最後說說沃爾沃在世界上是不是也賣不動?答案是不準確。具體是在中國美國市場總量和單車銷量都表現一般(排名中游),但增長率較快,算比較有希望。在大本營歐洲市場,總體銷量因為上面說過的體量的關係無法和BBA對比總量,但是部分單車銷量是有優勢的:具體說就是XC60和XC90兩款SUV,常年佔據歐洲豪華中型與中大型SUV銷量的前二,XC60還一度連續3年是歐洲銷量冠軍(XC40算新發布的產品,在它出生前的這些年,可以這麼說沃爾沃所有的SUV產品是歐洲銷量數一數二的)。

具體數據就是

XC60 在2014-2016連續3年是歐洲中型豪華suv銷量冠軍,2017年改新款後被賓士GLC拉下馬,2017-2018連續兩年在GLC之後位列歐洲第二。(歐洲人居然特別偏愛在中國被diss又丑又不豪華的老款XC60,中歐消費者的觀念偏差真是奇妙啊)

而XC90自從改新款後(2016-2018),一直是歐洲老二的位置,老大就是X5。對X5的偏愛方面,中美歐消費者居然又出奇的一致。不過XC90在中國被嫌棄全系四缸,但歐洲人似乎又不是特別care了。

沃爾沃兩款主力suv車型在歐洲的表現說明沃爾沃的部分車型還是很有市場,很有競爭力的。XC60、XC90在中歐消費者眼裡截然不同的地位和受歡迎程度也是讓人感嘆。但言歸正傳,說沃爾沃整體銷量一般可以,但說沃爾沃所有車都沒市場,賣不動,那就是章口就萊胡說八道了。

------------------------------------------------------

以上,是我以一個車主的視角對於沃爾沃的看法,是個可以參考的個人樣本。

說事實,不護短,

但所知有限,錯誤難免,歡迎大家指正。


車是好車,看圖說話

撞車一時爽,修車一世爽 不要看發票你告訴我這xc60修了多錢


一個普通沃爾沃車主(lao si ji)的故事。10年+真實駕齡,不懂車,只分享剛編的故事。

2014年購入的第一批國產S60L,致遠,2.0T低功率。

至今已經跑了3萬多公里。

  1. 這個車是五缸的發動機。動力不錯,但相當的費油,平均12.5

這個油耗現在來看相當的無語,那時候油也貴,8元一升,加滿一箱接近500大洋。

2. 底盤比較硬,操控啥的我也不懂,超車還是比較容易,有信心的。最頭疼的是轉彎半徑超級大。據說是發動機是橫置的導致轉向關節balabala的我也說不清楚。轉彎半徑大是個硬傷,調頭時經常別人直接就過去了,我要多倒一次車。

3. 保養和修車。

4s小保接近2000大洋,非常貴了。不過環境不錯,保養的時候可以吃點心,躺在自動按摩椅里睡覺。

後來不在4s保養了,銷售小伙離職後給我推薦了個技師,我覺得不錯,小保600多。3萬公里的保養花了1000多吧。把剎車片換了,剎車盤打磨了一下。一般4/5萬公里換剎車片比較多,我這個車在剎車的時候點頭比較重,不知道是不是和這個有關係。

修車經驗不多,5年多沒出過險。車損險已經給我打到3折了,1300大洋(單純車損險)。

小毛病沒遇到過,稍微有點燒機油,但不至於補機油。開滿一萬公里,剛好在油尺下限上面一點。

車子硬度和車漆硬度不錯,雖然5年沒出險,但小摩擦還是有幾次,都是別人的漆蹭到我的車上了,讓技師小伙幫我拋光一下就算拉倒,反正看不出來。

4,安全性不說了,老司機目前沒翻過車。就是主動剎車挺好的,有時候走神沒有注意車距會觸發。

5,車裡真的沒有味道,除了真皮座椅的皮子味。將要上車時,在開鎖後到開門這段時間,有時候會自動觸發換氣。

6,沒有備胎有點奇葩了,而且不是防爆胎。但是有補胎液。現在備胎可以去4s買了,3000大洋一個。

7,車門重,女孩開門時要加力不然推不開,第一次坐車會以為我沒開鎖。

8,二手車不保值啊,前兩年有事用錢問了一下二手車販子,人家不願意要。我買的時候裸車27w。現在新車可能才20出頭吧。

9,如果問我下一輛車還會不會買沃爾沃,這個問題不存在的,二手賣不上價,還不如一直開它呢。

以後保養有機會看看內部隔音棉什麼的我會再拍點照片。這個車換空氣濾清器很麻煩,要掀開很多零件。

其實我還是一個低調的布加迪車主。

布加迪威龍科技機械組成人保時捷911跑車模型法拉利跑京東¥ 398.88去購買?


2019款 xc60 致遠版 幻夜銀

因為之前用的斯柯達明銳已經開了將近10年,逐漸有了換車的計劃。本來目標車型也不是沃爾沃,半年時間裡陸陸續續試駕了斯柯達速派頂配、雅閣混動、斯柯達5座的科迪亞克2.0低功率、大眾途觀L,老婆本已傾向途觀L。恰逢丈母娘醫院住院,時間長了發現醫院旁邊有家沃爾沃4s店,閑時拉上老婆去逛逛。xc60的外觀設計和真皮座椅是首先打動我的地方,當聽聞優惠額度在8w+的程度時,內心便已經pass途觀L了。

回家做了功課,機械結構三大件基本上沒問題,2.0t的發動機功率高、扭矩大,技術也比較新;變速箱是愛信的8at,應該是橫置變速箱里的比較好的產品了,比前代xc60的雙離合dct要好很多(我覺得前代xc60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是變速箱可靠性不夠,拖了經常有人拿出來說事的jd的排名的後腿);底盤是與大哥90系列相同的spa平台,離地間隙23cm,瀚德的四驅,前良心雙叉臂,後懸掛是創新的聚合物桿代替彈簧。內飾這塊比較佛系,設計北歐風,我不太喜歡浮誇,也挺合胃口。不足之處是覺得儲物空間比較少一點,沒斯柯達容易放手機和駕駛本。

油耗我去小熊油耗看了其表現,綜合油耗10.6L/100km和glc x3同一個水準,比途觀和科迪亞克要高1L/100km。因為我們上下班都不開車,基本上都是周末回老家或出遊,所以油耗也沒啥差別。而且駕駛的路況較好,實際油耗比綜合油耗更低。

比著比著就到了年底,市場大環境不好,沃爾沃也是活動搞的風生水起。恰好我們部門主任的同學是某沃爾沃4s的總經理,他幫我打了個電話,我殺過去。42.99w的官價,含置換補貼給我優惠10w整,在33萬的基礎上,我花了7.5k購買了6年or6萬km的免費保養及6年以後保養的機油機濾墊片終身免費服務。車輛送貼膜不含前檔、送腳墊和後備箱墊,無其他額外費用。

最終落地37.8w。

2000km用車感受:

內部空間其實並沒有比轎車要大,後備箱還明銳的後備箱大。

駕駛感動力比2.0的明銳要強很多,超車隨便。

一直在沃爾沃論壇里困擾部分壇友的低頻共振,我無任何感覺。

非選裝音響效果已經非常不錯,寶華很多人都說好,但我沒聽出來,失敗!哈哈。

2000km/平均油耗 9.7l/100km,目前還在進一步的下降中,純高速公路在8.3~7.3之間浮動。

這一代的xc60目前沒有聽到什麼負面的信息。傳說中的共振我沒什麼感覺。論壇和投訴我個人認為是部分用戶想對廠商施壓吧,個人不評論。

車機系統carplay主要用網易雲音樂和百度地圖,車上有4g版本的sim卡槽,放了張聯通副卡做Wi-Fi熱點。xc60自帶的軟體都不太好用,特別是導航不會用。

安全系統挺好玩,高速經常用它的輔助領航功能;另外有一次在隧道口我稍微有點困,跟車近了點,自動剎車啟動過一次。

希望好好服役,據說壞了零件去維修就會體會到深深的肉痛,維修費用高。

駕駛感方面我還是喜歡轎車,但因為從杭州到青海大環線開過後,覺得suv的適應性應該會更好,接下來還想去川西 雲南這些地方自駕游,所以這也是選xc60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上

以下是2020.5月更新:

1、滿1年的時候,去做了一次保養,花費0元,反正6年內保養都是免費的,還是很省心的。保養的時候升級了軟體,不過是我提了他們才給我升級的。

2、閑魚200元買了一個pm2.5的檢測器,頂配車上的一個小配件,裝上後可以一直檢測車內pm2.5,車的過濾系統基本上可以控制車內pm2.5在20~30以內。

3、胎壓檢測燈亮過一次,我覺得是誤報,矯正後過了半個月又出現了。然後我打客服電話吐槽,客服很又信心的說燈亮肯定說明輪胎失壓。我將信將疑仔細再找,真的有個釘子,找了家補胎店,拆開輪胎髮現裡面還有一層海綿,店家跟我說這輪胎很不錯,補起來也很貴。汗,要了我80塊錢。

4、自動剎車啟動過4次,其中2次我反應和自動剎車差不多,2次自動剎車明顯比我強,如果沒啟動,我沒信心可以避免追尾。

5、買了個vv的車載冰箱,但後備箱沒電源插頭,說是電池在車後,準備diy一個出來。

6、車已經開的很熟悉了,也不覺得車大了。動力很滿意,隨便開,想超車時信心很足。

7、沒有出現任何小故障,可靠性很滿意的。

8、共振的問題車友群里331人,一直有1~2個人在說這事。其中一個是真的車主,看他說的話應該是真的,陸續花錢加裝了電子閥門,貼了止震膠,說有很大改善,主要改善來自電子閥門。2020款已經是標配電子閥門。另外一個是一直說要買,但沒買的,一直在代購群科普共振,如何測量,如何對身體有害,其他人大部分沒感覺,也有小部分說能感覺到但和其他燒油的車沒本質差別。我屬於完全沒感覺的。

9、後備箱偏小,懷念斯柯達的後備箱。

10、油耗目前基本穩定在9.4l/100km,我駕駛環境比較好,1/3市區 1/3高速 1/3鄉村道路。

以下放幾張愛車照片,哈哈

車牌p過,勿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