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文章实际上不多,最为有名的应该是《芬尼根守灵夜》,就是写了《尤利西斯》的乔伊斯的作品。

这本书,基本上属于最典型的文学性很高,其他什么都没有。乔伊斯这本书,纯粹是炫耀他作为语言天才的才华,他也的确做到了。

这本书可以说的地方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结尾一句竟然可以和开头一句连成整个一句话,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书里面还创造了多个词,比如Bababadal-gharagh-takammin-arronn-konn-bronn-tonn-erronn-tuonn-thunn-trovarrhoun-awnskawn-toohoo-hoordenen-thurnuk。

这个词代表雷击,是用很多种语言当中代表雷声的词混合而成的。

总之整部书随意混合了六十多种语言,时常进行多种文字结构的混合,比如在一个单词当中穿插好几十行其他内容。。。。

这本书,我是没看过的,因为几乎没办法翻译。日本曾经有个名家想翻译,翻了一段时间,得了精神病自杀了。。。

我只看过简介。。。。


这个问题并不成立。

真正的文学性,其实就是换了皮的思想性,社会性,实用性。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过秦论》,《司马错论伐蜀》,这些文学作品论述了社会现实和发现轨道,拥有充分的思想性。

文学是《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许三观卖血记》,《黄金时代》,这些文学作品充分反映了社会现实,为后人留下时代的脉搏和岁月的画卷。

文学是《动物世界》,《1984》,《浮士德》,这些文学作品启示了不同的时代,揭示了可能的社会发展通路,拥有深刻的实用性。

文学不仅是风花雪月,文学将思想,社会,实用三位一体,藏在了风月中间。

我不知道题主怎么定义文学性。我认为文学性除了思想性,社会性,实用性,也应该具有能够引人入胜的性质。我认为网文,男频女频畅销书籍中优者也是具有文学性的。好的畅销书谋篇布局人物形象样样讲究,看似毫无技术含量,实则是大智若愚般机关算尽,处处聪明。

好的文学作品能够被观众认可,也许最基础的就是网文中的,引人入胜的能力。文学性的基础在于引人入胜,而高端的文学性就讲究思想,社会,实用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网文只能是畅销书,而同样引人入胜的《三国》,《水浒》被人称之为经典。

我唯一看不起的就是卖弄辞藻,自以为很具有文学性的作品。好比《生活在树上》,文中含义平平无奇,却使用了大量晦涩的词语,也许可能我讨厌它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才疏学浅,因不能读懂而恼羞成怒,没有看到其文学性。还有不能容忍的就是白落梅,行文必风月诗酒,霜雾霁霭,溪海江河。读之不知何物,偏偏模仿者颇多。

真正的文学性,是能叫人看得懂,看进去,看明白,看的有所思考。因此并不存在文学性高而毫不关心现实世界的作品。浩荡如李白苏轼,读来令人澎湃喷张,其是无病登楼之辈可比。


纳兰性德:你再骂?


其实问题中的文章是存在的…但是又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存在,可能会受解读方式的影响。

学术一点的说法会认为文学性类似于诗性,可以带给人陌生化的体验。(比如象征主义的诗歌喜欢用远取譬,打破事物之间常规的联系,会给人很新鲜很有趣的感觉)

我觉得问题中的思想性社会性实用性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说的,这其实和文学性的解读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文本的方法。文学研究的方法是细读文本,作鉴赏性的解读,比如探究意义怎么样产生的,文章中有哪些悖论、反讽、修辞等等。文化研究的解读是相对表征的,与社会政治相关的,也就是所谓的思想社会实用。

其实做文化研究到半中途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文学经典,什么样的文本才算有价值。可能也就是问题中的「用」这个问题。有些人觉得因为这种新的解读方式,让文学研究变成了一种量化的社会学,模糊了经典的界限,什么文章只要和想要探讨的社会议题相关就纳入经典范畴,(就如同肥皂剧一跃成为经典剧目),反而不好。也有些人觉得提供了更多的解读角度,更大的阐释空间,因此不失为一种判断文章价值与意义的方法。

所以文学性很强的文章,用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可以扒拉出它在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意义;用文学研究的角度,也就是从文学性的角度看呢,可以探究语言与形式,以及带来这种陌生化体验的文字技巧(形式主义),可以研究文本达成这个意义所需要采用的程式,并试图去归纳它(结构主义),等建立好程式,又再去打破,去解构常规的对立关系,比如存在与不存在,身体与思想等等(后结构主义)

不过这些,大概也不太会有实际价值吧…但是我的老师告诉我,这些研究哪怕现在看著没用,它可能在以后就有用了哈哈哈,我们这种小鱼小虾可能真的只是时间长河里的一小点吧(比如探究心理分析批评现在不就用得挺广嘛)

三更半夜,越写越觉得我探讨这种问题其实感觉有点托大了哈哈哈哈,所以随便一答,仅供参考


1 享受,美

2 在一个过分那三并且那三的具体也被qiangxing地让包括作者在内的人无法做出选择时,单纯的美、单纯的文学性也就构成了一种阿艮斯特


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审美需求,因为有的人天生对文字是非常敏感的。


前提是,你愿意读吗?

一本书,一篇文章,总会有自己的价值。

《红楼梦》文学性高吧?思想性丰富吧?社会性实用性或许比不上前二者,但也不遑多让。你随便问一个路人《红楼梦》是不是名著,他肯定会说是。

现在的网文,特别是空间里到处都是广告的爽文,有文学性吗?没有吧,思想性什么的肯定也远比不上《红楼梦》。

但把你单独放在一个房间里,啥都没有,前面就摆著《红楼梦》和那本网文,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大众来说,你会去看《红楼梦》解闷吗?一本网文你可以看上十来章不腻味(前提是不坏),红楼梦初见你能坚持十章算我输。它的内涵固然远非网文可以比较,可它也需要时间的积淀。

这就是题目的回答了,一些文章或许啥都没有只有爽,他也可以帮助人解闷、发泄。普通的网文尚且看得下去,若是文学性高的,又岂会无用呢?


你说的可能是古代的骈文,这样只有文学没有思想的东西,流传下来的极其稀少,也没有文人鼓吹宣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