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上看到很多学校停止招聘faculty,不知道今年market上情况如何呢?


今年上market应该是蛮悲观的,2021乃至2022估计都要歇。

首先听说的是很多学校都要缩招faculty。因为学校财政开始紧张,现在隔离期间有的系直接给在家不上班的教授furlough,可想而知也没啥钱招新的老师。如果这个疫情继续持续,学校的很多盈利项目都没办法正常运作,会影响到未来两年学校的招聘。这还只是demand side的影响。

我们系几个原本打算正常毕业的,怕找不到工作都延毕一年,这也就会导致2021年毕业生激增,竞争更加激烈。2021年能正常毕业的也会有一部分人会延毕一年,导致2022年毕业生继续oversupply。

可以参考08年经济危机时期毕业的教授,很多都是underplaced。这次新冠疫情造成的冲击势必需要好多年才能消化过来。

-----------------------------------------------------------------------------------------

虽然有悲观的部分,乐观的部分就是等到美国经济好转,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在2022年之后的某一年迎来激增,前面几年学校都没怎么招人,需求累积到某一年就会爆发出来。


从各层面来看都受影响了。

首先就是postdoc职位的问题,现在由于疫情,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停止招聘,例如我们学校,导师的所有资金学校已经全部冻结,在近期内要使用资金是需要向学校申报理由的,而招聘不在有效理由中。再者就是在海外已经被录取的postdoc,入职被延迟是肯定的,那么有没有钱活到lockdown结束就是个问题了。我们实验室一个博后,已经找好了下一份postdoc工作了,但是要从英国飞加拿大,她是纽西兰人,她连加拿大的签证都弄好了,本来五月初就要去加拿大的,疫情这么一弄,现在去不了了,不仅去不了加拿大,她也没法儿在英国呆著因为她在英国的签证已经要到期了。于是乎定的四月底的机票回纽西兰。加拿大那边的导师说等lockdown结束可以等她一个月过去上班,但是她说这么一折腾她真的没钱也没精力再去加拿大了(本来在英国这里的东西递送去加拿大,再加上一张去加拿大的机票就好了。结果现在所有行李五个箱子只能寄回纽西兰,买了一张五十个小时两次转机的回纽西兰的机票,要是还要把自己和这么多行李折腾去加拿大,为了一个为期一年的postdoc,仿佛真的意义不大了)。所以可以看出对于已经被聘用的和还未被聘用的都是个问题。

再者就是industry,现在有些行业可能被影响的不大,但有些产业必定是被严重打击。我在英国的小伙伴,有些人的公司已经开始暂时减薪计划了,公司招聘也都暂缓。虽说肯定lockdown之后会有人招工,但是经济受影响,为了减少开支,招聘的职位就会变少,再加上postdoc现在也难找,肯定更多人要进产业,更多人争本来就少的职位,必定也是头疼的开始。

最后再说说phd本身,还没有开始读博但在申请的同学,很多首先得考虑就算英美解除lockdown,你敢不敢近期去,那么今年九十月不去的话,什么时候开学呢?不去的话那后面的几个月甚至是一年要做什么呢。还有在北美学校本身已经申请到奖学金的同学,有部分也收到邮件,说由于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现在学校无法再给予他奖学金赞助了,学校深表歉意。

今年英国这里的大学统计,会有巨大的国际学生生源流失,要知道国际生交的学费可是支撑著英国大学运营下去的呀。总而言之,今年好难。我在的博后职位,合约也快要结束了,面临去产业找工作的我,现在有一丝丝的慌 不过不管怎么样,身体保护好,工作和面包肯定还是会有的!加油


说下专业相关,geophysics

本来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一片凄凉。加上石油暴跌,工业届的道路被封死。学术界拿经费也难了许多,以前有很多大项目是这些石油公司支持的。现在我有个北美刚毕业的师兄paper算很不错了,到现在博后都很难找。

现在庆幸好在我导的资金充足,还能让我完成学业。


影响不小。今年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太好,现在确诊都破三百万了,还没有任何放缓趋势,直接就奔著五百万,八百万,甚至一千万去了。

照这个态势,以及全球经济扛不住之后开始逐步复工大潮。经济缩水是肯定的。

不过事情都要两面看,虽然经济这波受到了打击,但该做的研究还是要做,该做的工程也不能停。2020缩水了,之后的2021,2022,甚至2023之后都会慢慢补回来。

这些工程,研究,还是需要人才的。何况这波疫情过去之后,人才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出现一些短缺,毕竟世事无常。你等到短缺出现的时候,市场就好转了。

总结就是一个字,熬。过了这阵子,再努力找,慢慢的应该就能找到了。

大趋势的发展本来就是有高峰,有低谷。只不过2020这波低谷稍微低了点,那也就意味著之后的高峰其实能比正常高一些。就看你熬不熬的住了。


情况整体不太妙

我主要是做海外高层次人才就业的,特别是有海外经历的博士以上人才,主要和国内长三角和珠三角合作,比较有发言权

首先,2020的孔雀计划直接缩水,孔雀C类由以前的五年160万直接缩水到,详情见这里

其次,其他答案也提出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经济不行,都在砍人头

目前全盘看下来,比较好的政策就是浙江省新出来的省级青年人才计划了,2019年刚试行,提供100到250万的补助,去年命中率50%,如果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看我的主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