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題主說的是哪類人,他們叫「場務」,有的地方叫「場工」,有的人為了表示尊重會叫他們「場務兄弟」,因為他們在劇組的地位往往是最低的。

他們一般要搬運各種雜物,搬運軌道、搖臂、現場的飲用水、導演用的監視器,為組裡所有人服務。另外他們還要守在拍攝現場周圍,不讓羣眾大聲說話,不讓他們走到鏡頭畫面裏穿幫,周圍有人吵鬧他們要第一時間過去協調。他們要蹲守在現場門口,監督進去的人要穿鞋套,要保持安靜,不要磕碰現場的傢具和牆壁。他們要在器材車到現場中間鋪地毯,為了不然器材劃傷地面,電梯的四面牆也會貼上。他們要隨時準備為攝影組遞送蘋果箱。暫時想到這些。


劇組裡有幾個會大量出人力的部門。

燈光、移動、攝影、置景、道具、可能還有綠幕組。

這五個部門會負責相應職責範圍的技術以及體力勞動。

除此之外劇組裡所有的雜活,由場務組負責。

場務組隸屬於製片組,一般由現場製片直接領導,職能範圍基本包含三點:搬運、清潔、維護秩序。

所以很多人說想去劇組打雜學習,其實非常不現實。真到了打雜的崗位,20噸硫酸鎂等著你卸車佈雪景,200米彩條布等著你鋪,導演還在酒店裡沒起呢,學個6啊...


其實劇組沒有「打雜」的人,每個人都各負其職,而且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有人說場務,但其實場務真不是來了就能做的。除了要有膀子力氣以外,你還要會裝升降,會裝搖臂,會跑爆點,會收大線。還要會攔路人,這真不是容易的事兒。

藝人助理看起來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其實不然,照顧人是最難的!要知道藝人主子的脾氣愛好,人際關係網,口味,身體狀況。早上要做好一切出工準備,補充零食箱,叫主子起牀。晚上收工後要領通告,畫劇本。動作演員的助理有時候還要陪練。

劇組真正可以算是「打雜」的職位就是個別香港劇組的茶水。每天就是負責現場這一百兩百人的茶水問題。隨時要保持大茶壺的恆定溫度,要記住導演喜歡喝什麼,主演喜歡喝什麼。


高技術含量的叫場記,需要對鏡頭編號做好記錄,跟進拍攝進度,轉達導演命令,協助攝製組完成拍攝計劃。還有一些助理,幫忙遞鏡頭,搬道具,換服裝,搬機器,架燈光。另外一類基本不需要拍攝技術的工種有茶水,司機,送飯和衛生之類的生活類工種。


那還是要看你在劇組是幹什麼的?


你說的應該是「跟場」,跟場算是劇組生物鏈最底層。道具組,置景組,燈光組有什麼雜務都會找他。

比如燈光要在天橋上吊燈,發現位置不對,就就招呼跟場立刻釘幾條長木方;道具組要吊個東西,或者是現場釘個箱子之類都會叫跟場去做;那些什麼移動景片,臨時修補小範圍場景,幾乎都是跟場完成。

總之跟場就是不管誰叫隨時到!但基本沒啥技術活!


我只知道場工場務是打雜的,不知道打雜的是幹什麼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