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9的更新

10.18-20日女乒世界杯将在成都举办,我也算是运气好,这几天正好在成都嘿嘿

但是无奈比赛门票太贵了学生党有些消费不起,也算是运气不错吧参加公众号活动被选中去参加17号的球员见面会近距离的看了看小枣~

其实这距离.......算了算了能去就不错了

本以为是球员与球迷近距离互动,其实只是球迷提问环节,讲真的还是有一点点小失望,不过能听听球员回答问题也不错啦。下面是对刘诗雯提问的两个问题

小朋友:刘诗雯姐姐我想问一下你比赛获胜的秘诀是什么啊?

刘诗雯:小朋友,你是不是也打球啊,那么你赢球的秘诀是什么啊(哈哈哈皮了一手,调节了一下气氛)。「我感觉我赢球主要就是靠著对胜利的渴望与信念」这是刘诗雯的答案

球迷:我想问一下小枣,世乒赛夺冠的那天,你回宾馆晚上能睡著吗

刘诗雯:额......夺冠那天晚上我回去就......就直接躺下休息了啊

然后一阵提问后,见面会就结束了,亏我还买了几个球和签字笔,合著就没有签名这个环节,当时还是有点失望的。

但是!

有的时候缘分就是妙不可言!

可能还是有些不甘心吧,听说球员进出都会在南大堂,我和小伙伴上了个厕所然后又在门外等了一会,竟然真的等到了刘诗雯!我看就她一个人站在那里扣手机,就走上去问她能不能帮我签个名,没什么架子,就给我签了!

签完名后等了一会来了个外卖小哥,她拿了外卖就走了。

以下是原答案

从这次的世乒赛的状态来看,我未必能看出刘诗雯会不会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毕竟两年前的地表最强十二人赛上她可是是一场全胜的战绩拿到单打资格的,相比较状态和实力来说,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都觉得17年的刘诗雯是技战术以及个人实力上的巅峰。

但这次世乒赛绝对是刘诗雯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

对于国家队层面的运动员来说,尤其是对于这几个奥运周期里的重点培养主力来讲,基本功上的差距基本不大,相互比赛时比的就是技战术的运用和更好的竞技状态及心理状态(对于刘诗雯技改这一段我并没有深入了解,所以这一块我没有发言权),但是大家肉眼看得到的是,这次世乒赛,虽然前几轮进行的相对顺利,但是半决赛和决赛两场惊险刺激却也酣畅淋漓的比赛我们看到的是刘诗雯近台相持时的摆速还是那么快,而且关键球的处理更加合理了,更重要的是大家看到了刘诗雯身上展现出的那种极强的胜负欲,以及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两场比赛的第五局,两个十一比零,谁能想到直通赛仅仅获得第五名勉强获得单打资格的小枣能在布达佩斯连克大满贯丁宁和十二人赛第一名陈梦获得女单冠军冠军。

本以为小枣混双和昕爷一起基本可以锁定东京奥运资格了,现在来看可能要兼三项了嘻嘻嘻嘻(虽然可能性极小,因为国乒在中国公开赛和日本公开赛的混双报名上已经开始尝试其他队员和昕爷搭档了,plan B逐渐成型了)。

2010年我念初三,莫斯科世乒赛上女乒折戟,小枣一个人丢了两分。作为球迷,谁都不是刘诗雯,我们不知道丢掉的这两分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刘诗雯用了多久才把这两分的负能量转化为鼓舞和激励,两次世乒赛单打决赛的失利,就连小枣自己都觉得布达佩斯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世乒赛单打了,但这一次的夺得女单桂冠带来的激励不知道在明年的东京能不能为小枣带来一个大满贯。

祝她好运吧。


从心理状态来看,可以说到了大满贯人物的心里水准了,波澜不惊;从身体素质上看,很明显体能下滑,不够一天大战三场激烈的比赛;从技术水平上来看,虽然不像王曼昱、陈梦那样先进,但是可以稳妥碾压除伊藤美诚之外的国外选手,对战国内这些小师妹,配合心态、经验和掌控比赛节奏这些办法,也是可以取胜的。

要想迎来职业巅峰,那就是东京至少单打夺金,成就大满贯。这个难度很大,可以说比张继科、马龙、李晓霞、丁宁取得奥运单打金牌的难度更大,所以需要一个奇迹!

28岁世乒赛夺金已经是一个历史奇迹了,再来一个奇迹谁又能知道呢?


从成绩看,现在就是巅峰了。问题是,这个巅峰能有多高,能不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我相信她有实力,祈祷她有好运。


刘诗雯离大满贯只差东京奥运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丁宁刘诗雯参加奥运单打。国乒如果认真备战,丁刘很可能会师决赛,现在丁宁状态比前两年有所下滑,而刘诗雯作为新科世乒赛冠军气势正盛,如果未来一年丁宁不能做出明显改变,更看好小枣东京夺冠。


从这次比赛来看当然是可以的。任何一个人都挡不住她前进的道路。

但是很多事都有偶然性吧。我只希望她能健健康康,多点运气,一步一步走向东京,实现梦想。


对小枣来说,最难打的是陈梦曼昱孙颖莎,啥时候遇上都是恶战


不好说吧,竞技状态这个东西谁也不知道,离东京还有一年左右,何况这期间丁宁到底能恢复到什么状态谁也说不准。


巅不巅峰要自己去看比赛录像。

刘之前的问题和朱雨玲类似,正手快带有,打高点那一板凶狠的攻拉不行导致没法一拍正手得分。

反手得势正手得分,男女通用。

不得不提马琳。

下旋球的这一板摆短和劈长,触球时机和位置很重要,上升前期和后期触球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国家队这个层次。

马琳对下旋球的理解在进攻性选手中可以说是史上第一。


看她自己造化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