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信英布這些人不勸進劉邦當皇帝,那劉邦是漢王,他們是楚王,九江王。是類似於周天子和諸侯王大宗小宗的關係。這不正是想列土封疆的韓信們所願意看到的政治格局嗎?

後來劉邦當了皇帝,有了法理上的上下級,韓信等人不就被動了嗎?


啥大小宗?

周王和魯公、晉侯等等都姓姬才叫大小宗,韓信、彭越、英布這些諸侯王又不姓劉,哪來的大小宗?

你這就好像在問呂尚、微子等諸侯為啥不支持周王做天子一樣。

漢王想不想當天子還用韓信等諸侯王勸嗎?不勸進就是不支持,不支持就是反對,你敢反對漢王當天子?


劉邦在那個時候當皇帝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就算韓信、英布、彭越不寫勸進表,難不成劉邦就覺得沒人支持自己,自己就不當皇帝了?

正好有一個討伐韓信等不臣行為的借口。

而且大小宗不是這麼弄的,韓信又不是劉邦兒子。

韓信說來說去還是劉邦的臣子,即便是西周那種分封制,韓信也得按時朝貢劉邦。

我舉個例子,古代禪讓皇位時,有一套很無聊的流程——三勸三辭。

比如曹丕,在派人強迫漢獻帝禪讓,明顯就是沖著皇位去的情況下,

他居然推辭了。

你敢信,都派人逼宮了,都強迫漢獻帝寫禪讓詔書了,曹丕居然推辭了。

他是幡然悔悟,真的決定輔佐漢室?

拉倒,這就是個形式。

要是直接就答應了,這不就把狼子野心暴露的清清楚楚了?

這得表現委婉一點,要表現出是其他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曹丕要以天下蒼生為重。

曹丕這是萬般無奈,勉為其難才接受禪讓詔書的。

可如果漢獻帝不寫禪讓詔書呢,無非就是漢帝暴斃,新皇繼位後繼續禪讓魏王。

韓信他們不寫勸進表,劉邦照樣登基為大漢天子。


我記著誰給劉秀說你就是別人的登天梯而已,你要一直不做皇帝人家就要換梯子了。

劉邦當了皇帝所有人都會陞官了啊


順水推舟。


劉邦的功勞最大,德行最高。卻和韓信彭越一樣同為王,當然不可接受,所以他們要勸劉邦更進一步。至於劉邦是當漢天子還是當漢皇,是劉邦自己選的。你可以看看勸進說辭,他們並沒有勸劉邦當皇帝,只是勸劉邦更進一步,這是很順理成章的。甚至可能他們覺得皇帝不好,秦皇二世而亡,見識不夠遠大的當然會覺得天子更好皇帝不好。在當時,劉邦選擇當漢天子還是當漢皇,對諸侯是沒有區別的,因為劉邦的漢皇本質上還是類似於周天子一樣的角色。劉邦並沒有因為秦皇二世而亡而排斥皇帝,相反他敏銳捕捉到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即使自己本質上是漢天子 但他也要當名義上的皇帝,為後代當實質上的皇帝奠定基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