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黨,預算1100以內,對膠片幾乎不懂,用過一年半的數碼相機(單反)

還想問一下膠片機的iso什麼的是要靠記憶去調節嗎

希望大佬能多多指教啊!!!


從大學開始接觸攝影,直到現在,用過,挑選過一些自己喜歡的機器,最初也用的數碼單反,目前十分喜愛膠片,用的大多是膠片機,現在在用的膠片機是 GOKO z3200/nikonS2(旁軸)徠卡m3(旁軸)nikon35Ti(ps35定)

手頭保留的數碼機是富士xpro3,

看到您的問題,想跟您多聊一些這兩三年的攝影習慣和選擇相機的歷程,希望您找到適合自己的機器並愉快的開始自己的攝影之旅。避免花一些不必要的錢 少走些彎彎曲折路

膠片和數碼 對於攝影來說 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同 機器能改變的其實都不是什麼主要的

主要不同應該在於你對自己的攝影規劃和自己獨特的審美風格 ,膠片所呈現的質感 和 充滿現代科技高感的畫面感 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自己十分鐘愛膠捲的年代感 和沖洗膠捲保留底片和暗盒的過程 自己把鍾愛的回憶封存下來 每次看到都能想起當初按下快門那天的光景 這種感受真的十分獨特 ,而且我真的認為是數碼很難做到的 ,因為數碼拍照真的太簡單了 成本太低了 我為了一個景或人 可以毫無負擔的按無數次快門 挑選最喜歡的一張 然後po個朋友圈或者自己印製裝裱 都讓我覺得不如膠片有儀式感 。

但是您在買相機前 一定要掌握一些攝影知識

!!!!!我不建議愛好者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先選擇相機 啊

膠捲比較需要注意的是 現在比較常見的機器 比較好用的 一般不如數碼有那麼龐大又便捷的鏡頭羣 所以你買的機器的鏡頭參數 和最高快門速度往往也會限制你所用的膠捲種類 (膠捲都有各自感光) 比如你買了一臺機器 發現它最高快門速度只有250 那麼你日常肯定要用感光度稍高的膠捲了 像100度的正片卷 很難適應各個時段各個場地的拍攝 這時候你就發現膠捲不如數碼方便了 所以合適的相機 並且提前積累一定的攝影知識比較重要

接下來就是您問的 挑選膠片和膠片機的問題

您可以多看看不同up分享的各類膠捲 每個卷都有些自己的小特色 當然要用稍微好點的掃描 不然什麼卷從sp3000裏出來 都差不多是一個調調。。。

我常用的膠捲是

Kodak proimage 100

Kodak Portra 160

Fujichrome provia 100f (最愛 世界上最好看的藍)

Ektachrome E100

膠捲相機 介於您的價位 我給您首推GOKOz3200 和z3000 就是存量比較少 近期應該漲價不少 但還是應該穩定在1k左右

這款機器可以去b站看TenGuSan 天天老師的一期節目 我目前在上班摸魚微信打字 不方便放鏈接。。見諒。。或者您搜搜這臺機器相關詞條 多多瞭解

這臺機器在我這裡最大優點當然是可以拍微距和特寫 並且有長達120的焦段 也算多了個日常變焦呀 划算。

另外我覺得 佳能ql17 也不錯 旁軸 好用 還自帶個小測光 唯一就是定焦會稍微限制一些 但是還挺不錯的

最後 希望您壓住購買慾 一定做更多的瞭解 多看幾個大家推薦的機器的利弊 做自己的選擇 多瞭解你喜歡的焦段也是很好的參考因素

早期入 goko我真的認為是首選了

日後等有了能力有了錢再根據自己的審美和需要提升設備的機會 換其他機器,挺香的

我不是器材黨 但我特別喜歡一臺顏值好的相機 拿在手裡真的會刺激你想出去拍照的慾望

古時候 武器大師們 不也愛收藏心愛的刀劍 一樣的 相機就是你眼前的劍 不同的機器 給你不同的提升 不要為了情懷而情懷就好了 找到自己用這臺機器的理由。

後期我為您推薦一臺自己十分喜愛的旁軸 尼康S2 顏值高哦 我喜歡s2是因為有早期的上下快門轉盤 更有時代感 但就方便來說 更推薦後續的s3 和sp 這兩臺機器是最光輝的時刻 真的好棒 價位在6k 左右吧 能收到不錯的 這臺機器真的好贊


膠片機的iso靠記憶去調節是什麼鬼orz

看著你的提問感覺很像當初的自己

如果你這個階段想拍膠片而不被勸退,建議先買個自動的膠片相機試一下,不要上全手動

遠離一上來就建議你入旁軸(比如徠卡M3)的人,這些人看似建議實則炫耀

看題主的個人情況,推測Olympus OM-1,佳能AE-1這些也都不要入了

這個預算足以買一臺好成色的奧林巴斯u2了,奧林巴斯u2屬於新手友好型相機,上手難度小,操作門檻低,成像效果也不錯。

前期買膠片如果預算有限,可以先買35左右一卷的電影卷,比如5219/5207。沖掃就在金陵銀鹽館,選C41+HS1800。拍兩卷後覺得感興趣、有意思,願意接著拍,再考慮進階。

ISO的話,一些相機是可以自動識別ISO的,比如康泰時T3。前期其實比較推薦傻瓜機,因為不太需要測光,買ISO200的卷,陽光好的時候在室外拍拍,室內開閃就行了。

一些是電子測光,比如徠卡MP;還有一些需要手動測光的相機,比如徠卡M3..這些都是後話,前期選相機可以選一個好上手的,不用考慮那麼多。

膠片是個漫長的坑,從自動機到旁軸手動,從135到120,負片正片,一次成像寶麗來...


你對膠片和膠片相機完全沒有了解啊,別白花那1100元了,說是那個城市的,若跟我同城,我借給你一個先用用,喜歡就去買,不喜歡還給我,我再借給下一個。

看著你們糟錢,唉。。。。。。


1.數碼相機是電子底片,膠片機的底片就是膠片。電子底片是存儲在內存卡上的,而膠片機的膠捲需要你手動拆卸。所以使用膠片機需要購買膠捲才能使用。

2.數碼相機的ISO(感光度)是電子模擬的,可以自己設置,而膠片機的ISO取決於膠捲的ISO是多少,每款膠捲都會有自己的ISO,都會在膠捲上標註出來。

3.數碼相機基本上都有測光功能,就算你完全不會調整相機參數,使用傻瓜檔也能拍照。而全手動的膠片相機基本上都沒有測光功能,所以需要自己有一定經驗纔能夠做到準確曝光,否則只會浪費膠片。

4.數碼相機拍完馬上就可以看,有讀卡器的話馬上可以導入電腦或手機進行照片的處理和分享。而膠片相機不具備這樣的及時性,拍完一卷膠捲後需要進行暗房沖洗才能看到照片,而且一般都是反向的,需要再沖印或者翻拍才能看到正常的照片。不過暗房也恰恰是現在這個年代玩膠片的一大樂趣之一了。

如果你對測光有經驗,可以買全手動的膠片機和手動對焦鏡頭,如果你沒有經驗,就買帶有測光功能的膠片機。


膠片的iso,由膠片本身決定,你可以選不同種類,不同品牌,不同系列,不同iso的膠片。

大致上分類用兩種,不論是電影膠片還是普通膠片,就分為黑白和彩色兩個大類。其中彩色膠片還能細分為負片和正片。

膠片原生iso可以分為25、50、100、200、400、800。但是黑白就有點不同了,可以用100iso的膠片當200和400的用,在沖洗的時候採用破顯方式。彩色膠片從來沒有嘗試過破顯。

膠片相機如果只有1100那就只能買個國產的或者美能達x700(好像是這個型號),我一般都建議上中畫幅,直接沒米亞或者碧浪之家。都決定破費了,就索性來個中畫幅。

此外,你看出的這個錢數,膠片不建議你玩,太費錢了。現在基本上不錯的交卷都40元以上,每按一下快門那都是真金白銀。

數碼和膠片區別主要在色彩和寬容度上,這還得分膠片。只能說個大概,好的膠片寬容度高,特別是高光部分。色彩上,各種顏色分明。相對比數碼要是不修的話顏色就有點混,這個很難說的特別具體,只能對比這來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