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使用同樣的鏡頭,同樣的膠片,在同樣的環境和參數下,不同的機身拍攝出照片的畫質會有差異嗎?如果有,造成差異的因素是什麼?如果沒有,原因是什麼?


嘗試回答一下,如有不對dalao指出

影響應該分為性能和功能兩種

性能:好機身的優勢是精度高,體現在焦平面是否完全對準等等

功能:機身功能豐富,例如準確的測光等可以方便使用者,提高抓拍成功率

總體上最大影響是對使用感受的影響,實際畫質影響小於鏡頭、膠捲類型、沖洗工藝、掃描類型等


題主應該再加兩個條件,就是同一家店同一批沖洗出來,還得是同樣的掃描。這樣負責任地說,沒有影響,基本上拍出來都是一樣的。原因:洗出來的照片是直接從膠片上掃描出來或者放大出來的,也就是說膠片成像的因素是光學原理+感光材料+掃描風格,光學取決於鏡頭,感光材料是膠片,掃描風格是掃描儀的事情。您看看這之中有機身什麼事??再粗略地說,鏡頭甚至都不能決定拍照的不同,我玩膠片多年,就不說放大,就說最常用的膠片掃描電子版,同一種膠片不管用啥相機拍,色調都是差不多的風格。當然鏡頭的光學素質要差不多才行,比如美能達50定焦跟佳能50定焦拍同一種膠捲就基本上看不出區別來,鍍膜技術會稍稍影響色調,比如賓得smc鍍膜拍出來就偏冷色調,尼康ai頭拍出來就偏暖色調,反差也有微弱的區別,但是這些都是很小的區別可以忽略不計的,比如你用尼康拍照洗出來說是佳能拍的基本上是0質疑,國內的沖掃就是這樣。另外再說個不靠譜的事就是sp3000掃描也不挑卷,掃柯達金200和ektar 100基本上也沒區別,有的答主說有區別,我也不否認,因為回答的角度不一樣,你說不一樣的咖啡豆煮的咖啡一般人能喝出來區別嗎?我覺得很難,咖啡大師可以嘗出來估計,這種微弱的區別在我看來就是沒區別。

基本上沒有影響,除了早期那些最高快門速度不高的那種機器有間接影響外,真正影響最大的還是鏡頭、膠捲、沖洗


哈哈哈哈 先謝邀 但是是真沒有相機


基本無影響
膠片機身,更多的是影響到操作性和可靠性,成像完全取決於膠片和鏡頭
如果機器是沒有質量問題的話是沒有影響的,更多的是你對光線的處理

如果非要說有的話,

那麼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快門簾和快門機構的設置

快門前後簾不同步,造成曝光不正確π_π

依靠迫沖和膠片的寬容度讓照片曝光正確

畫質下降。。。。

還有,就是快門開合時的機身振動。。。

低速的時候,對手的穩定要求更高( ˉ??ˉ )

抖了,糊了,畫質GG

其實機身我覺得更需要的是穩定可靠。。。。。。
嘗試回答一下,除了漏光之外其他與畫質都無關,所以應該沒有影響吧,膠片相機的成像和機身無關,電子機身可能控制一下測光設置一下iso,全機械機身的話除了快門釋放和過片,好像就沒啥功能要用到機身了,當然我指的是機身鏡頭分離式的機型,單反或者旁軸(差點忘了還有個詭異的瑪米亞c330)。單反機型機身上可能還有一個反光板預升。120機身甚至連膠片都不放,前面是鏡頭,後面是片包,機身在中間。除了快門釋放,拍攝取景,過片,反光板預升之外,好像就沒其他東西了。
看膠片貼的平整度如何
是會有些影響,不過現在工藝技術下一般不會有這些情況了吧?我也是外行,都是聽說來的。以前有一款較為粗劣的相機經常造成過曝或者漏光,而且還是隨機的,現在反而因為這種獨一無二的效果又火了一段時間。
舉個例子,電線不會對電發聲很大的改變。
對畫質肯定是有影響的但本身作為一個放感光材料的暗盒除了輔助功能的快門速度,曝光設置,測光等還是對畫質有所影響只是相對其他的環節,諸如感光材料本身,鏡頭素質,沖洗,底掃或者電分來說,機身的影響還是小
影響小影響小。更大的是你的沖洗,膠片本身顆粒,溫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