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那什麼地方合適呢?


本次拍攝行動的錄像和視頻解說同步上線:

在家拿個單反就能拍到國際空間站啦!?lulinimages的視頻 · 11.6 萬播放

照例留下B站視頻備份鏈接:

在家拿個單反就能拍到國際空間站啦!?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 --.- -.. . -... .... .---- .... ... .--. .--. ... -.-

2020年8月3日手機軟體GoSatWatch預告了一次絕佳的國際空間站過境,視星等可以達到負2.9,而且這次過境角度非常高,可以達到84°。

我沒有天文望遠鏡,只有普通的單反相機。所以說為了完成這次拍攝,我特意從佳能公司的小夥伴那兒借來了600mm鏡頭和2倍的增倍鏡,機身就採用了5DSR這種像素密度最高的機身。5DSR現在已經停產了,這種機器基本上榨乾了上一代佳能感光元件的極致性能。就是大法黨們非常看不上的那一代,寬容度只有12.7級,在當年被大法吊打。

上一代的EF 600mm f/4L IS II USM + Extender 2x III + EOS 5DS R

當天晚上19點50左右,我騎車到了我家附近的一處空曠地。當晚天氣良好,少量的雲朵在空中,中天區域毫無遮擋。明亮的木星在東天,被雲彩遮擋而依稀可見的土星就在左邊一點點的地方。月亮已經升起來了,但是依然在地面建築之後。整個視野里最亮的天體就是木星。

我用相機對準木星,校準了焦點。因為考慮到視野里那些地面上的建築物不過幾百米遠,用它們對焦,和數百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在取景器里,我看到了木星的三顆衛星,它們都還很亮。

用來確認焦點的木星照片

20點14分,國際空間站升起,理論上躍出了地平線。20點17分,國際空間站進入了視野。於是我開始拍照。

於是我拍到了當天的第一幅國際空間站照片。

國際空間站從西北方升起來,遠方的太陽照透了它的太陽能電池板,呈現一片橙色。

隨著國際空間站逐漸的向東飛行,太陽能板的角度就越來越小,而身體的部分就越來越明顯。

國際空間站飛到頭頂位置的時候是距離最近的時候,這時候能分辨出來很多細節,比如日本艙段,歐洲艙段,俄羅斯艙段,等等。能看到散熱板的結構,還能看到太陽能板的一些細節。

當天的軌道高度,可以在Heavens-Above上查到,大約是419千米。

國際空間站高度

而再往東飛行,距離我們就越來越遠了,但是太陽能板的角度就越來越大。反而看著更像印象當中的國際空間站了。

總之,從這個距離上,可以清楚的分辨出來國際空間站的上下左右。

如果再仔細觀察,還可以分辨出來國際空間站的各個組件的大概位置。

我曾經用樂高模型詳細解說過國際空間站建設過程和結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2291569?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再下一次這樣的絕佳的過境,就要等到9月了。8月底雖然有一次軌道不錯的吧,但是是在凌晨四點多,我大概起不來。下一步,我打算採用更長的鏡頭,爭取想到一種可以大範圍支撐相機擺動的雲台系統,爭取拍攝到更清晰的照片~

-.-. --.- -.. . -... .... .---- .... ... .--. .--. ... -.-

鑒於600毫米鏡頭的巨大成本普通人絕對無法接受,從9月開始,我就開始研究將成本降低到一萬元以內。測試了一些便宜的鏡頭未果,但是研究經費突然間供不上了。不過現在看來基本上萬元內實現是很有希望的。明年開春或許有閑錢了再做測試吧!屆時會安排更多的空間站題材拍攝活動。

-.-. --.- -.. . -... .... .---- .... ... .--. .--. ... -.-

在日出前和日落後的一段時間內,由於國際空間站或者哈勃望遠鏡或者其他什麼的衛星由於高度很高,仍然可以接收到陽光,所以能看見它明亮的划過天際。在白天和深夜這種現象就看不到了。但是並不代表著白天和深夜看不到國際空間站,在國際空間站凌日或者凌月的時候,可以看到國際空間站划過太陽或者月亮的圓面。

2021年2月11日早上8點39分在京津交界拍攝到的國際空間站凌日堆棧照片

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之前拍攝的國際空間站很清晰,這個凌日的很小,只有一個黑點。那是因為國際空間站高度角越高,距離觀察者就越近。90度的時候就是直接是距離地面的高度,大約是420公里。像上圖是早上8點多,高度角只有區區13.5度,距離觀察者大約1300公里,所以要小得多。這麼分析的話,中午凌日時候要比早晚凌日時候拍到的大。在北京拍不到90度的凌日。

畫面左邊少了兩點是因為那個時候相機的緩存滿了,降低了連拍速度。這一次的拍攝我有全程錄像,不過視頻還沒有做好。

這次的器材和上次的比較類似,只不過機身換成了連拍速度超快的佳能EOS R5。

我對這次的畫面效果是不太滿意的。過兩天試一試拍攝中午的凌日。

2021年2月18日下午14點27分在北京十渡拍攝到的國際空間站凌日堆棧照片
2021年2月18日下午14點27分在北京十渡拍攝到的國際空間站凌日照片局部

附本次任務視頻解說↓

我終於拍到了國際空間站凌日!lulinimages的視頻 · 453 播放

-.-. --.- -.. . -... .... .---- .... ... .--. .--. ... -.-

其實不光可以看見國際空間站,還可以聽見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上在俄羅斯艙段、美國艙段和歐空局艙段均設置了業餘電台,可以直接與地面通聯,也可以像普通業餘無線電衛星那樣中繼信號。每一個月上下,俄羅斯艙段就會發布一組慢掃電視圖像,供全世界無線電愛好者接收。

接收的方法豐儉由人,即使只有一台VHF手持電台,配原廠天線,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如果你有大型定向天線,那效果會更好。

下面是我曾經製作的幾次國際空間站慢掃電視接收實驗的錄像。

如何接收來自國際空間站的SSTV圖像?lulinimages的視頻 · 2059 播放國際空間站業餘電台20周年SSTV慢掃電視活動接收試驗全紀錄lulinimages的視頻 · 1964 播放

國際空間站發布的圖像內容可以說千奇百怪,國際空間站歷史,俄羅斯航空航天歷史不一而足。


只要位於合適的時間、地點,確實可以看見,而且非常亮,可達-4等左右。

可以通過http://Heavens-above.com獲取最新的ISS過境預報(需要註冊後設置自己的所在地)

這是我拍攝的國際空間站過境和凌月圖


國際空間站很大的,如果夜空晴朗完全沒問題,肉眼也能看見


當然可以,而且很清楚,

推薦一個專門用來找國際空間站的位置的手機軟體GoISSwatch

打開之後就可以看到ISS在各個時間的位置了,如圖紅圈裡面都是可以看到的

其他的天文相關的app裡面也應該有類似功能不過我覺得沒有這個軟體專業,比如星圖,stellarium,thesky,skylive等,網站的話可以在http://www.heavens-above.com上查到ISS過境的時間位置等,其實國際空間站飛的很快,大概一個半小時就能繞地球一圈所以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從我們頭頂飛過去,很多時候會被人誤認為飛機

當然要想看到它也不是整個晚上都可以的,一般是要在日出前或者日落後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否則完全黑夜的話沒有辦法反射太陽光,畢竟空間站本身不會發光。比如下圖的位置,軟體顯示空間站進入了陰影就是看不到的情況了

其實觀測國際空間站ISS過境是一個入門天文愛好者的最簡單的活動之一了,不需要望遠鏡,只需要軟體找到它就能肉眼看到,過境的時候亮度比金星(天上除太陽月亮外最亮的那顆星)還要亮,一閃一閃的反射太陽光,很漂亮,底下附上我前幾天拍的視頻,手機渣畫質見諒,右下是滿月,左上往右下慢慢移動的亮點就是國際空間站了!


當然能看見,而且因為國際空間站過境的亮度超過金星,可達-4等以上,所以只要不是陰天,可以無視光污染,在城市中心也沒問題。

國際空間站划過天際的時間一般在3分鐘左右,最佳觀測時間是傍晚。有個網站預報過境線路和時間的,百度能搜到,理論上大部分地區,幾天就能輪到一次。


能看見,不過看得見你也認不出啊,肉眼看上去就是一顆比較亮的星星!用望遠鏡能看清個輪廓。


可以,你可以關注一個叫天文在線的人。有時候有特殊天文現象的時候他就會發文。

像是上次空間站夜晚過境的時候他就預報過


謝謝邀請!能看見,首要條件是要有個能見度高的夜晚(說人話就是低污染,含空氣、光影)比方說在祖國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我估計沒戲;其次條件是地理位置,這個我不專業,只能說,萬一國際空間站從來沒想從你能看到的頭頂飛過,你看穿了銀河也看不到空間站。好了,幾天前,我在南方的一個小山村,秋高氣爽,涼風習習,月朗星稀,真實個看星星的好天氣,我在家門口朝南抬頭一看,恩,地平線上方30度左右位置,一個亮點緩緩從東向西飄過,走得很穩,沒有S走位,而且沒有頻閃,我確定,這個亮點不是螢火蟲,也不是飛機,是顆人造衛星。好的,我能看到人造衛星,所以比普通人造衛星大得多的空間站肯定能看到。


當然能

坐標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日常光污染較嚴重,偶有霧霾。

今年二月末三月初,因為疫情待在家裡,想找點事干,於是到NASA官網上查了一下國際空間站經過南京的時間,列印出來。我從幾十個過境時間中選出與地面夾角大於五十度、時間在日落後(日出前太早了,白天不明顯)的一次過境。當晚,我提前十分鐘在附近操場架好三腳架和相機,成功拍到國際空間站。

相機選用的是……………………索尼HX50

┐(′-`)┌

我的幾個全幅單反和長焦鏡頭都借人了,還剩D5000和M50,由於沒有長焦,不是很想用,只好拿出這台2013年的索尼長焦卡片機(不是黑卡)。在我眼裡,遠攝效果可以媲美P40Pro。

成片效果一般,勉強可識別出國際空間站的輪廓,亮度還可以,當時還拍到了金星,比金星亮一點,星軌的話,由於移動較快,20秒左右即可。

至於NASA的具體鏈接、成片、拍攝所用軟體、拍攝技巧等內容,等我下次到電腦上再更新。

其實我個人也想挑戰一下,下次拍ISS就拍個vlog發B站吧(*^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